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古城

海州古城

海州連雲港的源頭、發端與起點。海州古城位於連雲港市新海城區的西南部。古城有2000多年的歷史,自漢以來,一直是海、贛、沭、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淮口巨鎮”、“東海名郡”、“淮海東來第一城”的美稱。但近代以來,古海州城歷經1668年郯城地震、1939年日軍轟炸,最終於大躍進時期毀城煉鋼與文革“破四舊”中消失殆盡。1991年,連雲港市海州區對方圓2平方公里的海州古城實施了改造,建成、恢復古街巷8條,恢復了朐陽門,修復了鐘鼓樓,竣工仿古建築15萬平方米,古城風貌基本恢復。沿街樓台錯落,畫梁雕棟,色彩紛呈。被遊人稱譽為“蘇北的夫子廟”。

基本介紹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地理環境,歷史沿革,主要景點,歷史文化,旅遊信息,

地理環境

海州古城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江蘇省連雲港市的前身。它位於錦屏山北面,距市區心僅5公里。當年建隴海鐵路時就是從這裡開始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2年在海州建朐縣,並立石闕,作為“秦東門”。在秦漢時期,海州已是能泊數十隻商船的開放商埠。秦始皇五次東巡,三次途徑海州,使之成為當時唯一對海外開放的門戶。
海州古城海州古城
海州是連雲港市的搖籃,秦漢時期稱朐縣,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12年)始稱海州,自秦漢以來,一直是海、贛、沭、灌地區乃至周邊更廣闊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海州經濟繁榮,商貿雲集,風光秀麗名勝眾多,素以“淮口巨鎮”、“東海名郡”著稱。
海州古城

歷史沿革

海州城最早建築於公元512年(梁武帝天監十一年),海州城南邊是山,北邊是海,所以最早只有東西兩門,東門今已不存,西門就是現在的鼓樓。所以鼓樓以東是老城,即南北朝以前的朐縣,鼓樓以西是新城,是唐宋時增修的。
公元1162年(宋紹興23年)義軍魏勝抗金守城,加築海州城垣,修浚城壕,金兵到達海州城下時,曾攀上白虎山窺視城內動靜。為加強守備,魏勝動員民眾築外城,把白虎山納入城中,寶佑三年(公元1255年)李壇對海州城池又修了一次。
海州古城海州古城
宋代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做詩《登海州城樓》云:城外滄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對城頭。溪雨田足禾先熟,海樹風高葉易秋。從這四句詩里可看到海州城內外的大致情況。
元代時西城廢。明初,重又沿西城故址築土城,其城界在薔薇河的河漫灘上,故以後俗稱東有臨海門,西有水關門。
明洪武十三年守備魏王,又在西城故址上加修土城,城牆局部開始用磚圍砌,永樂十六年海州城加砌磚石,周長九里一百三十步,約4600米,高兩丈五尺約八米,四個城門分別是:東門因靠海,叫:鎮海。西門通河稱:臨淮。南門位於高坡之上,直對朐山,稱:朐陽。北門對著臨洪口,稱:臨洪。北門西側建禹王廟,有鎮水之意。城內市橋又名四橋,因為河水通往四個城門。市橋是城內一個碼頭,而東、南、北三門水均從西門出,故稱水關門。
古海州地圖古海州地圖
明末倭寇入侵沿海,又對城池加以修補,到隆慶六年城牆已厚達一丈九尺,外貼四尺厚的城磚。
清康熙七年,山東郯城地震,海州城倒十分之二三,二十四年又受大水,倒塌十分之六七 。乾隆年重修,為了防水,又浚深了壕溝。民國後改海州為東海縣,縣政府一直在海州城,全長15里,西門突出,城內分文廟和硯橋,全鎮人口一萬兩千人。
由於海州是海贛沭灌的行政中心,江蘇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城內天后宮,後遷新浦,天后宮東側為東海縣政府所在地,後遷二營巷。通觀海州全城,明顯分成東西兩部分,鼓樓居中。
1939年2月27日,日軍滕本大隊侵占了贛榆縣。同日,日軍從宿遷進犯沭陽,當晚占領沭陽城。1939年3月1日,日本侵略軍第五師團21聯隊在海軍第四艦隊、空軍第七飛行團配合下在灌河口登入,侵占了淮北鹽集散地燕尾港陳家港。當日,溯灌河而上直達響水口、新安鎮附近。1939年3月2日,日軍21聯隊先遣隊侵占大伊山,1939年3月4日占領板浦
1939年3月3日,另一路日軍從埒子口登入,1939年3月4日侵占南城。同時,日軍114師團的步兵1個大隊、第21師團的步兵1個大隊及第五師團的第212聯隊上午攻占了海州城。至此,海屬地區全部淪陷。日軍對港口、海州、青口、南城、新浦、雲台山等地狂轟濫炸,對村莊、平民燒殺搶掠。據不完全統計,僅灌雲(含今灌南縣大部),贛榆兩縣和路南東海縣,被敵寇殺害6960人,致殘2047人,被強抓壯丁4474人,被害造成孤寡者5901人(路南東海缺),被燒毀房屋256833間,損失大牲畜34394頭(匹),被搶糧食與被燒糧食3403萬公斤。日軍對海州城輪番轟炸,致使海州城內大型建築無一完整,古城變為一片焦土。考棚及環境幽美的東海師範(今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只剩下一些斷壁殘垣。
1938年5月20日至23日,日軍連續4天狂轟板浦,古鎮硝煙瀰漫,牆倒屋塌聲、哭叫聲連日不絕。城內共有700餘間房屋被炸毀,70多人被炸死炸傷。崇慶院、鹽義倉、二許故居等古建築被炸成一片廢墟。古剎三元宮,周圍有13處殿宇,形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由於日軍的一次轟炸、三次放火,除靈觀殿尚存外,三元大帝(堯舜禹)、佛經千卷等珍貴文物和古建築都化為灰燼。
1991年以來,海州區以建設“集商貿、旅遊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古城”為目標,對方圓2平方公里的海州古城實施了改造,建成、恢復古街巷8條,竣工仿古建築15萬平方米,古城風貌基本恢復。沿街樓台錯落,畫梁雕棟,色彩紛呈。被遊人稱譽為“蘇北的夫子廟”。
2015年,海州古城復興計畫全面啟動,以“復興古城形制、凸顯古城印象”為手段、以“推進古城復興,打造幸福街區”的目標,圍繞‘一廟一街一路,堅持“修舊如舊、恢復原貌”的原則,力爭利用3至5年的時間,將海州古城打造成為蘇北魯南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名城。

主要景點


、鍾鼓樓
城門高約4米,內徑3.15米,長10.38米。磚石結構,石高1.9米:上以磚作券形拱門。城門上原有鐘鼓樓建築,久圯無存。唯明海州知州王同所立《重修鐘鼓樓台記碑》,今尚完好。碑額作弧形,高2.5米,寬1.03米,厚0.28米。碑的另一面,為明正德年間的《新建海道碑記》,根據《海州志》和此碑刻所載,海州鐘鼓樓城門築於明初。城磚長33、寬13、厚8厘米,也正和刻有洪武年款的海州城磚的形制相當。按南北朝至唐宋間的史書和明代《海州志》的記載,此門原為秦漢朐縣城和南北朝朐山縣城西門。目前是僅存的海州城門。1991年海州區政府修復了城門上的鐘鼓樓建築—鎮遠樓。2014年10月修繕後,恢復了上世紀三十年代,日寇炸毀前鐘鼓樓的八角風鈴。
海州鐘鼓樓(鎮遠樓)海州鐘鼓樓(鎮遠樓)
秦東門城雕
位於鐘鼓樓北514米、幸福路與新建路交匯處。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2年在海州建朐縣,並立石闕,作為“秦東門”。在秦漢時期,海州已是能泊數十隻商船的開放商埠。秦始皇五次東巡,三次途徑海州,使之成為當時唯一對海外開放的門戶。城雕是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的史實建成。2016年,秦東門石雕搬遷至秦代時期秦東門所在孔望山山腳下的秦東門廣場。
秦東門秦東門
古牌坊
位於鐘鼓樓北208米、城雕南側的幸福南路上。為特大型古牌坊,氣勢宏偉壯觀。1991年古城改造時修建,上有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的手書——“東海名郡,海州古城”。
古牌坊古牌坊
朐陽門
位於雙龍井南約180米處、幸福南路南端。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為海州古城之南門,後毀於戰亂。1991年重建。
朐陽門朐陽門
臨洪門
位於秦東門大街與幸福路交叉路口處,為海州古城之北門,2017年重建。城樓總建築面積288.6平方米,城樓高19.9米。
臨洪門臨洪門
二營巷
二營巷因民國名將孫立人將軍早期任職的海州稅警團二營駐紮於此而得名,二營巷是上世紀五十年代中葉有名的老街“傳統藝術”大戲園。
二營巷二營巷
孔巷
孔巷位於海州古城中心區,北至隍巷、南至中大街、西至皇廟巷、東至孔巷,舊址為原城隍廟。為三進二院的格局,內有廣場,南向山門三間,門外為八字牆、戲台,正面為大殿,東西為配殿。
孔巷孔巷
海州古驛站
海州古驛站是一處海州古城內深具明清風格的庭院,庭院疏朗有致、小橋流水、白牆青瓦、木柵花窗、古色古香。
海州古驛站海州古驛站
錦屏里·胊山書院
朐山書院始建於乾隆二十四年(1759),由知州李永書支庫存結省錢380緡,購買張文茁房捨出建成,延聘宜興翰李英為院長,束修膏火都由地方官員捐贈俸薪供給。乾隆五十三年(1788),知州李逢春在海州南門外蒲神廟左側重建朐山書院有書室3間,講堂3間,門樓1座,耳房3間,設施雖然簡陋,但環境幽靜,是讀書做學問的好地方。嘉慶年間改為“國小”。
錦屏里·胊山書院錦屏里·胊山書院
雙龍井
位於海州老南門外,現朐陽門廣場西北側。原名沙井,也叫大井,井南幾米處,東西兩側各有一口小井,三井成一個“品”字形,故又名“品泉”。南門外諸井皆鹹,惟此井甘美,冬夏不竭。井內有兩個石雕龍頭,泉水從龍口中噴注不息。明代曾在此建“品泉亭”,作為海州勝跡之一,供人遊覽和品茗休息。
雙龍井最早開鑿於明代景泰年間(1450~1456)。嘉慶州志曾收錄陳宣州志中的《明曹忠重修大井記》,明嘉靖年間又大修一次。清光緒三年(1877年)州牧林達泉又行重修,並立“雙龍井”碑於井西,至今猶在。幾百年來,雙龍井一直是海州人主要水源之一。2003年,擴建為雙龍井公園,有亭、台、樓閣、假山、小橋、池塘、綠樹花草等,面積6000平方米。
雙龍井雙龍井
蔣宅
位於海州蔣巷東首。為蔣家高祖蔣國鈞私人住宅,建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蔣國鈞(1594~1644),海州人,明末武舉,任台灣水軍統領,抗倭時捐軀沙場,明王朝追封世襲。蔣宅為四合院,現存客廳3間,東廂房3間,建築面積150平方米。大門東向,位於宅東南,為屋宇式。大門對面有影壁(已拆)。入廳即為前院。西側亦有影壁一座,前有石台花圃。前院與後院隔以中門院牆,在住宅中軸線上,界分內外,垂花門砌磚仍保持著明代的建築格式。牆頂為清水脊懸山與披沿相連。中門內兩側設定“威鎮金台”和“桔井傳長”漆匾,體現了屋主的家世。客廳坐北朝南,面闊10米,進深5米,脊高5米。硬山出檐,金字木樑架,頂覆小瓦。客廳前走廊長10米、寬1.6米;廊柱4根,柱高2.3米;廊內均飾以木雕彩繪。客廳前條石踏步3級,高0.6米。距客廳南8米建有東西向亮紗脊長廊10米,和客廳平行。此四合院前井後園,中軸排門。天井亂石鋪地,周圍砌30餘塊巨大條石,光滑平整。東廂房改動較大,無披沿,超手廊已拆除。原建築在主廳後還有後花園,基本上為明代前庭後園的建築風格。院內有百齡石榴樹一棵,金鑲玉竹一片,將古宅襯托得素雅幽靜,古老而深沉。蔣宅是目前海州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宅。
蔣宅蔣宅
碧霞寺
位於白虎山東麓,原名碧霞宮,又稱奶奶廟。始建於元泰定元年(1324年),清順治年間重修,為祭祀碧霞娘娘的場所。建築為明末清初風格,其中中殿三間和後殿五間,保存完好。後殿西牆壁有一塊順治十年(1653年)的《燈油田記》碑,是清康熙七年地震後重修時嵌入的。中殿三間為宮內主要供神場所,1997年,碧霞寺修建大雄寶殿時,將中殿按原制式向南整體搬遷30米。兩建築均為市級文保單位。
碧霞寺碧霞寺
文廟戟門
位於海州區原中大街國小院內。戟門是海州文廟大門內的第一進房屋,位於原狀元橋北側,初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成化十二年(1476年)海州知州侯鏜重修。戟門現存五間,中間三間為過道,東西兩側各一間耳房,在東西山牆內,各嵌明碑一塊。按明《隆慶海州志》,明代戟門只三間,四面無牆壁,東西無耳房。現存戟門,大部結構帶有濃厚的清初風格。其原因:康熙七年大地震,戟門等文廟大部分建築毀圮,以後陸續修復。至康熙五十年(1711年),戟門方由知州楊宗禮主持修復。
文廟戟門文廟戟門
百子庵
位於鐘鼓樓南約150米、幸福南路東側。百子庵建於清末,取“文王百子圖”中的“百子”二字為庵名,昔日為海州人求嗣之處。庵內供奉釋迦牟尼及觀音大士像。
百子庵百子庵
沈家祠堂
位於錦屏山馬腰東南側的山道上。為清末郵傳部右侍郎沈雲霈家廟,建於民國11年(1922年)。祠堂是在山中古寺紫竹庵的廢址上修建的,為兩進院落,正殿左側有西洋式圓門。現殘存塊石砌成的台基,東西長32米,南北寬41米,高1.65米。遺址面積約1300平方米。2000年,在祠堂遺址上恢復重建佛寺紫竹林。
紫竹林紫竹林
天成藥店
“天成公”藥店原名叫“阮天成”藥店,開業於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位於海州中大街馬路口西首,當時的藥店沿街而建,坐南朝北,經營中草藥和各種丸散膏丹。“阮天成”藥店的創辦人阮吉人(字天成),原籍浙江寧波府,1923年阮吉人因年老無子,決定回歸故里,轉讓資產,海州“阮天成”藥店被房立聚、董延貴、王函秀等接辦,改名“天成公”藥店。
“天成公”藥店“天成公”藥店


梁武帝天監十一年(512年),在今海州鐘鼓樓以東台地上築土城和壕溝,城周圍1.5千米。唐宋時,海州城擴大為周圍4.5千米,並有城廓兩重,內廓築於唐宋之際。南宋時,義軍首領魏勝在原城基礎上加築城垣,並在城外築雙重城,將白虎山圍在城內。明洪武年間,在西城故址上修復土城,與東城相聯為一體。永樂十六年(1418年),土城外壁加砌磚石,城牆高8.3米,方圓9里130步。同時修建東西南北鎮海、通淮、朐陽、臨洪4個城門,並在西門與北門之間設水關門。清代各朝都相繼修葺,但都是在原址上修補加固。民國時,又增闢新南門、新西門。1956年始,海州城牆被拆除。至2005年底,殘存夯土城牆4段:海州鋼窗廠東側段,甲子橋以南段,旗桿巷南巷頭以東段,原朐陽門以西段;城外廓尚存謝小樓以西段、朐陽門廣場以東段、南園新村青龍澗北側段、白虎山以西及市第四人民醫院院內南側段等4段。
海州城(1956年)西段海州城(1956年)西段

海州城(1956年)中段海州城(1956年)中段

海州城(1956年)東段海州城(1956年)東段
福音堂
位於南中街東。民國9年(1920年)美國牧師明樂林、戈銳義所建,稱福音堂。該堂坐北朝南,中部鐘樓高8.5米,3層,每層1間。一層為教堂大門通道,建有蘑菇石拱形門;二層單間,建有樓梯;三層為鐘樓,四周開圓形窗洞。樓頂四周為磚砌女兒牆,牆高0.8米。鐘樓東西配房為硬山式對稱建築,共4間,高6米,二層,每層東西各一間與鐘樓通連。教堂東西長13米、南北寬5.2米,牆體石砌,石灰抹白。為西方樣式宗教建築。
福音堂福音堂
南洋樓
從碧霞寺出來,沿青龍澗向西至錦屏路,向南至連雲港市第四人民醫院院內,位於白虎山西麓、老虎嘴下。民國16年(1927年),德國人建造,原為東西相對的兩幢,為美國兩牧師私人別墅,西幢已毀。整個洋樓呈西洋式建築風格,東樓為尖頂出檐,坐東朝西,3層,占地2400平方米。一走進洋樓,地板、樓梯全是原別墅遺存。鋼筋混凝土基礎的地下室人保存完好。具西洋式建築風格。
南洋樓南洋樓
甲子橋
位於海州古城東門外的甲子河上。清嘉慶九年(1804年),海州知州唐仲冕率州眾百姓開渠,自東門而北,經護城河而東,至孔望山東接鹽河,達於板浦,是東南諸地物資進入海州的重要水道。時為農曆甲子年,故稱“甲子河”。時河上舊有石橋,狹小不能通舟。甲子河開通後,拓建舊橋兩石壁,以巨木為橋,上列紅欄,橋下可行舟。唐仲冕將石橋命名為“甲子橋”,並題橋名於碑,其碑至今仍立於橋之南側。
甲子橋碑甲子橋碑
謝希愚洋房
位於海州中大街,系民國23年(1934年)海州地方士紳謝希愚建造的仿北歐民居建築風格的私人洋房,現為海州公安分局辦公用房。該建築由荷蘭人設計,青島人施工,與連雲港火車站辦公大樓、鐘樓為同期建築。民國24年連雲港建港,荷蘭承包商的建港辦事處曾由南京搬至此樓辦公,並安裝海州第一部電話,以便與南京聯繫。洋房坐北朝南,高7.5米,14間,建築面積256平方米。屋正中砌有壁爐、火牆(夾層)通向樓上下層各屋,供冬日取暖之用。樓台基較高,有三層石踏步。門廳寬大,兩側有四個房間,正廳南北山頭牆上有西式圖案,後有走廊,兩側都是相對房間。整個樓房結構左右對稱,線條明快,大傾斜屋面,上復以大瓦,屋頂前後坡面中間開荷蘭式天窗。是海州地區第一座近代化的歐式建築。前院中辟一園,左右各植金桂、銀桂,院牆中辟月洞門,將庭院與外界隔開。
謝小樓石拱橋
位於海州南門外謝小樓南側的青龍澗上,建於民國初年,是海州興辦實業的士紳謝希愚城南別墅謝小樓的配套建築。橋為拱形石結構,俗稱“龜腰橋”,南北長8米,東西寬2.7米,高3米,橋面鋪以長條石,有石欄桿,殘存石樁4根,樁高0.8米。
周邊景點
  • 孔望山
因孔子登山望海,而成為中國文化史冊上的千年奇山。孔望山國家4A級景區——位於江蘇連雲港市海州古城城東,錦屏山東北麓,東西長800米,南北寬300米,海拔高度129米,傳說孔子曾登此山而望東海,故名孔望山。唐時此山稱龍興山,南宋防金,又稱巡望山。以豐富的人文景觀而著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孔望山摩崖造像-立佛像孔望山摩崖造像-立佛像
  • 石棚山
石棚山國家AAA級風景區位於海州城的東部不遠處,掩映在幾百畝桃園之中,春來一片段預告海。石棚山雖不太高,但怪石嶙峋,千奇百怪。古人憑藉豐富的想像力,給許多頑石賦予了生命,萬花岩、佛手岩、群龜探海、犀牛斗象、天瞻獨躍、海豹望月、金猴拜山,巧奪天工的試劍石、芙蓉洞、小九曲等,都足以讓遊客駐足觀賞,留連忘返。
石棚山石棚山
山頂有一座石棚,上刻有“高行清風”四個大字,這是當時海州刺史王同為頌揚石曼卿的品行而寫。傳說當年石曼卿常在這裡讀書彈琴,飲酒宴樂,故後人於石壁間鐫刻了“石曼卿讀書處”六個擘窠大字,深入石骨,古樸可愛。石棚山已揚名方圓百里,吸引著四方賓客。
  • 桃花澗
桃花澗位於錦屏山南麓,距連雲港市區9公里。這裡山青水碧,谷幽澗深,而且每年的4月桃花遍開,桃花澗與山澗相互掩映,風景如畫般美麗,桃花澗引來遊人如織,因此名曰“桃花澗”。
桃花澗桃花澗
桃花澗山水俊秀、風景優美,素有“蘇北九寨溝之稱”,三十六景遍布其間,雲霧繚繞,流泉飛瀑、石壁陡峭、步移景換,沿澗茂林修竹吐翠,滿山草綠花香,宛如一幅畫中仙境
此桃花澗源自錦屏山馬耳峰,峰上細流千迴百轉匯集成滔滔澗水,從山上挺拔的林木叢中幽幽穿過,桃花澗與裸露的山峰石骨,桃花澗共同構成一幅頗具風味中國畫,最後流向了南坡。桃花澗景區的下面,還有著名的錦屏磷礦區。
  • 錦屏山
錦屏山位於海州城南,它原名朐山,秦時在此設定朐縣而得名。清代康熙十三年,海州知州孫明忠因山色錦繡,美如畫屏,更名為錦屏山。
這裡歷史悠久,古蹟薈萃,有璀璨國寶摩崖造像,有我國“最早的天書”將軍崖岩畫,有我國東部沿海唯一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桃花澗,還有為數眾多的碑刻遺存,是古海州文明的發祥地。
錦屏山將軍崖岩畫錦屏山將軍崖岩畫
錦屏山蒼巒迭翠,綿亘十數里,主峰海拔429米。

歷史文化

古城的核心——中大街
在連雲港的歷史發展變遷中,有著這樣四條老街:海州中大街、民主路老街連雲老街、南城六朝一條街
這些老街,恰似城市的靠椅,讓人們得以休憩,得以享受片刻悠閒的時光,並在這時光中難得地回望過去,用新時代的頭腦,呼吸歷史積累下來的優雅空氣。
歲月像一塊磨刀石,打磨出不同城市的特色和光彩。
今年年初,四條老街都在謀劃新生。新浦區民主路改造、連雲區連雲老街改造都已經列入2013年城建重點項目,並列出了時間表。海州古城復興一直在進行,南城六朝一條街隨著新海新區的建設也在煥發新生。
倘若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在海州古城的街巷裡緩緩行走,會有一種時光穿梭的錯覺。在這座有千年歷史的古城中,每一處地方,無不烙著歷史的痕跡。海州古城是連雲港的前身,中西部鐵路交通大動脈“隴海線”中的“海”即來源於此。在海州古城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僅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蹟,遍布城內的街道也獨具特色。踏上青石鋪就的古城中軸線———中大街,街旁灰牆灰瓦的院牆,無一不透著滄桑,散發出濃郁的朐風海韻。
  • 大港夢的發端地
老街巷承載著一個城市的歷史,記錄著城市的驕傲與遺憾,也珍藏著人們的回憶與夢想。每一個關於城市的故事都離不開老街老巷,它們曾經是城市的血脈,與城市的人們骨肉相連,在見證時代風雨的同時,也感受著歲月滄桑。
沈雲沛沈雲沛
海州,秦漢時期稱朐縣,建城於梁武帝天監十一年(公元512年),東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置海州。自秦漢以來,海州一直是海贛沭灌地區乃至周邊更廣闊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古海州城內形成以中大街為中心的格局,東西主軸為東大街(東門至鐘鼓樓)、中大街(鐘鼓樓至十字街)、西大街(十字街以西段);南北主軸為南大街(十字街至西市橋)、北大街(西市橋至北門)。
東起鐘鼓樓,西至十字街,全長375米的中大街,在清朝和民國時期曾盛極一時,也是大港夢的發端之地。如今連雲港以億噸大港雄姿立於海州灣畔,海州名人沈雲沛功不可沒。沈雲沛出生於1854年,卒於1919年,地地道道的海州人,清光緒二十年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農工商部右參議轉左參議、郵傳部右侍郎、郵傳部尚書、津浦鐵路會辦大臣、吏部右侍郎等職,時為蘇北著名的在京大官。
1916年,隴海鐵路通至徐州以東,對於這條鐵路的出海口問題,沈雲沛與當時另一個實業巨子張謇發生過嚴重分歧。沈雲沛主張隴海鐵路修到海州,張謇則主張把鐵路修到南通。
在沈雲沛的力爭下,隴海鐵路東段修到了海州洪門,成為海州經濟史上一個劃時代的大事件。從此,海州再也不是海邊小城,而是中國鐵路交通線上的一個新起點。民國24年,連雲港建港,當時荷蘭承包商的建港辦事處曾由南京搬至謝家洋房辦公。
大港夢在海州古城發端,成就了今天江蘇沿海開發、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等四大戰略機遇在港城的疊加。
  • 三脈的集聚之地
中大街一街八巷,那些巷名海州人個個耳熟能詳:二營巷、塘巷、關廟巷、孔巷、隍廟巷、儒學巷、王巷、蔣巷。周邊的沿街店鋪、寺廟等也都集聚於此:海州文廟、生慶公、天成藥店……這裡是文脈、財脈、人脈的集聚之地。
海州古城海州古城
說到文脈,不得不提海州文廟。海州文廟也稱孔廟、先師廟,始建於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當時作為專門祭祀孔子的廟堂。宋朝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9年)的海州學宮,是我國最早的學宮之一。經過歷代的增修擴建,到清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形成了文廟最盛時的布局:廟址南至城基,北至現在的新建路,東至隍廟巷,西至儒學巷。當時的文廟,東有城隍廟,西有大慈禪寺,是古海州城中心儒釋道三家祭祀場所建築群中氣勢最為雄偉、面積最大的一組建築。
今天遺存下來的文廟建築是由清代嘉慶年間海州學正翁鹹封修建的。文廟以正門為中軸線,門前東西向中大街將中軸線上的建築群分為南北兩部分。目前,海州古城的清代建築中,保存比較完好的就是位於中大街的海州區中心幼稚園(原中大街國小)院內的戟門,這裡是古海州文廟所在地。戟門雖歷經數百年的風雨,但從其厚實的牆體與粗壯的木柱及堅實的房梁仍然可以看出,當年修建它的時候,用料之講究,用心之細緻。
清末明初之際,海州成為海屬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地理位置重要,“南蔽江淮、北控齊魯”成為淮北名郡。
“財脈”即沿街商賈都聚集於此。天成藥店、生慶公茶莊等新浦后街的商鋪,都是在這裡興起的。而港城實業,也從這裡發跡。油紙廠、電廠、農副產品……從後河碼頭銷往全國各地,繼而走向世界。
所謂“人脈”,即海州古城有五大姓:殷、葛、沈、楊、謝。這五大姓氏的居民全都住在中大街沿線,如謝家樓就是在家門口開起了商鋪,在當地享有極高的聲譽。海州城舊有諺:“楊家花園謝家樓,沈二老爺獨占南山頭”。與謝家樓齊名的楊家花園如今已無寸瓦片磚可尋,而位於中大街的謝家大院內的洋房卻有幸得以保存。謝家洋房由荷蘭人設計,青島人施工,與連雲港火車站辦公大樓、鐘樓為同期建築,現為海州公安分局辦公場所。
  • 佛道儒三教合一
清代“康乾盛世”期間,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佛教寺、庵、道觀和祭神的廟、宮遍布海州,清末更有“九庵十八廟”之說。一條街佛道儒三教都有,在國內其他地方十分罕見。
當時的中大街核心繁華地區在馬路口,從東往西依次是城隍廟(道教)、文廟(儒教)和大慈禪寺(佛教)。城隍廟舊址在今電影院及其後面的食品廠,其原址在鐘鼓樓以東,元末毀於戰火,如今已不復存在了。
大慈禪寺位於海州城內十字街東首,原名大悲教寺,俗稱大寺。該寺始建於宋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整個寺院建築於1971年被拆除,建設鼓樓中學(後為海州中學宿舍)和文化館,附近居民再也聽不到晨鐘暮鼓和悠揚的誦經梵唱之聲,只有山門前“八”字形廣場在告訴人們昔日寺院的莊嚴肅穆和香火的旺盛,時時勾起老一輩人們的記憶。
海州歷來為淮邦重鎮、歷史名城,文化古蹟甚多。時光荏苒,在經歷了上世紀的戰爭與浩劫後,古老的城牆、州府、花園、書院、寺廟、祠堂一一從我們視線中逐漸消失,只能從舊照上得窺一斑。海州現存的古建築大多殘缺不全,保存完整的不多。
海州九庵十八廟
海州古城內外及山川之間,佛道兩教歷代興建的寺廟宮觀建築也比比皆是,雖代有興廢,但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就達六十餘處,直到清末民初,仍有“九庵十八廟”之說。
素有“淮海東來第一城”之稱的古海州,地處“南蔽江淮,北控齊魯”和海、陸絲綢之路的交會點,區位獨特,歷史悠久,古蹟眾多。境內的國寶將軍崖岩畫,就是四、五千年前的海州先民們,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生活、勞作、祭祀的遺存,另一國寶孔望山摩崖造像,則記載了佛教在一世紀初傳入我國的史實,其他古建築、古馳道、古戰場的遺蹟,遍布州內山水之間。而反映佛教和道教在海州兩千年來流傳和弘法的宗教文化,及其大量的佛教寺庵、道教宮觀神廟,則是古海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處古絲綢之路東起點和海上絲綢之路登入點的古海州,佛教傳入較早。而被稱為海上仙山的雲台山濱海近陸,是我國道教的發源地之一。由於地理位置優越,佛道兩教都把海州作為他們弘法的理想場所,競相興建寺廟宮觀。範圍不大的孔望山,既開佛教在海州流傳的先河,又是我國道教最早的建築東海廟興建之所。作為治所的海州古城內外及山川之間,佛道兩教歷代興建的寺廟宮觀建築也比比皆是,雖代有興廢,但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就達六十餘處,直到清末民初,仍有“九庵十八廟”之說。這些風格各異、造型精美的寺廟建築,既反映了佛、道教在海州的興廢交替,也是我國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相互融合的見證,是二千年封建社會發展的縮影。這些寺廟,具體體現了宗教文化參與、融合併最終創造出海州輝煌的古文化的歷史過程,寺廟中雕刻、繪畫、經典、碑刻等應有盡有,其中許多是中國古建築和雕刻藝術的精品,具有濃郁的東方文化色彩。同時,這些寺廟也是人們進行宗教文化生活的場所和休憩遊覽的風景旅遊勝地,以及民間對外友好交流的視窗。
古海州佛、道教長期並存,但卻有各自的弘法基地,即有各自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佛教的寺和庵,是供奉佛像、存放佛經的場所,是佛和菩薩的“住宅”,也是出家僧人進行佛事活動和他們修持、生活和居住的地方。而道教的宮觀神廟,則是道教所奉之神的祭祀場所,是道教神職教徒(即出家道人)修習道教的齋儀和道術,以及生活居住的地方,是弘揚道教文化的基地。但由於道教是多神教,這些祭祀場所大都是專門祭祀某位神仙的神廟,因而專指性很強。
從公元一世紀初的東漢初年,直到晚清的一千九百年間,古海州都在陸續興建寺廟。大量寺廟出現的原因,一是古海州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人文環境。二是與我國佛教、道教的興衰密切相關。佛教自一世紀中葉的漢朝傳入我國後,第一次興盛於晉,至隋、唐進入鼎盛時期,清朝又趨復興。海州北齊年間建成的龍洞庵,唐朝前後建成的園林寺、紫竹庵以及清朝建成的百子庵、觀音庵、神州庵等,都見證了佛教興衰的過程。道教自漢朝初年形成後,元、明兩代是其發展的鼎盛時期,清代即趨衰微。與此相關聯的是,海州碧霞宮、天后宮、真武廟等道教的宮觀神廟,大部分建成於這個階段,見證了道教當時在海州的興盛情況。三是相當一批數量的寺廟,是由封建王朝直接詔令全國各地官方設定的,是其宗教政策的直接反映。如明清兩朝,都詔示天下,分別在學館和郡縣以上行政單位興建文昌帝祠,為其科舉選士制度服務。海州的文昌宮、社稷壇、城隍廟、蒲神廟等,都是官府出面建造的。第四,寺廟眾多也是一個地區人文水平較高的反映,是與其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俗話說,盛世修廟。沒有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和經濟實力,建不成寺廟。古海州物產豐饒,為興建這些寺廟提供了物質基礎。而以寺廟為基地的佛道教文化,特別是其中關於教育、科技、醫藥等學術成果與傳統文化緊密結合,又推動了一個地區經濟、文化及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甚至形成了不少至今仍然存在的民俗,這是對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積極方面。
改革開放後,國家進一步明確了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是一項長期的基本政策,並發布了宗教活動場所管理辦法等法規。1988~1992年,市和海州區政府先後修復了龍洞庵、百子庵、觀音庵(古佛庵)。1994年,恢復碧霞宮佛教活動場所,更名為碧霞寺。2000年,恢復紫竹庵佛教活動場所,定為首堂寺院,更名為紫竹林。區內共有二寺三庵5座佛教寺院。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海州區還積極籌措打算恢復著名的園林寺及文廟等寺廟。
牌坊牌坊
區內最早建成的寺廟是位於孔望山西南角山坡上的東海廟。該廟建成於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是我國最早建成的道教廟宇。廟宇雖然早已湮沒,但殘存廟碑收藏於國家博物館,國家文物部門已劃定其遺址保護範圍。
現存於世且歷史最悠久是位於孔望山南坡的龍洞庵。這座寺廟始建於北齊武平二年(571年),其歷史僅比“海州”這個地名晚20餘年。
現存最大的寺廟是占地十畝的碧霞寺。這座寺廟原名碧霞宮,建於元泰定元年(1324年)。緣於這座寺廟的祭祀活動發展而來的白虎山廟會,是海屬地區童叟皆知的著名廟會,其歷史已有300餘年,至今長盛不衰。
現存海拔最高的是位於錦屏山中的紫竹林。這座廟宇建於南唐年間(960~975年),因庵內多紫竹而得名,周圍風景優美,是名符其實的深山古寺。
海州八景
朐陽八景
海州古城海州古城
林廷玉
崖陰積雪粉妝峰,石室春風靄氣濃。
馬耳晴嵐飛彩鳳,虎峰夕照應非熊。
暘谷朝霞金罩柳,疏樓夜月玉籠松。
蒼梧晚渡人歸後,蒙羽秋 成樂歲豐。
朐陽八景詩,乃明代詩人林廷玉選取海州八景所作七律。景一:“崖陰積雪”,是從海州城上南望錦屏山陰的積雪,如同粉妝玉琢而得名。
景二:“石室春風”,是寫春天看海州石棚山石室周圍水氣蒸騰的景象。
景三:“馬耳晴嵐”,是說錦屏山的最高峰馬耳峰晴天吐出的山嵐之氣,如彩鳳飛騰。
景四:“虎峰夕照”,在寫海州城南白虎山於夕陽返照時,如一臥虎撲地。
景五:“暘谷朝霞”,實指日出於東磊山谷,朝霞映天,柳樹上都灑了一層金黃色。清乾嘉學派的經學家王良士考證:“東磊面東為谷,四時旭日所照,奇峰怪壑,異草鮮花,必羲和所居之暘谷也。”
景六:“疏樓夜月”,謂海州景疏樓明月松間照的夜景(景疏樓今已不復存在)。
景七:“蒼梧晚渡”,謂傍晚從雲台山到朐山乘船待渡海峽的景象(清康熙五十一年後,雲台山已與大陸相連,此景也已不復存在)。
景八:“蒙羽秋成”,是說海州西北遠處的蒙山和羽山,秋天大地上呈現一片豐收景象。
白虎山廟會
海州廟會海州廟會
“白虎山廟會”是港城周邊人民一年一度最大的節日盛會,清代初年即已形成,俗稱“四月八會”。廟會期間,城中市民、鄉中農人從四面八方湧進會場,逛廟會、買玩具、看小戲、品小吃,盡情享受閒暇之樂。沿路棚點遍布,彩旗招展,會場熱鬧非凡。花樣翻新的商品促銷、豐富多彩的民俗表演,令人流連忘返。這一幕幕場景已經深深地融進了海州人民的血液,定格為許多人腦海里最難忘懷的剪影。
“海州白虎山廟會”逐漸演變為民俗文化薈萃和展演的舞台,並成功進入首批市級“非遺”保護名錄。而今,廟會的舉辦模式也已融入了新的文化創意,以全面展示海州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新變化和新成績,大力推進海州的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從而將文化旅遊廟會打造成為古城海州的一張文化名片。本屆廟會將凸現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向外推介旅遊景區,促進文化旅遊產品研發,提高白虎山文化旅遊廟會知名度,打造連雲港市春季旅遊品牌,推動海州旅遊產業發展。主會場位於連雲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本屆廟會將增添不少新看點,如舉辦廣場民俗文藝和現代歌舞表演、文化旅遊特色商品展銷、農產品展銷、旅遊推介等系列活動。
海州夜市
“古城夜市”主要突出海州地方文化元素,著力打造品牌休閒夜市,分為美食區、商業區、演藝區、娛樂區和休閒區5個不同功能的區域。美食區,主要有海州及周邊地區的傳統小吃、名點、家常菜及燒烤、冷飲等;商業區,主要有文化旅遊紀念品、海州名優土特產、海州地方特色的工藝品以及品牌服飾特賣等;演藝區,組織地道的海州傳統戲曲、小品、歌舞等文藝節目;娛樂區,主要是各種參與性、互動性強的遊戲;休閒區,設定在朐陽門城樓,引進露天休閒書吧、夜商品特賣、藝術茶座和咖啡廳,俯瞰古城夜景,讓遊客在逛夜市的閒暇享受心靈的片刻寧靜。
海州古城夜市海州古城夜市
海州五大宮調
海州五大宮調是明、清俗曲的重要一脈,在連雲港地區流傳甚久。所謂“五大宮調”即指[軟平]、[疊落]、[鸝調]、[南調]、[波揚]五支具有代表性的大調曲牌。歷史上的海州地區(如板浦、惠澤、洛要等地)是淮鹽的重要產區,靠鹽河經淮安與運河相接,既可將淮鹽源源不斷運往揚州,又可將揚州的商品雜貨運回。明清諸多鹽商曾集居此地,他們留心於詞曲及蓄養聲伎的愛好,致使這些宮調牌子曲在海州被傳承了下來。
海州五大宮調海州五大宮調

旅遊信息

交通
普通公交:乘坐24路、25路、27路、202路至鼓樓站下
BRT快速公交:乘坐B1線至海州客運站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