海綿進水小管

海綿進水小管是腎小管的一種與腎小囊壁層相連的一條細長上皮性小管,有重吸收和排泌作用,是腎小管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綿進水小管
  • 作用:重吸收和排泌
簡介,相關介紹,相關資料,

簡介

海綿進水小管是腎小管的一種與腎小囊壁層相連的一條細長上皮性小管,有重吸收和排泌作用,是腎小管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相關介紹

腎小管 shènxiǎoguǎn
[renaltubule]與腎小囊壁層相連的一條細長上皮性小管,具有重吸收和排泌作用.腎小管按不同的形態結構,分布位置和功能分成三部分;近端小管,細段和遠端小管。腎小管在腎髓質中。
近端小管可分為直部和曲部。其曲部又稱近曲小管,位於皮質迷路內,於腎小體附近高度蟠曲。電鏡下,其腔面有大量密集規則排列的微絨毛,即光鏡下的刷狀緣,細胞側面除有連線複合體外,還有許多側突,相鄰細胞從側突相互交錯,故使細胞界限不清。細胞基底部有發達的質膜內褶,內褶之間的胞質內有大量縱行排列的基底縱紋,近曲小管的微絨毛。側突和質膜內褶等結構與其功能密切相關。近端小管的功能主要是重吸收。
遠曲小管的功能是繼續吸收水和鈉離子。並向管腔內分泌鈉離子,氫離子和氨,這對維持血液的酸鹼平衡有重要作用。腎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和垂體後葉的抗利尿激素對此段有調節作用。
遠端小管曲部也稱遠曲小管,位於皮質迷路內,遠曲小管的長度比近曲小管短,因此在皮質迷路內的斷面比近曲小管少,遠曲小管在結構上基本與直部相似,但上皮細胞略大於直部,基底縱紋和質膜內褶不如直部發達,質膜內褶內的線粒體數量較少。
腎小管平均長約30~50mm,均由單層上皮構成,各段形態特點如下(圖10-1):
1.近曲小管此管上連腎小囊腔是腎小管中最粗的一段,盤曲在所屬腎小體周圍。管壁由單層立方上皮細胞組成。管腔小而不規則,是腎小管重吸收功能的重要部分。細胞的游離面有刷毛緣。電子顯微鏡下可見刷毛緣是由微絨毛組成。這些結構都擴大了細胞表面積,有利於重吸收作用。
2.髓袢降支和升支髓袢為一U字形小管,由三段組成:第一段為降支粗段;第二段為細段呈U形;第三段為升支粗段。第一段及第二段的降支部分又統稱為降支,第二段的升支及第三段又統稱為升支。它們分別由扁平和立方上皮構成。不同部位的腎單位髓袢的長度不同。皮質腎單位的髓袢較短,薄壁段很短或缺如。近髓腎單位的髓袢則較長,一直深入髓質可達錐體乳頭。這類髓袢對尿的濃縮有特殊的功能。
3.遠曲小管較短。迂曲盤繞在所屬腎小體附近,與近曲小管相鄰。管壁由立方形上皮細胞組成,管腔大而規則。其末端與集合管相連。髓袢及遠曲小管合稱遠端腎單位。
4.集合管集合管是由皮質走向髓質錐體乳頭孔的小管,沿途有許多腎單位的遠曲小管與它相連,管徑逐漸變粗,管壁逐漸變厚。管壁由立方或柱狀上皮構成。過去認為集合管只有運輸尿液的作用,現認為集合管亦有與遠曲小管同樣具有重吸收和分泌的功能。

相關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44923.htm
http://forum.e2002.com/viewthread.php?tid=15595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