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菜豆樹(學名:Radermachera hainanensis Merr.)是紫葳科,菜豆樹屬常綠喬木。高可達20m,除花冠筒內面被柔毛外,全株無毛;小葉紙質,長圓狀卵形或卵形,兩面無毛;花序腋生或側生,少花,為總狀花序或少分枝的圓錐花序;蒴果長達40cm,種子卵圓形,薄膜質,花期4月。
海南菜豆樹喜疏鬆土壤及溫暖濕潤的環境,適生於石灰岩溶山區。分布於中國廣西、廣東等地。因其樹幹通直,適合作庭院樹、行道樹,其木材可作家具,根、葉、花果均可入藥。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病害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6-13(-20)m,除花冠筒內面被柔毛外,全株無毛;小枝和老枝灰色,無毛,有皺紋。
葉為1至2回羽狀複葉,有時僅有小葉5片;小葉紙質,長圓狀卵形或卵形,長4-10cm,寬2.5-4.5cm,頂端漸尖,基部闊楔形,兩面無毛,有時上面有極多數細小的斑點,側脈每邊5-6條,纖細,支脈稀疏,呈網狀。
花序腋生或側生,少花,為總狀花序或少分枝的圓錐花序,比葉短。花萼淡紅色,筒狀,不整齊,長約1.8cm,3-5淺裂。花冠淡黃色,鐘狀,長3.5-5cm,直徑約15mm,最細部分直徑達,mm,內面被柔毛,裂片闊腎狀三角形,寬10mm。
蒴果長達40cm,粗約5mm;隔膜扁圓形。種子卵圓形,連翅長12mm,薄膜質。花期4月。
生長環境
海南菜豆樹適生於中國南亞熱帶至熱帶的丘陵及平原地區。分布區年平均氣溫21-22.8℃,≥10℃年積溫7400- 8400℃,極端最高氣溫37-39℃,能耐輕霜及短期0℃左右低溫。年平均降水量1100-1600mm。多在海拔500m以下的山腰下部和山谷的次生林中散生。對土壤水肥條件要求較高,宜於四旁種植及石灰岩山區綠化。
分布範圍
海南菜豆樹產中國廣西龍州、寧明、靖西,海南、廣東南部、雲南南部,越南亦有分布。
栽培技術
採種
在海南南部種子於8-9月大量成熟,廣西等地於10月下旬成熟,各地氣候不同,種子成熟期不一。當圓條狀長果實由粉綠色轉呈黃褐色,扭曲,並開裂時,及時採摘。採收後的果實可在陽光下暴曬,不斷翻動,果實裂開。種子自然脫出,及時收集,種子輕而薄,易被風吹散,用袋裝置於通風涼爽處,但不宜在自然狀態下久藏,用低溫乾燥貯藏,發芽力可保持1年。種子淨度63%-77%,千粒重1.00-1.49kg。
育苗
苗圃地宜選擇在地勢平坦,陽光充足,近水源,排灌方便,地下害蟲少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在播種前先將苗床翻曬.進行消毒。1周后再起畦作床,床面平整,土細碎,不留土塊。種子在播種前用清水浸泡24小時,撈起晾乾後,與適量過篩的火燒土拌勻,均勻撒播於床面,不宜過密,覆土要薄,然後蓋草,用細孔花灑淋足水,保持床面濕潤.約4-5天種子即發芽出土,及時揭去蓋草,換搭蔭棚,每天早晚淋水,防止床面乾燥,約延續16-20天出苗結束,發芽率達61%-84%。成苗率75.4%-86.1%。育苗成敗的關鍵是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防止猝倒病的發生,幼苗極易染病,成片死亡。所以當幼苗有2對真葉以上時及時移苗或分床,將小苗移入預先準備好的營養袋中培育,或分床苗,但要加強水肥管理,營養袋苗當年9月份雨季即可上山種植;分床苗採用1年生高80cm以上的裸根苗上山種植,注意漿根,保持根系完整。
種植
由於海南菜豆樹對水肥條件要求較高,栽植時應注意選擇四旁和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的丘陵地。有條件的地方進行機耕,穴狀整地。植穴規格50cm×50cm×40cm,株行距2m×3m或3m×3m;在四旁採用60cm×60cm ×50cm的大穴種植。在雨季來臨前,在植穴內回土,先回表土,施基肥,每穴施土雜肥2kg,與表土充分混勻,當下過一場透雨後進行種植,穴面應稍高出地面,防止雨後積水。
撫育
海南菜豆樹定植後很快能恢復生長,幼林生長較快,注意加強撫育管理,特別要禁牧,防止牛羊的破壞;定時砍雜除草,每年在雨季前結合除草鬆土,追施複合肥,每穴100g。3-5年即可鬱閉成林,成片林注意疏伐,伐除被壓木和有病蟲害的植株,促進林木生長。
病害防治
海南菜豆樹在苗圃幼苗期如遇高溫濕熱的天氣,猝倒病嚴重,應及時拔除或移開過密的幼苗,加強苗床的通風透氣。
主要價值
經濟
海南菜豆樹木材紋理通直,暗紅棕色,材質硬而稍重,結構細緻而均勻,加工容易,耐腐,乾燥後稍開裂,但不變形,縱切面平滑而有明亮的光澤,色調鮮明,生長輪略現花紋,頗美觀,為優良家具材和美工材。
觀賞
海南菜豆樹樹形美觀,樹姿優雅,花期長,花朵大,花香淡雅,花色美且多,幾乎每個枝條都有花序,一個花序軸上的許多花朵往往同時開放,排成一長串金黃色的花帶,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園林套用前景。
藥用
海南菜豆樹的根、葉、果可做藥用,具有涼血、消腫、退燒的作用,可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