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六號”綜合調查船是由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自行設計、建造的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調查船,集地震、地質調查等多項調查功能於一體,總造價近4億元。
2008年10月在武昌造船廠建成下水,該船為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建造,以海底“可燃冰”調查為主,能在海上航行60天無需補給。2018年11月11日,“海洋六號”科考船完成深海地質調查第6航次和中國大洋第51航次科考任務,返回廣東海洋地質專用碼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六號
- 總設計師:張炳炎
- 總造價:近4億元
- 研發單位: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
- 建造單位: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 建成下水:2008年10月
設計配置,性能特點,動力系統,探測技術,建造進程,考察任務,
設計配置
“海洋六號”綜合調查船集地震、地質調查等多項調查功能於一體,採用電力推進系統、動力定位、全迴轉舵槳等國際先進技術及設備,配置了深海水下遙控探測系統、深海取樣分析、深水多波束測深系統、深水淺地層剖面系統、長排列大容量高解析度地震採集系統等多種高科技調查設備,配置有4000米級深海水下機器人“海獅號”,裝備條件在中國海洋地質調查隊伍中首屈一指。
該船總長106米,型寬17.4米,型深8.3米,設計吃水5.5米,設計排水量4600噸,最大排水量5287噸,試航速度17節,自持力60天,續航力15000海里,可在國際海域無限航區開展調查。該船的順利下水,標誌著中國海洋地質調查裝備正步入國際先進行列。
“海洋六號”還充分體現了人性化的設計。所有的住艙都配備有衛生間、淋浴設備,配有電視機,隨時可以收看衛星電視,所有的房間將來都可以上網際網路,船上還配有健身房、閱覽室、桑拿房等,為工作人員創造了一個好的生活、工作條件。
“海洋六號”在設計上,嚴格地把生活區與機艙的處所完全隔開。配置的造水機有兩級過濾,可以達到純淨水的標準。同時,各層還分布有經紫外線消毒的直飲水的裝置。
性能特點
動力系統
“海洋六號”的電力推動系統配備有三大一小(1900kW×3+760kW)共4台柴油發電機,可以根據使用功率的需要而進行組合。
此外,船舶採用動力定位、全迴轉舵槳等先進技術與設備,沒有傳統的舵和螺旋槳,而是通過電動機帶動短軸,通過齒輪傳動而帶動螺旋槳,即舵槳合一,從而可以實現360度迴轉,無級變頻變速,操縱性非常靈活,這一特點非常有利於調查船開展工作。
探測技術
“海洋六號”集成度和自動化程度高,通用性好,能滿足多學科、多手段綜合調查要求。
“海洋六號”配置有4000米級深海水下機器人“海獅號”、深水多波束測深系統、深水淺地層剖面系統、長排列大容量高解析度地震採集系統等。
全船分為地質調查、地震調查、聲學設備換能器三個作業區域,調查設備分為地球物理調查系統、地質取樣系統、深海水下遙控探測系統(ROV)系統和水文調查系統四大類.
其他的還有如超短基線水下聲學定位系統、聲學都卜勒海流剖面系統、CTD系統、地熱流探測系統等等,以及支持這些設備工作所需的船載設備,同時,還能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增、減或更換其他有關的設備。
建造進程
2003年5月14-16日“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方案設計審查會在上海召開。
2005年7月10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與武昌造船廠簽訂“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建造項目”建造契約。
2007 年8月28日,中國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正式開工建造。
2008年10月9日,中國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命名暨下水儀式在位於長江江畔的武昌造船廠舉行,該項目的總設計師張炳炎院士出席儀式並為下水儀式剪彩。
2009年7月30日,中國首艘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海洋六號”建成離廠。
2009年09月 ,中國“海洋六號”天然氣水合物綜合調查船已全面完成海上綜合試航。
2009年10月18日,綜合調查船“海洋六號”正式加入中國海洋地質調查行列。
2010年1月17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就“海洋六號”船極地航行能力組織專家評估。評估專家認為,“海洋六號”船具備夏季在極地輕度浮冰海域航行和開展海洋地質地球物理綜合調查的能力,但尚需在國內調查作業中予以磨合。
2011年6月28日,上午11時,伴隨著熱烈的歡送鑼鼓聲,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六號”60餘位科技人員和船員告別親人,從廣州海洋地質專用碼頭起航,遠赴太平洋,執行中國大洋第23航次科學考察任務,開展為期4個月的國際海底礦產戰略勘查。
“海洋六號”是中國首艘自主研製的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綜合調查船,此行也是該船入列以來首次執行國家遠洋科學考察任務。
為了履行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勘探契約》,根據當前國際海底區域資源研究開發形勢,中國大洋協會本次委託“海洋六號”赴太平洋西部、中部海域開展重點區域多金屬結核區等資源、環境等調查工作以及相關基礎科學研究。航次科考時間為2011年6月至10月,約120天。
據介紹,中國已於1999年在國際海底獲得7.5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結核資源契約區,擁有對這一區域的專屬勘探權和優先開採權。“海洋六號”是中國首艘自主研製的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綜合調查船,總造價近4億元人民幣,2009年10月啟用。“海洋六號”續航力15000海里,可在國際海域無限航區開展調查,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配置較完善的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調查船。
考察任務
2011年6月28日至10月25日,“海洋六號”首次從廣州啟航赴太平洋西部、中部海域開展重點區域多金屬結核區等資源、環境等調查工作以及相關基礎科學研究。此次考察歷時120天,航行1.8萬餘海里(約3萬多千米),順利完成中國大洋第23航次全部科考任務。
2012年5月,“海洋六號”深入南海北部區域,對那裡的可燃冰資源進行新一輪精確調查。調查海域包括瓊東南海域、西沙海域、神狐海域和東沙海域等區域,調查的重點是在南海北部前期勘探的基礎上圈定重點勘探區域,為下一步更加精確的勘探工作做準備。
2012年6月2日11時,“海洋六號”駛離廣州海洋地質專用碼頭,赴太平洋,執行中國大洋第27航次科學考察任務。本航次“海洋六號”主要承擔三項任務:一是開展海山區富鈷結殼資源調查,積累基礎資料;二是開展調查區環境調查與評價以及相關科學研究,進一步了解環境基線自然變化範圍和生物多樣性空間分布特徵;三是在特定海域承擔中國載人深潛器“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保障任務。
受中國大洋協會委託,中國大洋第27航次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負責實施。為圓滿完成本次遠洋科考,整個航次有來自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北京先驅高技術開發公司、廈門大學等9家單位共73人參加科學考察。
本航次的主要任務是赴太平洋西部、中部海域開展重點區域多金屬結核區的資源、環境等的調查工作以及相關基礎科學研究。科考時間為2012年6月至10月,約120天。其間,科考船在美國關島、夏威夷等地進行補給休整。
2012年6月18日20時,在執行中國大洋第29航次科考任務的“海洋六號”船已經在西太平洋海山區某海山完成了14個站位的淺鑽工作,鑽獲了富鈷結殼樣品。
2016年11月16日,“海洋六號”完成補給和人員輪換後從美國夏威夷碼頭起航,執行中國地質調查局2016深海資源調查任務。2016深海資源調查任務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具體實施,將在東太平洋國際海域開展調查,為了解全球深海資源分布,對比不同構造環境下深海資源特徵和成因提供基礎資料。航次為期30天,預計停靠智利瓦爾帕萊索港。據首席科學家鄧希光介紹,這是“海洋六號”首次赴南半球開展深海資源調查,意義重大,屆時將採用地質和地球物理相結合的調查方法開展調查。
2017年6月26日,“海洋六號”科考船從廣州東江口海洋地質專用碼頭啟航,遠赴太平洋,執行中國地質調查局2017年深海地質調查航次和中國大洋41B航次科學考察任務。本航次亦將首次為來自加納、墨西哥等國家的青年科學家提供國際培訓,履行大國責任,為共同促進世界深海大洋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2018年1月30日,“海洋六號”科考船完成深海地質調查第5航次和中國大洋41B航次科考任務,返回位於廣東東莞的海洋地質專用碼頭,此次科考歷時219天,航程近53000公里,對勘探契約區富鈷結殼資源以及深海資源和底質類型等進行調查。
2018年6月27日,“海洋六號”船當天從東莞市東江口海洋地質專用碼頭起航,執行中國地質調查局深海地質調查第6航次和中國大洋51航次兩項科學考察任務。
2018年11月11日,“海洋六號”科考船完成深海地質調查第6航次和中國大洋第51航次科考任務,返回廣東海洋地質專用碼頭。本次科考歷時138天,航程近3萬公里,在位於西太平洋的中國富鈷結殼契約區開展了資源調查,查明了契約區30多個區塊富鈷結殼資源分布狀況,在契約區海山板狀富鈷結殼之上首次發現密集分布的富鈷型多金屬結核;在詳細勘探區塊首次獲取厚度超過30厘米的巨厚型板狀富鈷結殼樣品;還成功完成中國首台富鈷結殼規模取樣器海試,初步實現了海底富鈷結殼的規模採集;首次實現了富鈷結殼高頻聲學厚度剖面連續探測,獲取了富鈷結殼及其不同類型基岩的聲學物性參數;成功獲取了西太平洋航路沿線的海洋微塑膠樣品,初步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監測海域海洋微塑膠的數量、種類、組成和粒徑等污染特徵,為中國深度參與海洋塑膠垃圾國際治理提供基礎資料。
2019年5月16日,“海洋六號”完成2019年深海探測共享航次任務並返抵廣州。該航次歷時36天,航程3000多海里,完成了多項科考任務,實現了大型國產調查設備試驗性套用。對4500米級深海熱液探測自治式潛水器系統進行了試驗性套用,對深海富鈷結殼規模採礦車開展了海上試驗;以“海馬”號深海遙控潛水器為平台,開展了水合物開發環境原位監測與探測裝置、多參數剖面探測系統等自主研發設備的海上試驗;發現了新的海底大型活動性冷泉,基本查明其分布範圍、地形地貌、生物群落等;系統規模開展冷泉調查研究。獲取了一大批冷泉系統相關的生物、水、氣體、沉積物等樣品及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