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揮發性鹵代烴的分布、來源及海-氣通量研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楊桂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水中揮發性鹵代烴的分布、來源及海-氣通量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楊桂朋
- 依託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 批准號:40776039
- 申請代碼:D0602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8-01-01 至 2010-12-31
- 支持經費:44(萬元)
《海水中揮發性鹵代烴的分布、來源及海-氣通量研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楊桂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海水中揮發性鹵代烴的分布、來源及海-氣通量研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楊桂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揮發性鹵代烴(VHC)是大氣中一類重要的痕量溫室氣體和有機污染物,同時又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物質。海洋是VHC的天然來源,VHC的海-氣排放會對全球變化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有關海洋中VHC的濃度與...
《沉積物--海水--藻體--海氣界面生源硫的循環和通量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袁東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建立和完善海水,藻體,海氣界面氣體和沉積物中二甲基硫及相關硫化物的分析方法,進行現『褪笛槭也舛?獲取這些化合物在所研究海域,特定季節里在各相中的分布數據,及實驗室模擬條件下的...
揮發性有機物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沸點在50—250℃的化合物,室溫下飽和蒸氣壓超過133.32Pa,在常溫下以蒸氣形式存在於空氣中的一類有機物為揮發性有機物(VOCs)。按其化學結構的不同,可以進一步分為八類:烷類、芳烴類、烯類、鹵烴類、酯類、醛類、酮類和其他。VOCs的主要成分有:烴類、鹵代烴、氧烴和...
2. 利用微藻生物標誌物研究有機物在中國沿海缺氧環境海水-沉積物界面的降解,(ZR 2010 DM001)2010-2013,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第二位。3. 海水中揮發性鹵代烴的分布、來源及海-氣通量研究(40776039)2008-20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三位。4. 海洋中二甲基硫的生物地球化學及海—氣界面過程研究(40476034)2005...
1.海水中揮發性鹵代烴的分布、來源及海-氣通量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8,10,40776039,第五位。2. 膠州灣一氧化碳(CO)的海洋化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7.10,40606023,第五位;3. 海洋生源活性氣體的釋放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山東省科技發展計畫項目,2006.10,2006GG2205024,第五位;(二)科研論文...
2004-2008,濰坊學院化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2008-2013,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化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2013-至今,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師資博士後 研究領域 海洋揮發性鹵代烴的生物地球化學 論文成果 何真, 陸小蘭, 楊桂朋. 冬季中國東海海水中揮發性鹵代烴的分布特徵和海-氣通量. 環境科學.2013, 34(3):849-856.
宋貴生,胡素征,XIE Hui-Xiang, 2015. 2014年夏季長江口有色溶解有機物(CDOM)的分布、光學特性及其來源探究. 海洋與湖沼, 46(3), 670-678, doi:10.11693/hyhz20140900251.13. 宋貴生,楊桂朋*,陸小蘭,2013. 東海和南黃海表層海水中幾種揮發性鹵代烴的分布和通量研究. 海洋與湖沼, 44(1), 9-14.
5.8.1 海水中揮發性鹵代烴的測定 419 5.8.2 超音波振盪協助SPME-GC-MS聯用測定海水中2,6-二叔丁基對苯醌 422 5.8.3 大體積固相萃取-氣相色譜法測定海水中10種多氯聯苯 424 5.8.4 C18膜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海水中羥基多環芳烴 426 5.8.5 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測定...
海氣交換是通過海水微表層進行的。微表層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直接影響海氣交換速率。大洋的微表層厚度一般在幾個到幾十個微米之間,主要是由天然或人為餚機物膜形成的。影響海氣界面物理和化學性質的人為污染有機物有三個來源。(1)洗滌劑,但它在海水中由於生物一降解作用,殘存的時間較短,對海氣界面特別是大洋海...
環境空氣中揮發性鹵代烴的測定過程中干擾因素的研究 大連市環境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初步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快速測定地表水中微囊藻毒素-LR 超高效液相色譜-三重四級桿質譜聯用對地表水中阿特拉津和西維因測定的研究 電感耦合電漿質譜法測定廢水中多種金屬元素 離子色譜法測定陰離子的方法研究 室內空氣中...
海面和海水中的石油會溶解鹵代烴等污染物中的親油組分,降低其界面間遷移轉化速率。石油污染會破壞海濱風景區和海濱浴場。如1983年12月,“東方大使”號油輪在青島膠州灣觸礁擱淺,溢油3000多噸,嚴重地污染了青島海濱及膠州灣。對生物的危害 油膜減弱了太陽輻射透入海水的能量,會影響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油膜沾污海獸...
來源及入海途徑 進入海洋環境的石油及其煉製品主要來自:經河流或直接向海洋注入的各種含油廢水;海上油船漏油、排放和油船事故等;海底油田開採溢漏及井噴;逸入大氣中的石油烴的沉降及海底自然溢油等。經由各種途徑進入海洋的石油烴年約 600萬噸,排入中國沿海的石油烴年約10萬噸(數據僅供參考)。海上石油污染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