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歷史背景,設計建造,技術特點,艇型結構,動力裝置,主炮系統,副炮系統,聲納雷達,反潛武備,系列改型,037型,037-I型,037-IS型,037-IG型,出口型號,性能數據,本級艇,服役動態,試航作戰,追美潛艇,西沙海戰,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20世紀50~60年代,中國海軍在與台灣國民黨海軍的較量中,輕型水面艦艇部隊已經取得了相當的戰鬥經驗。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台灣方面開始以較小的美制獵潛艦和護航炮艦取代大型的美制護航驅逐艦開展對大陸沿岸地區的騷擾,中國海軍原先以
魚雷快艇的偷襲為主的打擊方式逐漸轉化為以護衛艇牽制敵艦火力再以魚雷快艇偷襲的聯合打擊模式,有的時候甚至出現了完全依靠護衛艇打擊敵艦的情況。在這種以快制快的炮擊對抗中,限制了護衛艇部隊發揮其戰鬥力的,恰恰是當時充當著護衛艇部隊主力的各型護衛艇自身。
護衛艇部隊中較老的55甲型護衛艇速度慢火力弱,較新的0111護衛艇(也就是後來的
062型護衛艇)在保衛沿海地區的一系列海上戰鬥中擔負重任,但是由於其噸位較小,在和台灣方面的340噸級江字號獵潛艇的對抗中火力上並無絕對優勢,同時其耐波性能也不適用於當時正在向南延伸的海上國防線。從這兩方面看,研製一型體型較大可裝備更強的火力、有較好的適航性的輕型水面艦艇勢在必行。當時,中國在建設海軍過程中曾與蘇聯先後簽定了“
六四協定”和“
二四協定”,先後從蘇聯引進了
6604型獵潛艇和6641型獵潛艇的技術,並且建造了前者,還得到了後者的一些技術。由於這兩型艇的噸位較大,中國的軍工科研工作者看到了值得借鑑的價值。至此,能深入近海較廣闊海域機動作戰和執行多種任務的新型戰鬥艦艇,037型獵潛艇就已經呼之欲出了。
50年代後期中國海軍重點推進的主力艇型主要有兩個:其一是根據“六四協定”引進的蘇制6621型飛彈艇(國內仿製型號稱021型)替代建國之初引進的老式魚雷艇,充當新一代近海反艦突擊平台;另一種是在引進的蘇制6604型獵潛艇的技術基礎上,結合國內當時正在發展的最優秀炮艇——062型護衛艇的設計思路上發展而成的037型護衛獵潛艇。
設計建造
1956年,海軍艦船修造部設計處開始調研論證代號為037的大型獵潛艇方案,並擬定了戰術技術任務書。按照當時海軍與一機部九局的分工,先由海軍艦船修造部提出戰術技術任務書,然後一方面由設計處自行進行方案設計,一方面交船舶產品設計院按任務書做擴大初步設計和技術設計。蘇聯專家協助船舶產品設計院擬的設計方案是參照“二四協定”轉讓的6641型“小獵”(215噸)號技術資料提出的。1960年3月,雙方分別準備的意見在討論時產生了分歧,船舶產品設計院按蘇聯專家意見提出的仿6641型放大方案,長寬比較小,水線長只有52米,用4台40Ⅱ主機的航速只能達26節;海軍艦船修造部設計處提出的01Ⅱ艇放大方案,長寬比較合理,水線長58米,同樣用4台40Ⅱ主機,航速將大於28節。經作多種布置方案和船模試驗,結果表明採用艦船修造部設計處的方案和線型,將水線減到56米,航速也可保證28節,各項性能仍可達到任務書的要求,總體布置亦較滿意,經反覆商討,同意採用該設計方案。
設計方案確定後,該艇由一機部船舶產品設計院第一產品設計室承擔設計,主持設計的有呂永盛和馬守倫等人。1960年11月初,召開了技術設計審查會,根據部隊的意見作了許多改進。1961年七院成立後,701研究所加強了該型艇的設計力量並完成了技術設計。1962年,由於南海護航和護漁的迫切需要,該型艇於8月7日開工建造。
037型獵潛艇首艇由大連造船廠分段加工,經鐵路運到廣州,在黃埔造船廠建設工地組織裝配建造。首艇(舷號278)於1963年12月17日下水,1964年3月開始試航,試航結果滿足設計要求。完成第一階段試航後,278號艇航渡到海南榆林港,進行第二階段試航;在完成了幾十個主要項目的試驗後,1964年11月16日交付部隊使用。此後到1966年,為在實際風浪環境中考核艇的航海性能、艇上各裝備的使用性能和全艇的作戰能力,曾對該艇組織3次擴大的耐波性試驗。試驗結果不僅證明該型艇有較好的快速性能,最大艇速達30節,而且穩性、耐波性基本滿足在7到8級海情下安全航行的設計要求。
第2艘艇(舷號279)由大連造船廠轉讓黃埔造船廠建造,為的是以後分配給南海艦隊的艇可由該廠生產。1964年3月20日開工建造,1965年7月28日下水,1965年11月8日入役。1966年1月,經改進後的第2艘艇在海南島榆林港琅琊灣進行深水測速試驗,最大航速達30節,至此037型艇的試造獲得圓滿成功。
1966年下半年起,東海、北海艦隊需要的艇安排在上海求新造船廠開工並成批生產,在建造中又不斷地對該艇進行有步驟的改進和完善。1972年,為適應批量生產的需要,又對施工圖作了全面整理,建造廠也從南海的黃埔造船廠擴展到上海的求新造船廠和北方的青島造船廠,1974年9月召開了設計與生產定型會。到1975年2月,該型艇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批准設計和生產定型時,已有4種設計配套方案,包括安裝空調裝置以適應於南方、安裝輔助鍋爐與暖氣設備以適用於北方的方案,全部材料和設計立足於國內,能滿足批量生產需要。此後,根據海軍需要,為擴大生產批量,曾安排在4個船廠同時生產。自60年代中期至1982年的10多年間,037型艇共建造了上百艘。1978年,037型獵潛艇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79年獲國防工辦質量銀質獎。
技術特點
艇型結構
037型獵潛艇採用了平甲板常規排水型艇形,乾舷較低,艇首略帶舷弧。艇首尖瘦高挑,有利於快速性和以防上浪。艇中部和艇尾寬度變化不大,有利於甲板、艙室和艇尾4具螺旋槳的布置。艇尾上甲板向下傾斜,便於深水炸彈的投放。
該艇上層建築十分簡單,分兩部分集中在艇中部。前部上層建築分為三層,一層內主要有彈藥艙,生活艙等艙室;二層主要是雷達、航海等作戰艙室,其前部甲板平台上布置有1座25毫米炮;三層為露天駕駛、指揮台,設有頂棚,後面是一座三腳桁格主桅,上裝有6641型的“罐頂”水面搜尋雷達。後部上層建築只有一層,頂部前方布置有細長的煙囪,後部是1座25毫米炮。
動力裝置
037型獵潛艇的動力裝置是從蘇聯引進生產的40Д型中速柴油機。該機型的國產化型號為12VE230ZC型中速柴油機,1962年由滬東造船廠和上海汽輪機廠同時開始試製,兩廠的樣機均於1966年通過鑑定,最後決定定點在上海汽輪機廠生產,規劃年生產力為50台。12VE230ZC型中速柴油機功率達1617kW(2,200hp),轉速750轉/分,037型獵潛艇以4台該型機作為主機,可以達到30節以上的最大航速。1980年,該型機改進為12VE230ZC-I型中速柴油機,除降低燃油消耗率達5%之外,還裝有電遙控裝置,可以實現遙控操縱,有效減輕了輪機兵的值守工作強度。
主炮系統
中國海軍一貫重視對海火力。037型獵潛艇除兩座61式25毫米雙聯裝艦炮(射速270發/分,對空射程3千米,彈重0.34千克)外,前後還各裝1座採用半封閉結構的66式雙聯裝57毫米艦炮,用於殲滅6000米以內的水上目標和斜距5000米內的空中目標。1958年,中國開始自行研製艦炮,海軍當時用的蘇制艦炮主要有25、37、100和130毫米口徑,小口徑艦炮品種少,雖然計畫仿製30毫米全自動艦炮,但仍然缺乏一種既能做小艇主炮又能做大艦副炮的艦炮。海軍特別需要一種對抗當時國民黨海軍艦艇上常用的美制76毫米艦炮的武器。由於蘇制85毫米艦炮(6604型裝備)太重,所以中國海軍決定選擇57毫米口徑,研製一種全自動的新艦炮。美制76毫米艦炮最大射程13000米左右,因此海軍要求新57炮的射程超過美式76毫米艦炮,這是一個包括新彈和新炮的全新項目。由於當時中國技術基礎薄弱,科研經驗不足,新火炮研製工作遇到許多波折。1963年,為了儘快拿出新裝備,一個應急方案出台了,這就是利用59式單管57毫米高射炮的彈藥和自動機改裝一種雙聯裝艦炮。1966年初,第一代樣炮研製出來,後經過工廠靶場小型射擊試驗和鑑定試驗、海上浮靶射擊試驗,證明火炮精度良好,後又根據海上作戰需要對制退機、火炮電傳動和揚彈機、瞄準具操作等問題進行了多項改進,最終通過了設計定型,投入批量生產,稱為66式雙57炮。該炮單管戰鬥射速每分鐘70發,最大射程12000米,最大射高8000米,對海陸有效射程6000米,半自動瞄準,裝填方式為揚彈機加人力裝填。66式雙57艦炮的彈藥主要有曳光殺傷榴彈和曳光被帽穿甲彈兩種,全彈重6.42千克,彈丸重2.8千克。該炮雖然未達到海軍要求的射程,但在以後的戰鬥中顯示出了不俗的火力,對海火力大大超過了6641型。
037型和037-I型獵潛艇的主炮均為66式雙57毫米炮,初速:1000米/秒,射速:210-240發/分,最大射程:12000米,最大射高:8800米,高低射界:-10-8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178,全重:8000公斤,炮手人數:8人。037-IG和037-IS型獵潛艇的主炮則變更為76A和76F式雙管37毫米艦炮。其中76A型的特點是可遙控,能全自動瞄準射擊,炮塔為全封閉式設計,下部設有大容量的彈艙,內裝有常規穿甲彈和裝有近炸引信的爆破彈。最大射速達到300發×2/分,初速1000米/秒,對海最大射程為9.4千米,對空有效射程為5.5千米,對反艦飛彈的有效射程為2.7千米點。76F則可有人直接操作。
副炮系統
037-I型獵潛艇的副炮為69式雙聯30毫米艦炮。主要戰術技術性能:口徑30毫米,初速1050米/秒,身管長2144毫米,全炮重1800千克,射速2000發/分,有效射程3334米,有效斜射距離4000米,高低射界-12度~+87度,方向射界左右各176.5度,配用彈種為殺傷爆破燃燒彈、曳光彈和穿甲爆破彈,彈箱容量500發,迴轉半徑2060毫米。
聲納雷達
037-I型獵潛艇安裝有試驗性質的SS12型拖曳聲納:法國湯姆遜-辛特拉公司的SS12是一種全向中頻聲納,適合小型艦艇或中型艦艇使用。它包括一安裝在固定或伸縮整流罩內的艦體聲納,還/或有一變深聲納,在後期型號中稱為mini-ulis系統,ach公司研發生產,甲板質量低於4噸。系統採用連續波調頻工作方式和特殊的相干數據處理和顯示方法,避免了全向搜尋時平顯上的信號畸變,多種工作模式令聲納可發揮較佳性能。數據有效性高,保證了快速可靠地區分目標的能力。
聲納頻率:13KHz波段3重頻;工作模式:波形:連續波,方波脈衝,餘弦平方脈衝;調製:調頻,雙曲線調製;發射增益:212db;探測標度:2,4,8,16公里;被動偵聽:噪聲或聲納信號自動跟蹤兩個回聲目標,自動轉送數據到武器系統的控制部分;機械部分:拖曳體伺服系統,可將拖曳體偏離/震動幅度控制在+-2米內;拖曳速度:16節;最大拖曳速度:30節;收/放時間:6分鐘;最大放纜速度:3m/s;纜長:約200米;直徑:14毫米;最大質量負荷:7噸。
037型艇上裝備的蘇聯製造的“罐頂”水面搜尋雷達,對海作用距離38千米(部分艇為“皮頭”雷達)。
反潛武備
037型的反潛武備與6641型相同。艇首4座RBV-1200型火箭深彈發射裝置,五聯裝,分上下兩層排列,上層3管,下層左右各1管。為了實現火力控制,確保快速準確地跟蹤瞄準目標,採用了電力瞄準傳動裝置,可消除艦艇的縱搖影響,具有單平面瞄準穩定功能。深彈有效射程為400-1450米,散布橢圓為70×120米,再裝填為人工裝彈。RGB-12反潛火箭深彈彈徑為250毫米,彈長為1230毫米,彈重為71.5千克,戰鬥部裝藥重32千克,配有KDV觸發定時引信,可在設定深度上起爆或撞擊艇殼起爆,對潛作戰深度為10~300米,破壞半徑為5米。該彈的主動段最大末速為120米/秒,極限下潛深度為6.85米/秒。艇尾前邊還設有2座BMB-2型深水炸彈發射裝置,分別朝向左右兩舷,使用時,將深水炸彈爆炸深度定好,然後一個一個放到發射裝置上彈射出去。艇尾中部還有2座深水炸彈投放架,共裝18枚深彈,使用時,尾門打開,所有深彈立即投入水中。
037型艇還具有水雷作戰能力,艇上設有2條水雷布放軌道,位於艇尾左右兩舷側,艇上共可攜帶12枚水雷(有資料稱帶觸發水雷“錨雷”10枚,沉底或非觸發水雷8枚)。
037型獵潛艇的搜潛設備為1部“塔米爾”小型艦殼聲吶,後期被國產聲吶取代。
系列改型
037型
037型獵潛艇是在蘇聯轉讓的部分6641型艇的圖紙基礎上,由701所設計。建造數量達到了100餘艘。037型首艇由廣東黃埔造船廠建造,1962年底下水,1964年11月服役;從1972年起上海
求新造船廠與
青島造船廠也開始建造。037艇共有4種不同的設計,以適應中國南方與北方的不同氣候環境。
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為駐香港部隊選擇新型飛彈護衛艇的招標過程中,由037型獵潛艇的研製單位701所提交的方案敗在了708所的037-II型飛彈護衛艇手中(037-II,北約稱之為“紅箭”級。但是,儘管該級艇也被冠以037的編號,但實際上該級艇與037型獵潛艇家族並無任何繼承關係,甚至連推進器的軸數都是3根而非037系列一直保持的4根)。但是由於037-II型飛彈護衛艇的價格過高無法普及而飛彈護衛艇的需求又很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海軍最終重新採購了新的一型037型導護艇037-IG,也就是北約代號“紅星”級。
037家族的改進,則是貫穿在整個037發展史中從未間斷。小到為了適應不同地區氣候環境分別研製的裝空調的南方型、裝蒸汽暖氣系統的北方型以及援外南方型、援外北方型,大到海軍醫療救護艇改型和快速救生船,甚至還有並未投產的燃氣輪機動力型037G型。其家族成員眾多,裝備也各有不同。
037-I型
進入到80年代後,隨著和西方的軍事交流的開始,037的第一代重要改進型037-I型獵潛艇出現。該型艇是在037的基礎上適當加長,調整了武器裝備。在037-I的身上,出現了雙30毫米防空炮、法制拖曳式聲納等令人眼花繚亂的的新式裝備。037-I型獵潛艇被北約稱為“海鳩”級。
037型獵潛艇建成後,考慮到該艇在南海活動的適航性不足,在1974年末就提出了改進的構想。基本思路是借鑑62型高速護衛艇加長2米後增裝武器裝備,擴大油、水容量,提高續航力而又不致明顯降低航速的經驗。701所三室駐上海求新造船廠工作組於1974年11月完成了037改型艇的初步方案論證,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工作一直未落實。直到1978年,經海軍批准,正式向六機部提出了改型艇(代號為037-Ⅰ)的設計試製任務。
037-I型艇在加長4米仍保持原航速的情況下,增大排水量約45噸,增加油、水量約30噸,提高續航力和自持力,改善了艇的居住性;設定海上縱向加油裝置,以滿足海上補給需要;採用380伏交流電代替原來的110伏直流電,既減輕全艇電氣設備重量,又順應了船用電機電器的發展;在增裝減搖鰭後,改善了艇的適航性;換裝了聲吶及30毫米全自動火炮系統,提高了反潛防空的戰鬥性能;反潛武器換裝了新型的火箭深彈,增加了指揮儀,構成反潛武器系統,提高了攻潛的速度和命中率;艇的武器系統作戰指揮和控制方面有了改善,提高了艇的戰術技術性能。
037-I型首艇(舷號688)於1981年開工試製,1982年開始試航,發現一些問題後又進行了改進,於1983年建成,1984年初交付部隊。隨後投入批產,部分艇參加了南沙巡邏任務,經受了考驗。該型艇西方稱為“海鳩”級。
037-I型艇長度為62.8米,滿載排水量450噸,續航力達到1750海里/18節,但航速略降,為28節,人員編制71人。
037-I型艇原61式雙聯裝25毫米艦炮換用了仿改自蘇聯AK-230的雙聯裝30毫米全自動小口徑艦炮武器系統。該炮當初隨021型艇(西方稱為“黃蜂”級飛彈艇)一同引進,當年由於雙30炮的資料不全,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才國產化,1976年國產雙30艦炮在021型18號艇上首次裝備,而雙30艦炮全自動系統一直到80年代初才裝艇。配套的火控雷達裝在指揮台頂部與021型艇相同的球型雷達罩內。同037型相比,改型艇防空能力得到提高,對海火力也相應有所提高。
該型艇的上層建築擴大,採用連續甲板連線前後甲板室,連線部裝有較大的三腳桁格主桅。037-I型首艇在後甲板室頂部建有一個小型煙囪,這使它明顯區別於其它同型艇,但由於使用中發現不便,後續艇又改回了原設計。1986年,求新船廠在688號上加裝了法國湯姆遜公司的SS12變深聲吶,加強了艇的反潛探測能力,為此拆除了後主炮和後甲板上的一些反潛武備,至少還有一艘同型艇(舷號693)進行了相同的改裝。1987年,又改裝了12VE23OZC-Ⅱ中速大功率柴油機,功率2500多馬力,增大了推進總功率,使艇的航速提高了2節。
037-I型艇自動化程度仍較低,主炮仍為人工操作,露天指揮方式落後且人員工作條件惡劣等,只能是為更新型艦艇入役前的一型“過渡艇”。
037-IS型
隨著大規模戰爭的威脅減少和低烈度衝突的威脅增加,海軍方面對於037型艇的要求又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這導致了037系列家族中最後一個產量比較大的成員的誕生,這就是被北約稱為“海青”級的037-IS型獵潛艇。該級艇的設計仍舊是建立在以037-I型獵潛艇為基礎,但在外觀和武備上有了較大的調整。
037-IS型大型反潛護衛艇,由上海求新造船廠製造。排水量478噸,最大航速28節。037-IS型獵潛艇是037系列中最後一個產量比較大的成員,它在外觀和武備上與最初的037型艇已有了較大的調整。
037-I型的進一步改進型被稱為037-IS型,該型艇在037-I型艇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的改進,滿載排水量增至478噸,採用了經改進的037-I型的艇體、一體化的上層建築和封閉式的艦橋,一改前兩型的三腳格桅而改用類似俄羅斯“毒蜘蛛”級飛彈艇的略帶後傾的整體式桅桿。
最大的變化在於武備的全部更新。在前兩型艇上作為主炮的66式雙57炮,由於使用中發現故障率偏高,換成了中國海軍的制式裝備76式雙聯裝37毫米全自動艦炮。這種艦炮射速快,自動化程度高,炮位僅需1名炮手操作。早期型的037-IS艇上裝備的是敞開式雙37炮,後期型改為採用全封閉炮塔的76A式雙37炮,稍後更有76F型雙37炮裝艇使用。上層建築頂部還裝有1座用於艦炮火控的光電指揮儀,使之構成雙37炮武器系統,火力精度大為提高。
037-IS型艇取消了副炮,在原炮位安裝了2座雙聯裝14.5毫米艦載機槍。
艇首位置用2座新型87式六聯裝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替換前兩型艇的4座五聯裝反潛火箭深彈發射裝置,可以自動裝填,配用的火箭深彈射程更遠,而原兩型艇上裝備的深彈發射裝置和深彈投放架已被取消。
從表面上看,037-IS的對海火力大為降低,似乎有違中國海軍一貫強調對海火力的傳統,但其中折射出的信息卻頗耐人尋味:以前037型實際上是被中國海軍當作主戰裝備使用的,遂行的任務應該是由護衛艦甚至驅逐艦去完成的,只是由於中國海軍裝備上的捉襟見肘,缺乏大型的驅護艦,037型艇才不得不被推上主戰裝備的地位,這也是特殊的時代環境造成的,也算是頗為苦澀而窘迫的“中國特色”吧!隨著中國海軍裝備的發展,新型的驅護艦不斷入役,反潛作戰的使命已交由性能更先進的驅護艦承擔,037型艇的使命已改為以巡邏、護漁和搜救為主,實際上執行的就是當初炮艇的任務,這樣看來,037-IS用雙37炮去應付所謂的“低烈度衝突”已是夠用,且和主戰裝備的統一又給後勤保障也帶來莫大好處。
037-IS型已經從原型偏重“護衛”的反潛快艇重新定位為具有有限反潛功能的巡邏艇,其通用性和實用性更好,現役約26艘。作為一型優秀的廉價巡邏艇,037將能很好地擔負起保衛祖國海洋權益的重任。
037-IG型
037-IG型("紅星”級)大型飛彈護衛艇,現役舷號為:715、716、717、718、719、751~761、764、765、766、767、768、651~655,由上海求新造船廠製造,後續艇還正在建造中。
排水量:478噸
主尺度:
艇長:65米,
型寬:7.2米,
吃水:2.3米
動力:4台柴油機,13000馬力
航速:32節
續航力:1300公里
編制:60人
飛彈:兩聯裝YJ-81(C801)艦艦飛彈2座
火炮:37毫米/63雙聯全自動艦炮2座,14.5毫米雙在線上槍2座
據外電報導:中國海軍開始使用俄羅斯製造的AK176-M 艦炮改良037-II紅箭級飛彈護衛艇。在最新一艘774號艇上發現該級別艇原來裝備的76A型37毫米雙連裝炮已經被AK176-M取代。此舉改良顯然希望提高037-II級護衛艇對水面艇目標的打擊能力。AK176-M艦炮為76.2毫米口徑,每分鐘射速60~120發。自動裝填同一彈種,兩個通道總共備彈152發。2人控制,全系統重量16.5噸。最大射程15.5 公里。射高11.5公里。火控雷達名稱是MR120-02,並且擁有一個電視跟蹤系統。但是在774 艦上沒有發現MR123-2,該艦依然使用原來制導76A的北約稱之為Rice Lamp“谷燈”的I波段雷達。
升級後的037-II通用飛彈艇具有防空、反潛、反艦、掃水雷、掃地雷、登入艇、對岸火力支援、補給船、兵力投送等功能。
出口型號
037型獵潛艇因其造價低廉、性能適中,很適合世界上一些開發中國家的近海防衛需求,因此曾經出口到孟加拉、埃及和阿爾及利亞等國家。
037型獵潛艇艇尾的57毫米炮可以改裝飛彈發射裝置。後期批次的中國海軍該級艇安裝有三角式前桅和短小的樁式主桅。緬甸海軍裝備的首批該級艇就是這種改型。
037型獵潛艇出口型艇上裝備詳情:
雷達:對海搜尋--“套頭”或“光頭”搜尋雷達;導航--“尋路者”導航雷達(緬甸),德卡導航雷達系統(埃及)
聲納:“雄鹿耳”“塔米爾”11艇殼聲納(孟加拉);
電子戰:中國產BM/HZ8610型電子支援系統。
飛彈:4部“鷹擊-1”(代號:YJ-1/C-801)反艦飛彈發射裝置,可代替後57毫米炮(中國,可選)
火炮:4門中國產57毫米/70型炮(2座雙聯裝);4門前蘇聯25毫米/60型炮(2座雙聯裝,埃及2座23毫米雙聯裝炮)
魚雷:6部323毫米魚雷發射管(2座三聯裝,埃及海軍裝備2部);Mk44型或馬可尼“黃貂魚”魚雷。
深彈:2部BMB-2深彈發射裝置;2部深彈投放導軌。
誘餌:2部PK16干擾發射裝置(朝鮮)
出口數量如下:
孟加拉1艘;埃及8艘;朝鮮6艘;緬甸10艘;斯里蘭卡1艘。
據俄羅斯軍事平等網2012年2月10日報導,根據1994年的契約,中國在1995~1997年供應了50枚
C-801(北約代號:CSS-N-4)反艦飛彈和6艘037-1G型飛彈艇。
性能數據
037型獵潛艇參考數據:
艇長 | 長58.8米 |
型寬 | 7.2米 |
吃水 | 3.2米 |
排水量 | 375噸(標準)/395噸(滿載) |
動力裝置 | 4台柴油機,4000馬力 |
航速 | 30.5節(最大)18節(經濟) |
自給力 | 5晝夜 |
抗風力 | 8級 |
最大航程 | 2000公里 |
編制 | 78人 |
艇載武器 | 2座雙57毫米炮,2座雙25毫米炮,4座5管火箭深彈發射器,深水炸彈發射炮2座。 |
探測裝置 | 037原型艇上裝有艦殼聲納,037-I艇上加裝有拖曳聲納。 |
本級艇
序號 | 型號 | 舷號 | 建造船廠 | 開工 | 下水 | 入役 | 備註 |
---|
1 | 037 | 278 | 黃埔 | 1962年8月7日 | 1963年12月17日 | 1964年11月16日 | 首艇大連廠轉讓建造 |
---|
2 | 037 | 279 | 黃埔 | 1964年3月20日 | 1965年7月28日 | 1965年11月8日 | 第2艘大連廠轉讓建造 |
---|
3 | 037 | 280 | 黃埔 | 1966年7月27日 | 1968年9月23日 | 1969年7月31日 | 第3艘 |
---|
4 | 037 | 281 | 黃埔 | 1966年10月3日 | 1968年9月30日 | 1971年8月14日 | 第4艘 |
---|
5 | 037 | 282 | 黃埔 | 1967年5月31日 | 1970年10月31日 | 1972年3月30日 | 南方定型艇首批2艘 |
---|
6 | 037 | 283 | 黃埔 | 1967年5月31日 | 1970年12月29日 | 1972年12月19日 | 南方定型艇首批2艘 |
---|
7 | 037 | 664 | 黃埔 | 1969年3月27日 | 1973年3月22日 | 1974年12月26日 | 退役 |
---|
8 | 037 | 665 | 黃埔 | 1969年3月27日 | 1974年9月20日 | 1975年3月4日 | 退役 |
---|
9 | 037 | 666 | 黃埔 | 1975年6月2日 | 1976年11月10日 | 1977年5月30日 | 南方方案定型艇 |
---|
10 | 037 | 667 | 黃埔 | 1975年6月2日 | 1976年11月20日 | 1977年5月30日 | 南方方案定型艇 |
---|
11 | 037 | 668 | 黃埔 | 1976年3月16日 | 1978年7月1日 | 1979年12月28日 | |
---|
12 | 037 | 669 | 黃埔 | 1976年3月16日 | 1979年2月16日 | 1979年12月28日 | |
---|
13 | 037 | 672 | 黃埔 | 1978年3月11日 | 1980年5月13日 | 1980年12月26日 | 從此艇起換SJD-3聲吶 |
---|
14 | 037 | 673 | 黃埔 | 1978年3月11日 | 1980年8月9日 | 1980年12月26日 | |
---|
15 | 037 | 674 | 黃埔 | 1978年6月1日 | 1980年10月25日 | 1980年12月28日 | 退役 |
---|
16 | 037 | 675 | 黃埔 | 1978年6月1日 | 1980年10月20日 | 1980年12月28日 | 退役 |
---|
17 | 037 | 679 | 黃埔 | 1979年7月1日 | 1981年5月4日 | 1981年12月29日 | 2005年1月退役 |
---|
18 | 037 | 680 | 黃埔 | 1979年7月1日 | 1981年7月9日 | 1982年6月30日 | |
---|
19 | 037 | 721 | 黃埔 | 1980年9月3日 | 1982年1月16日 | 1982年8月30日 | |
---|
20 | 037 | 722 | 黃埔 | 1980年9月10日 | 1982年8月12日 | 1982年12月28日 | |
---|
21 | 037JZ | 723 | 黃埔 | 1982年10月4日 | 1984年4月18日 | 1984年10月30日 | 從此起加裝減搖鰭和深彈指揮儀 |
---|
22 | 037JZ | 724 | 黃埔 | 1982年10月18日 | 1984年4月16日 | 1984年12月18日 | |
---|
23 | 037JZ | 725 | 黃埔 | 1983年3月25日 | 1984年9月17日 | 1984年12月20日 | 從本艇起改1211滅火系統 |
---|
24 | 037JZ | 726 | 黃埔 | 1983年3月25日 | 1984年10月15日 | 1984年12月27日 | |
---|
25 | 037JZ | 727 | 黃埔 | 1983年8月15日 | 1985年4月30日 | 1985年10月15日 | 實施部分項目改裝 |
---|
26 | 037JZ | 728 | 黃埔 | 1983年8月15日 | 1985年9月26日 | 1985年12月18日 | 實施部分項目改裝 |
---|
27 | 037JZ | 729 | 黃埔 | 1983年11月1日 | 1985年10月15日 | 1985年12月13日 | 實施部分項目改裝 |
---|
28 | 037JZ | 730 | 黃埔 | 1983年11月1日 | 1985年10月31日 | 1985年12月19日 | 實施“雙改” |
---|
29 | 037 | 267 | 求新 | 1967年1月29日 | 1967年5月26日 | 1969年2月11日 | 北方定型試製艇首艇 |
---|
30 | 037 | 268 | 求新 | 1967年3月26日 | 1967年9月20日 | 1970年9月20日 | |
---|
31 | 037 | 269 | 求新 | 1968年9月5日 | 1968年12月23日 | 1970年9月7日 | |
---|
32 | 037 | 295 | 求新 | 1968年12月25日 | 1969年4月21日 | 1972年3月14日 | 1970換HQ61飛彈試驗 |
---|
33 | 037 | 296 | 求新 | 1969年4月30日 | 1969年7月15日 | 1971年9月27日 | |
---|
34 | 037 | 297 | 求新 | 1969年7月18日 | 1970年1月26日 | 1972年1月16日 | |
---|
35 | 037 | 298 | 求新 | 1971年10月20日 | 1972年4月1日 | 1972年12月13日 | |
---|
36 | 037 | 270 | 求新 | 1971年11月30日 | 1972年4月30日 | 1973年7月20日 | |
---|
37 | 037 | 615 | 求新 | 1972年1月7日 | 1972年4月30日 | 1975年1月10日 | 定型艇首艇 |
---|
38 | 037 | 616 | 求新 | 1972年5月3日 | 1972年10月24日 | 1975年1月13日 | |
---|
39 | 037 | 641 | 求新 | 1975年10月31日 | 1976年2月29日 | 1976年8月25日 | 退役 |
---|
40 | 037 | 滬救 | 求新 | 1975年12月15日 | 1976年2月29日 | 1976年9月14日 | 快速救生船 |
---|
41 | 037 | 642 | 求新 | 1976年3月25日 | 1976年5月30日 | 1977年2月28日 | 退役 |
---|
42 | 037 | 643 | 求新 | 1976年4月23日 | 1976年6月30日 | 1977年5月21日 | |
---|
43 | 037 | 644 | 求新 | 1976年5月17日 | 1976年7月14日 | 1977年2月22日 | |
---|
44 | 037 | 645 | 求新 | 1976年7月3日 | 1977年1月22日 | 1977年12月10日 | |
---|
45 | 037 | 646 | 求新 | 1977年1月3日 | 1977年5月6日 | 1977年12月18日 | |
---|
46 | 037 | 647 | 求新 | 1977年3月11日 | 1977年5月20日 | 1978年1月18日 | |
---|
47 | 037 | 648 | 求新 | 1977年4月6日 | 1977年7月4日 | 1978年3月1日 | |
---|
48 | 037 | 620 | 求新 | 1977年5月7日 | 1977年7月31日 | 1978年4月17日 | |
---|
49 | 037 | 621 | 求新 | 1977年6月6日 | 1977年9月13日 | 1978年4月15日 | |
---|
50 | 037 | 622 | 求新 | 1977年7月4日 | 1977年9月28日 | 1978年9月3日 | |
---|
51 | 037 | 623 | 求新 | 1977年8月2日 | 1977年11月9日 | 1978年11月28日 | |
---|
52 | 037 | 624 | 求新 | 1977年9月14日 | 1977年12月19日 | 1978年12月26日 | |
---|
53 | 037 | 670 | 求新 | 1977年9月28日 | 1977年12月26日 | 1978年12月 | |
---|
54 | 037 | 671 | 求新 | 1977年11月11日 | 1978年1月27日 | 1979年3月5日 | 從本艇起換SJD-3聲吶 |
---|
55 | 037 | 濱海409 | 求新 | 1977年12月10日 | 1978年2月4日 | 1978年9月13日 | 快速救生船 |
---|
56 | 037 | 625 | 求新 | 1977年12月27日 | 1978年5月6日 | 1979年8月7日 | |
---|
57 | 037 | 626 | 求新 | 1978年11月6日 | 1979年1月27日 | 1979年7月28日 | |
---|
58 | 037 | 627 | 求新 | 1978年12月12日 | 1979年2月5日 | 1979年7月28日 | 2012年10月26日退役 |
---|
59 | 037 | 680 | 求新 | 1978年12月29日 | 1979年3月2日 | 1979年8月26日 | |
---|
60 | 037 | 628 | 求新 | 1979年1月30日 | 1979年4月10日 | 1980年1月14日 | |
---|
61 | 037 | 676 | 求新 | 1979年2月18日 | 1979年4月24日 | 1980年1月23日 | 退役 |
---|
62 | 037 | 677 | 求新 | 1979年9月10日 | 1979年12月2日 | 1981年1月25日 | |
---|
63 | 037 | 678 | 求新 | 1979年12月9日 | 1980年3月2日 | 1981年1月25日 | |
---|
64 | 037 | J505 | 求新 | 1979年3月9日 | 1979年6月10日 | 1979年10月27日 | 海軍醫療救護艇 |
---|
65 | 037 | J303 | 求新 | 1979年4月12日 | 1979年6月14日 | 1980年3月25日 | 海軍醫療救護艇 |
---|
66 | 037 | J125 | 求新 | 1979年6月19日 | 1979年9月8日 | 1980年11月22日 | 海軍醫療救護艇 |
---|
67 | 037 | 681 | 求新 | 1979年4月16日 | 1980年1月18日 | 1981年1月27日 | |
---|
68 | 037 | 682 | 求新 | 1980年2月24日 | 1980年5月16日 | 1981年1月27日 | |
---|
69 | 037 | 683 | 求新 | 1980年5月19日 | 1980年8月12日 | 1981年6月20日 | |
---|
70 | 037 | 684 | 求新 | 1980年7月13日 | 1980年10月6日 | 1981年8月 | 2011年退役 |
---|
71 | 037 | 685 | 求新 | 1980年7月13日 | 1980年10月13日 | 1981年9月13日 | |
---|
72 | 037 | 686 | 求新 | 1980年8月16日 | 1980年11月10日 | 1982年2月11日 | 2011年退役 |
---|
73 | 037 | 687 | 求新 | 1980年10月9日 | 1980年12月26日 | 1981年12月1日 | |
---|
74 | 037 | 630 | 求新 | 1980年10月16日 | 1981年1月19日 | 1982年3月5日 | |
---|
75 | 037 | 629 | 求新 | 1980年11月11日 | 1981年3月6日 | 1982年5月30日 | 實施了現代化改裝 |
---|
76 | 037 | 700 | 求新 | 1980年12月28日 | 1981年3月20日 | 1982年6月4日 | |
---|
77 | 037 | 701 | 求新 | 1981年1月21日 | 1981年4月18日 | 1982年8月10日 | |
---|
78 | 037JZ | 702 | 求新 | 1982年3月17日 | 1983年6月11日 | 1984年4月6日 | 從本艇起加裝減搖鰭和深彈指揮儀 |
---|
79 | 037JZ | 706 | 求新 | 1983年11月29日 | 1984年3月6日 | 1984年12月1日 | |
---|
80 | 037JZ | 707 | 求新 | 1983年12月4日 | 1984年3月30日 | 1984年12月4日 | |
---|
81 | 037JZ | 692 | 求新 | 1984年3月9日 | 1984年6月2日 | 1985年3月25日 | |
---|
82 | 037JZ | 731 | 求新 | 1984年4月15日 | 1984年6月3日 | 1985年11月19日 | 從本艇起改1211滅火系統 |
---|
83 | 037JZ | 732 | 求新 | 1984年9月17日 | 1984年12月27日 | 1985年11月22日 | |
---|
84 | 037JZ | 695 | 求新 | 1985年1月15日 | 1985年4月2日 | 1986年1月30日 | 從本艇起實施“雙改” |
---|
85 | 037JZ | 696 | 求新 | 1985年4月5日 | 1985年7月5日 | 1976年4月28日 | |
---|
86 | 037JZ | 742 | 求新 | 1986年11月25日 | 1987年2月28日 | 1987年12月 | |
---|
87 | 037 | 259 | 青島 | 1971年10月9日 | 1973年6月30日 | 1973年12月26日 | 北方方案定型試製艇 |
---|
88 | 037 | 617 | 青島 | 1975年6月2日 | 1976年9月26日 | 1976年12月26日 | 定型艇首艇 |
---|
89 | 037 | 618 | 青島 | 1975年7月15日 | 1977年8月18日 | 1977年12月26日 | 退役 |
---|
90 | 037 | 619 | 青島 | 1977年6月12日 | 1978年11月17日 | 1978年12月28日 | 退役 |
---|
91 | 037 | 610 | 青島 | 1977年6月12日 | 1980年5月31日 | 1980年12月13日 | |
---|
92 | 037 | 703 | 青島 | 1981年8月30日 | 1982年8月20日 | 1982年12月24日 | 1988年實施現役艇改裝 |
---|
93 | 037JZ | 704 | 青島 | 1982年9月15日 | 1983年9月22日 | 1983年12月16日 | 從本艇起加裝減搖鰭和深彈指揮儀 |
---|
94 | 037JZ | 705 | 青島 | 1982年9月15日 | 1984年1月4日 | 1984年3月25日 | |
---|
95 | 037 | 649 | 重慶 | 1978年1月28日 | 1980年12月18日 | | 定型首艇裝SJD-3聲吶 |
---|
96 | 037 | 650海安 | 重慶 | 1978年11月20日 | 1981年12月14日 | | 2014年7月16日退役 |
---|
97 | 037 | 689 | 重慶 | 1979年7月16日 | 1981年 | 1982年6月29日 | 2013年6月18日退役 |
---|
98 | 037JZ | 690 | 重慶 | 1982年9月24日 | 1984年8月16日 | | 從本艇起加裝減搖鰭和深彈指揮儀 |
---|
99 | 037JZ | 691 | 重慶 | 1982年12月14日 | 1984年11月14日 | | |
---|
100 | 037JZ | 708 | 重慶 | 1983年8月11日 | 1985年9月30日 | | 從本艇起改1211滅火系統 |
---|
101 | 037JZ | 709 | 重慶 | 1983年8月11日 | 1985年11月17日 | | |
---|
102 | 037JZ | 699 | 重慶 | 1983年12月14日 | 1986年9月30日 | | 從本艇起實施“雙改” |
---|
103 | 037JZ | 740 | 重慶 | 1984年12月14日 | 1987年12月25日 | | 本艇加裝組合導航系統 |
---|
104 | 037JZ | 741 | 重慶 | 1984年12月8日 | 1986年9月30日 | | 加裝主機微機遙控系統 |
---|
服役動態
試航作戰
1959年至1961年,中國連續遭受
三年自然災害,國民經濟處於嚴重困難時期,加上中蘇關係的惡化,台灣國民黨當局認為這是“反攻大陸”的好時機,在企圖大規模竄犯東南沿海地區的陰謀被挫敗後,又長時期多批次地派遣小股武裝特務進行擾亂。1964年7月12日,037型獵潛艇首艇(舷號278)在
南海榆林進行適航性試驗時,與國民黨情報局的兩艘特務船(150噸級的“大金”1、2號)遭遇。接南海艦隊司令部命令,作為其他兩艘6604型獵潛艇的指揮艇,037型278號艇經40分鐘激烈的海上戰鬥,一舉將兩艘特務船擊沉,俘獲國民黨特務59名。參戰告捷,創造了中外艦艇試航期間參戰告捷的先例。
追美潛艇
1971年5月17日,中國海軍海南榆林基地的兩艘037型獵潛艇到廣州維修,途經七洲洋以東海面時,聲納開機探測到一大型潛艇,於是便緊緊跟蹤。不久,被跟蹤潛艇只好浮出水面,這是一艘美國的彈道飛彈核潛艇。中國兩艘獵潛艇一左一右緊跟不捨。
美核潛艇緊急向菲律賓蘇比克灣基地呼救,美軍常駐蘇比克灣的
中途島號航母派遣
F-4戰鬥機超低空威懾,欲攻擊中國兩艘獵潛艇。攻擊指令請示到太平洋艦隊無果後,請示到美國防部又傳達至美國總統尼克森。
尼克森表示對越戰爭正打得一鍋粥,不能將中國牽扯進來。加之美國秘密籌劃訪華事宜,因此美軍三次攻擊請示,被尼克森三次否決。隨後,美軍核潛艇被中國獵潛艇武裝押送至中國海域之外放行。
西沙海戰
1974年1月15至18日,
南越海軍先後派遣驅逐艦“
陳平重”號(舷號:HQ-5)、“
李常傑”號(舷號:HQ-16)、“
陳慶瑜”號(舷號:HQ-4)以及排水量約800噸的掃雷艦“
怒濤”號(舷號:HQ-10,又譯“日早”號)侵入中國西沙
永樂群島之甘泉島海區。17日至27日,037型艇2艘(舷號281、282)與6604型獵潛艇2艘(舷號271、274)、掃雷艇2艘(舷號396、386)一起,對入侵南越海軍進行了自衛反擊,這是中國海軍艦艇第一次同外國海軍作戰(稱“
西沙海戰”)。中國海軍6艇分成3個編隊,其中2艘獵潛艇上各裝有2座66式雙57艦炮。戰鬥中6604型艇和掃雷艇與4艘敵艦激戰1小時,南越海軍4艘軍艦受傷。037型獵潛艇兩艇編隊作為增援兵力用4座66式雙57炮對負傷的南越“怒濤”號進行了3次齊射,使其當即起火爆炸,2小時以後沉沒,南越另3艘驅逐艦受傷逃走,此役斃、傷南越軍隊100餘人。中方389號掃雷艇重傷,不久後在
琛航島附近沖灘,396號掃雷艇和274號獵潛艇輕傷,但成功控制了西沙海域,保障協同登島部隊收復了被南越占領的
甘泉、金銀、珊瑚三島並俘敵南越49人。戰鬥中,037型獵潛艇的雙57毫米炮發揮了威力,因其火力兇猛,037型獵潛艇因此得名“黃水戰列艦”。
總體評價
037型獵潛艇,是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開始研製的一個輕型水面艦艇家族的代號。在四十多年的歲月中,037型獵潛艇家族衍生出了多種型號的變種,橫跨多個艦艇種類(獵潛艇、導護艇、交通艇、醫療艇等等),成為多種型別的系列艦艇。儘管於今而言,037家族並不是一種代表著最新技術發展的現代化武器裝備,但是它們在中國海軍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037型獵潛艇系列的發展,體現了中國海軍裝備的實戰、實用、穩妥、漸進,不斷現代化的設計指導思想,濃縮了中國海軍前四十年發展壯大的歷史。(
新華網、搜狐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