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師範大學國學研究所

海南師範大學國學研究所

海南師範大學下屬科研單位,現任負責人周泉根教授,辦公點設於龍昆南校區文科樓一樓,專屬資料室位於田家炳教育書院六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師範大學國學研究所
  • 成立時間:1987年
  • 機構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龍昆南路99號
  • 主管部門海南師範大學
  • 負責人周泉根
發展歷史,研究方向,學術交流,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機構領導,

發展歷史

海南師範大學“國學研究所”的前身是“古籍整理研究室”。1981年4月陳雲同志就做好古籍整理工作發表了重要談話。同年9月,中共中央根據陳雲同志談話要點,下發了《關於整理我國古籍的指示》的檔案(中發[1981]37號檔案)。1982年8月,國務院批准頒布實施《古籍整理出版規劃(1982-1990)》(簡稱“九年規劃”)。1983年,“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成立,負責組織協調高校古籍整理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工作。與此同時,全國許多高等院校紛紛成立了古籍整理研究機構。海南師範專科學校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於1987年獲國家教委批准成立“古籍整理研究室”(以下簡稱“研究室”)。“研究室”是海師下屬的單列的獨立機構,核定有6個編制。
“研究室”於1990年11月26日(“海師院字[1990]077號”)更名為“古籍研究所”,正處級單位;1994年7月14日又改名為“國學研究所”(“海師院字1994[18]號”,以下簡稱“國學所”),行政級別不變。兩度更名旨在將古籍整理研究的目標擴大至傳統文化的研究,並同時更緊密地服務於師範教學。

研究方向

研究室時期,主要對一些古籍、尤其是與海南文史相關的古籍進行有計畫的標點、注釋工作,出色地完成了《海瑞全集》《世史正綱》《溟南詩選》《居儋錄》《投筆記》《王弘誨張岳崧詩選注》《邢宥“湄丘集”注釋》《蘇軾海南詩文選注》等點校、注釋工作。其中范會俊注釋的《王弘誨、張岳崧詩選注》《邢宥“湄丘集”注釋》《蘇軾海南詩文選注》被選定為參加1993年在北京舉辦的古籍整理研究成果展出,並獲得榮譽獎和優賞狀。也有研究論文發表,如范會俊的《古代海南題詠詩體現的寶島歷史風貌》(《海南師範學院學報》1989/01、02)。
國學所階段,古籍研究整理工作繼續開展,如王家忠老師整理了丘濬白玉蟾等海南歷史名人的資料,劉劍三教授完成了《雞肋集》《康熙臨高縣誌》《光緒臨高縣誌》等數部地方志文獻或先賢文集的點校工作,並參與“海南先賢詩文叢刊”、“海南地方志叢刊”約兩千萬字的審稿工作。
更名國學所後,科研範圍也相應擴大,一些研究性的文章、尤其是海南文史相關的學術文章相繼發表,如王家忠的《明代海南人口論》(《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8/02)、范會俊的《海南黎族歷史上的原始文化遺蹟》(《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6/06)、王京的《丘浚及其經濟觀點》(《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04 ),等等。還有一些文史類編著正式出版,如王家忠的《海南古蹟名勝詞典》(知識出版社,2000年)。1999年6月11日,國學所協助海師院承辦的海南省孔子學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

學術交流

2015年以來,國學所的工作開始有計畫地開展,活動有聲有色,成果與年推出。分述如下。
主辦或協辦學術會議。如:2015年6月10日,國學所成功地舉辦了“國學傳承與古今之爭”學術研討會;2019年12月8日,參與組織在三亞大小洞天南山書院舉辦的“2019中國三亞:朱雀涅槃——南方文化空間的歷史與未來”高端學術論壇;2019年12月16日,與貴州師大合作在海口組織了“辭賦的古與今學術研討會”;2020年因疫情限制,線上上舉辦“《黃保真文集》出版座談”,《黃保真教授學術敘目——暨文集編撰始末及晚歲風采》及成復旺楊春時阮忠單正平易聞曉等知名教授的紀念筆談發表在《海南日報》《中國圖書評論》《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等報刊雜誌。
課題研究。承擔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儒典《緇衣》古本及其相關先秦儒家文獻研究”(周泉根主持,成果《子曰與詩云:<緇衣>古本及相關文獻演化研究》獲優秀結項);為臨高文化研究會承擔“唐宋貶官文化與臨高語族群”課題研究(曾慶江教授等,2019);為“蘇軾文化教育基金會”承擔“東坡海外經解三書整理與研究”重大課題(2021,林冠群、馮青等主持),等等。
開展學術交流與文化推廣。代表學校或海南省有關部門,赴港、澳、韓國等地做學術交流或文化推廣。如2015年12月周泉根教授代表海南省赴韓國參加“海南濟州人文交流發展學術研討會”,發表“東坡謫儋歲月與千年遺澤暨蘇軾的北宋與高麗政策”的主題演講。
組織專家講學。國學所先後邀請到中國人民大學袁濟喜教授、南開大學陶慕寧教授、上海師大王建疆教授、江西師範大學賴大仁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徐正英教授、貴州師範大學易聞曉教授、復旦大學羅劍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林堅研究員、海南大學詹長智教授等等國內知名專家來島交流講學。
舉行學術沙龍。定期召集島內同仁、碩博研究生主題研討,如“科技哲學與現代文明——以哥德爾、艾舍爾、巴赫為中心”(2017)、“南方文化藝術空間研究沙龍”(2019)、“文化的保守與通變”(2020),等等。
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服務學校文化空間建設。如為五公祠拓展編制“萬里投荒裔,千年開輿圖——兩伏波、五公遺事”、“海南萬里真吾鄉——蘇東坡在海南”、“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唐宋海南名人群像”等展陳大綱(2016-2019);受萬寧市委宣傳部委託,邵寧寧教授組織專家調研並撰寫《萬寧精神與當代價值》報告(2016);協助“何履光研究會”等成立、指導“彭祖文化研究會”開展研究工作等;多次組織團隊調研分析海南省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的資源與產業;為共青團海南省委、海南中學等單位指導國學訓練,多次載譽而歸;參與省際之間文化交流,如2018年“瓊閩文化對話學術研討”,等等。邀集校內外文史大家、書法名家等承擔部分“校園文化空間”建設的任務,主持設計新校區的部分道路、樓台場館的命名和碑記建設,其中主幹道上《遷新賦》(周泉根撰文、劉勝角書丹)、《惠通雙橋記》和《約亭解》尤獲師生和來賓的好評。

科研成就

科研與獲獎。取得了較豐富且有影響的科研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成果為編輯出版了已故前所長黃保真教授的文集,近七十萬字的兩卷本《黃保真文集》(周泉根、楊本科主編,海口:海南出版社,2019年)獲海南省第十一次社科二等獎。其他代表成果還有,如單正平的《天涯雜組》、周泉根的《桑麻論學:賣油翁與賣炭翁對話集》在三聯書店聯袂出版;周泉根《郭沫若<莊子批判>之批判》為《中國文學年鑑2020》收錄;周泉根、孫盛輝的《<緇衣釋文>匯校》出版,等等。

人才培養

開設課程、指導選題。為全校開設國學相關課程、指導學生全國高校大學生創新課題等,如“國學經典導讀”課程首批全校通識課立項(2016),全校十多位國學素養源深的教授為本課程主講,如李占鵬的戲曲、嚴春寶的儒學、林敏的佛學、陳鑫的諸子學、周泉根的易學、楊清之的龍學、鄧新躍的紅學、段曹林的修辭學、黃思賢和馮青的文字學等等國學專題都深得歷屆學生喜愛;為本碩博開設 “先秦經典研究”、“經學與文學”、“佛學與文學”、“《周易》導讀”等課程;指導學生獲團中央主辦的“全國青春匯國學大賽”一等獎(2017),此外還獲得他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課題立項。

機構領導

國學所由周泉根教授(1977年生於江西南豐)負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