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才過苕溪又霅溪

《浣溪沙·才過苕溪又霅溪》是近代詞人王國維創作的詞作,被整理收錄在王國維的詞稿《人間詞》甲稿之中。王國維在上半片主要實寫當前苕、霅溪的景色,然後過渡到回想去年時。下半片也是先實寫被火燒過的田野和霧霾中的雞叫,通過荒涼景色的描寫再次強調今年與去年的不同。這首詞的寫作手法通過今昔對比,既寫景色的變化,同時也表達作者內心境界的變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浣溪沙·才過苕溪又霅溪
  • 創作年代:清末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王國維
  • 作品出處:《人間詞》甲稿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浣溪沙
才過苕溪又霅溪。短松疏竹媚朝暉。去年此際遠人歸。
燒後更無千里草,霧中不隔萬家雞。風光渾異去年時。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此調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最早採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為正體。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②苕(tiáo)溪:在浙江省北部。霅(zhà)溪:東苕溪和西苕溪等水流至吳興匯合稱霅溪。
③媚朝暉:謂在朝暉中取悅於人,朝暉:早晨太陽的光輝。
④遠人:遠行之人。
⑤燒:放火。
⑥渾異:完全不一樣。

白話譯文

剛經過了苕溪,又到了霅溪。只見到了低矮的松樹和稀疏的竹子迎接著早晨的陽光。去年這個時候我也從這裡經過。
現在田野里被縱火燒過一片荒涼,燒過的霧霾中不時傳來村莊裡的雞鳴叫聲。這一派景色完全與去年我從這裡經過時不一樣了。

創作背景

王國維長年離家在外,只有在過年或放假時才回家看看,但在家住不了多久就又得離家踏上旅途。這首詞就是1905年,靜安離家途中,路過湖州時所寫。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詞一開始就點明寫作地點,湖州離王國維家鄉海寧不算太遠。苕溪等數水流至吳興匯合稱為霅溪。這裡的“才過苕溪又霅溪”,也是行色匆匆,身不由己。作者離家當是在冬春之際,此時嚴寒還沒有過去萬物還沒有甦醒。縱然是這苕霅間的風景勝地,現在也只能見到松與竹等耐寒的草木。不過,“短松疏竹媚朝輝”這一句包括了兩層轉折,寫得很有意思:雖然有松有竹,但松只是矮小的松,竹只是稀疏的竹;然而儘管如此,在清晨的陽光之下,它們仍努力地展現著自己的美麗,想讓經過這風景勝地的行人不至於過份失望。松竹是有心用自己的美麗撫慰羈旅行人的,但可憐它們又短又疏,實在無力妝點春色。而行人一方面強打精神欣賞短松疏竹以不負它們的好心,一方面這荒涼又實在提不起精神來,所以就想起去年自己回來的時候。
“燒後更無千里草,霧中不隔萬家雞”只是用工整的對仗來描寫田野的荒涼而已。
“風光渾異去年時”是一句慨嘆。這裡也有兩種可能。一個是真的完全不一樣了,去年此際這裡並不這么荒涼。另一個可能只是感覺上的不同。去年此際是歸來,到了這裡已經離家不遠了,即將與家人團聚的興奮使人感覺不到環境的荒涼。
所以這首詞所寫苕霅間的荒涼景色既是寫實,又是作者孤獨苦悶之心境的寫照,亦可謂“意與境渾”了。古詩詞講究個賦比興,王國維這首詞卻是通過賦比而彰顯不興。

名家點評

湘潭大學中文系教授蕭艾《王國維評傳》:不單是風景描寫,而是時局的感嘆。
中山大學嶺南文獻研究室主任陳永正《王國維詩詞全編校注》:苕霅的風光,天下稱絕。可是在詞人的眼中,它卻大異於昔時了。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近代享有國際盛譽的學者,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者,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與其俱為同鄉。甲骨四堂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