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特有的鹽生草本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海三稜藨草
- 拉丁學名:Scirpus mariqueter Tang et Wang
- 界:植物界
- 科:莎草科
- 屬:藨草屬
- 種:海三稜藨草
- 分布區域:江蘇、浙江、河北等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具匍匐根狀莖和鬚根。稈高25-40厘米,或多或少為散生,三稜形,平滑。通常有葉2枚,葉片短於稈,寬2-3毫米,稍堅硬;葉鞘長,深褐色。苞片兩枚,一為稈的延長,較小穗長很多,三稜形,另一苞片小,等長或稍長於小穗,扁平,基部擴大;小穗單個,假側生,無柄,廣卵形,長8-12毫米,寬5-7毫米,具多數花;鱗片卵形,長5-6毫米,棕色或紅棕色,背面具1-3條脈,中脈伸出頂端呈短尖,邊緣有疏緣毛;下位剛毛4條,長約為小堅果的一半,全長疏生倒刺;雄蕊3;花柱長,柱頭2,短於花柱。小堅果倒卵形或廣倒卵形,平凸狀,頂端近於截形,具極短的小尖,成熟時深褐色。花果期6月。
海三稜藨草為莎草科多年生鹽生草本植物,通常是潮間帶下部的先鋒物種。由於海三稜藨草具有棱形的葉片結構,並且葉片表面粗糙,因此具有較高的泥沙攔截能力。
生長環境
生長在潮間帶濕地。
分布範圍
分布於江蘇、浙江、河北、北京等地。主要分布在長江口諸島嶼以及杭州灣南岸灘涂濕地。海三稜藨草的模式標本采自河北。
主要價值
當海三稜藨草形成具有較高蓋度和密度的群落時,其捕沙能力就顯著增強。除了對懸沙具有捕捉和黏附作用外,未被潮水淹沒的海三稜藨草群落能顯著地削弱風力,當光灘上的風速超過10m/s時,當海三稜藨草的底部風速接近於0(小於1m/s)。由於風是波浪的能量來源,因此,海三稜藨草群落對風力的削弱科抑制由於波浪作用而導致的沉積物再懸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