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哺乳綱海牛科動物)

海牛(哺乳綱海牛科動物)

海牛(學名:Trichechu ;英文名:Manatee):僅1科1屬3種。美洲海牛亞馬遜海牛非洲海牛。海洋哺乳動物,形狀略像鯨,前肢像,後肢已退化,尾巴圓形,全身光滑無毛,皮厚,灰黑色,有很深的皺紋。以海藻或其他水生食物為食。

海牛外形呈紡錘形,頗似小,但有短頸,與鯨不同。體長2.5-4.0米,體重達360千克左右;海牛皮下儲存大量脂肪,能在海水中保持體溫;前肢特化呈槳狀鰭肢,沒有後肢,但仍保留著一個退化的骨盆;有一個大而多肉的扁平尾鰭;軀幹基本無毛,僅嘴唇周圍有須,頭部有觸毛;頭大而圓,唇大,由於短頸,頭能靈活地活動,便於取食;鼻孔的位置在吻部的上方,適於在水面呼吸;眼小,視覺不佳;高頻聽覺良好,低頻則退化。

生活於大西洋溫暖水域,通常在淺海及河口,僅少數種類棲息在河流中。行動遲緩。雄海牛睪丸生在腹腔中。雌獸具雙角子宮,環狀胎盤。每年繁殖1次,妊娠期約1年,每胎在水中產1仔。草食。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食物,感知,聽力,該科種類,繁殖方式,種群現狀,典故傳說,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海牛被認為於6千萬年前由陸地上的哺乳四足動物進化而來,與其親緣關係比較近的有長鼻目大象以及蹄兔目蹄兔。據考證,海牛原是陸地上的“居民”,是大象的遠親。近億年前,由於大自然的變遷或缺乏御牧能力而被迫下海謀生。進入海洋後,依舊保持食草的習性,已有兩千五百萬年的海洋生存史,是珍稀海洋哺乳動物。其龐大的身軀和厚厚的皮膚(3-4厘米)色澤酷似大象。
海牛的的體型很大,成年約3-4米長(雌性海牛通常比雄性體型更大),無背鰭,後肢退化消失演化為寬大成槳狀的尾鰭。沒有門齒犬齒,僅具有臼齒,牙齒的替換方式是由口腔深處往前水平地移動,而且換齒的過程持續終生,在同一時間段內,上頜或下頜內的牙齒一般不會超過6顆。有可伸縮的上唇,可以用於含住食物,也有與同類通訊和社交的作用。海牛的皮膚厚重,不具汗腺,前肢基部處各有1個乳頭。肺很大,是浮力的主要來源。與相似,海牛的胃結構簡單,但有一個很大的盲腸以消化粗糙的植物類食物,通常消化道總長度可達45米,遠遠大於其它同等體積的哺乳動物。
海牛皮下儲存大量脂肪,能在海水中保持體溫;前肢特化呈槳狀鰭肢,沒有後肢,但仍保留著一個退化的骨盆;有一個大而多肉的扁平尾鰭;胚胎期有毛,初生的幼獸尚有稀疏的短毛,至成體則軀幹基本無毛,僅嘴唇周圍有須,頭部有觸毛;頭大而圓,唇大,由於短頸,頭能靈活地活動,便於取食;鼻孔的位置在吻部的上方,適於在水面呼吸,鼻孔有瓣膜,潛水時封住鼻孔;腸的長度超過20米;胃分兩室,賁門室有腺狀囊,幽門室有1對盲囊;眼小,視覺不佳;聽覺良好。肺窄而長,無肺小葉;頭骨大,但顱室較小,腦不發達。
海牛與同屬於海牛目的另一科儒艮科動物儒艮在外觀上很相近,它們之間的不同點在於尾部的形狀:海牛的尾部扁平略呈圓形,外觀類似大型單片的船槳;而儒艮的尾部則是中央分岔的,和相類似。

形態特徵

海牛是海洋哺乳動物,平均體長範圍可達2.8-3.0米,體重400-550千克,雌性比雄性更大,更重。外觀頗像紡錘,頭小而頭骨厚。人一樣的臉,有鼻有眼,眼睛小,眼後有小耳孔。口裡有牙齒,雄性的門齒,突出口外,臼齒像圓筒,沒有琺瑯質。毛髮短而稀,前肢像鰭,沒指甲,尾鰭為圓形。它們平時吃海藻和魚蝦為生。每年生一仔。在哺乳時,雌海牛用一對偶鰭將孩子抱在胸前將上身浮在海面,半躺著餵奶,這一點倒與傳說中的美人魚頗相似。幼兒吃奶時,要把鼻露外面,免得悶死。海牛的牙齒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前面的頰齒脫落了,由後面的補充上。
野生的海牛多半棲息在淺海,從不到深海去,更不到岸上來,每當海牛離開水以後,它們就像膽小的孩子那樣,不停地哭泣,“眼淚”不斷地往下流。但是它們流出的並非淚水,而是用來保護眼珠,含有鹽分的液體。海牛喜歡潛水,它用肺呼吸,能在水中潛游達十幾分鐘之久。它的肺臟、胸腔很大,自然肺活量也相應很大。海牛呼吸用它的2個都有“蓋”的鼻孔,當仰頭露出幾乎朝天的鼻孔呼吸時“蓋”就像門一樣打開了,吸完氣便慢條斯理潛入水中,平時總是慢吞吞不知疲倦遊動,有時也愛翻筋斗,但動作遲緩。真像一頭笨牛。但是,它在海上垂直地豎起時,遠遠看去,還真像神話里的人身魚尾怪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巴哈馬、貝里斯、博內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薩巴 -地區滅絕,聖尤斯特歇斯 - 地區滅絕)、開曼群島、哥斯大黎加、古巴、庫拉索島、多明尼加共和國、法屬蓋亞那、瓜地馬拉、蓋亞那、宏都拉斯、牙買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波多黎各、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維京群島、安哥拉、貝寧、喀麥隆、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加彭、甘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馬里、茅利塔尼亞、尼日、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獅子山、多哥。
可能滅絕: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區域性滅絕: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巴貝多、多米尼加、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馬提尼克島、蒙特塞拉特、聖巴泰勒米島、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屬)、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馬丁島(荷屬)。
海牛分布圖海牛分布圖

棲息環境

海牛棲息在河流中,喜歡淺水,無論是在河流、河口、河渠或沿海地區。它們不能在寒冷的水域生存,這就是它們為什麼被發現在亞馬遜河流域、佛羅里達州、西非、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水的溫度必須高於60°F(16℃)。在冬季當溫度降低時,或者由於其他原因,它們會轉移到溫暖的地方。這是因為這些哺乳動物的身體雖然非常巨大,但脂肪非常少。因此,它們很容易感到寒冷,並且在冰冷的海水中無法生存。

生活習性

食物

海牛是海洋中的草食哺乳動物(同類儒艮也是草食哺乳動物),海牛的食量很大,每天能吃水草相當體重的5%一10%。腸子長達30米,是典型的草食動物。它吃草像捲地毯一般,一片一片地吃過去,譽有“水中除草機”之稱。這在水草成災的熱帶和亞熱帶某些地區,是很有用的。在那些地方,水草阻礙水電站發電,堵塞河道和水渠,妨礙航行,還給人類帶來絲蟲病、腦炎和血吸蟲病等。非洲有一種叫水生風信子的水草,曾在剛果河上游的1600公里的河道蔓延生長堵塞嚴重,連小船也無法通行,當地居民由於糧食運不進去,被迫背井離鄉。薩伊政府為解決這一社會危機,花了100萬美元,沿河撒除莠劑,僅隔2周,這種水草又加倍生長出來。後來,在河道放入2頭海牛,這一難題便迎刃而解了。
在新鮮水中,海牛進食水生的植物,如水風信子;在鹽水中,它們吃大部分海草。成年的海牛每日吃相當於它們身體重量的10%的海草。當吃到草的末端時,更多的是用牙來研磨、攪拌、消磨,很少的動物有堅固的臼齒足以經受住研磨,“所以海牛有掉牙的絕招,貫穿海牛的終生,新牙冒出促使磨損的牙從前面掉出。

感知

海牛的腦子小,成年海牛的腦大小像一個葡萄柚(熱帶產物),只有大多數水生或陸生的哺乳動物腦子的四分之一大。如果認為它的腦小就沒有其他的哺乳動物聰明,那是錯誤的。海牛的大腦有一個平滑的表面,譬如人的大腦,其中有許多皺褶。這些動物被認為是相當智慧型。它們有一個很好的長期記憶能力,這使得它們很容易訓練。它們也能夠區分顏色。海牛是和人類很友好的動物,經常與浮潛和潛水的人進行互動。
佛羅里達獸醫學院的生物學家羅傑·里普和湯姆奧·謝伊經過研究提出。里普說,海牛腦小,但有很大的身體,這是自然形成的,有助於海牛活的時間長。“首先,它們不用尋找捕食,也不被捕食,所以不需要複雜的行為,搶奪、追捕或逃跑。但這樣並不意味海牛過著一種遲鈍的生活。第二,海牛的新陳代謝低。這能幫助它保持一定的體溫,適應過熱或變冷的環境。當水溫下降至華氏68度時,海牛開始遷移。海牛悠閒的生活方式與它低的新陳代謝率相適合,它正常的巡遊速度是沉穩的,時速2-6英里。食物通常充足豐富,一天可自由地睡眠12個多小時。在活動中,海牛大約每5分鐘上升呼吸一次;當它們休息或睡著時,經常露出水面呼吸。

聽力

海牛的聽力遲鈍。海牛容易與船碰撞,除身體笨大、移動速度慢外,聽力衰退也是原因之一。動物實驗表明,海牛最多能聽到像它們擁有的鳥叫樣的發聲相同區域的高頻率的聲音。船的發動機聲是低頻率的,直到離一頭海牛50英尺遠,它都不能正常的注意一艘船的發動機的聲音和方向。
海牛通過觸覺,聽覺,嗅覺,味覺,視覺進行相互溝通。用這些感知器官表達恐懼、憤怒,相互搭配發揮作用。而最明顯的通信方式是母親在小腿之間觀察到。它們彼此之間的溝通方式,包括鳴叫,發出呼呼或吱吱聲,可以在很遠的距離檢測到聲音在水中振動的高頻聲波。

該科種類

亞馬遜海牛
亞馬遜海牛Trichechus inunguis):亦稱南美海牛
分布於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
美洲海牛
美洲海Trichechus manatus):亦稱西印度海牛
分布於巴哈馬、貝里斯、博內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薩巴 - 地區滅絕,聖尤斯特歇斯 - 地區滅絕)、巴西、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庫拉索島、多明尼加共和國、法屬蓋亞那、瓜地馬拉蓋亞那、宏都拉斯、牙買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波多黎各、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維京群島。
可能滅絕: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區域性滅絕: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巴貝多、多米尼加、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馬提尼克島、蒙特塞拉特、聖巴泰勒米島、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馬丁島。
非洲海牛
非洲海(學名:Trichechus senegalensis):亦稱西非海牛
分布於安哥拉、貝寧、喀麥隆、查德、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加彭、甘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馬里、茅利塔尼亞、尼日、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獅子山、多哥。
佛羅里達海牛
佛羅里達海牛(學名:Trichechus manatusssp. latirostris):亦稱北美海
分布於大西洋 - 西部中心。

繁殖方式

海牛的新陳代謝低影響它們的交配行為,雖然精力旺盛,但比其他哺乳動物動情要少。一頭雌性的海牛在動情期會與一小群雄性的海牛在一起,它們中間幾頭可以與她連續交配,海牛是不愛攻擊的動物。海牛的懷孕期需要11-13個月,出生的小海牛重量約30千克,通常要緊隨媽媽一年或更長時間。雌性達到性成熟在五歲,而雄性是九歲。特殊的低生育率使保持它的總體數量上升陷入困境,如果沒有災難,一頭海牛可以活50至60年。
雄海牛睪丸生在腹腔中。雌獸具雙角子宮,環狀胎盤。每年繁殖1次,妊娠期約1年,每胎在水中產1仔。生出後,母獸把幼獸舉出水面,馱在背上,過兩小時,又逐漸把幼獸浸到水中,幼獸便能隨著母獸游泳。海牛吃水草須潛入水中,10-16分鐘後浮至水面呼吸。

種群現狀

1493年,哥倫布航行到加勒比海,多米尼加比亞克河河口,看到不計其數的海牛時,他在日記中說當時他都驚呆了。然而,加勒比海牛的命運如同中國的大熊貓,正瀕臨滅絕。原來,海牛長期遭到捕殺。因為海牛肉細嫩味美,脂肪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益的DHAEPA,還可以提煉潤滑油,皮可以制耐磨皮革,甚至肋骨也可作象牙的代用品,全身是寶。這是導致它瀕臨滅絕的根本原因。
1973年,美國等北美和拉美國家,都先後把它列入瀕危動物名單,加以保護。但海牛仍然在逐年減少,除了人為偷捕,無意中殺害也很嚴重。如美國佛羅里達沿海,因水質污染,連年發生赤潮,海牛也連年死亡不斷。
早年有報導,說海牛聽力靈敏,可是研究的結果證實,海牛的聽力較差。據資料報導,僅在佛羅里達半島周圍,每年被螺旋槳和高速快艇撞死的海牛就有百多頭。為了不使海牛成為昔日的恐龍,當前,加勒比海周圍各國除了劃定海中禁捕區,還成立了各種宣傳和保護海牛的“俱樂部”。據調查,加勒比海牛隻有2600頭,也有人說僅有千頭左右。墨西哥政府贈送給中國的海牛,可見其珍貴程度。
許多海產禁獵區一直不能在佛羅里達海岸為海牛提供安全地帶。佛羅里達環境保護部門教育遊客了解海牛的困境,要像保護美國的魚和野生動物一樣保護海牛。生物學家帕蒂·湯普森說:“海牛缺乏掠奪性,沒有善意的防護,它們就無法生存繁衍,海牛是可愛的溫柔的動物。”

典故傳說

海牛又有“美人魚”之稱。這一稱謂的由來可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那時美洲大陸剛剛被發現,歐洲各國紛紛派船去美洲探險尋寶。每當黃昏日落,或者明月高懸的時候,海上漂泊的探險者和水手們,常常會透過瀰漫的水霧,看到一些袒胸露膚的美麗“女人”在海上游泳、嬉戲,還有的把自己的“嬰兒”抱到胸前餵奶。而這些“女人”的下身像魚一樣,她們時而出現,時而又被海上的迷霧遮住,因此,“美人魚”的傳說也隨之誕生。其實他們看到的是母海牛。母海牛的乳房豐滿,高高隆起,像人的拳頭那么大,還生有一對4至5厘米的乳頭,當它給幼仔哺乳時,常用兩個肥大的胸鰭抱起幼仔露出海面,所以在傍晚或月色朦朧中使人容易產生錯覺。
美人魚的傳說,富有浪漫色彩而廣為流傳,風靡全球。1912年,丹麥雕塑家愛德華·埃里克森,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中的故事,用紫銅雕塑了“美人魚”的塑像,置放在哥本哈根港口的沙灘上。那半魚半人的“海姑娘”,成為丹麥的象徵和驕傲。
其實,海牛的“面相”很醜怪。正如航海家哥倫布在1493年的航海日記中寫到:“美人魚”不像寓言中描寫的那么惹人喜愛。它有兩隻深陷的小眼,沒有耳輪,偌大的鼻子連著上唇,隆然鼓起,兩隻可以閉合的鼻孔位於頂端;下唇內斂,嘴邊生著稀疏的短髭。前身兩側各有手臂似的前肢一條,頂端外側尚有指甲,與大象相似。後肢退化,肥大的身軀向後漸漸收小,末端有一似魚尾鰭的扁平尾巴,外形呈紡錘形。

保護級別

三種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
美洲海牛——易危(VU)(亞種“佛羅里達海牛”——瀕危(EN));亞馬遜海牛——易危(VU);非洲海牛——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