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麥稈扇是浙江省浦江縣的傳統特色工藝品,風格獨具,品種很多。從編織方法上分,有串扇、扎花扇、貼扇、團扇、平扇。從花型上分則更多,諸如五色扇、孔雀扇、石榴扇、拍扇、粗扇、細扇……等等,各顯其長,相映爭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浦江麥稈扇
- 地點:浙江省浦江縣
- 種類:風格獨具,品種很多
- 性質:傳統特色工藝品
浦江民謠,主要分類,串扇,扎花扇,貼扇,團扇,平扇,
浦江民謠
千根麥稈一把抓,一線穿心情思掛;
日日夜夜穿不斷,姑娘手藝名天下;
串扎貼團樣樣有,送到寰球萬戶家;
若問此扇哪裡出?浦江東鄉姐妹家。
——浦江民謠
主要分類
串扇
串扇的設計構思巧妙,匠心獨到,外形美觀,輕巧實用。它選料最為考究,要求根根麥稈粗細均勻。如做本色扇,麥稈要白淨,不能有烏灰斑點,更不能開裂有摺痕。稍有差次,就影響整體美觀,本色串扇形似南國棕櫚扇再現,根根閃光麥稈猶如棕櫚葉脈從柄端向四面輻射而出,顯出天然的脈理美。為了使這些輻射出來的麥稈有秩序地組合整齊,排列平展。用繡花細針在麥稈中間串了幾道線,這就是“串線”名稱的來歷。麥稈串扇質樸可愛,造型也符合自然形的秩序和規律。雖是件小小的民間草編,卻把材料的肌理美、技巧美和自然美巧妙地揉合在一起了。
扎花扇
它的花型和網孔細密緊湊,透空立體,富於工藝裝飾趣味。多出於心靈手巧、才智聰慧的農村姑娘之手,以前多用於嫁妝或贈送禮物。扎花扇是將一定數目的麥稈一端扎住,作為圓心,將麥稈四面散開後,用一根色線盤圓繞轉將相鄰的麥稈結成網孔、柵孔或菊花連續圖案。每扎一種花型應根據設計的要求繞圓一周或數周,使之按圓圈的規律排列組合。如果是雙面扎花,中間用綢、緞、絹等高級絲織料面作夾層,以襯出扎花透剔凌空之美。如單面扎花,背面可用麥稈編織片襯底。也有中心飾一個繡花扇芯的。浦江鄭宅工藝廠把這種編織法移植到編織花籃、花瓶、盤子、果盒上,非常精緻美觀,曾多次參加國內外工藝美術展覽。
貼扇
浦江麥稈貼扇配以麥稈貼畫,以精、細、巧見長。它是將麥稈破開刮平,經針槽拉成寬度均勻的麥稈片,根據設計要求的紋理方向和色澤,將麥稈拼貼在薄硬紙上。貼時光面向外,待兩面拼貼壓平後剪成扇形。一般扇形以小為宜。過大則不巧。沿口用一根細流蘇貼上飾邊。再用染色麥稈在扇面上貼各種花鳥圖案。扇面的麥稈貼畫精美與否對扇子的價值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麥稈貼畫也是浦江民間工藝的特產。它單獨可以貼成麥稈畫掛屏,平面或立體的花鳥、草蟲、風景等設計圖樣,尤其善於表現花卉翎毛的細微紋理,效果光潔閃亮,七十年代已單獨成為特藝的一種品種。在扇上貼麥稈畫的工藝製作過程較複雜,先是將挑選好的麥稈在水裡浸5—6天,麥稈浸漲取出破開,用手刀剷除表里的“肉”,剩下一片微薄光亮麥皮,染色後拼貼在薄薄的拷貝紙上方可待用。
團扇
團扇是由麥稈編的五股辮團轉縫扎而成。精巧的團扇選料考究,要求麥稈潔白,粗細均勻。編辮時外向邊緣編進一根篾絲,使邊緣平整光潔,增加牢度。扇子中央飾有一個美麗小巧的繡花扇芯。
扇芯外邊有個壓圈,非常講究,姑娘們把蒜芯皮用針梳梳成1毫米寬的細條子,墊在布底圈上,再用顏色絲線繞轉,編出小巧的連續圖案。一把團扇從選料、編辮到扇芯的繡花壓圈和最後的竹製扇柄都講求配套相稱。有的五股辮中飾一、二根染色麥稈,巧妙地編出花蚊紋、繩紋、纏枝紋,使團扇增加花色。團扇的特點是美觀、大方、結實耐用。在農村里老幼皆喜歡用它。
平扇
有粗、細之分,粗者用麥稈壓平編織或破開刮平編織以顯其闊;細者將麥稈破開刮平用針梳梳成1-2毫米寬編織,以顯其細。編織時染色麥稈作“經”,本色麥稈為“緯”,採用壓一挑一,壓二挑二,壓二挑一,壓三跳二,壓三挑一等編織法,墊照圖案編織。
麥稈編織圖案樸素、單純、造型和風格都繼承了中國傳統圖案意象的審美特徵,簡練、誇張的表現手法,與民間剪紙可稱是姐妹藝術。講究韻律、對稱、均衡、陰陽對比,顯示出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氛。傳統圖案都有古老的吉祥含義,如長命鶴、快樂鹿、蝙蝠福、高潔荷花、富貴牡丹、平安花瓶等等。雙鹿圖編的是兩隻對稱背向的奔鹿,誇張地編出了鹿角和身上的梅花及奔跑的動勢,形象簡練、活潑,富有裝飾味。木鳥圖編的兩隻陰陽對稱鳥的畫面,以柄代木,富有含意,利用明暗對比效果,符合民間圖案“亮堂”的傳統手法。此外,結晶立體紋、網紋、透空穿插的圓眼孔的各種二方連續、四方連續圖案等等,用重複、條理、節奏等也體現出編織紋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