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崗

浮崗

浮崗鎮位於單縣西南部、魯豫交界處的黃河故道北岸,距單縣城約21公里。南與河南省虞城縣利民鎮、田廟鄉交界,東與黃崗鎮為鄰,西與高韋莊鎮相接,北與曹莊鄉相連。總面積13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73公頃,轄31個行政村,總人口6.5萬人。浮崗水庫、木線條加工、玫瑰種植是浮崗鎮的三大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浮崗鎮
  • 外文名稱:Fugang town
  • 別名:浮崗集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下轄地區:浮崗集
  • 政府駐地:浮崗集
  • 電話區號:0530
  • 郵政區碼:274300
  • 地理位置:山東單縣
  • 面積:133.9平方公里
  • 人口:6.5萬
  • 方言:北方方言-淮海方言-中原方言
  • 氣候條件: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浮崗水庫
  • 車牌代碼:魯R
浮崗鎮,歷史由來,文化傳說,經濟發展,社會,人民生活,鎮村建設,社會進步,醫療衛生,

浮崗鎮

浮崗鎮因其鎮駐地浮崗集而得名。清順治年間,此地為單縣西南水旱交通要地,生意興隆,殷實人家多,建的樓房也多,故名百座樓。乾隆末年黃河泛濫,遍地洪水,唯百座樓如懸水面,災後遂改名浮崗集。

歷史由來

據清乾隆版《單縣誌》記載,乾隆年間浮崗鎮分屬南方蘭家堂保和浮崗保。民國時期屬南區蘭家堂保和浮崗保。1938年屬辛灘區,建國後為單縣第二區。1958年為浮崗鄉,1996年為浮崗鎮。2001年2月與李新集、聶付莊合併為新的浮崗鎮。
浮崗鎮政府駐地浮崗集, 清朝順治年間建村。1943年8月,中國共產黨在這裡建立中共辛灘區分委,1949年10月,建單縣第二區,1955年10月改稱浮崗區,1958年設立浮崗鄉, 同年9月歸入曹莊人民公社,1984年重新設立浮崗鄉,1996年撤鄉設鎮,為浮崗集鎮,2001年2月與李新集、聶付莊鄉合併為新的浮崗鎮。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杜甫、高適遊獵孟渚(今河南商丘東北、單縣西南部即浮崗一帶)。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謝漢在浮崗一帶發動白蓮教起義。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黃河決口門王樓,官員劉庸率軍堵黃,現存龍門口。1935年,李新集國小成立,呂煥章任校長,當時隸屬河南省虞城縣夾河鄉。1936年底,中共黨員孫志謙從濟南鄉師回到家鄉,在單西南浮崗一帶開始有黨的活動。他是在單西南傳播馬列主義的第一人。1937年,孫志謙和王振楊、高大飛、劉蒼岩等一批返鄉學生,在單西南創辦讀書會,學習研究馬列主義,宣傳抗日救國,吸收發展了劉蒼岩等十幾人入黨,在單西南建6箇中共黨支部。浮崗、耿劉莊開始有了中共黨的組織。1938年5月9日,日本侵略軍占領李新集,燒毀民房40餘間,槍殺無辜村民20餘人。時年6月,李新集護防隊成立,共有3個班,42人,長槍30支。時年8月,護防隊在李新集南門外擊斃日本憲兵隊司令白曉林。1939年3月,在單西南成立中共灘黃區分委(主要包括的黃崗鎮、浮崗鎮、曹莊鄉一帶),書記陳玉璋。同時組建了辛灘特別支部,陳玉璋兼任支部書記。1943年8月,建立中共辛灘區分委,書記李權。時年8月, 建立了辛灘抗日區公所,駐浮崗、耿劉莊一帶,區長於化一,是為浮崗建立人民政權之始。1944年6月,中共單西南工委改建臨河縣,辛灘區分委屬之。1945年6月28~30日,冀魯豫軍區所屬18團、20團,配合單縣、曹縣、成武3個縣中隊,一舉殲滅駐守在馬莊村的偽保全24旅,以及河南商丘趕來增援的日偽軍1000餘人。1945年,中共臨河縣委、縣政府改建為中共單虞縣委、縣政府,中共辛灘區分委、區政府屬之,書記李權,區長黃延訓。1949年9月9日,單虞縣撤銷,單縣政區統一規劃,是時浮崗建立二區,始稱中共單縣二區委員會,1955年改稱中共浮崗區委會,駐地浮崗。1954年,李新集聯合診所成立,當時隸屬高韋莊區。1978年改為李新集公社醫院,是浮崗鎮轄區內最早的醫院。1958年3月,單縣撤區並鄉,浮崗二區撤銷,建立浮崗鄉。時年8月,撤鄉成立人民公社,浮崗劃歸曹莊,稱躍進人民公社,駐地曹莊。1976年,李新集東村李繼寬自辦石棉瓦廠,當年購買嘎斯和解放牌汽車各一輛,此為浮崗鎮轄區內最早的汽車。1977年, 李新集東村購買24馬力直流發電機組一部,使全村196戶村民用上了照明電。1978年12月31日,李新集人民公社成立。1984年2月, 機構改革,重新設立浮崗鄉,成立浮崗鄉委員會,駐地浮崗集,聶付莊同時設鄉。1990年,鎮北村支部書記魏相魁安裝了第一部民用電話。1992年1月,浮崗鎮成立木線生產技術協會,共有會員187名,從事產品的開發研究工作,使全鎮由單一的木線生產發展到6大系列120個品種,成為全國最大的木線生產基地之一。1993年6月, 省委書記姜春雲在縣委書記的陪同下,視察了浮崗水庫,併到庫區看望了農民民眾。1996年7月5日,省委副書記陳建國在中共菏澤地委書記董昭和、行署專員李明先的陪同下來浮崗視察。時年12月,《浮崗鄉情志》出版,填補了鎮史志編修的空白。1997年4月28日,撤銷浮崗鄉,改設浮崗集鎮。時年6月,山東省副省長吳愛英來浮崗視察工作。1999年5月12日,三里井、李油坊村被中共菏澤地委、行署評為小康村。時年10月,李油坊村李存軒等6位農民集資300萬元,在上海市徐匯區桂林路租地0.8公頃,建成150套高標準商店門市,並在上海自辦了膠合板廠和地板磚廠。人民日報進行了報導。2001年1月,浮崗水庫二次蓄水,蓄水面積2000餘公頃,水深1~3米。時年2月, 李新集鄉、聶付莊鄉、浮崗集鎮合併為浮崗鎮。黨委書記周再宇、鎮長王安民。時年4月,鎮黨委興建萬畝玫瑰園,並籌建玫瑰烘乾加工場3處,浮龍潭玫瑰茶廠1處。玫瑰生產成了該鎮的主導產業之一。

文化傳說

浮崗鎮是一座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的莊園。境內的浮龍湖形成於遠古時期的黃河決口,現為山東省大二型平原水庫,南靠黃河故道大堤,由東、西兩部分組成。東為浮龍潭,東西狹長約12.5公里,寬2.5公里,西為月亮灣,呈月芽狀,水深約6至7米,潭灣相連,總面積25平方公里。據考證這兒是古孟瀦澤舊址。關於浮龍湖的由來,還有一段悠美而感人的傳說。
很久以前,這裡緊靠孟瀦澤,水邊小村有一何姓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捕魚,生活富足。夫妻二人相敬相愛,可不惑之年仍無一男半女。一日妻夢見庭院荷花中端坐一小女孩,十分可愛,便緊緊抱在懷中,醒來後便覺腹中異樣,不久一女嬰呱呱墜地。老夫妻喜不自勝,都說是上天垂憐,荷仙送子,便給女嬰取名何仙。何仙生來俊秀聰穎,討人喜愛,七歲時發過一次高燒,不省人事,康復後自稱在天上見識許多神仙。
轉眼數年,何仙出落成人。一日家中來了位不速之客,走時留下一紙,寫道:“孟瀦澤邊老龍潭,龍王在此建家園,待到二月二日至,廢桑棄漁造大船。”老漢百思不得其解,而何仙卻看出其中奧妙,非讓父親買木料造船不可。二月二日,何仙竊竊私語:“孟瀦澤邊老龍潭,龍王在此建家院,等到七月七日至,平地大川好行船。”並挨家勸說村民打造船隻。七月一日這天,忽見空中一片怪雲,時紅時黑,時而絞成大團,時而化成巨龍,雖狂風大作,而固守不散。時不速之客又至。只見他小生打扮,身背青鋒寶劍。何老漢見來者不凡,急忙酒肉款待。談笑間老漢問“空間怪雲是何物?”小生脫口而出:“龍王三太子出海作惡。”老漢頓時嚇出一身冷汗。來者隨手拿起兩個酒杯,口口相對推至桌心道:“雲遊四海處處家,不商不漁不種麻,專管世間不平事,一杯薄酒作報答。”五日後,怪雲呈現龍狀,吞雲吐霧。夜間小生莫名失蹤,只見空中烏雲翻滾,狂風大作,雷電交加,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夜半時分,空中時而紅,時而火,並伴有兵器相撞之聲。時黃河之水以排山倒海之勢席捲而來,何仙疾呼眾人登船,而自己卻被捲入水中。
數月後,逃生者返歸鄉里,只見天水茫茫,水中衝擊出一崗,猶如龍首。後來人們便把這兒稱作“浮龍潭”。老夫妻思女心切,每日在潭邊哭啼、呼喚女兒,眼淚漸漸匯成湖泊,被稱作“月亮灣”。後來有人無意中抬頭望見小生攜何仙從雲中飄過,都說是呂洞賓攜何仙姑降伏了龍王三太子,救了百姓。
浮龍湖周邊有眾多名勝古蹟。距月亮灣西北1里許,面積約20平方公里的地方,即古孟瀦。這裡草木繁茂,蘆葦成片,狐兔出沒,風光秀美。唐天寶年間,李白杜甫高適游單,在此地跨名駒,控鳴弦,呼鞍馬,掃四野,邀遮馳逐,駕鷹獵兔,詩酒笑談。李白在《秋獵孟瀦夜歸置酒單父東樓觀伎》中就描寫了在孟瀦打獵的情景。浮龍湖北1公里北村坐落有玄帝廟一處,建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現存大殿三間,廂房四間,大殿雕樑畫棟,巨龍斗拱,廟基用33個半石磙砌成,廟內有玄帝廟碑一塊,雖年代久遠,碑文仍依稀可辨。當地有一碑單三間之說。其他還有老君寨、老君廟、馬踏石、劉庸庵、龍門口等一批古蹟。
明代白蓮教首謝漢在浮崗一帶發動白蓮教起義,驅千戶、斬總兵、斗官府、除惡霸,聲振朝野。現浮崗鎮小寨村西有一枯井,井旁有一石板,上有一碗口大的蹄痕。據當地民眾傳說,枯井是起義軍的飲馬井,石板蹄痕是當年謝漢騎射練武時馬踏的痕跡,故稱“馬踏石”。
龍門口在月亮灣南,相傳乾隆末年黃河一度在浮崗大堤段決口,水勢極大,乾隆皇帝親自率軍救災,劉庸率隊堵黃,屢堵都不成功,乾隆情急之下將手仗拋入水中,水位立即下降。劉庸乘勢令士兵收集百姓鐵鍋,以松木串之,滾入河口,致使截流成功。百姓感恩,稱此決口處為龍門口,並在決口東側建劉庸庵以示紀念。

經濟發展

目前,浮崗鎮以浮龍湖為中心,挖掘浮龍湖及其四周名勝古蹟的歷史文化內涵,建成浮龍湖旅遊開發區,成為黃河故道上的著名旅遊區。
浮崗水庫面積25平方公里,是山東省第二大平原水庫,有閻潭灌區引黃幹線、小浪底焦莊引水闡兩條輸水途徑,長年可保持一定的蓄水量,具有不可估量的開發潛力。水庫由浮龍潭、月牙潭兩部分組成,其中浮龍潭東西長給12.5公里,南北寬約2.5公里,面積2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5-4米;月牙潭南北狹長,呈有牙狀,面積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6米。庫區周圍為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林業、花卉種植、特種林果業的基地,已建有千畝玫瑰園、櫻桃園、李子園、冬棗園、蘋果園、石榴園。水庫附近有李白杜甫高適遊獵地、劉庸庵與黃河決堤處、老君寨與老君廟、白蓮教起義遺址與馬踏石等名勝古蹟,具有很發的開發價值。水庫開發主要包括水濱休閒遊樂區、水上運動區、水中情緣區、垂釣區、游泳區、淡水養殖區、玫瑰苑區、文化景點區、服務區等九大區域。
浮崗鎮木線條加工全國聞名,生產的裝飾木線條遠銷全國一百餘座大中城市,全鎮有近萬人在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大中城市開辦木線加工廠200餘處,設立經銷門市1000多個,被客戶譽為“中國裝飾木線之鄉”。
浮崗鎮玫瑰種植已有二百餘年的歷史,現有成方連片的玫瑰種植園一千餘畝,產品遠銷國內外。

社會

人民生活

建國前,人年均糧食120公斤,經濟收入不足100元。建國後,隨著經濟的恢復發展,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70年代,農民以玉米、地瓜為主糧,80年代以小麥麵粉為主食,90年代以麵食加雞、魚、肉、蛋為主食。70年代穿青、藍、白單調衣服,如今樣式新穎,逐步向高檔發展。全鎮已有90%以上的農戶建設鋼筋水泥結構的新居, 人均住房面積23平方米,電話裝機總量5800餘部,行動電話800餘部,閉路電視普及率80%。80年代普及腳踏車,90年代摩托、機動三輪、各種汽車已成為代步工具。 2000年,全鎮擁有個人小轎車68部,中巴客車41部,大客車6部。1998年,全鎮已實現“四通”(戶戶通電、通自來水,村村通程控電話、通柏油路),20%的農民加入社會保險。1999年,鎮敬老院被評為省級敬老院,有36位無兒無女的老人在此安度晚年。1998年,鎮被菏澤市評為小康村建設先進單位,三里井村、李油坊村被菏澤市評為小康村。2000年,農民人均收入2600元。

鎮村建設

1996年10月, 實現150公里鎮級公路建設。1996年,鎮駐地兩條主街道建設竣工。1997年以來,投入城鎮建設資金1500多萬元,新建樓房200幢,拓寬改造9條街道,總長20公里。浮崗水庫始建於1958年大躍進時期,面積20平方公里,設計蓄水量0.96億立方米。 1958年9月,水庫第一次接納蓄水,最大蓄水量7700萬立方米,施灌小麥面積1.63萬公頃。 1958年10月,建立了浮崗水庫管理站,並設140人的專職護堤隊伍。1961年,停蓄還耕。2000年11月,浮崗水庫重新啟用。2001年,充分利用水庫及庫區10餘處文化積澱較深的名勝古蹟, 積極發展水庫觀光旅遊。2001年7月,投資20萬元完成了鎮駐地至浮崗水庫大堤1000米硬化鋪油工程。鎮駐地大街門面、路燈、 下水道、電話線、有線電視等統一規劃管理。1998年3月,浮崗鎮被菏澤市政府命名為“小城鎮建設明星村”。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1900年境內有私塾18處, 學生283人。1909年開始興辦學堂,建私立初等國小堂3處。1930年興辦國民學校9處,學生456人。1940年,建抗日自強國小1處,學生34人。 1949年境內有國小12處,在校生731人,適齡兒童入學率29%。建國後,教育事業空前發展,幼兒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展開。李新集村從1952年創辦農民夜校,堅持14年,多數學員達到國中文化水平。80年代,全鎮學校房舍、設備均達到省級標準, 聯辦初級中學2處,國小38處。90年代,鎮投資600萬元建起3處高標準中學和6幢教師公寓, 投資20萬元,購置閉路電視30台,有國小42處。1990年,成立成人教育中心校,培育農村各類技術人才1850人。2000年,全鎮有國小25處,在校生7683人, 中學3處,在校生2000人。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及學校設施均達省級標準,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畢業生1824名,其中本科生135名,專科生585名。2000年,全鎮共有科技人員1285人,自1984年以來,共取得各類科技成果33項。1997年,鎮木線條加工技術協會被菏澤市評為先進農村專業技術協會,2000年被菏澤市評為先進農村技協。

醫療衛生

建國前,境內醫療條件較差,只有8名中醫,5箇中藥鋪。1951年,在醫藥合作社的基礎上,成立浮崗衛生所。1952年,成立愛國衛生工作協會,開展民眾性挖蛹、滅蠅、滅蚊、捕鼠運動。1953年,成立聯合診所,衛生技術人員增加到19人。1958年,建衛生保健室,同年改為衛生院。1970年,各村成立衛生室,配赤腳醫生,推行合作醫療制度。 1979年,成立李新集衛生院,占地3.3公頃,有門診、病房、職工住房54間,總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1990年,李新集衛生院擴建改造,建門診、病房樓各一幢, 醫療工作者44人,病床40張,轄石老家等3處衛生所,年門診病人68796人次,住院1345人。此外,有村衛生室18處,鄉村醫生和衛生員49人。1991年2月,苗土樓村衛生室榮獲“菏澤市先進行政村衛生室”稱號。1997年,李新集衛生院投資20萬元購置B超機等先進醫療設備,改善了醫療條件。2000年,有李新集鎮衛生院1處,村級衛生室30處,病床121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