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松子

海松子

海松子,中藥名。為松科植物紅松 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 的種子。分布於東北地區。具有潤燥,養血,祛風之功效。常用於肺燥乾咳,大便虛秘,諸風頭眩,骨節風,風痹。並有潤澤皮膚,敷榮毛髮的功能。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海松子
  • 別名:松子、松子仁、新羅松子
  • :植物界
  • :裸子植物門
  • :球果綱
  • :松杉目
  • :松科
  • :松屬
  • :紅松
  • 分布區域:東北地區
  • 採收時間:9-10月果熟期
  • 用量:10-15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禁忌,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相關論述,藥理作用,

入藥部位

種子。

性味

味甘,性微溫。

歸經

歸肝、肺、大腸經。

功效

潤燥,養血,祛風。

主治

用於肺燥乾咳,大便虛秘,諸風頭眩,骨節風,風痹。並有潤澤皮膚,敷榮毛髮的功能。

相關配伍

1、益精補腦,久服延年不老,身輕悅澤:松子2斤取仁,甘菊花1斤為末。上以松子和搗千杵,入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酒下10丸,日可3服,加至20丸。(《聖惠方》松子丸)
2、治肺燥咳嗽:松子仁30g,胡桃仁60g。研膏,和熟蜜15g收之。每服6g,食後沸湯點服。(《玄感傳屍》鳳髓湯)
3、治小兒寒咳∶松子5個,百部1g。稍加水,煮沸5分鐘,加白糖作丸如黃豆大,每飯後服1丸。(《吉林中草藥》)
4、治老人虛秘:柏子仁、大麻仁、松子仁等分,同研,溶白蠟丸桐子大。以少黃丹湯服二、三十丸,食前。(《本草衍義》)
5、潤心肺,和大腸:松子同米煮粥食。(《士材三書》松子粥)
6、治腎囊風:松子15g。炒黑研細末,香油調擦患處。(《吉林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膏中。

禁忌

便溏、滑精、痰飲體質者慎服。
1、《本草從新》:“便溏、精滑者勿與,有濕痰者亦禁。”
2、《本草省常》:“食羊肉者忌之。”

採集加工

9-10月果熟期採收,曬乾後,取出種子,生用或炒用。

形態特徵

喬木,高50m,胸圍1m。幼樹皮灰褐色,大樹皮灰褐色或灰色,不規則鱗片狀縱裂,脫落後露出紅褐色內皮。一年生枝密生黃褐色柔毛;冬芽淡紅褐色,長圓狀卵圓形,先端尖。針葉5針一束,長6-12cm,粗硬,直,邊緣有鋸齒,背面通常無氣孔線,腹面每側有6-8條氣孔線,橫切面近三角形,內見3個樹脂道,中生,葉鞘早落。雄球花橢圓狀圓柱形,紅黃色,長7-10mm,密集新枝下部成穗狀;雌球花綠褐色,圓柱狀卵圓形,直立,單生或數個集生。球果圓錐狀卵圓形、圓錐狀長卵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9-14cm,徑6-8cm,梗長1.5cm,熟後種鱗張開;種鱗菱形先端鈍,向外反曲,鱗盾黃褐色,三角形或斜方狀三角形,外面有皺紋,鱗臍不顯著。種子大,暗紫褐色或褐色,倒卵狀三角形,微扁,長1.2-1.6cm。花期6月,果熟期翌年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1800m的針闊葉混交林中。分布於東北地區。

性狀鑑別

種子倒卵狀三角形,無翅,紅褐色,長1.2-1.6cm,寬7-10mm。種皮堅硬,破碎後可見種仁,卵狀長圓形,先端尖,淡黃白色或白色。有松脂樣香氣,味淡有油膩感。

相關論述

1、《海藥本草》:“去皮食之,肉甚香美,與雲南松子不同。雲南松子似巴豆,其葉不厚,多飡發熱毒。”
2、《本草圖經》:“五粒字當作五鬣,音傳訛也。五鬣為一叢,或有兩鬣、七鬣者。松歲久則實繁。中原雖有,小而不及塞上者佳好也。”
3、《日用本草》:“松子有南松、北松。華陰松形小殼薄,有斑極香;新羅者肉甚香美。”
4、《綱目》:“中國松子大如柏子,亦可入藥,不堪果食,詳見木部松下。按段成式《酉陽雜俎》雲∶予種五鬣松二株,根大如碗,結實與新羅、南詔者無別。其三鬣者,俗呼孔雀松。亦有七鬣者。或雲∶三針者為栝子松,五針者為松子松。”“服食家用松子,皆用海松子,曰:中國松子,肌細力薄,只可入藥。”

藥理作用

海松子油為不飽和脂肪酸,有抑制家兔實驗性主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家兔灌胃給予海松子油10ml/只(相當於生藥海松子仁5.5g/kg)可以防治同時餵飼膽固醇所致的主動脈病變,使主動脈粥樣斑塊占主動脈總面積的百分率,由單飼膽固醇的34.20%降至20.32%;而且使動脈硬化的病變程度減輕。但降低膽固醇作用不明顯;還能升高血清總脂含量,這可能是不飽和脂肪酸能與膽固醇結合成酯,後者容易轉運、代謝和排泄。海松子粗提物體外溶石實驗表明:海松子對膽固醇及含膽固醇量較多的混合型膽石有較好的溶化和溶解作用,所剩顆粒較小較少;對含膽色素量較多的混合型結石溶解時間延長,所剩顆粒較多較大;對膽色素結石不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