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代表性營養環境浮游病毒的生態學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楊燕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代表性營養環境浮游病毒的生態學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楊燕輝
- 依託單位:廈門大學
- 批准號:30200038
- 申請代碼:C0308
- 負責人職稱:助理研究員
- 研究期限:2003-01-01 至 2005-12-31
- 支持經費:25(萬元)
《海洋代表性營養環境浮游病毒的生態學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楊燕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海洋代表性營養環境浮游病毒的生態學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楊燕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擬對不同海洋代表性營養環境的浮游病毒進行研究,查明其數量分布、動態變化及可能的制約、調控因素;不同類型營養環境浮...
《海洋浮游古菌的生態學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焦念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海洋浮游古菌是最近剛被確認廣泛分布於世界各海區的原核生物,它與資源環境問題密切相關,是目前國際研究熱點。本項目將分子生物學手段引入海洋生態學中,開展不同類型代表性海區浮游古菌的生態學研究,將初步說明古菌的主要類群...
《海洋浮游植物分子生態學研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楊官品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浮游植物是食物鏈基礎,包括有毒、有害和赤潮藻,反映水體富營養化,其分子生態學群落動態分析對海洋環境和漁業意義明顯。我們將擴增和測序海洋環境浮游植物質體小核糖體RNA基因,據此描述浮游植物多樣性,設計代表各類群的...
目前國外認識到浮游病毒在海洋環境中的重要生態意義,因此開始重視海洋浮游病毒的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產生了浮游病毒中心論的新觀點。儘管淡水浮游病毒的生態學還是未知研究領域,但長期以來忽視浮游生物類群中病毒的存在與作用將面臨挑戰。開展富營養化淡水湖泊中浮游病毒的生態學研究,一方面將為淡水生態學理論提供新...
《廈門海域海洋浮游動物的營養生理生態過程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陳鋼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現場調查與實驗室分析相結合研究廈門海域浮遊動物群落的營養生態學過程,包括營養結構、不同營養水平間的相互作用及其隨環境的變動,測定分析浮遊動物的生化組成,探討浮遊動物的擇食行為、營養生理需要及...
宋秀賢,女,1966年5月出生,理學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水環境分會理事、中國海洋學會海洋環境科學分會委員、山東省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青島市生態學會理事等職。主要從事海洋環境富營養化、有害赤潮防控原理和方法及其生態環境效應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率先系統開展了海洋...
王俊1987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2000年獲得中國海洋大學碩士學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渤海生態系統動力學及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等科研項目浮游植物生態學和貝類能量學研究。個人簡介 責任副研究員。1987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2000年獲得中國海洋大學碩士學位。1987年...
6. 海洋浮游藻化學分類方法研究(2005.01-2005.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476044,主持)7. 典型水域生源要素循環及浮游植物多樣性對海洋物理環境演變的回響(2006-2010,國家基礎研究重大項目(973)中國東部陸架邊緣海海洋物理環境演變及其環境效應第五課題,2005CB422305,課題骨幹)8. 北黃海區塊水體環境調查...
微分方程在經濟管理生物方面的套用;1999畢業於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營養鹽矽、光和水溫對浮游植物生長的影響,專業為海洋生物學和生態學;同年在青島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和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膠州灣浮游植物的生長過程的定量化初步研究。
指導碩士生、博士生、碩博連讀生在《環境科學學報》、《中山大學學報》等雜誌上發表論文,及在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篇論文被SCI收錄,3篇文章被EI收錄。講授課程 合作講授研究生課程《污染生態學》、《海洋科學導論》、《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主講研究生課程《生態系統生態學》、《水生生態學》(英文原版教材)...
1. 中科院知識創新重大項目“外來種入侵高原湖泊的生態學效應” (KSCX1-SW-13);2. 博士後科學基金“太湖梅梁灣水源地水質改善過程中浮游動物對水質變化的回響及作用”(2003034392);3.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課題“太湖梅梁灣水源地水質改善技術”子子課題“示範區水體理化指標、浮游生物和水生植物狀況監測” ...
22.白潔,李海艷,趙陽國.黃海北部不同站位海洋細菌群落分布特徵.微生物學報,2009,49(3):343-350.23.白潔,宋亮,王曉東,李佳霖,於江華,魏皓.膠州灣水域硝化作用及與顆粒物的關係研究.海洋環境科學, 2009,28(2):117-120.24.時瑤,白潔,李海艷,李正炎.黃海西北部春、秋季浮游病毒的生態分布特徵.中國海洋...
13、龐秋婷,李鳳,劉湘慶,王江濤,圍隔實驗中滸苔在不同營養鹽條件下的生長比較. 環境科學, 2013,34(9): 60-66 14、趙衛紅,王江濤,李雪蓮,李寧,石油烴和營養鹽的複合污染對海洋浮游植物的影響Ⅱ營養鹽對浮游植物吸收石油烴的影響,海洋與湖沼,2013,44(4):877-881.15、Bioaccumulation ofFe2O3(magnetic) ...
1988/09 - 1992/06,青島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系生態學與環境生物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11/01 - 至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環境室,研究員 2003/01 - 2010/12,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環境室,副研究員 2005/08-2009/08,中科院海洋所博士後流動站黃海所博士後工作站,博士後 2004/06-...
2003年11月至2013年5月,中國科學院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13年5月至2017年3月,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助理、重大任務辦公室主任、研究員;2017年3月,任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近海、大洋與極地海洋浮游動物營養動力學、浮遊動物分子生態學、...
保護海洋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第四章 海洋開發新技術 一、海洋生物技術 海水珍珠養殖 生物感測器 海藻植物生長劑 海洋微藻生產類胡蘿蔔素 人工皮膚 蟹、蝦殼也能做衣服 三倍體牡蠣 “超級魚”能治病的毒素之一河豚毒素 能治病的毒素之二——芋螺毒素 “史前血液”製成的檢測試劑 對蝦病毒病的檢測技術 世界上活動最快...
系統發生研究將通過PCR引物設計,結合酶切圖譜和序列分析,探討天然浮游病毒群落中噬藻體、噬菌體及藻病毒的分子進化關係,並比較不同湖泊類型中浮游病毒的的系統發生、與海洋浮游病毒的分子聯繫等。目前國外認識到浮游病毒在海洋環境中的重要生態學意義,但淡水生態系統中浮游病毒的生態學則還是未知研究領域,本項目通過...
1777年,丹麥學者O.F.米勒開始用顯微鏡觀察微小的海洋浮游生物。19世紀初,歐洲各國的生物學家已聯繫沿岸和淺海環境研究海洋生物的組成和分布規律。 法國J.V.奧杜安和H.米爾恩-艾德華茲於1832年提出了淺海生物的分布圖式。英國E.福布斯在大量採集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海洋生物垂直分布的分帶現象,劃分了4個深度帶:...
②海洋生態系統調查和數學模擬。研究得較多的是上升流生態系統。系統組成 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環境兩大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又包括有眾多的要素。這些要素主要有6類:①自養生物,為生產者,主要是具有綠色素的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包括浮游藻類、底棲藻類和海洋種子植物;還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菌。②異養生物,為消費...
研究內容 海洋生物與海水環境的生化過程 海水中除含有足夠的氧和二氧化碳外,還含有生物生長必需的氮、磷、矽等營養鹽類和各種微量元素,為有機物的發生和海洋生物的生長提供了必需的物質條件。浮游植物是海洋生物生產力的初級生產者,它們接受日光能,利用海洋中的水、二氧化碳和營養鹽類合成基本的有機物。在生物體內...
楊宇峰,男,1963年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現在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從事養殖生態學、近海環境大型海藻生物修復與浮游生物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兼任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水環境分會常務理事、藻類學會理事、亞洲水產學會會員、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等。曾先後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
輪蟲生殖方式轉變的遺傳機理研究:生態因子對輪蟲生殖方式轉變的誘導作用;輪蟲雌體減速分裂基因克隆與分析。輪蟲實驗種群生態學的研究:生態因子對萼花臂尾輪蟲種群增長的影響;不同餌料對萼花臂尾輪蟲種群增長的影響;萼花臂尾輪蟲大批量培養的生態學基礎研究。浮游生物環境生態學和毒理學研究:環境污染及污染物對褶皺臂...
2002.9-2006.3 中國科學研海洋研究所學習,獲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 環境生態學 在研及已經完成的重要課題情況:參與完成項目:國家科技部“973”項目(東、黃海浮游動物關鍵種種群動力學和種群生產力研究G19990437-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一項(39400019);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一項(96-020-01-02-02);中國...
柯志新 男,博士、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海洋浮游生物生態學的研究,關注南海生源要素和浮游植物群落的時空分布特徵及影響因子。研究方向 1. 浮游植物生態學 主要研究海洋浮游植物的時空分布及其與環境因子的關係,探討環流、氣候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導致的營養鹽輸入對典型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的影響。發表論文:
2011/5-2011/7:美國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海洋浮游生物分子生態學及功能基因組學研究工作。mRNA剪接前導序列在海洋橈足類中的普適性與特異性。2.利用組學技術研究浮游生物對環境變化的回響及適應機制:(1)浮游植物對營養鹽的吸收同化機制、細胞周期及其...
1、1998年廣東省高教廳科技進步二等獎,廣東省自然科學三等獎:廣東大鵬灣浮游植物生態學和赤潮發生機理研究,第一完成人。2、1995年6月中國科協第二屆青年學術年會衛星會議---廣東海洋與湖沼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The time-space distribution of Noctiluca scintillans in the Dapeng Bay of South China Sea,第...
[13] 宋淑華, 王朝暉, 付永虎, 等. 大亞灣大鵬澳海域微表層浮游植物群落研究[J]. 海洋環境科學, 2009,28(2):181-185.[14] 袁承程, 劉黎明, 任國平, 等. 農地流轉對洞庭湖區水稻產量與氮素污染的影響[J]. 農業工程學報, 2016,32(17):182-190.[15] 王朝暉, 楊宇峰, 宋淑華, 等. 大亞灣海域營養鹽...
研究方向 海洋赤潮與生物毒素 赤潮生物毒素的快速檢測技術 工作研究領域:海洋浮游植物生態、赤潮生物毒素、赤潮藻分類、富營養化、有害藻華的預警、預防和控制、海洋生物多樣性、海洋微塑膠污染、海產品食用安全、生物毒素的快速檢測 教學課程 主講全英文本科生課程《海洋生態學及實驗》《海洋生物學》輔講《海洋科學概論...
因而,影響浮游植物粒徑結構的環境要素,將也會影響到食物網的結構和穩定。微食物環的結構組成 在微食物環內,生物粒徑主要分為3個部分(pico-,0.2~2μm;nano-,2~20μm和micro-,20~200μm),主要代表了細菌、鞭毛蟲、纖毛蟲和硅藻。但在1979年海洋中的病毒利用電鏡技術被發現後,微食物環中又有了...
(3)上海市科委項目,19D21204500,河道水環境質量提升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2019/07-2020/06,87.5萬,參與;(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1671260,氣候變化影響下海洋浮游生態系統的動力學模型研究,2017.1–2020.12,48萬、參與;(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41506194,赤潮藻類細胞磷庫變化特徵及其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