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歷史,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氣候特點,地形地貌,主要景點,綜述,牛頭山公園,東岸觀景遊覽區,火燒嶼遊樂園,太平山莊休閒度假區,東渡飛虹,廈門橋樑博物館,廈門市青少年科技館,繽紛峽谷,中華白海豚觀測台,廈門博餅民俗園,景區熱度指數,交通路線,
景觀 海滄大橋 不僅是廈門與外界聯繫的又一重要通道,更是現代化廈門的重要標誌,同時也是廈門新興的旅遊景點。海滄大橋是由東渡互通立交東引橋、東航道橋、西航道橋、西引橋、石塘立交橋等大型工程組成的,全長5926.572米,是我國自行設計、自己施工,且大部分材料是國產的。它的建成,代表著本世紀中國建橋水平最高成就。
海滄大橋 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僅次于丹麥) 的三跨連續全漂浮鋼箱梁懸索橋。
大橋的索塔,採用門式結構、橋柱各部結構採用曲線造型為基調的設計構思,型體上線條流暢、輕柔。110束平行鋼絲索股,掛在門式索塔上。
歷史 1998年11月28日,第一船8個鋼箱梁順利運抵
海滄大橋 工地。
1999年,海滄大橋底通車,至今已13年多。此次翻修規模是最大的一次,面積達到3.2萬平方米。
2002年,翻修0.7萬平方米,2005年,翻修2.8萬平方米,類似的翻修工作曾經進行過2次。
2008年3月18日,獲第七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2009年7月14日,海滄大橋的錨碇設計是另一個重要創新,它大膽突破以往只注重其功能設計的傳統思想,採用空腹三角框架結構,造型輕巧靈活而又線條優美,並可把它作為一座大樓加以利用。同時,錨碇基礎底面設定倒坡,增加了錨碇結構的抗滑抗傾安全度,這一設計也是國內首創。
2009年7月14日,海滄大橋採用鋼箱梁連線組成橋面,全部鋼箱梁共97節,每節鋼箱梁寬36.6米。這些鋼箱梁在武漢武昌造船廠製造完畢後,用駁船運送,每船8塊,從武漢通過長江,經上海、台灣海峽到廈門,長達2000公里的江海聯運。
2009年7月14日,海滄大橋橋面的鋪裝方案據專家介紹,鋪裝設計壽命為15年,總厚度7厘米,該項目無論設計還是施工,均居國內領先水平,一些關鍵技術的開發套用,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2009年07月14日,在東航道主橋的設計中,引入了當前世界最先進的橋樑設計理念。大橋設計選定了流線型鋼箱梁截面及圓弧形塔柱斷面。在國內大跨度懸索橋設計中,首次採用了三跨連續漂浮結構體系,鋼橋呈現出“漂浮”的特點。
2010年9月,海滄大橋西引道貫通,海滄大橋西引道立交工程(太平山隧道) 是海滄新城區與島內聯繫的最快通道,使車程縮短約6公里。工程北側隧道已開挖近百米,總體進展順利,預計今年年底具備通車能力。該隧道預計9月貫通,工程年底具備通車能力,這將大大完善海滄新城區的交通設施配套,推動島內外一體化發展進程。
2010年12月30日,海滄大橋西引道正式通車,30日上午7時30分左右,總長1.8公里、總投資約1.2億元的海滄大橋西引道工程正式通車,使得海滄新城至廈門本島路程縮短6公里。市委常委、海滄投資區黨工委書記、海滄區委書記鐘興國出席了通車儀式。儀式由海滄投資區管委會副主任、海滄區常務副區長李文東主持。
2012年12月29日,海滄大橋景區亞洲第一的全飄浮鋼箱梁懸索橋——海滄大橋從東渡港牛頭山跨過火燒嶼,到海滄石塘的排頭門。箱梁懸索橋,
懸吊結構 在國內首次採用不設豎向塔支座的全漂浮連續結構,用這種技術建造大橋,世界上屬第二座,亞洲是第一座。橋樑博物館被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廈門市青少年科技館被評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
2013年8月初,因埋設電纜需要,該路段的右側輔道進行了破路施工。
2013年8月24日,電纜鋪設工作已經結束,今日起,環島路(雲頂南路口至亞洲海灣酒店段) 右側輔道將進行路面恢復施工,需搭建圍擋,請市民駕車經過時注意避讓。
2013年8月24日,隨著海滄大橋鋼橋面鋪裝層大修進入尾聲,在這60多天的時間裡,一套完整的維修工序也展現在市民面前。
地理位置 海滄大橋旅遊區 ,北緯N24°29′36.62″ 東經E118°04′57.72″,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大橋。在福建省“海上花園”的廈門市內,位於廈門市西港中部,西起海滄開發區馬青公路,跨越廈門西海域並穿過火燒嶼後接廈門本島仙岳路,是廈門島的第二條對外通道。從海滄至仙岳路
(七星路、七星西路) 、湖濱中路、輪渡
(東渡) 。
自然環境 氣候特點 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屬
海洋性氣候 。夏季較為炎熱,7、8月份一般都在30℃以上;冬季溫度則經常低於10℃;全年平均氣溫為21℃。日照時間長,太陽光充沛。
地形地貌 地處廈門、九龍江口海岸及東孚鎮丘陵地帶,地勢平坦。三面臨海,北面靠山。西北部緊靠海拔933米的天柱山,中部蔡尖尾山海拔381.6米,西連線文圃山。
主要景點 綜述 “
東渡飛虹 ”以海滄大橋為中心,由大橋東岸景觀遊覽區、火燒嶼生態遊樂園、太平山莊休閒度假區組成。
牛頭山公園 牛頭山公園 牛頭山公園位於
海滄大橋 東側的牛頭山高77米,設有廣場音樂茶座、觀景平台、兒童樂園、跌泉等旅遊項目。
東岸觀景遊覽區 東岸觀景遊覽區 主要是牛頭山公園和東引橋遊覽區,區內有橋樑博物館、人工山體疊泉、攀岩登山和自然綠化景觀,是觀大橋、觀西海、觀市區的制高點。
火燒嶼遊樂園 火燒嶼遊樂園 火燒嶼是廈門西海域中最大的島嶼,生態樂園是一處開放性的動物園。水陸面積27公頃,南北長900米,東西寬400米,海拔34.7米,從南角高處向北錯落遞降,形成三個岬角。往西看儼如隸書的“山”字,從西往東望,頗像英文字母“M”。這裡岸線曲折岸坡陡峭,地質構造奇特,岩石色彩斑斕,海蝕洞穴各異,灘灣形狀多樣。火燒嶼豎臥海滄大橋腹下,大橋之西塔立於嶼之北端,控扼西海之中樞,南有兔嶼、猴嶼、大嶼、鼓浪嶼,北有鏡台嶼、貓嶼、寶珠嶼。中華白海豚觀測台可以觀測“海上大熊貓”—海豚。園內有以西錨碇“青少年科技館”為中心的科普教育區,以島上林中小道為主體的山林怡情區,以島上四個湖為主景的“四湖印月”區和彩岩觀賞區。
太平山莊休閒度假區 位於大橋西北太平山脈末端臨海,山體植被茂密,視野寬廣,海灣環抱,環境優良。
太平山莊休閒度假區 東渡飛虹 東渡飛虹有獨特的優越環境,它處於廈門西海的中樞,南有鼓浪嶼、大嶼、猴嶼、兔嶼,北有鏡台嶼、貓嶼、寶珠嶼,下有火燒嶼,遠處有青嶼、浯嶼和擔嶼。海滄大橋東側的小山坡,稱為牛頭山。海滄大橋建成後,已建為牛頭山公園。
東渡飛虹 廈門橋樑博物館 橋樑博物館 (Museum of Bridges),坐落在海滄大橋東岸錨碇內,這是在大橋碩大的錨碇里建起來的我國第一座橋樑博物館。它是由廈門路橋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集中展示橋樑高科技、橋樑歷史、橋樑文化、橋樑現代化、橋樑科普的大型搏物館,博物館的展教面積有4000平方米。
廈門橋樑博物館 由海滄大橋建設展示館、中國橋樑百年回顧展示館和海滄大橋監控中心三大部分組成。它們分三層展出。海滄大橋建設展示館,從大橋設計、施工、科研、投融資、監理、景觀等多角度完整地展示了大橋的建設過程。中國橋樑百年回顧展,以歷史為經緯,以橋樑科技為線索,系統地回顧了我國古代與當代橋樑建設的輝煌成就,介紹橋樑科技知識和世界各國不同歷史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橋樑,以及規劃中的21世紀的宏偉橋樑工程。在我國古代橋樑中有保存完好的趙州橋、宋代的泉州洛陽橋,還有1937年建的錢塘江大橋,美國舊金山金門大橋等;在當代橋樑中有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汕頭海灣大橋、西陵峽長江大橋等,其中汕頭海灣大橋為預應力混凝土懸索橋。大橋監控中心,這是海滄大橋交通指揮的核心,具有數據採集、數據通信、分析統計、控制高度、文檔管理、圖像圖形顯示和自檢報警等多種現代化管理功能,顯示我國建橋的高科技水平。
廈門橋樑博物館 廈門市青少年科技館 青少年科技館是利用海滄大橋西錨碇建成的,與東錨碇的橋樑博物館遙相對應,由室內展區、科技廣場和探索教育區組成。室內展區近1萬平方米,展出面積5000平方米;科技廣場2萬平方米。
廈門市青少年科技館 一座建在橋下、建在海上、建在旅遊區中的科技館。分為力學館等13個展館。海滄大橋西錨碇是廈門市青少年科技館室內館。館區分為室內館和室外廣場兩個組成部分。室外廣場坐落火燒嶼上,由三部分組成,建築面積萬平方米,展覽面積為3000平方米。在北側及東側廣場,展示了泉州古船複製品、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蘇頌及其天文發明等。西側廣場則是模擬火山噴發、地震屋、龍捲風等大型展品。南側廣場,則為兒童科技體育區,這裡既有根據同心擺原理設計的同心擺鞦韆,也有利用視覺誤差原理製作的傾斜小屋。
青少年科技館採用展覽與教育相結合方法,主要是展覽教育、培訓教育和實驗教育,採用現代“科學中心”式的展覽教育方式,提倡和鼓勵青少年朋友動手參與,進行實踐和探索,動腦筋思考體驗,是廈門市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教育,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的科普教育基地。
室內展區:在一萬平方米的展區內,共有電磁館、地球與自然館、體能生理館、力學機械學館、聲學館、光學館、機器人館、心理學和腦科學館、數學館、科技套用館和動手園。
科技體育廣場:科技體育廣場有20000平方米,近20項科技體育展示。這裡有磁力鞦韆和360度旋轉的旋轉鞦韆,可以演示重心與平衡,大膽嘗試高空騎腳踏車走鋼絲,試驗駕駛方形輪的車子。可以操作聲音的聚集和反射,鍛練臂力的滾輪和自旋轉盤、射擊轉椅等。還可以動手操作模擬龍捲風的形成過程。
繽紛峽谷 火燒嶼是代表性景點,被譽為“天然地學博物館”。約2億年前休羅紀時期的陸源碎屑沉積岩,發生構造運動之後,留下豐富的褶皺和斷裂現象。水幕電影:是全省第一套高科技電影設備,水幕高約25米,寬約40米。
繽紛峽谷 中華白海豚觀測台 火燒嶼是中華白海豚活動相對集中的海域,也是觀測中華白海豚的最佳地點,中華白海豚是我國一級水生保護動物。
中華白海豚觀測台 廈門博餅民俗園 廈門博餅民俗園位於福建廈門湖裡區東渡路海滄大橋旅遊區內,總面積近2萬平方米。廈門博餅民民俗園位於國家境A級景區----海滄大橋旅遊區內,是全國唯一一座以博餅活動為主題的旅遊景區。
博餅是源於唐代宮廷遊戲,“骰子戲”是博餅遊戲的雛形,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新春開始,每逢重大喜慶節日,宮中仕女及太監,都加入到遊戲行列,到了開元年間最為盛行。唐玄宗有時也參加,與嬪妃同樂。隨著科舉制度的興起,“骰子戲”逐漸演變成為寄託了考生們“高中”願望的“狀元局”、“狀元籌”遊戲,在考生們當中廣為流行。1978年以前,鄭成功以廈門為根據地,驅逐荷夷收復台灣。到中秋節前後,士兵們倍思親人。鄭成功的部將洪旭,為了寬慰士兵思鄉之情,經過一番籌謀,巧設“中秋會餅”,讓士兵們一邊賞月,一邊“博狀元餅”。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後,“博餅”活動便在廈門和台灣流傳開來,成為福建閩南一帶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博餅活動也因其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價值,於2008年2月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景區熱度指數
景區熱度指數根據景區歷史人流量計算得出。近30天展示的數據中,今天及之後的數據是預測值。為排除異常數據、保證準確性,對近期數據會定期檢查回溯,有可能造成數據波動。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5.29 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8.60
交通路線 乘804路海滄公車即可到達。(文曾路 - 火車站 - 湖濱東路 - 人才交流 - 海滄大橋 - 日月谷溫泉)57、62、71、72、77、83、92路公車可以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