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科學觀測網組網觀測虛擬仿真實驗

海底科學觀測網組網觀測虛擬仿真實驗是同濟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底科學觀測網組網觀測虛擬仿真實驗
  • 建設院校: 同濟大學
  • 授課教師:高航、米智楠、覃如府、陸海
  • 課程負責人: 楊群慧
課程性質,教學目標,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出現於21世紀初的海底觀測網是利用海底光電纜和無線聲通信,將安裝在海底固定、移動平台.上的各種觀測儀器與陸基信息設備互聯,具備水下大功率遠程充裕電能供給、海量雙向數據傳輸能力,可實現全天候、長期、連續、實時的高解析度和高精度的海洋觀測。因此,海底觀測網被認為是繼地面與海面觀測、遙感遙測後人類建立的第三種觀測平台,標誌著海洋探索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教學目標

本實驗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的教學理念,通過虛擬仿真所營造的情景體驗式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循序漸進地開展“基本原理知識學習、分析設計基礎構築、創新思維能力提升”的學習實踐過程,完成“基礎認知、分析設計、套用探索”三個層次的訓練,實現以下具體教學目標:
①在觀測網基本組成認知環節:幫助學生認知岸基站、主幹網系統、終端觀測系統、監控與數據中心等關鍵組網單元的結構和功能,使學生掌握觀測網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的知識。
②在觀測平台設計集成環節:幫助學生掌握風、浪、流等環境載荷對於坐底、潛標和浮標觀測平台作用力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探究海洋環境載荷對觀測平台結構設計影響的解決方案,使學生建立從“結構組件”到“系統設計”的整體思維,構築根據不同觀測需求開展設計的基礎。
③在組網觀測技術套用實驗環節:通過設計缺氧和藻華觀測任務,引導學生開展終端觀測系統配置、組網拓撲設計、海光纜選型和施工以及數據管理工作,鍛鍊學生套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提升創新思維能力。
④通過知識角中海底觀測國內外進展等方面的拓展閱讀和對比,結合海底科學觀測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課程思政教育基地的實體支撐,將思政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實驗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專業認同感以及投身“海洋強國”建設的情懷和使命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