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浮山堰
- 時期:南北朝時期
- 位於:安徽省五河
- 主體:土壩
簡介,作用,價值,相關故事,
簡介
浮山堰用軍民20萬人施工,歷時兩年。主體為土壩,兩岸同時填土進築,中間用大量鐵器墊底,並用巨石大木截流。天監十五年四月完工,壩高20丈(約合48m),頂寬45丈,底寬140丈,長9里。壩旁曾開有兩條溢洪道。上游形成巨大水庫。200km以外的壽陽被水圍困。堰底河床為沙土。建成當年的八月漲水時,堰潰決,下游受災居民數以10萬計。20世紀50年代初治淮旱,峰山切嶺工程利用了一條呈梯形斷面,邊坡陡峻,底寬100m的乾河槽,應即浮山堰水庫溢洪道的遺蹟之一。另在下游老河道中發現方井形大木籠, 疑係當年填石截流所用。浮山堰今尚略存遺蹟。
作用
浮山堰是南北朝時期淮河上修建的攔河大壩。位於安徽省五河、嘉山及江蘇省泗洪 三縣交界的淮河浮山峽內。是淮河歷史上第一座用於軍事水攻的大型攔河壩,也是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壩工程。梁天監十三年(514),梁武帝蕭衍為與北魏爭奪壽陽(今安徽省壽縣),派康絢主持在浮山築壩壅水以倒灌壽陽城逼魏軍撤退。據史書記載這次工程動用軍民20萬人施工。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今潼河山)從兩端開始填築土方,準備在中間合龍。由於種種波折,浮山堰歷時兩年才最終建成。這個水利工程對魏軍的威脅確實很大。蓄水不久,壽陽城即被水圍困,魏軍被迫棄城上山。浮山堰築成後淮河被切斷,上游幾百里內一片汪洋,水位還不斷上漲,幾乎與堰頂相平,於是開始威脅下游地區。梁軍一方面對付魏軍的騷擾一方面要設法防洪,並利用魏軍怕淹的心理,向魏軍宣傳說梁軍不怕打仗就怕有人把水泄掉。魏軍果然開始鑿山泄水,於是浮山堰水庫就有了兩條溢洪道。一條在泗洪縣峰山鄉塔河村前。解放初期尚可看到遺蹟。這兩條溢洪道在我國水庫建設史上也是記載最早的。
為了築浮山堰,梁朝付出了重大代價。他們從徐、楊二州徵發民夫,每4戶出一人;浪費鐵器幾千萬斤;伐樹做木籠;施工中死人無數。浮山堰的典型之處在於它以進攻敵人開始,卻以害己告終。因其造成的影響巨大,所以記載最為詳細,也就為後人了解當時的情況提供了有利條件。
價值
浮山堰工程的規模在當時是舉世無雙的,據估算,其主壩高30——40米,形成的水域面積估計約有6700多平方公里。總蓄水量在100億立方米以上。浮山堰主副壩填方約達200多萬立方米。這幾項指標在當時都是世界的一位。壩高往往是水利工程技術水平最直接的表現。國外的土石壩至12世紀才突破30米高度,比浮山堰晚了600多年。浮山堰的建成突出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驚人的力量和氣概。限於當時的歷史條件和人們對自然認識的深度,浮山堰只存在了4個月就被衝垮,但它在世界水利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
相關故事
大柳巷和小柳巷的故事
開始,梁武帝派材官祖恆、水官陳承伯二位將軍安排實施。祖、陳二位通過實地察看,都認為淮河這裡雖窄,但淮水漂疾洶湧,沿岸沙土鬆散,難以壘堰,強硬築堰是勞民傷財之舉,且合攏無期,力勸蕭衍放棄築壩計畫。梁武帝蕭衍一聽大怒道:"滴水可成墒,鍬土可成山,自古有兵來將擋,水來土堰之說,豈有築不成壩的道理,分明是二位存有異心。"蕭衍為表築壩決心,不讓再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即令左右衛兵將祖、陳二位捆了斬首示眾。殺了祖、陳二將後,再也沒有人敢提出反對意見了。蕭衍又派手下將領從徐州、揚州一線徵集民夫,每20戶抽5人,共徵集民夫15萬多人,加上5萬多士兵達20多萬人。民夫們不論是酷暑嚴寒,晝夜不停地挖土壘壩。隨著磊壩合攏的接近,河水越來越兇猛。民夫們一倒下泥土,就被洶湧的河水衝出數十丈,一時無法合攏。當時有人獻計用鐵鑄成世大的鍋,鍋內裝土,沉入水底,可擋河水。於是,蕭衍派人調集生鐵十幾萬斤,鑄成鐵鍋沉入水中,結果仍無濟於事。蕭衍急得是睡不能閉目,食不得其味,煩躁不安,常常親自上陣監工,稍有不順眼的就斬首拋入河中。加上天寒地凍,終日勞累,民夫凍死、餓死、病死的不計其數。這時有兩個工匠,是一對孿生兄弟,兄叫大柳相,弟叫小柳相,看這樣下去也不是事兒。為保護其他民夫,便主動向蕭衍提出要跳入合攏處,釘成"井"字形木樁,迅速填進土石,能使大壩合攏。蕭衍派人砍伐樹木,開山採石,一切準備妥當,柳氏孿生兄弟挽著臂膀跳入兇猛的河中。只聽"咚"的一聲巨響,猛如蛟龍的淮河水竟然調轉頭向回衝去。岸上眾多民夫和士兵趁著空檔,將事先準備好的樹樁石塊、土袋子一齊填向壩口,不一會大壩合攏了。時間正好是梁天監15年(公元516年)4月10日,歷時整整18個月。人們為了紀念大柳相、小柳相這對孿生兄弟,在沿壩栽上了許多柳樹,並把泗洪沿河的一個鎮子叫大柳相,浮山向東沿河的一個村鎮子叫小柳相。後來,叫著叫著就被人們叫成了大柳巷、小柳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