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畸零人

浮世畸零人

《浮世畸零人》是英國作家多麗絲·萊辛創作的中篇小說,首次出版於2000年。

小說中,主人公班是個長相怪誕的畸形兒,他的家人都嫌棄他,並以他為恥,甚至把他趕出了家。班被拋棄後,在冷漠無情、利益至上的社會中,內心極度渴望回歸自己“幸福安穩的家”,但卻無奈只能四處漂泊,經常受人欺凌和利用。在小說的最後,隨著班的跳崖自殺,他短暫悽苦的一生也畫上了令人同情的句號。

在小說中,萊辛把班的遭遇和女性的困境與生態倫理結合起來,揭示了以男性為中心的人類中心主義所引發的女性和倫理困境,間接表達了用寬容的態度對待差異性在一個共生多元社會中的重要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浮世畸零人
  • 外文名稱:Ben, in the World
  • 文學體裁:中篇小說
  • 作者:【英】多麗絲·萊辛
  • 首版時間:2000年
  • 字數:98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浮世畸零人》是小說《第五個孩子》的續集,在《浮世畸零人》中,萊辛敘述班離家出走後,過著流浪生活的故事。班四處飄泊,仍然是由於他與眾不同的外貌和言行舉止,時時受人欺負、被騙錢和利用。如,瑪麗·泰德只是利用他為她幹活而不付工錢;毒販詹士頓利用班,在他皮箱內藏毒品,走私到法國尼斯,以賺取巨款;美國導演亞丁,因班奇形怪狀而帶他來到巴西拍電影,結果由於種種原因,班再次被遺棄。班對於社會上的這些人來說,他只是他們利用的工具,以遂行私利。雖然,在此期間,班也得到了一些關心,理解和愛護,但是這些極其微薄一點愛,最後不是由於愛他的人離世,就是因為愛他的人無法抗拒其它的壓力而離開了他。因此,由於班最後再也無法忍受社會對他的冷漠,欺騙,利用,在結尾,萊辛以超現實的筆法,讓班掉落於山谷中,並在空氣中消失,使他終於擺脫了令人心寒的人間社會。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20世紀的人類社會,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為殘酷的兩次世界大戰、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還有工業革命以來發展迅速的科技進程以及所帶來的嚴重的環境污染等等,一系列的社會巨變極大地影響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摧殘著他們的道德倫理和精神世界。如何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解讀個人與社會的合理共存,完善人內心精神世界以及社會倫理道德等等問題都擺在社會而前。多麗絲·萊辛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對這些社會問題的探索和思考,她以嚴肅的精神、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視角關注著這個世界的陰暗面,呼籲和希望人們正視日漸式微的倫理道德狀況,並擺脫這種令人倦怠和室息的生存狀態。
創作過程
《浮世畸零人》作為《第五個孩子》的續篇,寫於2000年。據萊辛自述,她寫完《第五個孩子》的時候,本來沒想再寫一個續集。但《第五個孩子》在德國賣得很好,連續數周熱賣。德國的出版商說她應該寫個續集。雖然她寫《浮世畸零人》的時候很難過,但並不痛苦。

人物介紹

班是個長相古怪奇特的畸形兒,在全書的開篇就有這樣的描述,“寬大的鼻樑,大大的鼻孔,淺綠色的眼珠子,淡褐色的眼睫毛,硬邦邦的淡褐色眉毛,留著不合適臉型的整齊短髮。他的頭髮黃黃的、亂蓬蓬的,似乎就像他的笑容一樣叫人不安,長長地向前垂下來,耳朵兩旁則是硬邦邦的頭髮,仿佛是在嘲譏時髦的髮型。”在老婦人愛蓮幫他洗澡的時候,“在她的雙手下面是一副強壯寬闊的背,脊椎兩側有棕色的絨毛,肩膀上則有一片濕濕的軟毛:感覺上她好像在幫一條狗洗澡。”這樣的班不免讓人充滿想像,他究竟是不是一個人,一個單純意義上的人。“她(愛蓮)曉得他不是人類:如她所說的,不是我們當中的一份子。或許他是某種雪人(雪人,常作Yeti,喜馬拉雅山脈的土語,指傳說中住在喜馬拉雅山上真面目不詳的動物)。”長相的醜陋使得班被父母無情的拋棄,成為流浪兒。雖被一所收容所接受,但是在收容所中的生活更是折磨和摧殘。作為一名英國的合法公民,班從未感受和得到過任何人身保障。
德蕾莎
小說中女性人物對以男性為中心的人類中心主義的對抗集中體現在德蕾莎身上,而德蕾莎也是萊辛在小說中除班之外著墨最多的人物。她從見到班開始便對他產生了興趣,進而對他產生了同情,並給予他關懷和幫助。班被研究中心的人盯上後,德蕾莎千方百計地對他進行保護,班被研究中心的人綁架後,德蕾莎又聯合阿爾弗雷多和他的朋友全力營救。小說中,德蕾莎對高拉克教授以科學之名對動物的虐待進行了批判:“他什麼事都做得出來,而且永遠不會在乎這些動物付出了怎樣的代價。他是個冷酷無情的怪物”。在研究中心的人找到德蕾莎要求帶走班的時候,德蕾莎痛哭了一場,在德蕾莎看來,“這些男人都是一丘之貉,所以並沒有去區分他們。對她來說,他們兩個都擁有權力,也都很相像;他們很快就會想辦法用合法的手段擁有班”。在此,德蕾莎在對以男性為中心的人類中心主義提出質疑的同時也表達了女性在面對男權時的無助。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在班的一生中,當他與約翰,班的校友,老婦人愛蓮以及麗坦在一起時,他才會有歡呼人笑和狂喜的表現,才會有自山的空間。在其它場合,他不是怒吼,掙扎,咆哮,就是獨自一人撞牆以表示不滿和憤恨。萊辛表示了在當代西方的社會家庭結構中愛的異化和衰亡。她是通過家庭和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展示了現代西方國家愛的缺失和匱乏。
自從走入社會,班的那副與眾不同的長相,似乎就注定了他與周圍社會無法化解的矛盾。就連血脈相連的家庭都不認可,社會群體對之的態度可想而知。一方而,人們極其嫌惡和歧視班生理上的返祖特徵,因為他那“一副強壯寬闊的背,脊椎兩側有棕色的絨毛,肩膀上則有一片濕濕的軟毛……他的手臂上也有毛……他的胸部毛茸茸的,但不像毛皮……”。還有那矮小粗壯的體格,人們給班起了“遲鈍愚蠢的畸形”、“野蠻人”、“雪人”等綽號,對其進行肆意的嘲笑和愚弄,就如同對待動物一樣。人們容不得和自己有所差異的同類的存在而想盡辦法排斥、打擊,甚至以此為樂。而另一方而,為了經濟利益,一些人卻又離不開班,他們欺騙、利用這個可憐的孩子。班外出打工的錢不是被偷就是被騙:他在瑪麗的農場上幾乎包辦了所有的工作,卻從沒有拿到過工錢;他在建築工地上的薪水,一次被搶,一次又被剋扣了一半,建築隊的工頭讓他一人乾幾個人的活;拉皮條的詹士頓把他當成運送毒品出境的工具;導演亞丁想利用他的返祖特徵為自己拍片賺錢;而遺傳學家更可以為了所謂的偉大的科學夢想,粗暴地將他綁架,剝光衣服關進鐵籠子裡。眾人對班的態度也表明了無論班做出怎樣的努力,都是徒勞的,在人群當中,沒有誰會把班當做一個與自己相同的、獨立的社會個體看待。在他們眼裡,只有錢,沒有人性。他們明顯地影響到了班的社會行為,也直接訣定了班的人格的形成,左右了其日後的人生走向。
除了恃強凌弱的社會眾生,班逐漸走向毀滅的過程更折射出了社會機構、法治的千瘡百孔。作為一名合法的英國社會公民,自始至終他的人身權利都沒有得到過任何保障,對他而言法律形同虛設。只因長得醜陋,他可以被毫無責任心的父母無情拋棄,成為流浪兒;他有親人和家庭,卻被送到一間收容所任其自生自滅。而小說對於這間收容所觸口驚心的描寫,更是瞬間揭去了一貫標榜文明與法治的西方社會的面紗,赤裸裸地將資本主義權力運作最隱秘、最不可見人之處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社會合法的收容機構,實質上卻是人間地獄,在這裡只以讓孩子們安靜為目的,而不提供應有的關懷和悉心照料,在除了牆壁、木板、還有排泄物的房間裡的“牆邊擺著許多嬰兒床與小床。床里躺著怪物……成排成排的怪胎,全部陷入昏睡,靜寂無聲”。而“靜寂無聲”,在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科看來即是被粗暴地剝奪了話語權力,這無疑是進一步的折磨和摧殘。
班與農場主、商人、電影導演,以及遺傳學家這樣的“大人物”的一次次“親密接觸”,則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到當時社會的本質。這些人分別來自不同行業,基本上都屬於當時社會的權力階層。然而,這些人有著較高的經濟與社會地位,卻毫無悲天憫人之心,更不具有與之相稱的道德水準。他們的經濟水平、知識水平越高,對班的剝削和壓榨也就越無情。他們無情地踐踏班的尊嚴,卻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沒有絲毫的羞愧感。可以說,正是他們的冷酷無情,直接扼殺了班那點可憐的希望,堵死了回歸的大門。可是,在這個法制己成為了維護階級利益工具的社會裡,像班這樣的人,無論他怎么受到欺壓,也沒有也不會有任何人或機構站出來替他主持公道,去懲治這些罪有應得的強盜和騙子,從而維護他作為受害者的社會權利。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根本就是弱肉強食,互相殘殺。這群風馬牛不相及的人,雖然來自不同社會行業,有著不同的性格,各自身上卻都透露著一樣的自私與冷漠,這也體現出了當時社會背景下的人性的扭曲和異化,倫理道德的淪喪。

藝術特色

在《浮世畸零人》這部小說中就有很多充滿暴力和性關係的話語。亞力輕擊了一下班,“卻看到那雙綠眸子立刻抽搐變形,激動地翻臉發怒,還有那雙拳頭……憤怒讓班的眼睛蒙上一層紅光,手掌則充滿了殺人的念頭—他剛才拚命克制自己,才壓下這份危險。”小說中這樣的暴力話語的描寫還有很多,而且多數集中在班的身上。“十二個對一個,把他打得血淋淋的。他自己的幫派回來時,看到有些機車不見了,正打算再毆打他,卻發現這個看似遲鈍愚蠢的畸形兒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驚聲尖叫的好鬥瘋子,差點殺死其中一個同伴。他們合力襲擊才制住他,他連半根骨頭都沒斷,只是再次流血嘔吐。”同時,小說中,還出現很多露骨的性話語。麗坦和班的第一次見面,“在這一剎那,班的性與本能—平常壓抑下來的欲望,突然像其他不可容許的饑渴一樣浮了上來。他抓住她的肩膀,將她的身子轉過去,牢牢地抓著她,把她彎向前,使她不得不用雙手撐著床面。他一手掀起她的裙子,撤下她的內褲,短暫、激烈而狂暴。他的牙齒咬著她的脖子,射精時他發出了咕咪一聲的狗叫聲,這是她從來沒聽過的。”雖然班野獸般強暴了麗坦,但在後面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麗坦對班並不反感,甚至還有喜愛之情。這種顛覆性、宣洩性、充滿狂歡化色彩的語言描述,有助於讀者深刻地解讀這部恐怖的哲理小說。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於整個社會和人性的思考。

作品評價

湖南師範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後肖慶華:在這部作品中,萊辛傳達了這樣一個重要的信息: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要是異於常人,往往會被家庭和社會排除,遭受不平等的待遇。本作為異類遭受了這種命運,但萊辛作品還提醒世人,有些異類其實也有一般常人的感情,而且有更善的一面。在萊辛的道德態度中有其寬容的一面,她力圖在平凡的生活中,在差異空間裡,在邊緣人的身上,探尋道德的複雜性。
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楊莉馨:現代人性寓言《第五個孩子》和《浮世畸零人》,這兩部作品體現出幽默、詼諧、反諷的現代藝術特色,不失為她晚期的佳作。

作者簡介

多麗絲·萊辛(1919—2013),英國當代作家,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1919年出生於伊朗。幼年時在南非農場度過,家境貧困,十四歲因眼疾輟學,十五歲離家做保姆,後從事過接線員、速記員等工作。
曾兩次結婚又離異。1949年離開南非,留下丈夫和兩個孩子,攜幼子移居英國追尋心目中的自由生活,全部家當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說草稿。該書不久以《野草在歌唱》為題出版,萊辛從此一舉成名。
1962年,代表作《金色筆記》問世,成為其摘得諾貝爾獎桂冠的充分理由。此後,筆耕不輟,一生出版了五十餘部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