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韌性切帶的含金性及成礦條件研究》是由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胡雄健、陳程華、李春忠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西南韌性切帶的含金性及成礦條件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20839[06098]
- 第一完成單位: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19920839[06098] |
項目名稱 | 浙西南韌性切帶的含金性及成礦條件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 | 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 |
主要完成人 | 胡雄健、陳程華、李春忠 |
主題詞 | 韌性剪下帶;含礦性;金礦;浙江;西南部 |
成果摘要
進一步闡述了下元古界嫌晚蘭八都群(2.40-2.05Ga)、中元古晚期龍泉群(1.4-的構造演化歷史,指出八都群是中國東南大陸目前已確知的最古老的表殼岩中元古酷諒端頁界龍泉群是陸內矽鋁殼造山帶的產物,論證了前印支期鶴境乘鍵溪群變時代、不同性質的變質岩、火成岩和斷層岩岩乎說厚付塊組成。 基本查明了切系統的時空分布特徵,確定了六條大型剪下帶的空間展布特徵和成生論述了遂昌治嶺頭、龍泉八寶山等金礦的形成與韌性剪下帶的成因聯繫少刪;韌性剪下帶和疊加其上的脆性斷裂、中生代蓋層及燕山期火山-岩漿熱的控礦因素,建立了區內已辣危閥知韌性剪下帶型金頌淋芝礦的成礦模式,並提出了切帶型金礦的找礦方向和靶區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