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那全民大會,印度馬哈拉施特拉地區民族主義團體。1870年4月2日在浦那成立,前身為1867年創建的浦那協會。主要領導人有卓施、羅納德(前期)和提拉克(後期)。會員中多為印度教婆羅門家庭出身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律師、教師和地主。主張實行溫和改革,要求印度人參政,管理國家事務,提倡民族教育,創辦學校,反對徵收高額賦稅,要求延緩繳納土地稅。至1916年曾向殖民當局發出108封公開信、陳情書與備忘錄,呼籲改革和滿足民眾要求。1896年提拉克派掌握領導權後,提出自治主張。羅納德等人遂退出大會。
浦那全民大會,印度馬哈拉施特拉地區民族主義團體。1870年4月2日在浦那成立,前身為1867年創建的浦那協會。主要領導人有卓施、羅納德(前期)和提拉克(後期)。會員中...
以蒂拉克為代表的小資產階級民主派開始出現,並且在1896年獲得了“浦那全民大會”的領導權。“浦那全民大會”在印度國民大會黨成立後即參加了國大黨。當時國大黨的第...
加涅什·瓦蘇德夫·卓施,印度馬哈拉施特拉民族主義者,浦那全民大會領導人。出身於蘇拉特婆羅門家庭。早年在英國東印度公司任職,後投身於西印度社會活動,參與創建浦那...
協會的全部主張和活動表明印度新的政治覺醒,並同孟買管區協會、浦那全民大會和馬德拉斯士紳會一道,為印度國民大會黨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印度協會於1886年加入國大黨,...
班納吉立即領導印度協會開展反對這兩項法令的新的政治鼓動,還同來訪的“浦那全民大會”的代表一起,召開民族報刊會議,協調應付辦法。在共同的鬥爭中,他進一步看到實現...
1890年成為浦那全民大會秘書,後退出,另參加德乾教育協會活動。1897年受德乾協會委派前往英國,參加印度問題作證,抨擊殖民政府經濟壓榨政策。回國後歷任孟買省立法議會...
參加浦那全民大會、德乾教育協會和祈禱社活動。曾創建“寡婦婚姻協會”、“寡婦之家”等社會改革組織。主張進行社會改革,要求印度人參政·並為此徵集農民簽名,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