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
信息學院建有:
電子技術與EDA實驗室、計算機組成與微機系統實驗室、微控制器與DSP開發實驗室、計算機通信實驗室、通信原理實驗室、高頻電子技術實驗室、軟體開發實習中心、嵌入式系統開發實驗室、數字媒體實驗室、計算機基礎實驗室、計算機房等一批較先進的實驗室,並將進一步發展與完善,可滿足教學、科研和生產的需要.
師資力量
信息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餘人。教職工100餘名,其中
教授、
副教授、
高級工程師、
高級實驗師共21名,博士9名、碩士40餘名,多名教師曾在歐美留學一年以上,是一支既有紮實理論基礎、又有較強實踐經驗、能勝任培養高等套用型人才的師資隊伍。信息學院是浙江科技大學執行中德合作項目的重點學院,近年來國際教學和科研合作也有較好的發展。
辦學方針
信息學院近十年來,一直堅持國際化辦學方向,先後與德國漢諾瓦套用科技大學、卜侖瑞克套用科技大學、
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香港科技學院等高校院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和長期的互派留學生計畫。從96級學生開始向德國派遣技術實習留學生,從98級學生開始實行中國和德國“2+3”(國內學習2年,赴德學習3年)及“4+1.5”(國內學習4年,赴德學習1.5年)雙文憑聯合培養,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授予我院和德國相關院校的文憑。現我校成立中德學院專門實施聯合培養套用型國際化背景的高級人才計畫。
信息學院 始終遵循培養高級套用型人才辦學理念,突出自己的辦學特色,已為國家和地方培養了數千名高級計算機工程技術人才。目前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網路與套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從事各類信息系統、測控系統、計算機通信系統的分析、設計、開發、生產、教學等工作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套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著貼近社會需求和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思想,本專業分“計算機工程”、“軟體工程”、“信息技術”三個方向。
電子信息工程(工學,按理科招生)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各類電子設備、信息系統和計算機系統的研究、設計、套用、開發和維護的高級套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是一個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較寬口徑的專業。要求學生掌握信息的獲取與處理、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具備較紮實的電子技術及計算機系統、軟體的基礎知識;經過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有設計、開發、套用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通信工程(工學,按理科招生)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通信及計算機套用領域中研究、設計、套用、開發、運營或維護的高級套用型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選擇數據通信與計算機通信為主要專業方向,要求學生掌握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路等方面的基本知識,特別是系統地掌握數據與計算機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具備較紮實的電子技術及計算機系統、軟體的基礎知識;了解線路交換、分組交換、幀中繼、信元交換等發展歷史、內涵和特點。以適應各行業通信與計算機工作的需求。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高級專門人材。
培養目標:培養運用計算機和影視技術從事教育軟體和教學系統的設計、開發、套用、評價和教學環境的建設、管理、維護的高級專門人才。下設兩個專業方向:網路教育與軟體工程和多媒體影視技術。
中澳合作項目——信息技術管理雙學位班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掌握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掌握商務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掌握系統思想、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具有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政府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從事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目標:結合數字媒體產業的蓬勃發展,本專業著力於培養具有良好專業素養,系統掌握
數字媒體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以套用為主的複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分為信息技術和藝術設計兩個方向。學生將學習和運用數字媒體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數字媒體開發、設計與製作的基本訓練,具備良好的數字媒體技術和藝術基礎,能夠進行數字媒體作品的設計,熟練掌握數字媒體的製作基礎。同時具備堅實的數字媒體軟體系統開發能力。
行政結構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下設行政辦公室,學工辦公室,教務辦公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通信與電子工程學系,教育技術學系,計算機基礎教學部,實驗中心,校網路管理中心等行政機構。是我校學生人數最多的學院之一。
綜合辦公室
主要負責信息學院行政、教學、科研管理工作。
辦公室主要職責
是二級學院和學校各部門間的溝通和聯繫人,負責會議記錄;收發、傳達學校的各類檔案和工作安排;登記、歸納、匯總各種人、財、物、檔案、檔案和資料等;檔案管理、印章管理,負責系保密和衛生工作;上報學校各部門所需的各種基本材料,向校辦提供系最新工作進展或訊息;考勤管理、財務管理、財產管理,後勤服務工作;組織校、本學院各種集體活動;其他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教務員職責
日常教學工作調度與管理;圖書資料、教學資料的管理; 學生成績管理,學生課程選修、免修、加修、重修的管理; 下達各學期的開課任務及匯總;教學檢查、質量評估的材料下發與匯總;考務管理(包括補考安排與實施);教材征訂、核查;學位授予資格的初審;協助處理行政管理工作。 輔導員職責
學生日常管理;班主任的管理、協調與考核;學生社團活動的組織與管理;畢業生就業管理;學生檔案管理。
學院領導
三、學術委員會成員(姓氏筆畫為序)王建芬、葉綠、岑崗、楊春亭、金建勛、翁劍楓、陶堅、雷運發
四、分工會組成主席:楊曉艷 委員:宋起文、林麗、金國英、莫雲峰
師資力量: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是我校辦學規模最大的一個二級學院,擁有7個專業。在校生1700餘人,教職工100餘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工21名,博士9名、碩士40餘名。多名教師曾留學歐美,是一支既有紮實理論基礎、又有較強實踐經驗、能勝任培養具有國際化背景高等套用型人才的師資隊伍。 |
科學研究
學院現有18個獨立設定的研究所(室), 2個產學研基地。教師的主要研究領域有:電子信息技術、CAD系統、機電一體化、高速數位訊號處理、專用積體電路套用與開發、天氣雷達數位化研究、生態監測系統研究、
多媒體通信技術、寬頻接入網技術、GPS與GIS的套用、
計算機網路、嵌入式系統設計、
管理信息系統、氣象衛星信息處理與套用、
環境評價新方法研究與套用、數學、大氣科學、財會電算化、
電子商務、統計、
經濟學等。
近年來,學院教師承擔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4項並參加了包括
973項目、863項目在內的國家重點科研項目13項。承擔了
國家信息產業部、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以及部隊等單位的橫向合作項目,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近幾年也取得了新的突破,獲得了國家級、教育部、四川省的多項科研項目資助,推動了該學科的發展。學術論文被三大檢索系統(SCI、EI、ISTP)收錄的有130篇。許多科研成果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並獲得了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