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杜鵑

《浣溪沙杜鵑》是清代詩人屈大均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寫杜鵑鳥,上片寫杜鵑啼血而未喚得人歸,其實是在寫自身。下片寫對懷國之士的同情和對國破家亡的悲痛。這首詞採用象徵、雙關手法。語言深沉,感情強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浣溪沙·杜鵑
  • 作者屈大均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全清詞鑑賞辭典》
  •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浣溪沙·杜鵑
血灑青山盡作花,花殘人影未還家。聲聲只是為天涯。有恨朱樓當鳳闕,無窮青冢在龍沙。催還不得恨琵琶。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於若耶溪而得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此調有平仄兩體。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2、朱樓、鳳闕:皆指漢代宮闕,為帝王后妃所居之處。
3、青冢:此處指王昭君的墳墓。
4、龍沙:白龍堆沙漠的簡稱,亦泛指塞外沙漠地帶。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杜鵑的啼血灑在青山化作朵朵紅花,花兒已經凋零,遊子還未還家,它那聲聲的啼喚,只是為了喚回遠在天涯的遊子啊。繁華的朱樓鳳闕中美人們有著無窮的怨恨,綿綿幽恨的王昭君啊,長眠於青冢黃沙,歸家不得只能用哀怨的琵琶聲把思鄉之恨抒發。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作時間不詳,但從詞文及其含義看,當寫於作者寓居金陵(今南京市)時期。當時他已踏遍江南塞北,經過了國破家亡的折磨,滿懷悲愁,十分憂傷,這就是該詞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詞詠物卻不滯於物,而是採用象徵、雙關的手法,將詠物與言情、寫人相結合,既不拘於所詠之物,又不遠離所詠之物。
詞的上片,寫杜鵑啼血卻未喚得人歸。杜鵑聲,只因為遊子流落,遠在夭涯;為喚得遊子歸來,口吐鮮血,化作滿山遍野的杜鵑花;可是直到花殘花落,也未見人影返回家。這是在詠杜鵑,其實也是在寫詞人自身,借詠杜鵑之事,抒寫他的悲涼慷慨、孤獨悲憤。詞人一生志在復明,到處奔走呼號,可謂堅定決絕,不遺餘力。這“血灑青山盡作花”的大氣磅礴之語,正是他忠貞不依、不屈不撓、竭盡心血的寫照。然而儘管他像杜鵑啼血般呼喚流落四處的有志之士奮起復國,但卻沒有人回響。
詞的下片,是借昭君琵琶訴恨故事,書寫懷國之士的痛心。下片的內容有對大明的抱怨,有對懷國之士的同情,更有對國破家亡的悲痛。下片寫朱樓鳳闕儘管富麗堂皇,但其中常有宮人遭禁、后妃失寵之怨恨;王昭君被選入宮,倍受冷落,懷著幽怨之情嫁入匈奴的,帶著歸漢不得的怨恨,留墳於大漠之上。昭君墓本只有一個,此處卻冠以“無窮”,顯然詞人說的是現在像王昭君那樣命運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那些有家難歸、有國難投,被大明遺忘的懷國之士,只能流落他鄉。當年昭君歸漢不得,惟以琵琶訴恨。如今那些懷國之士恐怕也是杜鵑聲聲催歸不來的,他們只能像昭君般,借琵琶抒發自己的怨恨了。

名家點評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夏松涼《歷代詞分類鑑賞辭典》:“這首詠物詞主要是採用‘比’的手法,詞中以杜鵑來比喻烈土忠魂,借昭君、琵琶,來抒寫他們的千古遺恨,既生動、貼切,又含蓄不露。前人論詠物詞,主張不粘不脫,不即不離,借物以抒性情,這首詞可謂是成功的一例。”

作者簡介

屈大均(1629-1696),初名紹隆,字介子,廣東番禺人,明代秀才。清兵入廣州時,曾參加抗清隊伍,失敗後削髮為僧,名今種,字一靈。中年還俗,更名大均,字翁山。其詩才氣橫溢,多浪漫色彩,但也不乏慷慨之氣,常反映人民的疾苦。長於山林邊塞內容,尤擅長五言近體詩,為“嶺南三大家”之一。著有《翁山詩外》《道援堂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