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業文化遺產調查研究》是一本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本學、張海天。
基本介紹
- 書名:浙江農業文化遺產調查研究
- 作者:汪本學、張海天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6月1日
- 頁數:416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13195951
《浙江農業文化遺產調查研究》是一本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本學、張海天。
《浙江農業文化遺產調查研究》是一本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汪本學、張海天。內容簡介 浙江先民們在上萬年的農耕歷史長河中,創造出了光輝燦爛的農業文明,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農業文化遺產。由於...
“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是在慶元設立的農業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發展歷史 2023年6月,為更好保護利用傳承好“浙江慶元林-菇共育系統”這一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慶元縣食用菌產業中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中心、麗水學院生態學院還共同簽署了“浙江慶元林-菇共育...
《浙江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是2021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對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產生與發展以及浙江省關於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利用與管理情況進行了系統梳理,總結了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典型模式,並提出了未來保護與發展的主要策略。這是迄今為止第一本系統...
《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中國農業文化遺產研究》是2015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由王思明、李明主編的《中國農業文化遺產研究(精)/中國農業文化遺產》首次系統地調查、收集、整理了我國農業文化遺產資源,對其進行了分析、研究、總結、分類,成為我國農業文化遺產研究領域的新突破。圖書目錄 第1章 ...
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項目。青田縣位於浙江省中南部,甌江流域的中下游,該縣自公元9世紀開始一直保持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稻田養魚”,並不斷發展出獨具特色的稻魚文化,2005年6月該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首批,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農業文化遺產。遺產環境 青田縣位於浙江省...
蘇州水鄉婦女服飾的稻作文化內涵及其傳承 農業文化遺產視野下的傳統村落——以從江縣小黃村為例 太湖地區物質循環利用的生態技術——以“農牧結合”“稻田養魚”為例 第三部分 農業文化遺產調查研究 歷代“耕織圖”保護之探析 中國古代農業禳災文化體系——構成、批判與利用 江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調查與實...
農業文化遺產是指人類與其所處環境長期協同發展中創造並傳承的獨特農業生產系統。2013年5月21日,農業部公布了19個傳統農業系統為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23年11月,河北寬城傳統板栗栽培系統、安徽銅陵白姜種植系統和浙江仙居古楊梅群複合種養系統通過專家評審,正式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2009年7月以來,任職於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主要從事農業農村發展戰略、土地利用變化等領域的科研工作,核心研究方向為農業與鄉村空間組織與戰略。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基於主體調查的農業跨區經營區位決策研究——以浙江省為例”、浙江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計畫項目“新時期浙江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路徑...
雲南文山地區苗族遷徙農業文化研究 徽州地區林業習慣法的護林制度 江蘇民俗類農業文化遺產的現狀調查與保護對策研究 論婺源縣上曉起村水力捻茶機的遺產價值 東鄉野生稻:“國寶級”的農業文化遺產 地理標誌產品與縣域經濟發展 從陽城廣禪侯保護談談發展中獸醫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華家豬和太湖豬文明的起源與現狀 中國東北與...
《江蘇農業文化遺產調查研究》內容簡介:農業雖有上萬年的歷史,但在社會經濟以農業為主導,社會文明以農耕為特色的農業社會,農業是主流生產和生活方式,農業不可能作為文化遺產來被關注。農業作為文化遺產受到關注始於社會經濟和技術發生歷史性轉變之際——工業社會取代農業社會、工業文明取代農業文明、現代農業取代傳統農業...
尤為重要的是,為人類開展生物技術研究、選育所需要的新品種,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基因來源。我國農業歷史悠久,數千年的農耕文化歷史,加上不同地區自然與人文的巨大差異,形成了種類繁多、特色明顯、經濟與生態價值高度統一的農業文化遺產。在農業文化遺產地,農民曆經千百年有意識地保留了品種多樣性,不僅...
它以廣義的農業文化遺產作為研究的對象,旨在促進農業文化遺產學科建設,以及幫助現實和未來的農業文化遺產研究者和管理者獲取所需的基本理論、技能與方法。具體內容包括:農業文化遺產的界定、農業文化遺產分類體系、農業文化遺產價值評價、農業文化遺產調查與申報、農業文化遺產管理體制、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農業文化遺產開發和...
13.江蘇吳江基塘農業系統 14.浙江吳興漊港圩田農業系統 15.浙江東陽元胡水稻輪作系統 16.浙江天台烏藥林下栽培系統 17.安徽義安鳳丹栽培系統 18.安徽青陽九華黃精栽培系統 19.安徽歙縣梯地茶園系統 20.福建長樂番薯種植系統 21.福建武夷岩茶文化系統 22.江西湖口大豆栽培系統 23.山東昌邑山陽大梨栽培系統 24.山東...
為了讓更多從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研究者、實施者了解項目的進展,我們編輯了《農業文化遺產及其動態保護探索(二)》。圖書目錄 用生態價值觀權衡傳統農業與常規農業的效益——以稻魚共作模式為例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國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項目實施框架 中國傳統稻魚共生系統的歷史分析——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浙江青田: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喜與憂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概況與主要進展 農業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利用 農業文化遺產及其保護 民族村落文化景觀保護模式 農業文化遺產的景觀特徵及其意義——以元陽縣哈尼梯田為例 (傳統)農業與(大農業)生態工程 考古學者對於漁獵與稻作農業關係的研究 鴨稻共作生態農業發展及其保護 ...
“全國農業文化遺產大會”是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學術交流和經驗分享的重要平台。活動背景 每年在不同農業文化遺產地舉辦一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自2014年11月以來,已分別在雲南、浙江、河北、重慶、內蒙古召開過五屆,有力促進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發掘與保護。主辦單位 活動主辦方之一中國農學會農業文化遺產分會。歷屆...
目前可以考慮鎖定偏遠區域和年紀大的老隊長、老技術骨幹為傳統農業實踐的調查對象。傳統技術還能在古代農業貢獻、地方志等文字記錄中獲得。應當對傳統農業實踐進行系統而廣泛的收集整理,然後進行嚴格的效果篩選和深入的機理研究。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改造,並逐步推廣套用。這將有利於加速生態農業的發展。農業文化遺產 分...
農業文化遺產及其動態保護探索(三)《農業文化遺產及其動態保護探索(三)》是2010年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閔慶文。簡介:環境學科類書目。
14.浙江吳興漊港圩田農業系統 15.浙江東陽元胡水稻輪作系統 16.浙江天台烏藥林下栽培系統 17.安徽義安鳳丹栽培系統 18.安徽青陽九華黃精栽培系統 19.安徽歙縣梯地茶園系統 20.福建長樂番薯種植系統 21.福建武夷岩茶文化系統 22.江西湖口大豆栽培系統 23.山東昌邑山陽大梨栽培系統 24.山東平邑金銀花—山楂複合系統 25....
《什麼是農業文化遺產:延續千年的智慧典範》是2019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閔慶文。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淺出地解讀了農業文化遺產的概念與內涵、特點與價值,結合作者多年國內以及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申報工作的經驗,詳細闡述了農業文化遺產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
3 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在“三農”中的地位和作用 3.1 引言 3.2 傳統動植物品種的保護與利用 3.3 傳統農藝的保護與利用 3.4 傳統中獸醫技術的保護與利用 3.5 傳統農業民俗的保護與利用 3.6 傳統農業景觀的保護與利用 4 保護與利用農業文化遺產並服務於“三農”的幾個典型案例 4.1 引言 4.2 浙江青田...
孫佳豐 東北地區農業生產諺語的民俗文化價值探析 周園朝河南民謠的分類及其傳承——以長垣縣為例 李 程 漢益沅地區喪俗美術研究 中華農耕文明的傳承保護 常 然 楊鵬威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的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文化遺產地保護 王成堯基於中國國民性視角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探究 高國金民國農業文化遺產調查與保護...
中國是最早回響並積極參加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的國家之一,並在項目執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05年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成為首批保護試點。之後,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合作,加強了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工作,編制完成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國家行動框架》和試點保護與發展規劃,通過...
Socio-Ecological Adaptatio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ModerChina: Three Cases iQingtia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Reviewing the Progress ithe Identification, Conservatioand Management of China-Nation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China-NIAHS Values and Conservatioof Honghe Hani Rice ...
此展品材質為封門金玉凍,作者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林伯正。2008年,青田的 “稻田養魚”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評為世界農業文化遺產。作品以此為題材,構圖為不規則扇形插屏形式,一株株穗粒豐滿的水稻下面,成群結隊的田魚在自由自在地遊動,旁邊還有花卉作為陪襯,後面的遠山也有飛鳥在翱翔,展現了一派豐收的景象。 現收藏...
[43]再談《金瓶梅》、《紅樓夢》之瓜子[J].雲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第一作者 [44]南瓜在中國西北地區的引種推廣及其影響[J].唐都學刊,2014(4).第一作者 [45]茶文化遺產研究的一部力作——《江蘇茶文化遺產調查研究》評介[J].古今農業,2014(2).獨立作者 [46]明清時期南瓜的加工...
1936-1937年又在南京地政學院研究院學習。此後一直從事中國土地管理和地政工作,曾做過大量中國農村土地調查,積累不少地政管理資料,先後任過貴州、四川、河南、廣西、浙江等省財政廳土地陳報處督導員、副主任,中國地政研究所副研究員,南京政治大學地政系副教授等職。新中國成立以後 先後在河南省勘測公司和鄭州市...
[130-131] 國際旅遊學會終身創會主席 [131] ,文化和旅遊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旅遊協會地學旅遊分會會長 [132] 、盤古智庫創庫成員、 [130] 遊歷圖書館創始人,多年從事旅遊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城市與區域旅遊規劃、文化遺產活化與國家公園遊憩、遊歷理論等領域的研究,擔任北京大學研究生《旅遊規劃原理》...
後來有傳聞,說蓮花涇村港南出土石斧,其刃十分鋒利,居然“還能派‘斬肉’用場!”。為此,筆者曾作過調查:事實上,出土的東西不是“斧頭”,是“犁頭”(只是因為部分殘缺,有點像“斧頭”而已)!這是目擊者缺乏考古知識之故,而“能斬豬肘”云云,顯然是誇張之說。筆者曾親眼目睹過這裡出土的石犁,其...
《天工開物》水稻生產技術的調查研究 , 《農業考古》,1987⑴,334--341頁;又見《天工開物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224—237頁.譯文 未來世界的糧食供應——2050前後我們如何養活自己(譯文,原作Andrew Waston),《古今農業》2010,第2期,27-37頁。收入《亞洲農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北京: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