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功夫紅茶製作技藝

浮梁功夫紅茶製作技藝

浮梁功夫紅茶製作技藝是江西省景德鎮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隨著紅茶生產的發展而改進傳承。嚴台村位於浮梁縣東北部的一個自然村,高山重疊,森林茂密,最宜茶葉種植。清道光年間,這裡有優質茶園4000餘畝,為這裡紅茶生產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浮梁功夫紅茶製作技藝以其技藝的獨創性、科學性和規程的嚴謹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先進性,對推動紅茶生產技藝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浮梁功夫紅茶製作技藝
  • 分類:茶葉製作
  • 地區:江西省
基本信息,工藝概述,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浮梁功夫紅茶製作技藝
所屬地區: 江西 · 景德鎮 · 浮梁縣
遺產編號:Ⅷ-16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景德鎮市浮梁縣
遺產級別: 省

工藝概述

技藝的獨創性:在萎凋方法上,當地茶農根據春季氣候規律,將傳統的“單式萎凋”改成“複式萎凋”,以保證當天的鮮葉完成萎凋工序;在揉捻方法上,將手揉法改為腳揉法,避免了因手腕的力度不夠,而使條索難以形成或不緊密。
技藝的科學性:他們從實踐中總結了一套科學的揉茶法,即輕~重~輕~和慢~快~慢~抖散反覆三次可得到理想的條索。
技藝規程的嚴謹性:從收採茶工採摘的鮮茶起至成茶包裝止,每一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嚴密把關,一絲不苟。
嚴台村功夫紅茶手工製作技藝在當時具領先地位,1915年獲得首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
浮梁功夫紅茶,簡稱浮紅。因其產地景德鎮(古稱浮梁),故此得名。產於瓷都江西省景德鎮市的山區和丘陵地帶。
採制工藝與浮紅特色:優質功夫紅茶,一般於穀雨前三、四天採摘一芽二、三葉。葉質柔嫩,色黃、歷來以條形細緊、有尖鋒、大部分完整、碎條少、外形均勻、整齊、烏潤、美觀以及淨度良好而聞名。 成品分為精製功夫茶、碎茶、片茶、末茶等花色。正品功夫茶外形條索緊細,顯毫有鋒苗,色澤烏潤;香氣鮮甜如蜜糖,蘋果滋味鮮醇,湯色紅艷明亮。具有止渴、消食、除痰、提神、利尿、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之功效。 浮梁在唐朝已成為全國主要的茶葉產區和重要的茶葉商品交易市場。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詩中就“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的詩句。至清朝,茶葉產銷進入全盛時期,並發明了烏龍茶和紅茶。1887年,浮梁首先在西湖設茶號製作紅茶,在國際市場上統稱“祁紅”功夫茶,行銷歐美各國,名列世界三大高香茶之首,是中國紅茶的代表。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太平洋地區博覽會上,浮梁江村嚴台“天祥茶號”所產功夫紅茶,獲“巴拿馬金質獎章”和獎狀。1938年後,皖贛兩省分設紅茶運銷委員會,為區別省際,江西的“祁紅”產區是以浮梁為中心,包括鄱陽、湖口、彭澤邊際地帶在內,所產紅茶要統稱“浮紅”。1949年以後,浮梁茶葉生產迅速發展,茶質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1953年,浮梁縣製成高檔“浮酊”,被評為全國最好茶葉,送往北京。1985年景德鎮茶廠生產的部優浮紅二級功夫茶,八項品質全優;1988年九龍山茶廠生產的一級功夫紅茶獲農業部優質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