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內波基礎和中國海內波》是2005年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欣華
基本介紹
- 書名:海洋內波基礎和中國海內波
- 作者:方欣華
- 出版社: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5月
- 頁數:337 頁
- 定價:35.0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簡裝本
- ISBN:9787810676564
《海洋內波基礎和中國海內波》是2005年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欣華
《海洋內波基礎和中國海內波》是2005年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欣華內容簡介《海洋內波基礎和中國海內波/海洋科學書系》在闡述海洋內波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著重介紹與海洋實際工作、套用科學及工程技術密切...
成果類型:基礎理論 成果體現形式:論文 成果摘要: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不均勻,由此產生海洋內波,內波振幅可達10m量級,已發現的最大振幅達180m,比表面波振幅大得多,對水下物體有重要影響。我國東海密度躍層上界一般位於水深10-30m處,躍層厚度約10-50m。上述深度正是潛體活動的頻繁區域,會造成潛體大幅度的升沉運動...
1.1 海洋內部混合的基本概念(1)1.2 海洋內部混合研究的意義(2)1.3 海洋內部混合研究的概況(3)第2章 海洋內波(5)2.1 海洋內波基本知識(5)2.1.1 海洋的層結及Brunt Visl 頻率(5)2.1.2 界面內波(10)2.1.3 三維平面波概念和波列運動學(12)2.1.4 WKB近似(14)2.1.5 連續...
《高等學校教材:環境海洋學》可作為高等學校環境科學類及相關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亦可作為相關學科研究生的教學參考用書;同時可供從事海洋環境基礎研究和海洋環境保護的科技人員及行業管理人員閱讀參考。內容簡介 《環境海洋學(高等學校教材)》編著者李鳳岐、高會旺。全書共分12章。第一章概述環境科學、海洋科學和環境海洋...
田紀偉教授一直從事海洋中的非線性波、非線性科學及遙感海洋學、大洋內波與混合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國家高科技發展計畫“863”,國家科技攻關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十餘項,在《Physical letters A》、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Ocean Engeneering》、《中國科學》等...
本項目擬根據深海內波傳播模型和SAR成像機理,發展深海內波的SAR探測模型,試圖解決這一問題。.本項目首先建立深海內波傳播的非線性薛丁格方程,引進空間啁啾,揭示深海內波傳播的物理機制;在此基礎上,結合內波SAR成像機理,建立深海內波的探測模型,反演內波各項特徵參量;最後,將上述模型套用於中國近海內波多發區- - ...
表征和反映海洋水文狀態與現象的基本因素。影響海上軍事活動的海洋水文要素主要有:海水的溫度、鹽度、密度、水色、透明度,海發光、海冰、海流、海浪、海洋潮汐、潮流,以及海洋躍層、內波、海洋鋒、中尺度渦等。通常由海洋觀測站,海洋浮標、潛標,飛機,雷達,海洋衛星和海洋調查船等進行定時或不定時觀測獲取。海洋水文...
實驗室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學科發展前沿,開展物理海洋、氣象學等學科領域內的科學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海洋環流動力學(下設近海環流與物質運輸,大洋環流動力學,極區海洋動力過程三個單元),海洋波動與混合(下設海浪與小尺度海氣,海洋內波與混合兩個單元),海洋-大氣相互作用與氣候(下設大洋環流動力學,...
先後進行研究的課題有:溫度、鹽度、密度、躍層的時空變化,水團和水系的性質、消長變化規律,降溫期海水混合層深度和溫、鹽值計算,內波和躍層的範圍、類型、示性特徵和季節變化,長江口和杭州灣沖淡水混合過程及其對中國近海水文特徵的影響,台灣海峽及其鄰近海域水文特徵,北部灣冬、夏季水文特徵,南海各島嶼海域水文...
大洋中層水的特徵 大洋深層水的運動 大洋底層水是怎么來的 海水波動的特徵 波浪的要素 波動能量 海洋中波傳播過程中水質點的運動 風浪和涌浪 決定風浪大小的因素 涌浪的彌散與角散 波浪傳到淺海和近岸發生的變化 導致波浪破碎的因素 海洋內波 海洋內波的傳播特性 什麼是潮汐 潮汐的要素 潮汐的類型 ……
② 海洋潮汐研究方面。1687年,英國I.牛頓用引力定律對潮汐性質作了精闢解釋,奠定了海洋潮汐研究的基礎;1740年,瑞士D.伯努利提出平衡潮學說;1775年,法國P.-S.拉普拉斯創立潮汐動力學理論等。③ 海洋生物研究方面。1551年,法國P.貝隆等人解剖了海豚並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596年,中國屠本畯撰寫出海洋水產動物志...
②海洋物理要素場的形成機制及其頻率-波數譜的結構,特別是大洋中尺度渦、海洋內波、海水層結的細微結構和海洋湍流等。③水團和環流結構,如大洋環流、赤道潛流、上升流、下降流等。④近岸海區和陸架區的水文規律。⑤聲波、光輻射、無線電波、電磁場在海洋中的傳播規律和技術套用。⑥為海上生產服務的套用課題。展望 ...
海洋波動是研究海浪的生成和消長,風浪中的能量,風速、風區、風時與海浪要素之間的關係,海浪譜及其源函式的結構,波-波非線性相互作用中的能量轉移,海浪的折射、繞射和反射,海洋近岸波及其相應的沿岸流和高岸流,海洋中的羅斯比波、陸架攔獲波和邊緣波、海洋內波、海嘯等等。海洋潮汐是研究引潮力、引潮勢和分潮...
全面論述了各種水體中的波浪;在湖泊、海洋表面傳播的風浪和涌浪;使湖泊、港灣水體產生振盪的靜振和潮波;地球物理尺度的長周期波;以及對海水上、下混和、海中通訊、海中各種活動影響較大的海洋內波,幾乎涉及了所有的海洋波動現象。本書內容豐富,概念鮮明,論述質樸,見解精闢。書中既清晰地概括液體波動的經典理論...
聲波受波動海面的反射,或者穿過溫度呈微觀不均勻的水團時,其信號強度和相位都會發生起伏。海洋內波對聲的傳播影響很大,會引起聲波大幅度的緩慢起伏。由於海面波浪、渦流、海洋生物發聲,水下火山爆發或地震,海水分子的熱運動和航船來往等原因,使海洋中存在噪聲,它是聲吶的一種強幹擾。海洋水文 利用海洋水文要素對...
②海洋物理要素場的形成機制及其頻率-波數譜的結構,特別是大洋中尺度渦、海洋內波、海水層結的細微結構和海洋湍流等。③水團和環流結構,如大洋環流、赤道潛流、上升流、下降流等。④近岸海區和陸架區的水文規律。⑤聲波、光輻射、無線電波、電磁場在海洋中的傳播規律和技術套用。⑥為海上生產服務的套用課題。
根據軍事活動的需要,觀測和測量海水物理、化學特性和海洋水文現象,並對相應資料進行處理的方法和技術。軍事海洋水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軍事海洋水文學及其分支領域賴以發展的基礎。觀測內容包括海水溫度、海水鹽度、海水密度、海水聲速、海洋水色、海水透明度、海發光、海浪、海況、海流、海洋潮汐、潮流、海冰、海洋內波,...
這是自20世紀7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高新技術,已成為從廣袤海洋獲取動力信息的強有力工具。本書旨在介紹SAR探測亞中尺度海洋動力過程的最新理論和方法,共有11章。主要介紹了海洋過程雷達成像原理,亞中尺度動力海洋渦列、海洋螺旋、海洋近慣性震盪、海灣射流、海洋內波、海底地形和海氣邊界層過程及SAR在這些方面的套用。...
分層流水槽 分層流水槽是一種用於力學、材料科學、機械工程、航空、航天科學技術領域的科學儀器,於2007年5月10日啟用。技術指標 長25m寬0.6m高1.2m。主要功能 海洋內波實驗,最大波高0.2m。
研究認為,內波對聲場起伏起主要作用的頻率範圍是慣性頻率和韋伊塞萊 (V?is?l?)頻率之間(見海洋中的內波),在慣性頻率以下,對聲場起伏起主要作用的是內潮的活動。對於深海內波已取得不少實驗資料,突出地反映在由C.加勒特和W.H.蒙克提出的 G-M譜。但是對於淺海內波的研究,在國際上還處於初級階段。由中國淺海...
在海洋中常見兩種類型的波浪,一種發育于海水深處,是由於密度差或溫度差等因素引起的內波;另一種是形成於海水表面的表面波。由於本節研究的範圍限於濱岸帶,故僅論述表面波的沉積作用過程。波浪一旦離開其生成區而不再受其它因素影響時,它們就會在傳播中自己進行分選而轉變成規則的深水涌浪,深水涌浪的剖面形態十分...
(6)內波與結構物的相互作用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研究項目(2001-2003)。(7)渤海部分地區潮汐調和分析及潮位預報 勝利油田研究項目(1999-2000)。(8)風生破碎波微結構研究及微波散射新模式的改進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7-1999)。(9)煙煤粉燃燒的數值模擬和實驗 寶山鋼鐵公司研究項目(1997)。(10)煤粉氣動...
穩定邊界層(Stable Boundary Layer, SBL)是大氣邊界層(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ABL)的類型之一,在近地面層(near surface layer)上方大氣層結穩定(stratification)時出現。在熱力學方面,SBL通常具有逆溫(inversion)結構,其下部氣溫低低於上部;在動力學方面,SBL層結穩定,並伴隨有重力內波(gravity waves...
6、海洋環流與氣候,青島市重大科技專項,2007-2009,主持 7、美國自然基金,東中國海湍流與內波,2006-2009,co-PI 8、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我國陸架海生態環境演變過程、機制及未來變化趨勢預測”第四課題2010CB428904,我國陸架海生態環境演變機制綜合分析及未來變化趨勢預測,2010-2014,骨幹 ...
在青島醫學院期間,束星北精神上、生活上極其痛苦與艱難,為提高青年教師數理基礎,他仍非常認真、盡心盡力地講授電動力學、傅立葉級數、普通物理學、微分方程、矩陣、醫學生物統計等課程。束老師在曾榮書記的支持下在海洋局一所開辦了海洋動力學進修班,培養了28名學員,並開展了以實測為基礎的海洋內波研究,取得了...
未來信息化戰爭不僅要求提供常規氣象要素和巨觀天氣變化情況,而且要重點研究電磁波的傳播環境(如大氣透射率、大氣波導等)空間天氣(如電離層擾動、等離子云團、磁暴等)、海洋環境(潮汐、潮流,海流,浪涌、斷層,內波,中尺度渦等)對信息化武器裝備的影響,提供內容更加豐富的戰場大氣、海洋和空問環境信息產品。因此...
廣義上的海浪,還包括天體引力、海底地震、火山爆發、塌陷滑坡、大氣壓力變化和海水密度分布不均等外力和內力作用下,形成的海嘯、風暴潮和海洋內波等。它們都會引起海水的巨大波動,這是真正意義上海上無風三尺浪。海浪是海面起伏形狀的傳播,是水質點離開平衡位置,作周期性振動,並向一定方向傳播而形成的一種波動。...
2.5.2 海洋鋒 50 2.5.3 海洋內波 54 2.6 小結 56 參考文獻 56 第3章 水聲傳播特性及建模 62 3.1 典型水聲傳播特性 62 3.1.1 深海 62 3.1.2 淺海 69 3.1.3 水平非均勻海域 71 3.2 水聲傳播建模 73 3.2.1 水聲傳播建模理論基礎 74 3.2.2 二維水聲傳播建模 77 3.2.3 三維水聲傳播...
袁業立的研究領域在海浪生成發展機制、非線性和破碎海浪統計和海浪高頻譜形式等方面,在黃海冷水團環流的生成發展機制、黑潮多核結構及其形成機制、以及黑潮兩翼運動不穩定性等方面做出了多項開創性的工作;發展了MASNUM第三代海浪數值模式、海洋內波數值模式、海洋環流數值模式和海洋生態動力學數值模式;提出海洋遙感動力解譯...
2011/01-2011/12,國家自然基金, “南海海洋學綜合科學考察實驗研究”(41049902),骨幹 2009/01-2011/12,海洋局公益性專項,“重點海港和南海油氣區水動力環境保障技術研究示範”(200905001),參加 2009/01-2019/12,863計畫,“南海深水區內波觀測技術與試驗系統開發”(2008AA09A402),骨幹 代表文章:郭心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