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實施方案

《海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實施方案》是海南省人民政府於2022年2月26日印發的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2年2月26日
  • 發布單位:海南省人民政府
印發通知,方案全文,

印發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海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瓊府〔2022〕10號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現將《海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22年2月26日
(此件主動公開)

方案全文

海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根據《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加快海南科技創新開放發展實施方案》(國科發區〔2019〕94號)、《科技部關於印發建設創新型省份工作指引的通知》(國科發創〔2016〕111號),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央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和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決策部署,以創新型省份建設為抓手,聚焦改革和開放,發揮區位優勢,實施科技強省戰略,以超常規手段打贏科技創新翻身仗,全面推進“一省兩市三高地”建設,為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三區一中心”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建成具有海南特色的“一省兩市三高地”區域創新體系,海口市進入創新型城市先進行列,三亞市進入創新型城市行列,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種業、深海、航天科技創新高地,為創新型省份建設打下堅實基礎,我省爭取進入創新型省份行列。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R&D)占地區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1.6%,排名爭取達到全國中等水平,國家級創新平台達到16家以上,特色優勢領域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躋身全國先進行列。
——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成效顯著。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30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數量達到3000家,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達到2500億元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8000億元,“陸海空”三大未來產業規模達到35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50%以上。
——創新創業生態環境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創新的供給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人才、技術、資金、項目、研發機構等創新要素在海南集聚。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達到50人年以上,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2件以上,全省外國人工作許可證辦理量達到4500件以上,高層次人才數量達到5萬人。
二、重點任務
(一)打造“陸海空”三大科技創新高地。
1.打造種業科技創新高地。加快南繁科技城建設,高標準建設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推進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建設。推進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精準設計育種中心、國家南繁作物表型設施建設。到2025年,培育引進高水平科研團隊2—5個,培育引進相關產業鏈高新技術企業230家、營業收入達到200億元,把南繁科技城建設成為匯集高端人才、尖端育種技術的全球熱帶農業科學中心和“南繁矽谷”,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南自由貿易港“陸”的科技創新高地。
2.打造深海科技創新高地。加快推進深海科技城建設,培育建設若干海洋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完成深遠海科技創新中心服務保障基地、深海科技創新公共平台、深海科考碼頭等科技創新載體建設。海洋生物技術公共研發基地、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深海)、南海生物多樣性資源庫和生物種質庫等一批科研條件平台建成並投入運行。一批深海領域研究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在深海科技城設立研究機構。到2025年,培育引進深海領域科研團隊2—5個,培育引進相關產業鏈高新技術企業230家、營業收入達到200億元,初步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海”的科技創新高地。
3.打造航天科技創新高地。加快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培育建設空間對地觀測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成星箭研製、航天先進制造、發射、航天套用的航天科技創新平台3個。加快發展通信、導航、遙感、衛星的空間大數據、空間信息套用產業,推進形成涵蓋航天科普、教育、旅遊、綜合服務在內的航天旅遊產業。到2025年,培育引進航天領域科研團隊1—3個,培育引進相關產業高新技術企業40家、營業收入達到70億元以上,培育形成海南自由貿易港“空”的科技創新高地。
(二)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特色產業。
4.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最佳化創新創業生態,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電子信息、信息安全等數字產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數字經濟新技術場景套用推廣,積極發展智慧型智造產業,推動“整裝+零配件”“製造+維護保養”等融合發展。依託南海油氣資源和洋浦經濟開發區,深化芳烴、烯烴等石油化工新材料產業鏈,大力發展新材料,推動石油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引進培育醫藥、醫療器械等龍頭企業和藥物研發機構,推動新型生物製藥、高端醫療器械、中藥現代化、化學藥等發展。最佳化升級三大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和高端食品加工產業。到202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力爭達到650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8000億元。
5.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重點發展橡膠、檳榔、椰子、沉香、黃花梨、花卉、油茶、文昌雞、海南鯛、金鯧魚、火龍果、芒果、荔枝、咖啡、生豬等十五大品種產業,引進新奇特熱帶水果新品種200種,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形成熱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到2025年,改造升級和擴建漁港15座,建設12個海洋牧場,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產值超千億元。
(三)布局區域創新發展。
6.“南北兩極”引領創新發展。海口市高水平建設創新型城市,持續提高科技投入,大幅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到2025年末,R&D經費支出占地區GDP的比重爭取達到2.5%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800家、營業收入達到1500億元,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評價結果綜合排名進入全國前50%。三亞市建成創新型城市。城市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高水平創新主體和重大創新平台大幅增加,到2025年末,R&D經費支出占地區GDP的比重爭取達到2.5%以上,推動崖州灣科技城建設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600家、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帶動“大三亞”旅遊經濟圈創新驅動發展。
7.全面推進縣域創新發展。加快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建設,聚集一批國內外醫療機構和知名科研院所,推動醫療新技術、新裝備、新藥品的研發套用。西部以儋州(洋浦)為中心,加快航運物流、油氣化工、海洋漁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產業創新發展。繼續推進五指山市創新型縣(市)建設,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瓊海市、萬寧市、文昌市、陵水黎族自治縣、澄邁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等創新基礎較好的若干縣(市)開展國家創新型縣(市)試點培育,爭取創建2個及以上國家級創新型縣(市)。
8.推動重點產業園區發展。給予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充分的財政、土地等政策支持。逐步培育崖州灣科技城、洋浦經濟開發區、文昌國際航天城升級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全省形成海口、三亞兩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良好發展格局,打造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輻射帶動全省東西南北四個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探索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推動重點園區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營業收入達到12000億元。
(四)補齊科技創新能力短板。
9.加強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創新平台建設。爭取科技部支持,推動崖州灣實驗室建設,聚焦“陸海空”、生物醫藥、生態環保、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引進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企業以及省內相關領域科研力量,培育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爭取落地建設1—3個國家大科學裝置或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推動深海裝備運維和保障基地、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國家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南海海洋生物資源庫等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建成運行。依託博鰲超級醫院,推動建成省部共建先進技術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鼓勵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符合條件的新型研發機構,可依法依規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
10.推動科教產城融合發展。支持海南大學創建世界一流學科,支持海南師範大學、海南醫學院、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及國家駐瓊科研院所建設國家級創新平台。加快建設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公共教學區、海口江東新區桂林洋教育園區,引進40所以上國內知名高校設立分支機構,引進10所左右知名國際學校,加大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培養力度,推動科教產城融合發展。積極引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電子集團、中國船舶等國家級科研院所和科技型規上企業在海南創辦創新載體,轉化科技成果,快速增強海南自由貿易港科技創新力量。
11.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落實和出台有關扶持政策,建立科技型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實施上市公司培育“尖峰嶺”行動、高新技術企業“精英行動”、專精特新企業或“單項冠軍”企業“雛鷹行動”、小升規企業“成長行動”等4類市場主體培育計畫,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蓄積強大動能和後勁。研究制定省級企業研發機構認定管理辦法,推動企業牽頭或參與建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研究院、聯合重點實驗室等產業創新平台和院士創新平台,激發企業技術創新活力。
(五)加大開放創新力度。
12.推進海南國際離岸創新創業示範區建設。鼓勵重點園區設立國際離岸創新創業試驗區,配套優惠政策支持港澳台及境外科研機構、科技型企業、創新團隊在國際離岸創新創業試驗區建設創新創業基地。在試驗區內建設國際科技大數據平台,為國內外科研人員提供專門的國際科技信息和跨境數據流動服務。深化與北京、上海、廣東、深圳、浙江、江蘇、四川、湖南等省市合作,聯合攻克一批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推進與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和科技園區,共同實施國際大科學計畫和大科學工程。
13.實施引才引智工程。建立外國高層次人才擔任科技項目主持人或首席科學家制度,完善海外高層次人才職稱評審通道。健全國際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建立安居保障、子女入學和就醫社保服務通道。完善院士創新平台和“候鳥”柔性引進人才機制,發揮柔性高層次人才作用。實施科技人才創新計畫,設立低門檻、中門檻、高門檻的科技人才創新項目,以科研項目資助形式,大力培養青年科技人才後備軍,不斷做大科技人才隊伍增量,支持博士生、碩士生和優秀本科生參與科技項目攻關。強化用人單位人才評價主體地位,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到2025年,高層次人才數量達到5萬人。
14.實施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圍繞應對氣候變化、生命健康、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全球面臨共同科學問題,開展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打造海南科技開放創新高地。
(六)服務“三區一中心”建設。
15.科技助推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推動科技與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充分挖掘種業、深海、航天、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熱帶雨林、濕地、地質、民俗文化等旅遊資源,利用聲、光、電、虛擬現實技術,打造科普旅遊產品,提升旅遊品質,支撐海南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完善“網際網路+”消費生態體系,推進“智慧旅遊”。
16.科技助力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促進降塑、清潔能源領域技術研發套用。開展“綠匯”“藍匯”關鍵技術研發與示範。在碳達峰與碳中和、污染治理、陸海生態保護與修復、生態狀況監測評價、生物多樣性保護、智慧環保等重點領域,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和先進裝備研發,推動建設近零碳排放示範區,為推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發揮科技支撐作用。
17.科技擔當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使命。加強軍地在基礎設施、科技等保障領域的統籌發展。推動“智慧海洋”工程試點建設,加大研發力度,支持建設海洋信息感知、信息通信、海洋大數據平台、海洋綜合管理智慧套用、運維保障體系等為一體的智慧海洋體系,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保障區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18.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建設中推進科技體制機制創新。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落實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稅收及相關政策。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海南示範區,以示範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加強成果套用示範和場景創新。加快國家新藥轉化基地建設,推動國家重大新藥創製成果優先在海南轉化。加強智慧財產權管理與服務,以崖州灣科技城為試點區域,創建三亞崖州灣智慧財產權特區。深化科技計畫管理改革,推動科研誠信建設。承擔全國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試點任務,努力打造全國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
三、組織實施
19.強化組織領導,重視考核監督。在省打贏科技創新翻身仗工作專班的基礎上,完善由省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的創新型省份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創新型省份建設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協調力度,明確責任分工,出台配套措施。加強監督和考核,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組織開展創新型省份和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監測評估,研究推進各項目標和任務落實。對創新能力提升顯著、建設任務完成較好的市縣和單位進行表揚獎勵。
20.加大財政投入,激發創新活力。逐步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最佳化科技投入結構,強化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激發引導全社會研發投入大幅度增加。
21.建立支持創新的政策法規體系。貫徹《海南自由貿易港科技開放創新若干規定》,完善海南自由貿易港科技創新方面的地方法規規章。出台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設立研發平台的政策,調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性。
22.實施以超常規手段打贏科技創新翻身仗三年行動計畫。制定打贏科技創新翻身仗三年行動計畫配套措施,落細落實行動計畫任務,實現科研投入、科研平台、國家科技項目、高企數量、高企營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六翻番”“六突破”。
附屬檔案:附屬檔案1:海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指標
附屬檔案2:海南省創新型省份建設重點任務分工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