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牛皮鼓製作技藝

鼓是中國套用廣泛的傳統樂器,牛皮鼓製作技藝在揭陽市東山區浦東村已傳承百餘年,產品受到整個潮汕地區的歡迎,是榕城城隍廟、西湖慈善會、進賢門亭、黃岐山侶雲寺、喬林雙忠廟、普寧泗竹坑及汕頭市、潮州市、梅州市、福建省等地庵寺所選用的文化珍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浦東牛皮鼓製作技藝
  • 申報地區:揭陽市東山區 
歷史淵源,工藝流程,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清光緒年間,揭陽市東山區浦東村的李天恩開始牛皮鼓製作,此後代代相傳。20世紀初,李林井潛心製作牛皮鼓並改進了其技藝,並傳授給其子李德清。80年代以來,第四代傳承人李木瑞創新改良了牛皮鼓製作技藝,推動了其傳承和發展。
隨著社會發展需要,牛皮鼓的製作的種類逐漸多樣,可分為尖腳鼓、雙頭鼓、更鼓、獅鼓、高音鼓、低音鼓、中鼓、蘇鼓、青皮鼓等。牛皮鼓套用於從宗教祭祀到婚喪嫁娶,從鄉民的生活娛樂到重大的節日慶典,從戲曲伴奏表演到宮廷的禮樂歌舞的諸多領域。

工藝流程

牛皮鼓的製作十分講究,需經過選料、制皮、制殼、定型、油漆等一系列複雜流程。鼓身一般選用杉木或其它優良木料,形狀以自然彎曲為宜;鼓面選用優質新鮮水牛皮,牛毛需均勻、多而密,且富有光澤,內層忌傷刀。俗話說“制鼓是徒弟,制皮是師傅”,制皮是最為關鍵、技術含量最高的一個環節。鮮牛皮先要經過削皮、曬乾、泡浸、鑽孔等嚴格處理,後用繩子把牛皮固定在鼓殼上,用專用工具將牛皮拉力擴張成形,這樣才可以讓牛皮繃緊,保證鼓的音質。制皮環節最考驗師傅的功力,比如在削皮中整片皮都要削出同樣的厚度,稍有不慎,牛皮就破損報廢。

傳承保護

制鼓師傅需要在長期摸索和實踐中,才能逐漸掌握設計、手工製作等技藝,全憑經驗和悟性。由於過程複雜、時間長,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不願意鑽研、學習這一技藝,這限制了牛皮鼓手工技藝的傳承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