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生物學(第三版)

《海洋微生物學(第三版)》是202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微生物學(第三版)
  • 出版時間:2024年6月1日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76551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海洋微生物學(第三版)》主要由中國海洋大學從事海洋微生物學研究的相關人員結合自身教學與科研實踐並參考國內外*新文獻編寫而成。《海洋微生物學(第三版)》共分為15章,包括海洋微生物學概論、海洋原核生物的結構及特性、海洋細菌、海洋古菌、海洋真核微生物、海洋病毒、海洋極端環境中的微生物、海洋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海洋環境中活的非可培養狀態細菌、魚類的微生物病害及防治、海洋微生物的開發利用、海洋微生物的採樣技術、海洋微生物的分離培養與保藏技術、海洋細菌的分類與鑑定技術、海洋環境微生物的檢測技術。《海洋微生物學(第三版)》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圖文並茂、實用性強,力求從個體和群體水平上闡述海洋微生物學的基本規律,突出該學科的重點、難點和生長點。

圖書目錄

第1章 海洋微生物學概論1
1.1 海洋微生物及其重要性1
1.1.1 什麼是海洋微生物?1
1.1.2 海洋微生物的重要性1
1.2 海洋微生物學的發展歷程2
1.2.1 1676~1950年——對海洋微生物的早期認識3
1.2.2 1951~1976年——海洋微生物學的迅速發展4
1.2.3 1977~1995年——分子生物學時代5
1.2.4 1996年至今——基因組時代8
1.3 海洋微生物的主要類群9
1.3.1 細胞型生物10
1.3.2 非細胞型生物——病毒13
1.4 海洋微生物的主要特徵13
1.4.1 大小14
1.4.2 形態結構特徵15
1.4.3 生理特徵16
1.4.4 培養特徵19
1.5 海洋微生物的棲息環境20
1.5.1 海洋環境20
1.5.2 水體生境21
1.5.3 海雪22
1.5.4 沉積物23
1.5.5 海冰25
1.5.6 熱液噴口和冷泉25
1.5.7 活的生物26
1.5.8 生物被膜和微生物席27
主要參考文獻27
複習思考題28
第2章 海洋原核生物的結構及特性30
2.1 海洋原核生物的形態結構30
2.1.1 原核生物的細胞形態30
2.1.2 細胞壁31
2.1.3 細胞質膜和其他內膜結構35
2.1.4 擬核與核糖體37
2.1.5 內含物37
2.1.6 莢膜和糖被42
2.1.7 鞭毛及菌毛43
2.2 海洋原核生物的能量代謝48
2.2.1 能量來源和碳源48
2.2.2 光能營養菌的能量產生49
2.2.3 化能異養菌的能量產生52
2.2.4 化能自養菌的能量產生53
2.3 海洋原核生物的營養及生長55
2.3.1 營養要素55
2.3.2 細菌的生長周期56
2.3.3 細胞活力57
2.3.4 營養物濃度對生長的影響58
2.4 海洋原核生物的群體感應與生物被膜59
2.4.1 細菌的群體感應59
2.4.2 細菌的生物被膜61
2.5 海洋原核生物的基因組學63
2.5.1 核基因組63
2.5.2 質粒66
主要參考文獻67
複習思考題68
第3章 海洋細菌69
3.1 細菌分類系統69
3.2 海洋細菌的主要類群概述72
3.3 變形菌門73
3.3.1 a-變形菌綱74
3.3.2 β-變形菌綱78
3.3.3 γ-變形菌綱78
3.3.4 -變形菌綱88
3.3.5 -變形菌綱90
3.3.6 ζ-變形菌綱91
3.4 藍細菌門92
3.4.1 基本特徵92
3.4.2 形態和分類92
3.4.3 固氮作用93
3.4.4 原綠球藻屬和聚球藻屬93
3.4.5 微生物席和疊層石94
3.5 擬桿菌門95
3.6 厚壁菌門和放線菌門96
3.6.1 厚壁菌門96
3.6.2 放線菌門98
3.7 浮黴菌門、疣微菌門和黏結球形菌門100
3.7.1 浮黴菌門100
3.7.2 疣微菌門101
3.7.3 黏結球形菌門102
3.8 綠菌門、綠彎菌門、硝化螺菌門和脫鐵桿菌門102
3.8.1 綠菌門102
3.8.2 綠彎菌門103
3.8.3 硝化螺菌門104
3.8.4 脫鐵桿菌門105
3.9 酸桿菌門、出芽單胞菌門和螺旋體門105
3.9.1 酸桿菌門105
3.9.2 出芽單胞菌門105
3.9.3 螺旋體門106
3.10 產液菌門、熱袍菌門和奇異球菌-棲熱菌門107
3.10.1 產液菌門107
3.10.2 熱袍菌門108
3.10.3 奇異球菌-棲熱菌門108
主要參考文獻109
複習思考題111
第4章 海洋古菌113
4.1 古菌分類系統113
4.2 廣古菌門115
4.2.1 產甲烷古菌115
4.2.2 厭氧甲烷氧化古菌118
4.2.3 熱球菌目120
4.2.4 古生球菌屬和鐵古球菌屬120
4.2.5 極端嗜鹽菌121
4.2.6 Marine GroupⅡ.123
4.3 泉古菌門124
4.4 奇古菌門125
4.5 深古菌門128
4.6 初生古菌門129
4.7 納米古菌門130
4.8 阿斯加德古菌131
4.9 古菌細胞膜脂及其套用132
主要參考文獻134
複習思考題136
第5章 海洋真核微生物138
5.1 真核微生物概述138
5.1.1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類群138
5.1.2 真核細胞的結構與功能138
5.2 原生動物140
5.2.1 微型浮游鞭毛類140
5.2.2 纖毛蟲142
5.2.3 放射蟲和有孔蟲143
5.3 真核微藻145
5.3.1 硅藻145
5.3.2 顆石藻類147
5.3.3 甲藻148
5.4 海洋真菌150
5.4.1 海洋真菌的定義與物種數量150
5.4.2 海洋真菌的主要類群及特徵151
5.4.3 海洋真菌的生態功能154
5.4.4 幾種典型生境的海洋真菌多樣性與群落組成157
5.4.5 影響海洋真菌多樣性時空分布格局的因素160
5.4.6 海洋真菌的開發利用價值161
主要參考文獻162
複習思考題165
第6章 海洋病毒166
6.1 海洋病毒的豐度與生產力168
6.1.1 海洋病毒的豐度及分布168
6.1.2 海洋病毒的計數方法169
6.1.3 病毒的裂解量與生產力171
6.1.4 病毒失活172
6.2 海洋噬菌體的侵染方式172
6.2.1 烈性噬菌體和裂解周期172
6.2.2 溫和噬菌體與溶原周期173
6.2.3 慢性侵染174
6.3 海洋病毒的多樣性174
6.3.1 基於培養方法研究病毒的多樣性174
6.3.2 基於特徵基因研究病毒的多樣性175
6.3.3 基於宏基因組學研究病毒的多樣性175
6.4 海洋病毒和宿主的相互作用176
6.4.1 病毒影響宿主的代謝與表型176
6.4.2 病毒介導宿主的水平基因轉移178
6.4.3 病毒與宿主之間的協同進化178
6.5 海洋病毒的重要生態學作用179
6.5.1 海洋病毒維持微生物群落的穩態和多樣性179
6.5.2 海洋病毒與生物地球化學循環180
6.6 感染海洋真核生物的病毒181
6.6.1 感染真核生物的核質巨DNA病毒181
6.6.2 感染水產養殖動物的病毒183
主要參考文獻186
複習思考題187
第7章 海洋極端環境中的微生物188
7.1 深海環境和深海微生物概況188
7.1.1 深海環境的基本特徵188
7.1.2 深海微生物的數量190
7.1.3 深海原核微生物的多樣性191
7.1.4 深海真核微生物的多樣性192
7.1.5 深海病毒的多樣性193
7.2 海底熱液噴口與冷泉微生物193
7.2.1 熱液噴口微生物193
7.2.2 冷泉微生物197
7.3 深海海溝微生物199
7.4 海底深部生物圈200
7.5 極地微生物201
7.5.1 海冰微生物202
7.5.2 冰川微生物205
7.5.3 極地潮間帶沉積物微生物206
7.5.4 南大洋浮游微生物208
7.6 海洋極端環境微生物的環境適應機制209
7.6.1 低溫209
7.6.2 高溫210
7.6.3 高壓213
7.6.4 氧氣的毒理效應215
7.6.5 紫外輻射216
7.6.6 高鹽218
7.6.7 多重極端條件220
主要參考文獻220
複習思考題223
第8章 海洋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224
8.1 海洋微生物與碳循環224
8.1.1 海洋微食物環225
8.1.2 海洋碳循環的微生物過程233
8.1.3 海洋對CO2的吸收機制239
8.2 海洋微生物與氮循環241
8.2.1 固氮作用242
8.2.2 硝化作用244
8.2.3 反硝化作用244
8.2.4 厭氧氨氧化作用245
8.2.5 異化硝酸鹽還原為銨246
8.2.6 氨化作用246
8.2.7 銨鹽和硝酸鹽的同化作用246
8.3 海洋微生物與硫循環248
8.3.1 硫氧化作用249
8.3.2 異化硫酸鹽還原作用249
8.3.3 同化硫酸鹽還原作用251
8.3.4 DMS和DMSP循環251
8.4 海洋微生物與磷、鐵和矽循環254
8.4.1 在海洋磷循環中的作用254
8.4.2 在海洋鐵循環中的作用256
8.4.3 在海洋矽循環中的作用257
8.5 海洋微生物與全球變化258
8.5.1 微生物與海洋酸化258
8.5.2 微生物與海洋富營養化259
8.5.3 微生物與海洋升溫260
8.5.4 微生物與海洋缺氧260
主要參考文獻261
複習思考題262
第9章 海洋環境中活的非可培養狀態細菌264
9.1 VBNC細菌的發現及主要微生物類群264
9.1.1 VBNC細菌的發現過程264
9.1.2 已報導可進入VBNC狀態的主要微生物類群266
9.2 誘導細菌進入VBNC狀態的環境因素269
9.2.1 溫度269
9.2.2 營養缺乏270
9.2.3 鹽度或滲透壓270
9.2.4 輻射270
9.2.5 氧氣濃度271
9.2.6 殺生劑271
9.3 VBNC細菌的檢測方法271
9.3.1 螢光顯微鏡檢測方法272
9.3.2 分子生物學方法273
9.3.3 免疫學方法273
9.4 VBNC細菌的生物學特性274
9.4.1 形態特徵274
9.4.2 生理生化特性276
9.4.3 VBNC狀態病原菌的致病性276
9.5 細菌進入VBNC狀態的機制277
9.5.1 對細菌VBNC狀態概念的爭議277
9.5.2 細菌進入VBNC狀態的內在機制279
9.6 VBNC細菌的復甦研究280
9.6.1 誘導VBNC細胞復甦的因素281
9.6.2 關於VBNC細菌復甦的爭論及復甦假說285
9.7 細菌VBNC狀態的理論及實際意義286
9.7.1 揭示了細菌的另一種休眠體形式287
9.7.2 解開了霍亂弧菌的“冬隱夏現”之謎287
9.7.3 對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重要性287
9.7.4 對基因工程微生物危險性評估的影響288
9.7.5 評價現有常規消毒措施的有效性問題288
9.7.6 對公眾健康及流行病學研究的意義289
9.7.7 對菌種保存方法的意義289
9.7.8 對分離培養未培養微生物的意義29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