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夜永衾寒夢不成

《浣溪沙·夜永衾寒夢不成》是近代詞人王國維創作的詞作,被整理收錄在王國維的詞稿《人間詞》甲稿之中。

這首詞上半部分王國維實寫自己失眠的狀態。下半部分王國維述說失眠的原因和苦惱。這是王國維自己寫這首詞原由的自述。其中既有慨嘆又有憂傷,既是自述又是自嘲,感情和用意深婉而悲哀,頗耐讀者品味。這首詞整體來說,王國維採用述事的寫作手法,基本上都是實寫,與他的其它詞作虛實相結合的藝術特點不同,藝術上完全是實寫,直白的表達個人情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浣溪沙·夜永衾寒夢不成
  • 創作年代:清末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王國維
  • 作品出處:人間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浣溪沙
夜永衾寒夢不成,當軒減盡半天星,帶霜宮闕日初升
客里歡娛和睡減,年來哀樂與詞增,更緣何物遣孤燈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此調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最早採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為正體。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②夜永衾(qīn)寒:夜長被冷。
③當軒:正對窗前。
④宮闕:即宮殿。
⑤客里:旅居他鄉之時。和睡減:與睡眠一同減少。
⑥哀樂:此謂人世間喜怒哀樂的感情對內心造成的觸動。
⑦緣:憑藉。遣孤燈:謂熱電廠遣孤燈下的寂寞。

白話譯文

長夜漫漫,獨擁寒衾,不能成夢。看著小軒前半天的星星也逐漸黯淡消失。在那帶霜的宮闕上升起了朝陽。
在客中的歡娛正連同睡眠時間不斷減少,年來的哀樂之情也隨著寫詞的數量日益增添。如今還有什麼能排遣獨對孤燈時的愁緒呢?

創作背景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至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這段時間,王國維先是在南通、蘇州、南京,後來又到了北京,大半時間作客在他鄉。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冬天,王國維有感又冷又寂寞,於是填寫此詞,並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4月,發表在北京。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王國維有失眠之症,所以在這首詞中描寫夜中不能成眠的情景。“夜永衾寒夢不成,當軒減盡半天星”就是寫在寒冷的長夜裡無論如何也睡不著,眼看著窗外天空的星星越來越少,最後都消失在熹微的曙光里,接著太陽就升起來了。“帶霜宮闕”的“宮闕”,不一定就是京城宮闕。夜長被冷人醒過來,無聊觀星,卻一直看到朝陽的出現。這是一種何等的寂寞,宮牆可能是王國維想到了深宮怨女,自己雖然在牆外,但是寂寞又似在牆內。
“客里歡娛和睡減,年來哀樂與詞增”是寫自己身體、精神和寫作的近況。年輕人喜歡外出,不懂得想家,縱然長年在外不歸也是歡娛多而憂愁少;人到中年家庭負擔重,工作壓力大,客居在外總是歡娛少而憂愁多。另外,從生理上說,小孩子和年輕人睡眠最多,中年人睡眠漸少,老年人睡眠最少,說自己在客居生活中所感到的歡娛越來越少,王國維這些羈旅憂傷和離別哀怨都只能夠寄託於詞,所以是“年來哀樂與詞增”。不然的話,在那些客舍難眠的長夜“更緣何物遣孤燈”——還能憑藉什麼來排遣孤燈下的寂寞。
這首詞不同於王國維以往的詞虛實結合,而更多的是寫實,由夢中驚醒到窗外星空,初日東升,孤燈寂影。更多的是描寫了他在異鄉的孤獨和寂寞,有些時候他在蘇州、南通等地任教,雖然離家不是很遠,但卻不能回家,這加深了他對家人的思念,自己的孤獨感時時襲來,因此沒有像以往的詞作那樣感慨時局的變化。這是王國維單純的自身寫照,幾年所思,一夕夢醒的寫作。

名家點評

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編陳邦炎《論靜安詞》:這首詞,時間為物,在詞人的感受中,既恨其難留,又苦其難遣;既恨其短暫,又苦其漫長。
中山大學嶺南文獻研究室主任陳永正《王國維詩詞全編校注》:靜安憂鬱的天性,隨時表現於此詞中。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人;清末秀才;近代享有國際盛譽的學者,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者,國學大師;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與其俱為同鄉。甲骨四堂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