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藤狀灌木,稀直立,枝無刺;小枝具多數瘤狀皮孔,幼時被疏短柔毛。葉紙質,大小異形,交替互生,小葉卵形,長不超過3厘米;大葉橢圓形或矩圓狀卵形,長5-11厘米,寬2.5-4.5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形,邊緣具細鋸齒或鈍鋸齒,兩面乾時呈綠黃色,側脈每邊5-7條,上面稍下陷或平,無毛,下面凸起,沿脈被金黃色短柔毛,稀近無毛;葉柄長7-15毫米,被短柔毛。
花雜性,單生或2-4個排成腋生聚傘總狀花序,5基數,花梗長2-3毫米,有疏短微毛;萼片長圓狀披針形,頂端尖,內面有不明顯的中肋,早落;花瓣寬橢圓形,全緣,近截形;雄蕊約與花瓣等長,稍短於萼片;子房球形,3室,每空有1胚珠,花柱3,稀2淺裂,長約為子房的1.5倍。
核果倒卵狀球形或近球形,長6-7毫米,直徑約5毫米,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成熟時深紅色或紫紅色,具3分核;果梗長5-7毫米;種子3-2個,背面有長為種子1/2的短溝。花期8-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3月。
近種區別
本種外形酷似台灣鼠李R. formosana Matsum., 但後者核果較小,萼片在結果時宿存,與本種不同。兩種在分布上也不同。
生長環境
海南鼠李生長於山谷密林中。
分布範圍
海南鼠李產於中國廣東海南島。模式標本采自海南島五指山。
主要價值
海南鼠李果核榨油可制潤滑油、油墨和肥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