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鋼鐵有限公司(簡稱海鋼)為露天開採礦山,是我國最大的富鐵礦石生產基地之一,屬國有大一型企業,現為海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省屬大型企業。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海南鋼鐵有限公司
- 總部地點:海南
- 成立時間:1957年
- 公司類型:私企
- 員工數:300人
- 簡稱:海鋼
公司概況,歷史沿革,生產規模,礦產資源,機構設定,發展戰略,
公司概況
1957年至2004年累計完成采剝總量49626.61萬噸,原鐵礦石14816.51萬噸,向國家輸出優質成品鐵礦石11434.55萬噸,實現利稅23.05億元,上繳利稅19.26億元,是國家投資3.4億元原值的5.6倍,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和海南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歷史沿革
海鋼前身為海南鐵礦(又稱石碌鐵礦),位於海南省西南部的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境內,占地面積60平方公里,北距海南省省會海口市192公里,西距東方市八所港52公里。海南鐵礦最初由石碌、田獨兩個鐵礦組成。1939年2月日本侵占海南後,對海南鐵礦進行掠奪性開採,1939年至1945年,共運走礦石338.26萬噸。1945年至海南解放,國民黨從田獨鐵礦開採運出礦石57.84萬噸。海南解放後,田獨鐵礦於1953年復采,1960年采完;石碌鐵礦於1957年7月1日恢復生產。
生產規模
海鋼礦山自1957年復產以來,經過三期建設和擴建,已經發展成為機械化程度較高,具有採礦、運輸、破碎、篩分、選礦、尾礦回收、電力、機修、汽修、電修、金屬加工、炸藥生產、基本建設等綜合生產能力的露天礦山企業。礦山生產能力為年采剝總量1600萬噸,原鐵礦石460萬噸,成品鐵礦石300萬噸。
礦產資源
海鋼礦產資源豐富,是一個多金屬和非金屬礦伴生的礦區,以富鐵礦石儲量大、品位高而著稱。礦區已探明有原生鐵礦體38個、坡積鐵礦體6個。鐵礦石總儲量為3.14億噸,截止2004年底保有儲量為1.303億噸,鐵礦石平均品位51.15%,最高品位62.36%,其中平爐礦平均品位62.07%,高爐富礦平均品位52.82%。產品主要供應武鋼、寶鋼、柳鋼、上鋼一廠等國內大型鋼廠。礦區還賦存氧化銅礦體4個、硫化鈷礦體6個,以及白雲岩等多種礦產資源。鈷礦儲量370.5萬噸,鈷金屬量9987噸,其品位之高居國內之首。
海鋼生產的鐵礦石,不僅品位高、質量優,而且在高爐冶煉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一是塊礦成份穩定,粒度整齊,物理性能好;二是對於高鐵低矽的高鹼度燒結礦,可以增添必需數量的海南粉礦用於固結的液相;三是完善爐料結構,調劑爐渣鹼度,已成為高爐首選的酸性配加料;四是適合生產球墨鑄鐵;五是有利於增加煤粉噴吹量;六是有利於改善爐渣流動性;七是有利於使用釩—鈦礦冶煉的高爐改善爐況的順行;八是有利於護爐,延長高爐爐襯壽命。這也是海南礦不同於國內外其他礦石的特點所在。由於這些優點,海南礦成為我國高爐合理搭配爐料結構的首選礦石。
機構設定
海鋼下屬38個單位。主體單位:露天採礦部、選礦廠、地質測量處、機關(13個處室);生產輔助單位:動力廠、機修廠、設備檢修廠、汽車大修廠、機械動力處、物資供應公司、建設公司;後勤服務和社會職能單位:生活服務公司、街道辦事處、社會保障處、培訓中心、職工醫院、子弟學校、石碌礦區公安局;獨資合資企業:鈷銅冶煉廠、廣州公司、海口辦事處、集體企業公司、海南海能達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濱海大酒店、三亞度假村、海南冶金礦山聯合有限公司、瓊海金荔園農業科技開發公司、陵水和盛實業有限公司、昌江寶島剛玉磨料有限公司、昌江水業有限責任公司、富海華鈷銅有限公司、鞍海公司。
發展戰略
海鋼在改革發展中,面臨著礦產資源逐年減少、稅費過高、企業辦社會負擔過重、經營機制不活等困難的挑戰。海鋼在搞好礦石生產的同時,積極尋求新的經濟成長點,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實施轉產發展戰略,增強企業後勁。相繼在廣州、珠海、海口、三亞等城市建起了頗具規模和檔次的大酒店;種植了橡膠和荔枝、芒果、台灣大棗、火龍果,番石榴等熱帶水果;投資興建了黑剛玉項目;在海南陵水縣建成了工廠化養殖鮑魚基地;海南瓊海市種植優良荔枝12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