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監測規範第6部分: 生物體分析

《海洋監測規範 第6部分: 生物體分析》是為適用於大洋、近海和沿海水域的海洋生物污染調查與監測而制定的標準。

2007年10月18日,《海洋監測規範 第6部分: 生物體分析》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並於2008年5月1日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監測規範第6部分: 生物體分析
  • 外文名:The specification for marine monitoring - Part 6:Organism analysis
  • 頒布時間:2007年10月18日
  • 實施時間:2008年5月1日
  • 發布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檔案發布,內容摘要,

檔案發布

2007年10月18日,《海洋監測規範 第6部分: 生物體分析》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並於2008年5月1日實施。

內容摘要

1 範圍
GB17378的本部分規定了貽貝、蝦及魚等海洋生物體中有害物質殘留量的測定方法,並對樣品採集、運輸、貯存、預處理和測定結果的計算等提出技術要求。
本部分適用於大洋、近海和沿海水域的海洋生物污染調查與監測。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下列檔案中的條款通過GB17378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定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檔案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部分。
GB17378.3 海洋監測規範 第3部分:樣品採集、貯存與運輸
GB17378.4 海洋監測規範 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17378.5 海洋監測規範 第5部分:沉積物分析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GB17378的本部分。
3.1蒸至近乾 犲狏犪狆狅狉犪狋犻狅狀狋狅犱狉狔狀犲狊狊
溶劑蒸發至小體積(0.2mL~0.3mL),留有殘渣呈濕潤狀。
3.2標線 狊狋犪狀犱犪狉犱犾犻狀犲
計量容器體積的刻度線。
[GB17378.5—2007,定義3.1]
4 一般規定
4.1 樣品的採集與製備
4.1.1 採樣種類
貝類、蝦和魚類。貝類一般採集菲律賓蛤仔、文蛤、四角蛤蜊、紫貽貝、翡翠貽貝、毛蚶、縊蟶、僧帽牡蠣等。
4.1.2 試劑
4.1.2.1 去離子水或等效蒸餾水,其痕量金屬含量應低於分析方法的檢出限,或用未受沾污的海水。
4.1.2.2 合成洗滌劑。
4.1.3 儀器和設備
儀器和設備如下:
———塑膠冷凍箱:配有冰袋。用於貽貝貯存和運輸時,底部應具有柵板,以免樣品浸入水中;
———冰櫃;
———低溫冰櫃;
———塑膠板和尺子:用於長度測量;
———塑膠刀;
———玻璃或陶瓷碟:製備樣品用;
———鑷子:塑膠製品或其他合適材料的製品;
———高密度聚乙烯袋和塑膠容器:供速凍保存樣品用,裝樣前,套用合成洗滌劑清洗,並用蒸餾水洗淨;
———分析天平:感量0.1mg;
———塑膠洗瓶;
———刮刀:供採集樣品用;
———塑膠桶:容量20L~50L;
———大號金屬刀:無銹斑,供切取魚組織用;
———勻漿器:不鏽鋼或其他適宜材料的製品;
———稱量瓶:容量50mL;
———電熱烘箱;
———乾燥箱;
———冷凍乾燥設備。
4.1.4 採樣與運輸
4.1.4.1 準備工作
用合成洗滌劑(見4.1.2.2)清洗冷凍箱、高密度聚乙烯袋、塑膠板及尺、大號金屬刀、刮刀,再用蒸餾水或海水(見4.1.2.1)漂洗乾淨。
4.1.4.2 貽貝樣品的採集
用清潔刮刀從其附著物上採集貽貝樣。
選取足夠數量的完好貽貝存於冷凍箱中。若需長途運輸(炎熱天超過2h),應把貽貝樣品盛於塑膠桶中,將現場採集的清潔海水淋灑在貽貝上,樣品保持潤濕狀但不能浸入水中。
若樣品處理須在採樣24h後進行,可將貽貝樣存於高密度塑膠袋中,壓出袋內空氣,將袋口打結或熱封,將此袋和樣品標籤一起放入聚乙烯袋中並封口,存於低溫冰櫃中。
4.1.4.3 蝦與中小型魚樣採集
按要求選取足夠數量的完好的生物樣,放入乾淨的聚乙烯袋中,應防止刺破袋子。擠出袋內空氣,將袋口打結或熱封,將此袋和樣品標籤一起放入另一聚乙烯袋中,並封口,低溫冷藏。若貯存期不太長時(熱天不超過48h),可用冰櫃或冷凍箱存放樣品。
4.1.4.4 大型魚樣採集
測量並記下魚樣的叉長、體重和性別。
用清潔的金屬刀切下至少100g肌肉組織,厚度至少5cm,樣品處理時,切除沾污或內臟部分。存於清潔的聚乙烯袋中,擠出空氣並封口,將此袋與樣品標籤一起放入另一聚乙烯袋中,封口,於低溫冰櫃中貯存。若保存時間不太長(熱天不超過48h),可用冰櫃或冷凍箱貯放樣品。
4.1.4.5 樣品的運輸
樣品採集後,若長途運輸,應把樣品放入樣品箱(或塑膠桶)中,對不需封裝的樣品應將現場清潔海水淋灑在樣品上,保持樣品潤濕狀(不得浸入水中);若樣品處理,應在採樣24h後進行,可將樣品放在聚乙烯袋中,壓出袋內空氣,將袋口打結。將此袋和樣品標籤一起放入另一聚乙烯袋(或潔淨的廣口玻璃瓶)中,封口、冷凍保存。其他按照GB17378.3規定執行。
4.1.5 樣品預處理
4.1.5.1 準備工作
必要時將冷凍樣品在冰櫃(-2℃~4℃)中放置過夜,使部分解凍以便切片。
用合成洗滌劑(見4.1.2.2)清洗塑膠刀、碟、鑷子、塑膠板及尺和稱重塑膠膜,用蒸餾水或清潔海水(見4.1.2.1)漂洗乾淨。工作檯用洗淨的塑膠膜罩上。用合成洗滌劑(見4.1.2.2)仔細地洗手,後用蒸餾水或清潔海水(見4.1.2.1)漂洗乾淨。
4.1.5.2 貝類樣的製備
用塑膠刀或塑膠刷除去貝殼外部所有的附著物。
用蒸餾水或清潔海水(見4.1.2.1)漂洗每一個樣品個體,讓其自然流乾,拉出足絲。用天平稱個體全重,並記下重量。
用另一把塑膠刀插入足絲伸出口,切斷閉合肌,打開貝殼。
用蒸餾水或清潔海水(見4.1.2.1)洗貝殼內的軟組織,用塑膠刀和鑷子取出軟組織,讓水流盡。
單個體樣品:將軟組織放入已稱重的塑膠容器內,再稱重,記下鮮重。蓋緊,貼上標籤。用尺子測量並記錄貝殼長度。
多個體樣品:按上述步驟將至少10個個體的軟組織放入已知重量的塑膠容器中,稱重,記下鮮重。於勻漿器中勻化樣品,將勻漿樣放回原塑膠容器,再稱重,並記錄總重量,計算勻漿樣重。貼上樣品標籤。
各生物個體大小應相近,並在取出生物組織前分別測量其個體長度和總重量。
4.1.5.3 蝦樣製備
4.1.5.3.1 單個體樣品
用尺子量蝦體長,將蝦放在聚乙烯稱樣膜上,稱重,記下長度和鮮重。
用塑膠刀將腹部與頭胸部及尾部分開,小心將其內臟從腹部取出。腿全部切除。將腹部翻下,用塑膠刀沿腹部外甲邊緣切開,用塑膠鑷子取下內側外甲並棄去。
用另一把塑膠刀鬆動腹部肌肉,並用鑷子取出肌肉。
檢查性腺,記錄所鑑別的性別。
用鑷子將肌肉移入塑膠容器中,稱重並記錄鮮重。蓋緊容器,標上號碼。將幾個容器一起放入同一塑膠袋中,並附樣品登記清單,結緊袋口,低溫冰櫃中保存。
4.1.5.3.2 多個體樣品
按上述方法製備樣品,仔細地記錄各個體長度、鮮重、腹部肌肉重和性別。每個樣品須包括6個以上性別相同、大小相近的個體肌肉。將樣品放入勻漿器中勻化腹部肌肉,轉入已知重量的塑膠容器中蓋緊,標上號碼,稱重,記下鮮重和其他數據。
將幾個塑膠容器放在同一塑膠袋中,並附上樣品登記清單,結緊袋口,在低溫冰櫃中保存。
4.1.5.4 中小型魚樣製備
4.1.5.4.1 單個體樣品
測量魚的叉長,並於聚乙烯稱樣膜上稱重。鑑定性腺性別,記下叉長和體重。
用蒸餾水或清潔海水(見4.1.2.1)洗滌魚樣,將它放在工作檯上,用塑膠刀切除胸鰭並切開背鰭附近自頭至尾部的魚皮。
在鰓附近和尾部,橫過魚體各切一刀;在腹部,鰓和尾部兩側各切一刀。四刀只切在魚體一側,且不得切太深,以免切開內臟,沾污肉片。
用鑷子將魚皮與肉片分離,謹防外表皮沾污肉片。
用另一把塑膠刀將肌肉與脊椎分離,並用鑷子取下肌肉。將組織盛於塑膠容器中,稱重並記錄重量。
若一側的肌肉量不能滿足分析用量,取另一側肌肉補充。
蓋緊容器,貼上標籤或記號,做好記錄,於低溫冰櫃中保存。
4.1.5.4.2 多個體樣品
仔細記下各個體體長、鮮重、肌肉重。鑑定性別。個體數不應少於6個,且性別應相同,大小相近。用勻漿器勻化魚組織,將勻漿樣轉入已知重量的塑膠容器中,蓋緊,貼上標籤並稱重,記下勻漿樣重和其他數據。置於低溫冰櫃中存放。
4.1.5.5 大型魚樣製備
若必要,將現場採集的樣品放在-2℃~4℃冰櫃中過夜,使部分解凍以便於切片。
用蒸餾水或清潔海水(見4.1.2.1)洗滌魚樣。將魚樣置於清潔的工作檯上,剔除殘存的皮和骨,用塑膠刀切去表層,再用另一把塑膠刀重複操作一次,留下不受污染的肌肉組織。將肌肉組織放入塑膠容器中,蓋緊,貼上標籤,稱重,將數據記入記錄表,樣品存於低溫冰櫃中。
4.1.5.6 乾樣製備
將部分新鮮試樣按4.1.6.1或4.1.6.2步驟烘乾,計算乾濕比,以校正水分含量。乾燥後的樣品用瑪瑙研缽磨碎,全部過80目~100目(180μm~154μm)尼龍篩,供痕量元素分析用。
4.1.6 乾重測定
4.1.6.1 烘乾
將稱量瓶放入105℃烘箱,2h後,取出稱量瓶,置於乾燥器中冷卻30min。
蓋好瓶蓋,用分析天平稱重,記下重量。取5g~10g上述生物製備樣於稱量瓶中,蓋好瓶蓋,再稱重(±0.5mg)並記下重量。
將盛樣品的稱量瓶半開蓋放入105℃烘箱中,24h後取出,置於乾燥器中冷卻30min。蓋好瓶蓋後稱重並記錄所稱重量。
重複烘乾操作,至前後兩次烘乾後的重量差小於總重量的0.5%。計算乾重和乾濕比。
4.1.6.2 冷凍乾燥
對類脂物含量高的生物樣品,不能烘乾至恆重,則套用冷凍乾燥。準確稱取1g~2g上述生物製備樣於乾淨的冷凍乾燥的樣品容器中,冷凍乾燥24h後稱重一次。再次冷凍乾燥24h,再稱重。兩次稱重的重量差應小於總重量的0.5%。否則,應繼續乾燥至符合要求。計算乾重和乾濕比。
4.1.7 注意事項
本規定執行中應注意如下事項:
———在實驗室附近採集貽貝,不存在特殊的運輸和貯藏問題。運往實驗室時,應使貽貝樣通風並用海水保持潤濕。采自潮間帶的貽貝,在空氣中可生存24h。運輸時不應將貽貝放在水中;
———手洗淨之後,不應接觸解剖組織,應帶上手套;若條件許可,準備工作和樣品製備均應在潔淨條件下進行;
———製備多個體樣品時,應取性別相同、個體大小相近的生物。取出軟組織之前,應分別測量各個體的體長和重量;
———樣品消化前,將盛有樣品的容器總重量與貯存時之重量進行比較,可發現貯存期間樣品是否失重;
———不同部位肌肉的痕量金屬含量可能存在差別,故實際樣品的有關資料應儘可能記錄詳細;
———用於有機氯農藥和石油烴測定的生物樣品,樣品採集和預處理的設備和試劑作適當的相應改變,應避免採用塑膠器皿和含有鹵代烴試劑;
———生物體中總汞及有害有機物的測定,不套用乾燥樣品,套用濕樣測定,結果仍以乾樣中被測物的含量來表示。
4.2 規定和要求
4.2.1 分析樣品的烘乾:未註明乾燥溫度及時間時,均指105℃±1℃,乾燥2h。
4.2.2 標準溶液配製中,所有的移液管和容量瓶均應進行檢定或容量校正。
4.2.3 除另有註明外,所用容器的淨化均先用硝酸溶液(1+3)浸泡2d~3d後,再用去離子水仔細淋洗乾淨,晾乾後備用。
4.2.4 pH值除註明測量方法外,均可用精密或廣泛pH試紙測量。
4.2.5 為檢查分析結果的質量,應從一批分析樣中按表1任意抽取檢查樣,分別裝袋並另編樣號,將基本樣與檢查樣交分析測試人員,按以下要求進行測定:
———抽查樣的測項與基本樣相同;
———當分析樣數量較多時,基本樣與檢查樣可不應安排在同批內進行測試;
———測試所得結果按表2所列雙樣相對偏差值控制分析質量。當某測項雙樣檢查結果超差率大於
30%時,此批基本樣中該測項應全部重新稱樣測定;
———若仍出現上述超差情況,分析測試人員應認真檢查分析原因(如標準溶液的配製,環境質量,所用儀器設備有無不正常情況等)後,再進行這批樣品(基本樣與檢查樣)的測定;
———當某測項雙樣檢查結果超差率小於30%時,超差的樣品應重新稱樣進行測定,直至新測定結果合格為止。按平行雙樣的均值報出結果;
———每批分析的樣品(20個左右)應插入2個~3個有證標準物質樣品(另行編號),以檢驗有無系統誤差。
表1 從分析樣中抽取檢查樣的比例
分析樣個數/個
<10
10~30
>30
檢查樣抽取比例/%
50
40
30
表2 平行雙樣相對偏差表
分析結果所在數量級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相對偏差容許限/%
15
20
30
40
計算:|犃-犅|×100犃+犅
4.3 說明
4.3.1 各種酸鹼的密度(ρ)是指20℃時的質量除以體積,單位為g/mL。
4.3.2 乾燥劑在不指明具體名稱時,均指變色矽膠。
4.3.3 所配製的元素的標準溶液的濃度均指該元素的濃度。
4.3.4 沒有指明溶劑的溶液都是水溶液。
5 總汞
5.1 原子螢光法
5.1.1 適用範圍和套用領域本方法適用於海洋生物體中總汞的測定。
本方法為仲裁方法。
5.1.2 方法原理
在硝酸高氯酸消化體系中,生物體中的汞全量轉化為汞離子進入溶液。用硼氫化鉀作為還原劑將溶液中的汞離子還原成汞蒸汽。以氬氣為載氣使原子汞蒸汽進入原子螢光光度計的原子化器中,用特種汞空心陰極燈為激發光源,測定汞原子螢光強度。
5.1.3 試劑及其配製
5.1.3.1 硝酸(HNO):ρ=1.42g/mL,優級純。
5.1.3.2 高氯酸(HClO):優級純。
5.1.3.3 鹽酸(HCl):ρ=1.19g/mL,優級純。
5.1.3.4 草酸(H·2HO)。
5.1.3.5 硼氫化鉀(KBH)。
5.1.3.6 氫氧化鉀(KOH):優級純。
5.1.3.7 硝酸溶液(1+19):將1體積硝酸(見5.1.3.1)與19體積水混合。
5.1.3.8 草酸溶液(1%):稱取10g草酸(見5.1.3.4)溶解於1000mL去離子水中,置於棕色試劑瓶中保存。
5.1.3.9 硼氫化鉀溶液(0.05g/L):稱取1g氫氧化鉀(見5.1.3.6)溶於200mL去離子水中,加入0.5g硼氫化鉀(見5.1.3.5)溶解後移取20mL於1000mL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稀釋至標線。使用前配製。
5.1.3.10 汞標準貯備溶液(1.00g/L):準確稱取0.1354g氯化汞(HgCl,優級純,預先在硫酸乾燥器中放置24h以上)於50mL乾淨的燒杯中,用少量硝酸溶液(見5.1.3.7)溶解後,全量轉入1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溶液(見5.1.3.7)至標線,混勻。
5.1.3.11 汞標準中間溶液A(10.0mg/L):移取1.00mL汞標準貯備溶液(見5.1.3.10)置於1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溶液(見5.1.3.7)至標線,混勻。
5.1.3.12 汞標準中間溶液B(0.100mg/L):移取1.00mL汞標準中間溶液A(見5.1.3.11)置於
1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溶液(見5.1.3.7)至標線,混勻。
5.1.3.13 汞標準使用溶液(10.0μg/L):移取10.00mL汞標準中間溶液B(見5.1.3.12)置於1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溶液(見5.1.3.7)至標線,混勻。
5.1.4 儀器及設備
儀器和設備如下:
———原子螢光光度計;
———容量瓶:容量50mL、100mL、1000mL;
———移液管:容量1mL、2mL、5mL、10mL;
———燒杯:容量50mL、100mL、1000mL;
———電加熱板;
———氬氣;
———實驗室常用儀器與設備。
5.1.5 分析步驟
5.1.5.1 繪製標準曲線
5.1.5.1.1 於7個100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50mL去離子水、10mL硝酸(見5.1.3.1)和10mL鹽酸(見5.1.3.3),再分別加入0mL、0.25mL、0.50mL、1.00mL、2.00mL、4.00mL、8.00mL汞標準使用溶液(見5.1.3.13),用去離子水定容至標線,混勻。
5.1.5.1.2 向原子螢光光度計的氫化物發生器中依次加入汞標準系列溶液各2mL,分別測定標準空白螢光強度(犐)和標準樣品螢光強度(犐)。
5.1.5.1.3 將數據記入表A.1中,以螢光強度(犐-犐)為縱坐標,以汞的質量(ng)為橫坐標,繪製標準曲線(給出線性回歸方程)並計算線性回歸係數。
5.1.5.2 樣品測定
5.1.5.2.1 準確稱取0.1g~0.5g生物乾樣或1g~5g生物濕樣(±0.0001g),放入50mL燒杯中,加入10mL硝酸(見5.1.3.1),1mL高氯酸(見5.1.3.2),蓋上表面皿,放置過夜。次日將樣品置於140℃~160℃電熱板上加熱,消化至黃棕色煙霧散盡,消化液清亮透明,近無色或淺黃色為止。取下冷卻至室溫,加入5mL鹽酸(見5.1.3.3),全量轉移到50mL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見5.1.3.8)定容至標線,混勻,靜置20min後測試。
5.1.5.2.2 除不加生物樣品外,其餘步驟完全等同於樣品消化(見5.1.5.3.1)。由此製備的溶液作為分析空白液。
5.1.5.2.3 分別取2.0mL分析空白(見5.1.5.3.2)和樣品消化液(見5.1.5.3.1)加入到原子螢光光度計的氫化物發生器中,分別測定分析空白螢光強度(犐)和樣品消化液的螢光強度(犐)。以(犐-犐)值從標準曲線上查出相應的汞的質量(ng),或用線性回歸方程計算得出汞的質量(ng)。
5.1.6 記錄和計算
將測定結果記入表A.2中,按式(1)計算生物體中汞的含量:
犿·犞
Hg=犞2·犕(1-狑H2O!!!!!!!!!!!!!!(1)
式中:
Hg———生物乾樣中總汞的含量(質量分數,10);
犿———從標準曲線上查得的汞量,單位為納克(ng);犞———樣品消化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
———樣品測定分樣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犕———樣品的稱取量,單位為克(g);
2O———濕樣的含水率(質量分數,%)。
5.1.7 精密度和準確度
汞含量為0.052×10時,再現性相對標準偏差為8%;平均相對誤差為1%;重複性相對標準偏差為5%。
5.1.8 注意事項
本方法執行中應注意如下事項:
———除非另作說明,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去離子水或等效無汞水;
———對含碘量高的生物樣品,應加入適量的硝酸銀消除碘對測定的干擾;
———試驗用器皿用硝酸溶液(1+3)浸泡24h以上,洗淨,並檢查空白是否合格;
———生物樣品取樣量較大時,可適當增加硝酸用量;
———每批生物樣品測定完成後,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清洗螢光光度計的氫化物發生器,並用水洗淨;
———標準系列溶液的介質組成應儘可能與試樣消化液組成相近;
———所用的試劑,特別是硝酸和鹽酸,在使用前應作空白試驗;
———適當地調節樣品的稱取量,確保測得值在標準曲線範圍內。
5.2 冷原子吸收光度法
5.2.1 適用範圍和套用領域
本方法適用於海洋生物體中總汞的測定。對含碘量高的生物樣品,應添加適量硝酸銀消除碘對測定的干擾。
5.2.2 方法原理
以五氧化二釩作催化劑,用硝酸硫酸消化生物樣品,將有機汞全部轉化為無機汞,再用氯化亞錫將汞離子還原成金屬汞,用氣液平衡開路吸氣冷原子吸收測定系統於253.7nm波長測定總汞含量。
5.2.3 試劑及其配製
5.2.3.1 五氧化二釩(V)。
5.2.3.2 無水氯化鈣(CaCl),用於裝填乾燥管。
5.2.3.3 硝酸(HNO):ρ=1.42g/mL。
5.2.3.4 硫酸(HSO):ρ=1.84g/mL,優級純。
5.2.3.5 鹽酸(HCl):ρ=1.19g/mL。
5.2.3.6 硫酸溶液(0.5mol/L):在不斷攪拌下,將28mL硫酸(見5.2.3.4)緩慢加入972mL水中。
5.2.3.7 鹽酸溶液(1+1):將鹽酸(見5.2.3.5)與等體積水混合。
5.2.3.8 硝酸溶液(1+19):1份硝酸(見5.2.3.3)與19份水混合。
5.2.3.9 氯化亞錫溶液(100g/L):稱取10g氯化亞錫於燒杯中,加入100mL鹽酸溶液(見5.2.3.7),加熱至溶解,冷卻後裝於棕色瓶內,使用時用等體積水稀釋。若汞含量高,可用鼓泡法去除,直至溶液中汞含量不能檢出。
5.2.3.10 低汞海水:表層海水經濾紙過濾,每升海水緩慢加入28mL硫酸(見5.2.3.4)酸化,海水汞含量應低於0.005μg/L。
5.2.3.11 汞標準貯備溶液(1.00mg/mL):稱取0.1354g氯化汞(HgCl,預先在硫酸乾燥器中乾燥)於10mL燒杯中,用硝酸溶液(見5.2.3.8)溶解。全量轉入100mL量瓶中,用硝酸溶液(見5.2.3.8)稀釋至標線,混勻。保存期一年。
5.2.3.12 汞標準中間溶液(10.0μg/mL):量取1.00mL汞標準貯備溶液(見5.2.3.11)於100mL量瓶中,用硝酸溶液(見5.2.3.8)稀釋至標線,混勻。保存期7d。
5.2.3.13 汞標準使用溶液(0.100μg/mL):量取1.00mL汞標準中間溶液(見5.2.3.12)於100mL量瓶中,用硫酸溶液(見5.2.3.6)稀釋至標線,混勻。當天配製。
5.2.4 儀器及設備
儀器和設備如下:
———測汞裝置(見圖1);
———汞蒸氣發生瓶:250mL錐形洗瓶改制,將洗瓶通氣管下端截斷,使管端剛離開待測溶液液面;
———電熱板;
———容量瓶:容量50mL、100mL;
———移液管:容量1mL、2mL、5mL、10mL;
———燒杯:容量50mL、100mL、1000mL;
———實驗室常備儀器及設備。
  1———抽氣泵;
2———空氣流量調節閥;
3———含汞廢氣吸收器;
4———測汞儀;
5———光吸收池;
6———乾燥管;
7———三通閥;
8———汞蒸氣發生瓶;
9———空氣淨化裝置;
10———氣體流量計。
圖1 冷原子吸收測汞裝置
5.2.5 分析步驟
5.2.5.1 繪製標準曲線
按以下步驟繪製標準曲線:
a) 取6個250mL汞蒸氣發生瓶,加100mL低汞海水(見5.2.3.10),然後分別加入0mL、
0.10mL、0.20mL、0.30mL、0.40mL、0.50mL汞標準使用溶液(見5.2.3.13),混勻;
b) 將測汞儀上的三通開關轉至調零檔,以1L/min~1.5L/min流量的空氣流通過光吸收池;
c) 將汞蒸氣發生瓶依次連線於測汞儀上,加入2mL氯化亞錫溶液(見5.2.3.9),迅速塞緊汞蒸氣發生瓶的塞子,振搖1min;
d) 調節測汞儀零點,將三通開關轉到測定檔,測定吸光值(犃)及標準空白吸光值(犃);
e) 將數據填入表A.3中。以吸光值犃-犃為縱坐標,相應的汞含量(μg)為橫坐標,繪製標準曲線。
5.2.5.2 樣品消化
準確稱取2.5g(±0.0001g)濕樣,放入100mL燒杯中,加入40mg五氧化二釩(見5.2.3.1),
8mL硝酸(見5.2.3.3),蓋上表面皿,置於140℃~160℃電熱板上加熱10min。取下,稍冷後加入15mL硫酸(見5.2.3.4),繼續加熱20min。取下,稍冷後加10mL水,再加熱30min,取下,冷卻後全量轉入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標線,混勻。此液為樣品消化液。同時製備分析空白試液。
5.2.5.3 樣品測定
量取適量樣品消化液(見5.2.5.2)於汞蒸氣發生瓶中,加水至100mL。其餘按5.2.5.1.b)~5.2.5.1.d)步驟測定吸光值(犃)及分析空白吸光值(犃)。以(犃-犃)的值從標準曲線上查出相應的汞的量(μg)。
5.2.6 記錄與計算
將測定數據填入表A.4中,按式(2)計算樣品乾樣中汞的含量:
犿犞1
Hg= !!!!!!!!!!!!!!!!(2)犞犕犉式中:
Hg———生物乾樣中總汞的含量(質量分數,10);
犿———從標準曲線上查得的汞的量,單位為微克(μg);犞———樣品消化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犞———測定分樣體積,單位為毫升(mL);犕———樣品的稱取量,單位為克(g);犉———樣品的乾濕比。
5.2.7 精密度和準確度
汞含量為0.25×10時,相對標準偏差為4%;4個實驗室測定同一牡蠣互校樣,相對標準偏差為
9.1%。
5.2.8 注意事項
本方法執行中應注意如下事項:
———除非另作說明,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去離子水或等效純水;
———試驗用器皿用硝酸溶液(1+3)浸泡24h以上,洗淨,並檢查空白是否合格;
———用過的汞蒸氣發生瓶,套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漂洗,用水洗淨;
———繪製汞標準曲線時,也可用氯化鈉溶液代替低汞海水。
6 銅
6.1 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連續測定銅、鉛和鎘)
6.1.1 適用範圍和套用領域本法適用於海洋生物體中銅、鉛和鎘的連續測定。
本方法為仲裁方法。
6.1.2 方法原理
生物樣品經硝酸過氧化氫消化,銅在324.7nm波長,鉛在283.3nm波長,鎘在228.8nm波長處進行無火焰原子吸收測定。
6.1.3 試劑及其配製
6.1.3.1 硝酸(HNO):ρ=1.42g/mL,優級純,經石英亞沸蒸餾器蒸餾。
6.1.3.2 過氧化氫(H):30%。
6.1.3.3 硝酸溶液(1+2):1體積的硝酸(見6.1.3.1)和2體積的水混合。
6.1.3.4 硝酸溶液(1+99)1體積的硝酸(見6.1.3.1)和99體積的水混合。
6.1.3.5 銅、鉛和鎘標準貯備溶液(1.000mg/mL):分別稱取0.1000g金屬銅、鉛和鎘(純度
99.99%)於3只50mL燒杯中,用水潤濕,加硝酸溶液(見6.1.3.3)溶解,必要時加熱直至溶解完全。
分別全量轉入3只100mL量瓶中,加硝酸溶液(見6.1.3.3)至標線,混勻。
6.1.3.6 銅、鉛和鎘標準中間溶液:分別移取2.0mL銅標準貯備液(見6.1.3.5),1.0mL鉛標準貯備液(見6.1.3.5)和0.20mL鎘標準貯備液(見6.1.3.5)於同一100mL量瓶中,用硝酸溶液(見6.1.3.4)稀釋至標線,混勻。此溶液銅為20.0μg/mL,鉛為10.0μg/mL,鎘為2.0μg/mL。
6.1.3.7 銅、鉛和鎘標準使用溶液:量取1.00mL銅、鉛和鎘標準中間溶液(見6.1.3.6)於100mL量瓶中,用硝酸溶液(見6.1.3.4)稀釋至標線,混勻。此溶液銅為0.20μg/mL,鉛為0.10μg/mL,鎘為0.02μg/mL。
6.1.4 儀器及設備
儀器和設備如下:
———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空心陰極燈;
———氬氣鋼瓶:純度99.99%;
———潔淨工作檯(潔淨100級);
———電熱板。
6.1.5 分析步驟
6.1.5.1 繪製標準曲線
按以下步驟繪製標準曲線:
a) 取6支10mL具塞比色管,分別移入0mL、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銅、鉛和鎘標準使用溶液(見6.1.3.7),加硝酸溶液(見6.1.3.4)稀釋至標線,混勻。
b) 移取20μL試液,按選定的儀器工作條件,測定標準系列溶液的吸光值(犃)和標準空白值
(犃);
c) 將數值記入表A.5中,以吸光值(犃-犃)為縱坐標,相應金屬元素的濃度(μg/mL)為橫坐標,繪製標準曲線。
6.1.5.2 樣品消化
6.1.5.2.1 準確稱取0.1g(±0.0001g)乾樣於50mL燒杯中,用幾滴水濕潤樣品,加入2mL硝酸
(見6.1.3.1),蓋上表面皿,置於電熱板上,低溫加熱至泡沫基本消失。
6.1.5.2.2 取下燒杯,緩慢地加入0.5mL過氧化氫(見6.1.3.2),蓋上表面皿,於電熱板160℃~
200℃加熱約20min,補加1mL過氧化氫(見6.1.3.2),繼續加熱並蒸至約剩1mL。
6.1.5.2.3 再加1mL硝酸(見6.1.3.1),1.5mL過氧化氫(見6.1.3.2),蓋上表面皿,於電熱板160℃~200℃加熱,並蒸至約0.5mL,全量轉入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標線,混勻。同時製備分析空白樣品。
6.1.5.3 樣品測定
量取20μL樣品消化液,按選定的儀器技術參數測定相應金屬元素的吸光值(犃);同時,測定分析空白樣品吸光值(犃)。以(犃-犃)的值從標準曲線上查出相應金屬元素的濃度(μg/mL)。
6.1.6 記錄與計算
將測得數據記入表A.6中,按式(3)計算生物體乾樣中銅、鉛和鎘的含量。
Me=!!!!!!!!!!!!!!!!!(3)犕
式中:
Me———生物體乾樣中銅、鉛和鎘的含量(質量分數,10);
ρMe———從標準曲線上查得的銅、鉛和鎘的濃度,單位為微克每毫升(μg/mL);犞———樣品消化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犕———乾樣品稱取量,單位為克(g)。
6.1.7 精密度和準確度銅:六個實驗室測定同一互校生物樣,測定結果的再現性相對標準偏差為1.6%。
鉛:平行6次測定三種生物樣品,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7.5%,6.4%和2.7%;五個實驗室測定生物樣品(牡蠣),平均值為1.68×10,再現性標準偏差為1.1%;六個實驗室測定鉛含量為0.54×10的標準物質,相對誤差平均為3.7%。
鎘:平行6次測定三種生物樣品,相對標準偏差分別為13%、2.8%和3.6%;五個實驗室測定鎘含量為0.067×10的標準物質,誤差平均為7.2%;五個實驗室分析同一生物樣品(牡蠣),再現性相對標準偏差為8.2%。
6.1.8 注意事項
本方法執行中應注意如下事項:
———除非另作說明,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二次去離子水或等效純水;
———試驗用器皿用硝酸溶液(1+3)浸泡24h以上,洗淨,使用前用二次去離子水淋洗乾淨,並檢查空白是否合格;
———樣品消化時,應始終蓋上表面皿;
———不同型號的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自行選定儀器最佳技術參數。
6.2 陽極溶出伏安法
6.2.1 適用範圍和套用領域
本法適用於海洋生物體中銅的測定。
6.2.2 方法原理
生物樣經硝酸過氧化氫消化,用檸檬酸三銨掩蔽干擾離子。在pH值為8.2±0.2的乙二胺介質中,當在工作電極上施加一定電壓進行電解時,銅被還原並沉積在懸滴汞電極上形成銅汞齊,然後進行反向電壓掃描,汞中的金屬銅被氧化溶出,所產生的氧化電流與溶液中銅的濃度呈正比關係,藉以進行定量測定。
6.2.3 試劑及其配製
6.2.3.1 硝酸(HNO):ρ=1.42g/mL,超純。
6.2.3.2 過氧化氫(H):30%。
6.2.3.3 鹽酸(HCl):ρ=1.19g/mL,超純。
6.2.3.4 檸檬酸三銨溶液(50g/L):稱取5g檸檬酸三銨(C17)於150mL燒杯中,加水溶解後,轉入100mL量瓶,加水至標線,混勻。
6.2.3.5 乙二胺(NHCHCHNH):經等溫擴散法提純。
6.2.3.6 精密pH試紙:pH為7.6~8.5。
6.2.3.7 銅標準貯備溶液(1.000mg/mL):見6.1.3.5。
6.2.3.8 銅標準中間溶液(10.0μg/mL):量取1.00mL銅標準貯備溶液(見6.2.3.7)於100mL量瓶中,加入1.0mL鹽酸(見6.2.3.3),加水至標線,混勻。
6.2.3.9 銅標準使用溶液(2.00μg/mL):量取20.0mL銅標準中間溶液(見6.2.3.8)於100mL量瓶中,加水至近100mL,用乙二胺溶液(見6.2.3.5)調節pH值為3~4,加水至標線,混勻。使用時配製。
6.2.4 儀器及設備
儀器和設備如下: ———極譜儀:具有向正電壓方向掃描的功能。若用脈衝陽極溶出伏安法,需用脈衝極譜儀;
———記錄儀:配用儀器自帶的圖形記錄儀或犡犢函式記錄儀;
———電極;
a) 工作電極:懸滴汞電極;
b) 參比電極:Ag/AgCl電極;c) 輔助電極:鉑金電極;
———電解池:規格及形狀須一致;
———恆速電磁攪拌器;
———電熱板:溫度可調,鋪有薄型石棉板或3cm厚細砂;
———電爐:鋪有石棉網;
———精密微量移液管:容量100μL,400μL,1000μL;
———實驗室常備儀器及設備。
6.2.5 分析步驟
6.2.5.1 樣品消化
準確稱取0.25g(±0.0001g)乾樣於50mL燒杯中,加幾滴水濕潤,加入2mL硝酸(見6.2.3.1),蓋上表面皿,於電熱板上低溫加熱,待泡沫基本消失後,緩慢地加入1mL過氧化氫(見6.2.3.2),於
160℃~200℃蒸至近乾,分別補加0.5mL硝酸和過氧化氫,蒸至近乾,再重複一次。用水洗淨表面皿,洗滌液併入消化液中,移去表面皿。繼續蒸乾後移到電爐上,約450℃加熱至不溶物呈白色(除盡有機物質),加入2mL鹽酸(見6.2.3.3),於高溫電熱板上蒸乾。取下冷卻,加入1mL鹽酸溶液(1+1),於電熱板上微熱浸取不溶物,全量轉入50mL量瓶中,加水至標線,混勻,製成樣品消化溶液,同時製備分析空白樣品。
6.2.5.2 樣品的測定
樣品的測定按以下步驟進行:
a) 量取10.0mL樣品消化液(見6.2.5.1)於電解池中,加入100μL檸檬酸三銨溶液(見
6.2.3.4),混勻。用乙二胺(見6.2.3.5)調節pH值為8.2±0.2用精密pH試紙(見6.2.3.6)檢驗;
b) 接通儀器(測定前開機預熱20min)。將三個電極插入電解池中,輸入選定的儀器參數;c) 啟動運轉旋鈕,待運轉結束,記下峰電流值犐s1
d) 加入100μL銅標準使用溶液(見6.2.3.9),下同6.2.5.2.c)操作,記下峰電流值犐s2
6.2.5.3 空白的測定
按6.2.5.2步驟測定分析空白樣品,並記下空白峰電流值犐b1和添加銅標準溶液後的峰電流值犐b2
6.2.6 記錄與計算
將所測得的峰電流值記入表A.7中,按式(4)計算樣品中銅的含量:
Cu=(s2犐s1- b2犐b1)犞1!!!!!!!!!!!(4)犐-犐 犐-犐 犞犕式中:
Cu———生物體乾樣中銅的含量(質量分數,10);
s1———樣品消化液的峰電流值,單位為納安(nA)、毫米(mm)或格;
s2———樣品消化液加入銅標準使用溶液後所得的峰電流值,單位為納安(nA)、毫米(mm)或格;犐b1———分析空白的峰電流值,單位為納安(nA)、毫米(mm)或格;
b2———分析空白液添加銅標準使用液後的峰電流值,單位為納安(nA)、毫米(mm)或格;犞———樣品消化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
———測定時量取樣品消化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犞———加入銅標準使用溶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
ρCu———銅標準使用溶液的濃度,單位為微克每毫升(μg/mL);犕———樣品的稱樣重量,單位為克(g)。
6.2.7 精密度和準確度
4個實驗室測定同一生物樣品(牡蠣),平均值為65.3×10,再現性相對標準偏差為11%;測定銅含量為17.2×10的標準物質時,相對誤差平均為3.0%。
6.2.8 注意事項
本方法執行中應注意如下事項:
———除非另作說明,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二次去離子水或等效純水;
———消化液中有機物質應除盡,否則會導致銅的測定結果偏低,甚至出現不正常溶出峰;
———懸汞滴體積須一致;
———電解池的容積、幾何形狀及電極的位置應保持一致;
———懸汞滴表面或毛細管口上部不應有氣泡;
———攪拌速率應恆定;
———電解時間、掃描速率、脈衝高度等均影響峰電流應嚴加控制,力求一致;
———毛細管沾污常會引起電流峰不重現,溶出曲線混亂或毛細管內汞線斷開。毛細管不使用時,應在空氣中乾燥貯存。毛細管在浸入新的溶液之前應先擠出一滴汞;
———所用玻璃器皿套用硝酸浸泡1d以上,用二次去離子水反覆洗淨,再用無銅蒸餾水淋洗一遍。
精密微量移液管的吸頭用同法浸泡及洗淨後,於低溫(低於60℃)烘乾,可反覆使用;
———使用不同型號的極譜儀,應選擇最佳儀器工作條件。
6.3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6.3.1 適用範圍和套用領域
本法適用於海洋生物中銅的測定。
6.3.2 方法原理
生物乾樣經硝酸過氧化氫消化,於324.7nm波長處直接進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測定。
6.3.3 試劑及其配製
6.3.3.1 過氧化氫(H):30%。
6.3.3.2 硝酸(HNO):ρ=1.42g/mL,優級純。
6.3.3.3 硝酸溶液(1+99):1體積硝酸(見6.3.3.2)與99體積水混合。
6.3.3.4 銅標準貯備溶液(1.000mg/mL):見6.1.3.5。
6.3.3.5 銅標準中間溶液(100μg/mL):量取10.0mL銅標準貯備溶液(見6.3.3.4)於100mL量瓶中,加硝酸溶液(見6.3.3.3)至標線,混勻。
6.3.3.6 銅標準使用溶液(10.0μg/mL):量取10.0mL銅標準中間溶液(見6.3.3.5)於100mL量瓶中,加硝酸溶液(見6.3.3.3)至標線,混勻。
6.3.4 儀器及設備
儀器和設備如下: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銅空心陰極燈;
———空氣壓縮機;
———乙炔鋼瓶;
———潔淨工作檯;
———實驗室常備儀器及設備。
6.3.5 分析步驟
6.3.5.1 繪製標準曲線
6.3.5.1.1 移取0mL、0.40mL、0.80mL、1.20mL、1.60mL、2.00mL銅標準使用溶液(見6.3.3.6)於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標線,混勻。按選定的儀器技術參數,用水調零,測定吸光值(犃)。
6.3.5.1.2 將數據記入表A.8中,以吸光值(犃-犃)為縱坐標,相應的銅的濃度(μg/mL)為橫坐標,繪製標準曲線。
6.3.5.2 樣品的消化
6.3.5.2.1 準確稱取0.2g(±0.0001g)乾樣於50mL燒杯中,用幾滴水濕潤樣品,加入2mL硝酸
(見6.3.3.2),蓋上表面皿,於電熱板上低溫加熱至泡沫基本消失。
6.3.5.2.2 取下燒杯,緩慢地加入0.5mL過氧化氫(見6.3.3.1),蓋上表面皿,於電熱板160℃~
200℃加熱2min左右。補加1mL過氧化氫(見6.3.3.1),繼續加熱並蒸至約1mL。
6.2.5.2.3 再加1mL硝酸(見6.3.3.2),1.5mL過氧化氫(見6.3.3.1),蓋上表面皿,於電熱板
160℃~200℃加熱,並蒸發至約0.5mL。冷卻後,全量轉入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標線,混勻,製得樣品消化液,同時,製備分析空白樣品。
6.3.5.3 樣品測定
按選定的儀器測定參數,用水調零,測定樣品製備液的吸光值(犃)和分析空白樣品吸光值(犃)。
以(犃-犃)值從標準曲線上查出相應的銅濃度(μg/mL)。
6.3.6 記錄與計算
將測得的數據記入表A.9中,按式(5)計算生物樣品的銅含量:
CuρCu犞/犕!!!!!!!!!!!!!!!!(5)式中:
Cu———生物體乾樣中銅的含量(質量分數,10);
ρCu———從標準曲線上查得的銅的濃度,單位為微克每毫升(μg/mL);犞———樣品製備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犕———樣品稱取量,單位為克(g)。
6.3.7 精密度和準確度
6個實驗室測定同一生物樣(牡蠣),再現性相對標準偏差為2.7%。
6.3.8 注意事項
本方法執行中應注意如下事項:
———除非另有說明,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二次去離子水或等效純水;
———試驗用器皿用硝酸溶液(1+3)浸泡24h以上,洗淨,使用前用二次去離子水淋洗乾淨,並檢查空白是否合格;
———樣品消化時,須始終蓋上表面皿;
———不同型號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須選定儀器最佳技術參數。
7 鉛
7.1 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見6.1。
7.2 陽極溶出伏安法
7.2.1 適用範圍和套用領域
本方法適用於海洋生物體中鉛的測定。
7.2.2 方法原理生物乾樣經硝酸過氧化氫消化,在pH值為2.0~2.5的介質中,當對工作電極施加一定電壓進行電解時,鉛被還原並沉積在懸滴汞電極上形成鉛汞齊。然後進行反向電壓掃描,汞齊中的金屬鉛被氧化溶出,其氧化電流與溶液中鉛的濃度呈正比關係,以此進行定量測定。
7.2.3 試劑及其配製
7.2.3.1 硝酸(HNO):ρ=1.42g/mL,超純。
7.2.3.2 過氧化氫(H):30%。
7.2.3.3 鹽酸(HCl):ρ=1.18g/mL,超純。
7.2.3.4 氨水(NHOH):用ρ=0.90g/mL的氨水經等溫擴散法提純。
7.2.3.5 精密pH試紙:pH0.5~5.0。
7.2.3.6 鉛標準貯備溶液(1.000mg/mL):見6.1.3.5。
7.2.3.7 鉛標準中間溶液(10.0μg/mL):量取1.00mL鉛標準貯備溶液(見7.2.3.6)於100mL容量瓶中,加入1mL鹽酸(見7.2.3.3),加水至標線,混勻。
7.2.3.8 鉛標準使用溶液(1.00μg/mL):量取10.0mL鉛標準中間溶液(見7.2.3.7)於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近100mL,用氨水(見7.2.3.4)調節pH值為2.0~2.5,加水至標線,混勻。
7.2.4 儀器及設備
儀器及設備見6.2.4。
7.2.5 分析步驟
7.2.5.1 樣品消化
樣品消化見6.2.5.1。
7.2.5.2 樣品的測定
7.2.5.2.1 量取10.0mL樣品消化液於電解池中,用氨水(見7.2.3.4)調節pH值為2.0~2.5,並用精密pH試紙(見7.2.3.5)檢驗。
7.2.5.2.2 接通儀器(測定前開機預熱20min)。將三個電極插入電解池中,輸入選定的儀器技術參數。
7.2.5.2.3 啟動儀器的運轉旋鈕,待運轉結束後,記下峰電流值犐s1
7.2.5.2.4 在原溶液中加100μL鉛標準使用溶液(見7.2.3.8),以下操作同7.2.5.2.3,記下峰電流
值犐s2
7.2.5.3 空白的測定
按7.2.5.2步驟測定分析空白製備液的峰電流值犐b1和添加鉛標準後的峰電流值犐b2
7.2.6 記錄與計算
將所測得的峰電流值記入表A.7中,按式(6)計算樣品中鉛的含量:
Pb=(s2犐s1- b2犐b1)犞1!!!!!!!!!!!(6)犐-犐 犐-犐 犞犕式中:
Pb———生物體乾樣中鉛的含量(質量分數,10);
s1———樣品消化液的峰電流值,單位為納安(nA)、毫米(mm)或格;
s2———樣品消化液加入鉛標準使用溶液後所得峰電流值,單位為納安(nA)、毫米(mm)或格;犐b1———分析空白試液的峰電流值,單位為納安(nA)、毫米(mm)或格;
b2———分析空白試液加入鉛標準使用溶液後所得峰電流值,單位為納安(nA)、毫米(mm)或格;犞———樣品消化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
———測定時量取樣品消化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犞———加入鉛標準使用溶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
ρPb———鉛標準使用溶液的濃度,單位為微克每毫升(μg/mL);犕———樣品稱取量,單位為微克(g)。
7.2.7 精密度和準確度
鉛含量為1.98×10時,測定結果的平均值為1.94×10,再現性相對標準偏差為5.2%;含量為
0.54×10時,測定結果的相對誤差為5.8%。
7.2.8 注意事項
本方法執行中應注意如下事項:
———除非另作說明,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去離子水或等效純水;
———使用不同型號的極譜儀,應選擇最佳儀器工作條件;
———其他見6.2.7。
7.3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3.1 適用範圍和套用領域
本方法適用於海洋生物樣品中鉛的測定。
7.3.2 方法原理
生物乾樣經硝酸高氯酸消化,在酸性介質中,鉛與碘化鉀形成絡合物,用甲基異丁酮萃取後于波長
217.0nm處進行鉛的火焰原子吸收測定。
7.3.3 試劑及其配製
7.3.3.1 硝酸(HNO):ρ=1.42g/mL,優級純。
7.3.3.2 硝酸溶液(1+3):用1體積硝酸(見7.3.3.1)與3體積的水混勻。
7.3.3.3 硝酸溶液(1+99):用1體積硝酸(見7.3.3.1)與99體積的水混勻。
7.3.3.4 高氯酸(HClO):ρ=1.67g/mL,優級純。
7.3.3.5 鹽酸(HCl):ρ=1.19g/mL,優級純。
7.3.3.6 鹽酸溶液(1mol/L):將84mL鹽酸(見7.3.3.5)用水稀釋至1L。
7.3.3.7 抗壞血酸(C)。
7.3.3.8 甲基異丁酮(C12O):簡稱MIBK。
7.3.3.9 碘化鉀溶液(4mol/L):溶解166g碘化鉀(KI)於水中,加水至250mL,貯於棕色試劑瓶中,暗處保存。
7.3.3.10 鉛標準貯備溶液(1.000mg/mL):見6.1.3.5。
7.3.3.11 鉛標準使用溶液(10.0μg/mL):量取1.00mL鉛標準貯備溶液(見7.3.3.10)於1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溶液(見7.3.3.3)至標線,混勻。
7.3.4 儀器及設備
儀器和設備如下: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鉛空心陰極燈;
———空氣壓縮機;
———乙炔鋼瓶;
———精密可調微量移液管:100μL;
———實驗室常備儀器及設備。
7.3.5 分析步驟
7.3.5.1 繪製標準曲線:
按以下步驟繪製標準曲線:
a) 取6個25mL量瓶,分別加入0μL、60μL、120μL、180μL、240μL、300μL鉛標準使用溶液
(見7.3.3.11),分別加入15.0mL同種類生物樣品消化液;
b) 加入2mL鹽酸(見7.3.3.5),2mL碘化鉀溶液(見7.3.3.9)和0.2g抗壞血酸(見7.3.3.7)混勻,加入3.00mLMIBK(見7.3.3.8),振盪2min,待分層後,插一塑膠管至瓶底,通過塑膠管加水,使有機相上升至量瓶頸部。按選定的儀器技術參數,以MIBK(用水飽和過)調零,測定有機相的吸光值(犃)和(犃);
c) 將數據記入表A.8中。以吸光值(犃-犃)為縱坐標,相應鉛的量(μg)為橫坐標,繪製工作曲線。
7.3.5.2 樣品消化:
準確稱取2g(±0.0001g)乾樣於100mL燒杯中,加入4mL硝酸(見7.3.3.1),蓋上表面皿,低溫加熱至無氣泡產生,稍冷後加入2mL硝酸(見7.3.3.1)和4mL高氯酸(見7.3.3.4),在電爐上加熱至溶液呈透明的淡黃色,移開表面皿,蒸發至白煙冒盡,殘留物用10mL鹽酸(見7.3.3.5)加熱溶解,冷卻後全量轉入50mL量瓶中,加水至標線,混勻,製得樣品消化液。同時製備分析空白樣品。
7.3.5.3 樣品測定:
量取15mL樣品消化液於25mL量瓶中,其餘按繪製標準曲線7.3.5.1.b)步驟測定吸光值犃。同時按上述步驟測定分析空白樣品的吸光值犃。以(犃-犃)的值從工作曲線上查出相應的鉛的量
(μg)。
7.3.6 記錄與計算
將測得的數據記入表A.9中,按式(7)計算生物體中鉛的含量:
犿犞1
Pb= !!!!!!!!!!!!!!!!!(7)犞犕式中:
Pb———生物體乾樣中鉛的含量(質量分數,10);
犿———從工作曲線上查得的相應的鉛的量,單位為微克(μg);犞———樣品製備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
———用於測定的樣品消化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犕———樣品的稱取量,單位為克(g)。
7.3.7 精密度和準確度
鉛含量為2.20×10時,相對標準偏差為10.5%;再現性相對標準偏差為13.9%。
7.3.8 注意事項
本方法執行中應注意如下事項:
———除非另作說明,本方法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蒸餾水經石英蒸餾器蒸餾或等效純水;
———所有玻璃器皿應經(1+3)硝酸溶液浸泡3d以上,然後用水洗淨;
———生物樣品消化時,初次加入濃硝酸後應靜置至其大部分生物組織消解後再加熱;
———MIBK萃取液應在2h內測定完畢;
———根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型號,選定最佳儀器技術參數。
8 鎘
8.1 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見6.1。
8.2 陽極溶出伏安法
8.2.1 適用範圍和套用領域
本方法適用於海洋生物體中鎘的測定。
8.2.2 方法原理
生物乾樣經硝酸過氧化氫消化,在pH值為2.0~2.5介質中,當在工作電極上施加一定電壓進行電解時,鎘被還原並沉積在懸滴汞電極上形成鎘汞齊。然後進行反向電壓掃描,汞齊中的金屬鎘被氧化溶出,其氧化電流與溶液中鎘的濃度呈正比關係,藉以進行定量測定。
8.2.3 試劑及其配製
8.2.3.1 硝酸(HNOρ=1.42g/mL,優級純。
8.2.3.2 過氧化氫(H):30%。
8.2.3.3 鹽酸(HCl):ρ=1.19g/mL,優級純。
8.2.3.4 氨水(NHOH):經等溫擴散法提純。
8.2.3.5 精密pH試紙:pH值0.5~5.0。
8.2.3.6 鎘標準貯備溶液(1.00mg/mL):見6.1.3.5。
8.2.3.7 鎘標準中間溶液(10.0μg/mL):量取1.00mL鎘標準貯備溶液(見8.2.3.6)於100mL量瓶中,加1mL鹽酸(見8.2.3.3),加水至標線,混勻。
8.2.3.8 鎘標準使用溶液(1.00μg/mL):量取10.0mL鎘標準中間溶液(見8.2.3.7)於100mL量瓶中,加水至近100mL,用氨水(見8.2.3.4)調節pH值為2.0~2.5,加水至標線,混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