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那條約,英國東印度公司迫使印度馬拉塔聯盟帕什瓦巴吉·拉奧締結的屈辱性條約。
基本介紹
- 名稱:浦那條約
- 發生時間:1817年
- 主要指揮官:哈斯丁斯
浦那條約,英國東印度公司迫使印度馬拉塔聯盟帕什瓦巴吉·拉奧締結的屈辱性條約。
浦那條約,英國東印度公司迫使印度馬拉塔聯盟帕什瓦巴吉·拉奧締結的屈辱性條約。1817年初英印總督哈斯丁斯侯爵統率12萬英軍進攻馬拉塔聯盟領土。巴吉·拉奧動搖,英國殖民者乘機誘使他於1817年6月13日訂立此約。依約:巴吉...
被迫締結此約·依約:巴吉·拉奧承認英國的最高統治權;英國監督馬拉塔的對外關係;公司在馬拉塔常駐6,000名英軍,由馬拉塔每年支付軍費260萬盧比;英國人支持巴吉·拉奧恢復在浦那的帕什瓦地位。條約使馬拉塔人喪失民族獨立,遭到馬拉塔三大王公荷爾卡爾、信地亞和朋斯勒反對,遂引起1803—1805年的第二次英馬戰爭。
總督指令要限制佩什瓦的權力,誘使巴吉·拉奧簽訂了《浦那條約》。根據條約,佩什瓦必須放棄馬拉塔聯盟領導者的身份;對蓋克瓦爾提出的要求減至40萬盧比,並答應不再向他提出更多的要求;並把孔坎及若干重要堡壘交給英國人。英國人還強迫辛迪亞、邦斯萊和一些土邦締結了一系列的條約。這些條約大大加強了英國人的勢力而損害...
源於馬拉塔國王西瓦傑的八大臣中的首席大臣。主管國家軍機和福祉。18世紀上半期,國勢衰落,王權遂轉入派施華手中。巴拉傑·維斯瓦納特(Balaji Viswanath,1662—1720)是第一位獨攬大權的派施華,後這一職位成為世襲。在第三次英國-馬拉塔戰爭遭到失敗後,根據1817年與英國簽訂的《浦那條約》,翌年派施華職位被廢。
1727年8月27日,巴吉拉奧發布總動員,阿薩夫則是很敏銳地趁著巴吉拉奧正在集結軍隊之際,率領傾國之兵撲向馬拉地。同時,秘密聯絡了科拉普爾的桑巴吉,約定兩下合兵,一同攻擊浦那,將沙胡趕下台。而巴吉拉奧的具體計畫是趁雨季敵軍行動遲緩時進行動員,一俟雨季結束之後便展開大幅度的戰略機動,與阿薩夫進行周旋。於是...
1660年西瓦吉進攻莫臥兒帝國,奧朗則布派沙伊斯塔□進剿,並占領浦那。1663年西瓦吉潛入浦那刺傷沙伊斯塔,迫使他撤離德乾。奧朗則布對馬拉特反抗力量的日益壯大感到不安,派拉傑普特將領查伊·辛格將他圍困於普蘭達爾山堡。西瓦吉暫時投降。1665年雙方簽訂普蘭達爾條約,西瓦吉割讓23個堡壘以及年產值達160萬盧比的土地。條約還...
主張馬拉塔國旗應從克里希納河飄揚到印度河流域。這時形成以帕什瓦為盟主的高級軍事將領和大封建主幾股勢力組成的馬拉塔聯盟。1761年,馬拉塔人在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慘敗後,帕什瓦的領導地位下降。由於第三次英國—馬拉塔戰爭的徹底失敗,根據1817年與英國簽訂的《浦那條約》,帕什瓦職位被廢除(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