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肯野現象

浦肯野現象

亦稱浦肯野效應。即人們從晝視覺向夜視覺轉變時,人眼對光的最大敏感性向短波方向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浦肯野現象
  • 亦稱:浦肯野效應
  • 發現人:捷克學者浦肯野
  • 時間:1825年
產生背景,具體案例,

產生背景

浦肯野現象,亦稱浦肯野效應,由捷克學者浦肯野(Jan Evangelista Purkinje,1787-1869)首先於1825年發現。系指在不同的適應狀態下對有色光的視覺靈敏度不同的現象。具體說就是當人們從錐體視覺(錐體細胞,基本分布於視網膜中間的凹處,主要是感色的功能和視覺功能)向桿體視覺(桿體細胞,多分布於視網膜的邊緣部位,有較高的光感度,但不能精細的做出空間分辨,且不能感知色覺)轉變時,人眼對光譜的最大感受性將向短波方向移動,因而,出現了明度不同的變化。
在明適應時對紅色和橙色看起來較亮,而在暗適應時則對藍色光看起來較亮。從劃出的光譜亮度曲線來看,明適應時的極值在該曲線的560納米左右,而暗適應時其極值則推移到510納米。這是因為明適應時視錐細胞起作用,而隨著逐漸暗適應變為視桿細胞起作用的緣故,這種現象是二元學說的有力證據。
因此如果以純中心視只求中央凹的視覺靈敏度時,則看不到這種現象。暗適應時的相對光譜亮度曲線與作為桿體視物質的視紫紅質的光譜吸收曲線大體是一致的。在其它脊椎動物身上,也可以用視網膜的b波和視神經纖維的峰電位作為指標來證明浦肯野現象的存在。

具體案例

浦肯野效應的具體事例如下:
在陽光照射下,可能紅花和藍花顯得一樣亮,但是到了夜晚藍花似乎顯得更亮些,這是因為人們從晝視覺向夜視覺轉變時,人眼對光的最大敏感性向短波方向移動的緣故,由於藍光的波長較紅光短,因此藍花顯得更亮。即浦肯野效應所說從錐體視覺向棒體視覺轉變時,人眼對光譜的最大感受性將向短波方向移動,因而,出現了明度不同的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