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足,身體具刺或具針樣或肢樣突出物,被甲前端具6個對稱棘狀突起,角質層形成堅硬的殼或被甲。
基本介紹
識別特徵,生活習性,生活方式,保護現狀,用途和價值,
識別特徵
無足,身體具刺或具針樣或肢樣突出物,被甲前端具6個對稱棘狀突起,有或沒有後棘狀突起,角質層形成堅硬的殼或被甲,呈能彎曲但在運動或固定後尚能保持一定的形狀,被甲上常裝飾有脊或條紋,被甲比較光滑,並不隔成小塊片,被甲中央沒有隆起的脊,腹甲後半部葉沒有尖三角狀的小骨片的凸出,被甲後端渾圓,或瘦削,或形成一突出的短柄。
生活習性
一、運動 多數輪蟲主要借頭冠纖毛的轉動作旋轉或螺旋式運動,另一些有附肢的種類如三肢輪蟲、多肢輪蟲、巨腕輪蟲等則藉此作跳躍式運動。輪蟲的尾部雖不是主要運動器官。但它的擺動無疑可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當足腺分泌物粘著在基質上時,還會以此足作圓心轉圈運動。三肢輪蟲的後肢不能活動。但在運動中可起舵的作用。無論哪種運動方式。其速度一般小於0.02cm/S。輪蟲緩慢的運動正是其成為水產動物幼苗開口餌料的有利條件。
二、食性 多數輪蟲靠輪盤纖毛環向同一方向的轉動使水形成旋渦。其中適口的細菌、單胞藻和腐屑等便被沉入口中,過大的物體被口圍纖毛拒之於外。實驗表明,多數濾食性輪蟲的適口食物小於 5 µm,最適5-10 µm;另一部分大型種類如晶囊輪蟲則倚仗其特殊的頭冠和砧型咀嚼器撲食原生動物、其它輪蟲、小型甲殼動物等。當然與這類食物大小差不多的大型浮游植物、有機碎屑等也在取食之例。據觀察,這類輪蟲的咀嚼器平時橫臥咀嚼囊中。在獵食時飛速旋轉90至180度。伸出口外獵取食物後縮回晶囊輪蟲捕食其它小型浮遊動物的效率是十分驚人的。作者曾在一個晶囊輪蟲的胃腔中一次性發現55個臂尾輪蟲的咀嚼器。難怪它的出現會導至臂尾輪蟲種群高峰期的終結。疣毛輪蟲等的杖型咀嚼器的槌鉤也能伸出口外攝取食物並吮吸其營養;值得注意的是營固著生活的膠鞘輪蟲。它們漏斗狀的頭冠形成一個捕食陷阱,當各類小型浮游生物落入陷阱時,頭冠裂片上的刺毛便封住“井口”以防食物脫逃。
輪蟲的取食方式不同,食物的類別各式各樣。但就目前最具培養價值的幾種臂尾輪蟲的主要食物還是小型浮游生物和有機碎屑。它們的取食器官雖能排除一些異物。但也僅局限於顆粒大小而對食物的質量難有選擇性。現已查明,某些單胞藻如小球藻Chlorella、扁藻Platymonas等飼餵輪蟲的效果較裸藻屬Euglena、裸甲藻Gymnodinium為好。這裡除細胞大小、運動速度外可能還有營養成分和毒性問題。總之、食物的種類、密度都直接影響輪蟲的繁殖,是培養中特別值得關注的問題。
生活方式
輪蟲的基本生活方式有兩類。一類營浮游或兼性浮游生活,如臂尾輪屬Brachionus、龜甲輪屬Keratella、葉輪屬Notholca、犀輪屬Rhinoglena、水輪屬Epiphanes、晶囊輪屬Asplanchna、多肢輪屬Polyarthra、疣毛輪屬Synchaeta、聚花輪屬Conochilus、鏡輪屬Testudinena、巨腕輪屬Pompholyx、三肢輪屬Filinia等;另一類營底棲、附著或固著生活。如蛭態亞目的輪蟲等。鑒於這類輪蟲的餌料開發價值大多不如浮遊輪蟲。
保護現狀
自然野生。
用途和價值
環境指示,江河魚類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