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鄧小平研究新論》是2004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成龍。本書對海外鄧小平研究的分析,不是平鋪直敘,面面俱到,而是先取理論來源,哲學基礎、價值取向、歷史地位等方向 的深層問題予以剖析。
基本介紹
- 書名:海外鄧小平研究新論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年07月01日
- ISBN:9787301075234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章節目錄,
基本信息
作 者: 成龍 著
版 次: 1
頁 數:照符危 316
裝 幀: 平裝
開 本: 32開
所屬分類: 圖書>傳記>政治人物
內容簡介
《海外鄧小平研究新論》大量使用了第一手資料。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學術界陸續出版了一些有關海外鄧小平研究的著作,大體有兩種情況:一是翻譯和介紹了海外鄧小平研究的一些資料,但缺乏對資料的生活費統分析;二是對海外鄧小平研究的情況做了初步的評析,但對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分析不夠。成龍同志的論文不僅吸取了前幾年已經翻譯出來的資料。而大量使用了第一手資料,對資料的梳理,可謂條分縷析,甚為細緻。 《海外鄧小平研究新論》緊扣每外研究的深層問題。提出了一些深刻而富有新意的思想見解,樸實的文風和流暢的語言。
章節目錄
目錄
總序
序
序二
導論 一個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
一、 海外鄧小平研究概況分析
(一) 海外鄧小平研究的起因
(二) 海外鄧小平承朽戒研究的四個階段
(三) 海外鄧小平研究的隊伍
(四) 海外鄧小平研究的機構
(五) 海外鄧小平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 國朵慨立危內外鄧小平研究現狀簡論
(一) 一個爭議較大的問題
(二) 走向深入研究的一條重要途徑
三、 研究思路的創新之處
(一) “三步走”的研究方法
(二) 四大問題的重新評析
(三) 四個方面的理論創新
第一編 理論來源篇
第一章 割裂對立,還是堅持發展——鄧小平理論與馬克思主義關係研究
一、 海外關於這一問題的基本觀點
(一) 割裂對立論
(二) 堅持發展論
二、 鄧小平理論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三個層次殃妹拜說
(一) 馬克思主義精髓的新概括
(二)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新運用和新發展
(三) 社會主義及其發展道路的新探索
三、 “割裂對立論”錯誤的認識論根源
(一) 看不到鄧小平終生追求馬克思主義的事實
(二) 看不到蘇聯僵化模式給中國造成的巨大代價
(三) 看不到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本質
第二章 消極保守,還是開拓創新——鄧小平理論與列寧主義關係研究
一、 海外關於這一問題的基本觀點
(一) 消極保守論
(二) 開拓創新論
二、 鄧小平對列寧主義的新認識與新發展
(一) 對列寧主義思想實質的全面把握
(二) 對落後國家社會主義及其建設道路的深入探索
(三) 對列寧晚年改革之路的重大創新
三、 “儒教—列寧主義論”的思想誤區
(一) 列寧“民主集中制”與“專政”思想的實質
(二) 鄧小平對待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態度
第三章 否定背離,還是繼承發展——鄧小平理論與毛澤東思想關係研究
一、 海外研究這一問題的基本經過
(一) 初步開始階段(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初期)
(二) 走向正常化階段(從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期)
(三) 曲折反思階段(從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
(四) 新的熱潮階段(1992年“南方談話”以來)
二、 海外關於這一問題的基本觀點
(一) 否定背離論
(二) 繼承發展論
三、 鄧小平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評價
(一) 評價毛澤東功過的基本原則
(二) 完整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
(三) 把毛澤東思想的內容寫清楚
四、 晚年毛澤東的失誤及其糾正
(一) 世界觀上的唯心主義
(二) 社會主義觀上的教條主義
(三) 價值觀上的片面化傾向
(四) 時代觀上的錯誤判斷
五、 社會主義觀的重大飛躍
(一) 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新思考
(二) 義利統一價值觀的新體系
(三) 社會主義觀的新飛躍
(四) 時代觀的新判斷
第二編 哲學基礎篇
第四章 實用主義,還是實事求是——鄧小平理論哲學基礎研究
一、 “實用主義論”的基本觀點
(一) 鄧小平的實用主義等於“有用就是真理”
(二) 鄧小平的實用主義等於“現實主義”
二、 海外鄧小平研究中的“實用主義成因論”葛整精
(一) 從鄧小平的人生經仔敬微歷出發
(二) 從中國共產黨的思維傳統出發
(三) 從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出發
三、 鄧小平哲學立場的自我表述
(一)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二) 改革開放的成功靠實事求是
(三) 堅持騙備實事求是,必須以解放思想為前提
第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還是美國特色資本主義精神——實事求是與實用主義關係辨析
一、 時代精神的異同
(一) 突破教條,變革現實的共同追求
(二) 走向現代化的不同哲學訴求
二、 民族精神的異同
(一) 求實務實、樂觀進取的共同民族精神
(二) 美國功利主義傳統的繼承與中國傳統義利觀的揚棄
三、 理論來源的異同
(一) 實用主義與西方近代哲學
(二) 實事求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四、 世界觀的異同
(一) 面向“實事”的共同出發點
(二) 折中主義與徹底唯物主義
五、 真理觀的異同
(一) 效用原則的絕對化與真理標準的主觀化
(二) 效用的相對性與真理標準的客觀性
六、 價值觀的異同
(一) 美國特色資本主義價值觀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
七、 歷史觀的異同
(一) 強調主體能動作用與反對歷史決定論
(二) 強調主體能動作用與肯定歷史決定論
第三編 價值取向篇
第六章 變相資本主義,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理論社會主義價值取向研究
一、 海外關於這一問題的基本觀點
(一) “變相資本主義論”
(二) “中國武社會主義論”
二、 鄧小平論述姓“社”姓“資”的新視角
(一) 唯物史觀視角
(二) 人類文明發展視角
(三) 對立統一辯證法視角
(四)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視角
(五) 改革開放實踐視角
三、 “變相資本主義論”辨證
(一) 否定社會主義的發展
(二) 割裂社會主義同世界的聯繫
(三) 否定社會主義的多樣性
(四) 否定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
第七章 狹隘民族主義,還是放眼世界的愛國主義——鄧小平理論愛國主義價值取向研究
一、 “民族主義論”的基本觀點
(一) 民族主義已經成為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
(二) 當今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存在著三種可能性
(三) 現今中國民族主義的產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二、 既是世界公民,又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一) “民族主義”界定
(二) 與時代特徵和時代主題密切結合的愛國主義
(三) 寓國際主義於愛國主義之中的社會主義
三、 “民族主義論”辨疑
(一)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能否統一
(二) 中國是否存在侵略擴張性的“民族主義”
(三) 中國的發展是否會導致中國的地域分裂
第八章 殊途同歸,還是根本不同——中蘇改革價值取向比較研究
一、 海外研究這一問題的經過及基本觀點
(一) 問題研究的經過
(二) 兩類觀點
二、 中蘇改革指導思想異同辨析
(一) 對待社會主義態度的不同
(二) 改革方略的不同
(三) 改革目標的不同
三、 中蘇改革是否都意味著馬克思主義的死亡
(一) 不能把僵化社會主義模式作為評價社會主義的標準
(二) 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並沒有死亡
第四編 歷史地位篇
第九章 千秋功過,如何評說——鄧小平歷史地位研究
一、 當代最徹底最成功的社會主義改革家
(一) 中國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二) 切實有效的改革方法
(三) “能夠掌握住國家局勢的領導人”
二、 “中國歷史上的第四位偉人”
(一) “作為政治家的了不起的本領”
(二) “中國現代化之父”
(三) 統一祖國切實可行的途徑
三、 對世界進程產生深遠影響的人
(一) 改革釋放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潛力
(二) 具有世界性價值的經濟思想
(三) 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希望
(四) 當代世界和平的維護者
第十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新飛躍——海外鄧小平研究的核心問題及總體思考
一、 主體性與客觀性相統一的世界觀
(一) 馬克思世界觀革命的實質
(二) 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概括
(三) 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運用和提升
二、 繼承、揚棄和借鑑相統一的發展觀
(一) 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
(二) 當代西方發展理論的揚棄和超越
(三) 東亞現代化經驗的吸收和借鑑
三、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觀
(一) 科學社會主義觀的創立、發展及其曲折
(二) 鄧小平在社會主義觀上的重大突破
四、 義利統一的價值觀
(一) 傳統計畫經濟時代價值觀的基本特徵
(二) 鄧小平價值觀的新體系
五、 開創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態
(一) 鄧小平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原則
(二) 21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的可能選擇
附錄一 國內鄧小平理論哲學基礎研究綜述
附錄二 國內鄧小平理論思想來源研究綜述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二) 鄧小平對待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態度
第三章 否定背離,還是繼承發展——鄧小平理論與毛澤東思想關係研究
一、 海外研究這一問題的基本經過
(一) 初步開始階段(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初期)
(二) 走向正常化階段(從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期)
(三) 曲折反思階段(從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
(四) 新的熱潮階段(1992年“南方談話”以來)
二、 海外關於這一問題的基本觀點
(一) 否定背離論
(二) 繼承發展論
三、 鄧小平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評價
(一) 評價毛澤東功過的基本原則
(二) 完整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
(三) 把毛澤東思想的內容寫清楚
四、 晚年毛澤東的失誤及其糾正
(一) 世界觀上的唯心主義
(二) 社會主義觀上的教條主義
(三) 價值觀上的片面化傾向
(四) 時代觀上的錯誤判斷
五、 社會主義觀的重大飛躍
(一) 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新思考
(二) 義利統一價值觀的新體系
(三) 社會主義觀的新飛躍
(四) 時代觀的新判斷
第二編 哲學基礎篇
第四章 實用主義,還是實事求是——鄧小平理論哲學基礎研究
一、 “實用主義論”的基本觀點
(一) 鄧小平的實用主義等於“有用就是真理”
(二) 鄧小平的實用主義等於“現實主義”
二、 海外鄧小平研究中的“實用主義成因論”
(一) 從鄧小平的人生經歷出發
(二) 從中國共產黨的思維傳統出發
(三) 從中國傳統的政治文化出發
三、 鄧小平哲學立場的自我表述
(一)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二) 改革開放的成功靠實事求是
(三) 堅持實事求是,必須以解放思想為前提
第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還是美國特色資本主義精神——實事求是與實用主義關係辨析
一、 時代精神的異同
(一) 突破教條,變革現實的共同追求
(二) 走向現代化的不同哲學訴求
二、 民族精神的異同
(一) 求實務實、樂觀進取的共同民族精神
(二) 美國功利主義傳統的繼承與中國傳統義利觀的揚棄
三、 理論來源的異同
(一) 實用主義與西方近代哲學
(二) 實事求是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四、 世界觀的異同
(一) 面向“實事”的共同出發點
(二) 折中主義與徹底唯物主義
五、 真理觀的異同
(一) 效用原則的絕對化與真理標準的主觀化
(二) 效用的相對性與真理標準的客觀性
六、 價值觀的異同
(一) 美國特色資本主義價值觀
(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
七、 歷史觀的異同
(一) 強調主體能動作用與反對歷史決定論
(二) 強調主體能動作用與肯定歷史決定論
第三編 價值取向篇
第六章 變相資本主義,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鄧小平理論社會主義價值取向研究
一、 海外關於這一問題的基本觀點
(一) “變相資本主義論”
(二) “中國武社會主義論”
二、 鄧小平論述姓“社”姓“資”的新視角
(一) 唯物史觀視角
(二) 人類文明發展視角
(三) 對立統一辯證法視角
(四) 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視角
(五) 改革開放實踐視角
三、 “變相資本主義論”辨證
(一) 否定社會主義的發展
(二) 割裂社會主義同世界的聯繫
(三) 否定社會主義的多樣性
(四) 否定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
第七章 狹隘民族主義,還是放眼世界的愛國主義——鄧小平理論愛國主義價值取向研究
一、 “民族主義論”的基本觀點
(一) 民族主義已經成為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
(二) 當今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存在著三種可能性
(三) 現今中國民族主義的產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二、 既是世界公民,又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
(一) “民族主義”界定
(二) 與時代特徵和時代主題密切結合的愛國主義
(三) 寓國際主義於愛國主義之中的社會主義
三、 “民族主義論”辨疑
(一)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能否統一
(二) 中國是否存在侵略擴張性的“民族主義”
(三) 中國的發展是否會導致中國的地域分裂
第八章 殊途同歸,還是根本不同——中蘇改革價值取向比較研究
一、 海外研究這一問題的經過及基本觀點
(一) 問題研究的經過
(二) 兩類觀點
二、 中蘇改革指導思想異同辨析
(一) 對待社會主義態度的不同
(二) 改革方略的不同
(三) 改革目標的不同
三、 中蘇改革是否都意味著馬克思主義的死亡
(一) 不能把僵化社會主義模式作為評價社會主義的標準
(二) 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並沒有死亡
第四編 歷史地位篇
第九章 千秋功過,如何評說——鄧小平歷史地位研究
一、 當代最徹底最成功的社會主義改革家
(一) 中國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二) 切實有效的改革方法
(三) “能夠掌握住國家局勢的領導人”
二、 “中國歷史上的第四位偉人”
(一) “作為政治家的了不起的本領”
(二) “中國現代化之父”
(三) 統一祖國切實可行的途徑
三、 對世界進程產生深遠影響的人
(一) 改革釋放了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潛力
(二) 具有世界性價值的經濟思想
(三) 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希望
(四) 當代世界和平的維護者
第十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新飛躍——海外鄧小平研究的核心問題及總體思考
一、 主體性與客觀性相統一的世界觀
(一) 馬克思世界觀革命的實質
(二) 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概括
(三) 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運用和提升
二、 繼承、揚棄和借鑑相統一的發展觀
(一) 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
(二) 當代西方發展理論的揚棄和超越
(三) 東亞現代化經驗的吸收和借鑑
三、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觀
(一) 科學社會主義觀的創立、發展及其曲折
(二) 鄧小平在社會主義觀上的重大突破
四、 義利統一的價值觀
(一) 傳統計畫經濟時代價值觀的基本特徵
(二) 鄧小平價值觀的新體系
五、 開創馬克思主義哲學新形態
(一) 鄧小平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原則
(二) 21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的可能選擇
附錄一 國內鄧小平理論哲學基礎研究綜述
附錄二 國內鄧小平理論思想來源研究綜述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