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觀測新技術》是2018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伙帶、韓冰、劉麗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底觀測新技術
- 作者:張伙帶、韓冰、劉麗強
- 出版社:海洋出版社
- 頁數:200 頁
- ISBN:9787502799250
《海底觀測新技術》是2018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伙帶、韓冰、劉麗強。
《海底觀測新技術》是2018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伙帶、韓冰、劉麗強。內容簡介本書作者通過收集和研讀海底觀測技術的大量資料並進行分析整理和歸納總結,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系統地概括了多種海底觀測技術,配以大量精美的...
海洋監測技術一般可分為天基海洋觀測、海基觀測和水下海洋觀測。技術簡介 海洋自古以來就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及軍事活動密切相關。海底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和各種稀有礦產,眾多的自然災害,如颱風、海嘯、地震等都發源於海洋和海底,同時海洋...
觀測儀器 由於海水對聲波傳播的限制,利用一般的地震測量技術,人們往往無法有效地、經濟地接收到一些重要的地震信息,如橫波及其頻散信息、三分量的地震信息等,因此產生了海底地震觀測這一新技術。海底地震觀測的主要儀器是海底地震儀。它...
現代聲吶技術可以利用都卜勒效應進行流速測定,這種聲吶系統使用一對裝在船底傾斜向下的指向性換能器,由海底回波中的都卜勒頻移可以得到艦船相對於海底的航速。另一方面,若將聲吶固定在流動的海域中,它可以自動檢測和記錄海水的流動速度及...
《海底大地電磁探測技術》是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擔任第一完成單位,魏文博,鄧明,柳建新,余平,譚捍東,金勝,葉高峰,張啟升,董浩斌,高從友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項目摘要 1、項目主要科技內容 通過觀測海底大地電磁場數據,研究海底...
下一步將繼續完善技術體系,建立大型無人機全鏈條式觀測業務和颱風探測業務,並打通從觀測到業務套用各環節,為實現“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和全球氣象服務奠定堅實基礎。2022年9月17日,我國高空大型無人機高原氣象觀測試驗首飛...
③在組網觀測技術套用實驗環節:通過設計缺氧和藻華觀測任務,引導學生開展終端觀測系統配置、組網拓撲設計、海光纜選型和施工以及數據管理工作,鍛鍊學生套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提升創新思維能力。④通過知識角中海底觀測國內外進展...
《深遠海調查觀測重點基礎裝備產品化套用示範》是由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梁捷、邵毅、賈立雙、楊立、鄧雲、張文良、劉愉強、李健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項目取得的科技成果有深海錨系浮標、聲學應答...
因此海底觀測網路的建設對於保障我國海洋權益、國家安全以及防災減災、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十一五”期間,863計畫海洋技術領域計畫實施的“海底長期觀測網路關鍵節點關鍵技術”課題將開發深海觀測網路關鍵技術,研製深海觀測網路...
用遙控和遙測的方法操縱儀器進行讀數。所用的儀器多是地面常用重力儀改裝的,主要增加了遙控遙測裝置和儀器自動調平系統。這種方法只適用於淺海或海底地形比較平坦的地區進行定點觀測。工作效率低,測量精度較低,現已很少套用。
近年來在深海鑽探中進一步採用了液壓活塞取心技術,可取得長200~300米的未擾動岩心,為大洋地層學和古海洋學研究提供了極有利條件(見“格洛瑪·挑戰者”號鑽探船)。此外,為了取得海底錳結核、岩塊及貝殼等樣品,常使用拖網技術。觀測...
1.1 從考察到觀測——開創海洋科學的新時期 1.2 建設海底觀測系統的需求 1.3 海底觀測的特色與優勢 1.4 編寫目的與過程 第2章 海底觀測科學 2.1 物理海洋學 2.1.1 物理海洋學觀測技術的發展 2.1.2 洋盆尺度的觀測 1.熱帶...
近年來,我國“海洋一號”衛星快速發展,從無到有、從試驗套用到業務服務,成為我國海洋事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通過“‘海洋一號’衛星星地一體化系統及其套用”項目的研製和運行,我國海洋水色衛星已基本形成系列,現已列入《陸海觀測衛星...
水深遙感中的海洋遙感技術,主要包括以光、電等信息載體和以聲波為信息載體的兩大遙感技術。海洋聲學遙感技術是探測海洋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利用聲學遙感技術,可以探測海底地形、進行海洋動力現象的觀測、進行海底地層剖面探測,以及為潛水...
衛星測高技術觀測的是衛星到瞬時海面的光行時,經過大氣對流層延遲、電離層延遲改正後得到衛星到瞬時海面的距離。根據衛星的精密星曆和參考面模型(可選擇為參考橢球面、大地水準面或平均海平面)就可以計算出瞬時海面相對於參考面的高度,在...
衛星海洋遙感,或稱空間海洋學,是利用電磁波與大氣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原理,從衛星平台觀測和研究海洋的分支學科。發展歷程 它屬於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學科,其內容涉及物理學、海洋性和信息學科,並與空間技術、光電子技術、微波技術、計算機...
海洋遙感技術,主要包括以光、電等信息載體和以聲波為信息載體的兩大遙感技術。海洋聲學遙感技術是探測海洋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利用聲學遙感技術,可以探測海底地形、進行海洋動力現象的觀測、進行海底地層剖面探測,以及為潛水器提供導航、...
與此相比,採用視頻感測器,一個或幾個攝像機安裝在不同地方,觀測近海幾公里範圍內的實時狀況,通過有線或無線、直接傳輸或聯網方式,採集現場視頻圖像,再運用圖像處理和信息分析,可以獲取近海環境過程和特徵參數。視頻監測技術具有成本低...
這是由我國主持制定的首項 ISO海洋調查國際標準,標誌著中國海洋調查技術標準國際化工作取得重要突破。該標準的發布為海底區沉積物生物調查提供基於國際前沿的理論體系與技術方法,適用於海底區域沉積物生物多樣性的調查與評估,為開展海洋調查...
5. 海底地震儀主動源探測國際標準發布 2022年5月19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發布《船舶與海洋技術-海底地震儀主動源探測技術導則》,這是由我國主持制定的首項海洋地球物理調查國際標準。該標準的實施有利於促進各國海底地震儀技術性能的...
1、海洋測繪的內容與範圍不斷擴大,測繪精度與可靠性比以往要求更高。如測繪工作範圍由近海淺水區向大洋深水區發展;從測量航海要素為主,發展到獲取各種專題要素的信息和建立海底地形模型的全部信息。2、電子計算機和計算技術的開發套用,...
配合微處理機精確測出,並以圖像顯示一定寬度的航行線水下障礙物位置,深度、範圍、形狀以及海底的地貌,由機助繪圖儀繪出等深線圖。此外,還在探索利用雙頻雷射、衛星像片或航空像片測量解譯水深,為水深測量技術的發展開闢新的途徑。
國際海底研究與開發有利於保障我國戰略資源安全,同時能推進海底科學進步研發國際海底礦產和生物資源的探測、勘查、觀測、取樣和開採等關鍵技術與裝備,突破礦區及其附近海域的環境監測與評價、資源評價和長期觀測所需關鍵技術,開展長期觀測和採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