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條件,水文,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醫療衛生,文化事業,體育事業,歷史文化,地方特產,風景名勝,綜述,主要景區,
歷史沿革
常山縣歷史悠久,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春秋時期為
越國姑篾之地,戰國歸楚,秦屬
會稽郡太末縣。建縣歷史長達1800年。
東漢末初平三年(192年),分太末縣置
新安縣(縣治在今衢江、柯城二區);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分
新安縣置定陽縣,為常山建縣之始,縣治設在前定陽鄉三岡(今何家鄉錢塘村一帶),初屬會稽郡,隸揚州刺史部。其範圍包括今衢州市區的西南部及常山、開化、江山和江西玉山及以西(見《
中國歷史地圖集》)。
吳寶鼎元年(266年),定陽縣改屬
東陽郡;兩晉不變;
南朝梁陳時曾隸縉州,屬信安郡。
隋朝大業三年(607年),定陽縣併入信安縣,隸
東陽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分信安縣復置定陽縣,縣治仍在定陽鄉三岡,範圍包括今常山、開化及江西玉山縣一部分;武德八年(625年),定陽縣併入
信安縣,屬婺州;鹹亨五年(674年),分信安在原定陽縣地置常山縣,以縣治南有常山(又名長山,即今湖山)命名,以常山縣為名自此始,縣治設在前常山鄉(今招賢鎮之古縣、古縣畈一帶);證聖元年(695年),分常山、須江(今江山)、
弋陽之一部置玉山縣;乾元元年(758年),常山縣曾一度劃歸
信州(今江西省上饒),不久仍屬衢州;廣德二年(764年),縣治遷至舊縣治西40里常山鎮巡檢司(今天馬街道)。
宋朝乾德四年(966年),吳越王錢俶分常山縣西鏡7鄉置開化場;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升開化場為開化縣;淳化四年(993年),常山屬兩浙道衢州;至道三年(997年),常山屬兩浙路;熙寧七年(1074年),常山屬浙東路;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常山縣改稱
信安縣。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復稱常山縣,屬兩浙都督府(安撫司)衢州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隸江淮行省衢州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隸浙江等處行中書省浙東道宣慰司衢州路;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改衢州路為龍游府,治所
西安縣;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又改龍游府為
衢州府,包括西安、龍游、江山、常山、開化,隸浙江等處行中書省金衢道。
清朝順治三年(1646年),清兵攻占常山,常山屬浙江省金衢嚴道衢州府;宣統三年(1911年)11月8日,常山光復,成立縣軍政分府,改知縣為民事長。
民國元年(1912年),常山縣隸浙江省金衢嚴道,民國三年(1914年)屬
金華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制,實行省、縣二級制,常山縣屬浙江省。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省縣間設行政督察區,常山屬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區,署址
衢縣(今
柯城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4月,常山縣改屬第四行政督察區,署址淳安;同年8月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區,署址江山。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5月4日,常山縣解放,初屬浙江省衢州軍管會。
1950年5月,設衢州專員公署,常山縣屬衢州專區。
1955年3月,撤衢州專區,改屬金華專區,常山縣屬金華專區。
1958年10月,常山縣併入衢縣。
1961年10月,恢復常山縣建制。
1985年7月實行市管縣,金華地區分設金華、衢州二市,常山縣屬衢州市。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常山縣轄6鎮18鄉:天馬鎮、輝埠鎮、芳村鎮、白石鎮、球川鎮、招賢鎮、何家鄉、宋畈鄉、東魯鄉、湖東鄉、
獅子口鄉、二都橋鄉、新橋鄉、芙蓉鄉、新昌鄉、金源鄉、龍繞鄉、同弓鄉、鉗口鄉、大橋頭鄉、東案鄉、閣底鄉、五里鄉、青石鄉。縣政府駐天馬鎮。
2001年12月7日,常山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撤銷二都橋鄉、獅子口鄉、湖東鄉建制,與天馬鎮合併。天馬鎮轄48村、10居,駐勝利路40號(原址)。
2002年,常山縣轄7個鎮、14個鄉:天馬鎮、招賢鎮、輝埠鎮、芳村鎮、球川鎮、白石鎮、青石鎮、何家鄉、宋畈鄉、東魯鄉、新橋鄉、莢蓉鄉、新昌鄉、金源鄉、龍繞鄉、同弓鄉、鉗口鄉、大橋頭鄉、五里鄉、東案鄉、 閣底鄉,共有11個居民區、341個行政村。
2006年底,轄7個鎮、7個鄉:天馬鎮、招賢鎮、輝埠鎮、芳村鎮、球川鎮、白石鎮、青石鎮;東案鄉、宋畈鄉、何家鄉、新橋鄉、同弓鄉、新昌鄉、大橋頭鄉,共有7個社區、4個居民區、342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天馬鎮勝利街29號。
2008年10月7日,常山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一、將天馬鎮塘底、童家、南弄、久泰弄等4個行政村劃歸輝埠鎮管轄。調整後,輝埠鎮轄1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不變(灰山底133號);天馬鎮轄5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不變(勝利街40號)。二、將東案鄉井河村劃歸芳村鎮管轄。調整後,芳村鎮轄2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不變(芳鑫北路2號);東案鄉轄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地不變(東安街9號)。
區劃詳情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常山縣地處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東鄰柯城區,南連江山市,西接江西省玉山縣,北通開化縣,東北與淳安縣接壤。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18°41′51″~118°56′50″、北緯28°49′47″~29°11′49″之間,縣域面積1099.07平方千米,南北長50.8千米、東西寬50.6千米之間。
地形地貌
常山縣地形以丘陵為主,耕地23.3萬畝,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稱。地勢以東北、西北、西南邊境為高,向中部呈階梯狀平緩展開,主要山脈有懷玉山脈和千里崗山余脈,最高峰為白菊花尖,海拔1394.7米。
氣候條件
常山縣處亞熱帶地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7℃,年平均降水量1760.1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76%,年平均無霜期279天,年平均日照總時數1731.2小時。常年空氣品質保持在二級以上。
水文
常山縣境內河流分屬錢塘江流域和長江流域。境內以錢塘江上游常山港為主,其中縣境以上(招賢出口)流域面積3176.1 平方千米;另有球川溪,屬長江流域鄱陽湖水系,縣境內流域面積43.35平方千米。
常山港:主流馬金溪源於安徽省休寧縣青芝埭尖北坡,流至開化縣華埠鎮與池淮溪匯合後稱為常山港,向南轉東,在柯城區雙港口與江山港匯合後稱衢江。常山港在常山縣境內總長46.6千米,流域面積1028.02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芳村溪、虹橋溪、南門溪和龍繞溪。
芳村溪:是匯入常山港的最大一級支流,東源源於海拔1342.3米的昌灣尖,西源源於芙蓉嶺,匯合在芙蓉村,流經芳村、東案、大橋頭、招賢等鄉鎮,於招賢鎮的浦口匯入常山港,全長50.45千米,流域面積354.8 平方千米。
虹橋溪:源於新昌鄉的祝家源,流經新昌、輝埠、紫港街道、大橋頭、青石等鄉鎮,在青石鎮的塘邊村匯入常山港,全長33.3千米,流域面積131平方千米。
南門溪:源於白石鎮羊角西山,流經白石鎮、金川街道、天馬街道,在天馬街道的蒲塘村匯入常山港,全長23.1千米,流域面積179.15平方千米。
龍繞溪:源於球川鎮的里東坑風門山,流經球川、同弓、金川街道等鄉鎮,在金川街道的上埠匯入常山港,全長31.9千米,流域面積125.6平方千米。
其他直接匯入常山港流域的溪流還有菱湖溪、馬車溪、里山溪、大坑溪、官塘溪等溪流。
球川溪:源於球川鎮的烏麥田村紫坑嶺,流經球川鎮,至廖家向西流入江西省信江,最終匯入長江,境內全長16.85千米,流域面積43.35 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常山縣礦產資源豐富,經過數十年地質礦產勘查,已發現礦產38種,礦產地60多處。其中,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15種,礦產地23處,截至2017年,在開發利用的礦產15種,礦山49處。其中石灰石、石煤儲量分別達到49億噸、10億噸,瑩石礦儲量達1700萬噸,均居浙江省首位,尤其是石灰石氧化鈣含量在52-55%,是浙江省石灰石資源最豐富、品位最高的石灰石礦。礦產資源主要特點有:
1、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常山縣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以石灰岩、
瑩石、石煤、葉蠟石、飾面大理石、
青石板、觀賞石等礦產為主,優勢突出,前景廣闊;石煤資源豐富,有5處大型礦床和1處中型礦床。
青石鎮硯瓦山村已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青石花石交易市場。
八面山特大型瑩石礦儲量達1700萬噸。
2、主要礦產分布集中,有利於規模開採。已探明石灰岩資源主要分布在輝埠鎮一帶,有大型礦床2處,儲量大,品質好,水泥配料用礦產均在附近有分布,適宜露天開採,現已基本形成常山縣輝埠石灰岩開採基地。螢石資源集中分布於新昌岩前-對塢一線,葉蠟石、石煤主要位於芳村一帶,青石板、觀賞石則主要分布於青石鎮。礦產資源的空間分布有利於建立規模化的礦業及礦產品深加工體系。
水資源
常山縣水資源總量13億立方米,出境水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水標準。
人口
截至2018年末,常山縣年末戶籍人口總戶數為12.2114萬戶,比2017年增加6949戶,總人口(不含服現役人員)為34.4267萬人,平均每戶2.8人。男性17.8154萬人,女性16.6113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1.8%和48.2%,性別比為107.3(女=100)。總人口比2017年減少726人,比2017年下降0.2%,增幅較2017年回落0.6%。
2018年,常山縣辦理出生登記3713人,比2017年減少1175人,出生率為10.8‰,比2017年回落3.4‰。死亡2550人,比2017年增加409人,死亡率為7.4‰,比2017年提高1.2‰。男性死亡1494人,女性死亡1056人。2018年全縣人口自然增長1163人,比2017年減少1584人,自然增長率3.4‰,比2017年回落4.6‰。全縣城鎮人口10.5781萬人,鄉村人口23.8486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30.7%和69.3%。2018年全年省內外遷入980人,比2017年減少99人;遷往省內外2792人,比2017年增加321人。全縣總人口按年齡段分布為:18歲以下的為6.5872萬人,占總人口的19.1%;18歲至34歲的為6.5021萬人,占總人口的18.9%;35歲至59歲的為14.3842萬人,占總人口的41.8%;60歲以上的為6.9532萬人,占總人口的20.2%。百歲以上老人30人,比2017年增加13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常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0.4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7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91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59.99億元,增長7.1%;第三產業增加值72.51億元,增長6.8%。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由2017年的6.6:42.1:51.3調整為5.6:42.7:51.7,第三產業比重提高0.4%,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全縣人均生產總值按戶籍人口計算為40745元,折6157美元,增長6.6%。
2018年,常山縣實現財政總收入17.09億元,比2017年增長22.3%,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97億元,增長11.1%;上劃中央“六稅”收入6.11億元,增長49.4%。全縣稅收收入8.69億元,增長34.5%,占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79.2%。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7.05億元,增長24.6%。其中民生支出34.63億元,增長14.8%,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3.6%;財政八項支出30.9億元,增長18.6%,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5.7%。
2018年,常山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23元,比2017年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4元,增長10.2%。
第一產業
2018年,常山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42億元,比2017年增長2.0%。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7902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889公頃、油料作物播種面積2855公頃、蔬菜(含菜用瓜)播種面積4224公頃、中草藥材播種面積268公頃、果用瓜播種面積597公頃。
2018年,常山縣糧食作物總產量53700噸,比2017年增長1.5%;油料產量5575噸,增長2.5%;蔬菜產量101426噸,下降0.7%;果用瓜產量23286噸,下降8.4%。柑桔總產量145916噸,增長1.0%,其中胡柚產量為113274噸,增長2.8%;茶葉產量為218噸,增長0.9%。
截至2018年末,常山縣生豬存欄為4.2萬頭,比2017年下降24.2%;年內出欄9.4萬頭,增長16.9%。家禽年末存欄為113.4萬隻,下降10.7%;年內出欄為226.7萬隻,增長1.9%。全年肉類總產量為9578噸,增長11.5%,其中豬肉6765噸,增長21.8%;蛋類產量2447噸,增長12.7%。
第二產業
2018年,常山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77.74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0家,完成產值116.6781億元,增長24.8%;規模以下工業完成產值61.0625億元,增長6.8%。全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48.20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7年增長9.6%。
2018年,常山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14.98億元,增長59.0%,其中利潤10.1846億元,增長72.2%。
2018年,常山縣建築業實現總產值50.88億元,比2017年增長7.4%。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1.7862億元,下降3.4%。全縣有資質建築業企業38家,具有一級資質企業2家,二級資質企業11家,三級資質企業25家。
第三產業
2018年,常山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9億元,比2017年增長9.1%。其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91億元,增長40.5%。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6.55億元,增長15.1%;鄉村3666萬元,增長18.3%。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8539萬元,下降12.7%;商品零售6.06億元,增長19.3%。按類值分,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增長63.2%,日用品類增長46.2%,書報雜誌類增長 50.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3.6%,中西藥品類下降14.0%,石油及製品類下降18.3%。
2018年,常山縣實現網路零售額19.7億元,增長45.4%。
2018年,常山縣實現進出口總額17.09億元,比2017年下降2.6%。出口12.93億元,下降26.2%;進口4.16億元,是2017年的236倍。
截至2018年末,常山縣有出口實績的企業69家,比2017年增加8家;當年新啟動出口業務企業15家,增加2家。出口額在100萬元以上企業45家,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22家。
2018年,常山縣出口排前三位的市場依次是:亞洲、北美、歐洲。對亞洲出口6.0億元,下降31.5%;對北美出口3.0億元,下降4.5%;對歐洲出口6.0億元,下降32.8%。這三大主要市場出口額合計占全縣出口總額的89%;在主要商品出口中:軸承出口2.6億元,比上年增長5.9%;餐廚用具金屬加工產品出口1.4億元,增長36.2%;化工產品出口2.6億,增長16.9%;服裝、紡織品出口0.5億元,下降21.6%。
2018年,常山縣新批外商投資企業3家,契約利用外資1.04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159.9%;實際利用外資100萬美元,下降80.6%。
交通運輸
2018年,常山縣完成交通運輸和郵政業增加值4.3億元,比2017年增長3.3%。各種運輸完成公路貨物運輸量1391萬噸,比2017年增長16.8%;公路客運量407萬人次,下降23.9%。
截至2018年末,常山縣境內共有鐵路1條,衢九鐵路常山段全線長35.3千米。共有3條國家高速公路、2條國道、1條省道、22條縣道、34條鄉道,369條村道,公路總里程達到1062.2千米,公路網密度為96.8千米/百平方千米。國家高速公路境內總里程89千米,G60滬昆高速(地方名稱杭金衢高速)41.6千米,G3京台高速(地方名稱黃衢南高速)31.1千米,G60N杭長高速16.2千米。一般國道總里程63.5千米,省道S221江溪線境內里程8.63千米。國省道幹線公路里程161.1千米,占公路總里程的15.3%。縣道公路263.1千米,占公路總里程的24.8%。鄉道公路164.5千米,占公路總里程的15.5%。村道公路473.6千米,占公路總里程的44.6%,公路通鄉率達到100%,通行政村率100%。全縣公路橋樑總長27246.2延米/366座,其中互通式立交橋1636.3延米/9座,公路隧道總長30352.4延米/34道。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8年,常山縣有中國小校39所,高中5所(含民辦完中1所,民辦高中1所,職高1所)、國中7所、國小27所(含2所完小)。有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稚園55所(公辦6所,國有民營8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4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浙江電大常山學院1所。中國小在校生31539人(高中段6443人,國中段8619人,國小段16367人,特教110人),在園幼兒9055人。在職在編教職工2288人。
2018年,常山縣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國中入學率為100%,國小、國中鞏固率達到100%,國中畢業生升高中段比例達到98.6%,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100%,三殘少兒入學率達到99.5%,學前三年幼兒入園率 98.0%,十五年教育普及率為98.5%,國小英語普及率100%。
截至2018年末,常山縣各類學校專任教師與學生比為:普通高中1:12.4,職業高中1:15.2,普通國中1:14.1,國小 1:15.0,幼稚園1:16.8。各類學校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普通高中98.0%,職業高中97.7%,普通國中100 %,國小100%,幼稚園100%;各類學校專任教師高級職稱教師:普通高中35.6%,職高14.3%,國中17.9%,國小5.4%,幼稚園1.3%。
科學技術
2018年,常山縣爭取上級科技經費713萬元。成立了首個雙院士工作站。組織申報省級重點研發項目6項,4個項目通過網評,2個項目入庫。組織申報市級項目19項,市指導性科技計畫項目立項9項、科技攻關項目立項1項。“油茶籽品質變化規律和特色制油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獲省科學技術二等獎。該技術獲鑑定委員會認定為國際同類研究先進水平。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家、省科技型企業37家。
2018年,常山縣完成專利申請量595件,專利授權量492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72件,授權發明12件。新認定市專利示範企業3家,創建市級智慧財產權試點經濟開發區1家、示範社區1家、示範學校1家。全年發放創新券238.8萬元,使用創新券119.1萬元,兌現86.7萬元。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末,常山縣共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289家,常山縣人民醫院、常山縣中醫醫院、常山縣婦幼保健計畫生育服務中心各1家、鄉鎮(中心)衛生院14家、民營醫院6家、其他醫療機構2家、村衛生室202家、有鄉村醫生180名,門診部1家,個體診所43家(中醫診所10家)、廠礦醫務室18家。全縣核定床位1156張,全縣執業(助理)醫師數852人,每千常住人口醫生數3.3人;全縣執業護士數766人,每千常住人口註冊護士數3.0人。衛健系統共有在編專業技術人員1131人,其中正高級43人,副高級120人,中級379人,助理級360人,員級201人,見習期28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常山縣有廣播電台1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台1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共有文物保護單位57個,公共圖書館圖書藏書量320千冊,比2017年增長11.8%。
體育事業
2018年,常山縣在全國及全省各類體育比賽中,共獲金牌7枚、各類獎牌16枚。共舉辦國家級賽事1場,省級賽事6場,市級賽事4場,縣級賽事4場。全縣各單項體育協會組織各類活動總計115次,參與人數達14328人。成功舉辦2018中國山地腳踏車公開賽總決賽暨全國青少年山地腳踏車錦標賽、2018“環浙”腳踏車嘉年華(常山站)暨第三屆環常山騎游大會。承辦2018浙江國際皮划艇精英賽、2018浙江省第二十七屆幼兒體操表演大賽暨衢州市幼兒大眾舞操比賽、2018浙江省國際跳棋錦標賽暨浙江省國際跳棋冠軍賽(衢州分站賽)等。
歷史文化
常山地處浙江西部邊境,與江西省相連,歷史上素有“八省通衢、兩浙首站”之稱。由於戰亂等原因,有來自江西、安徽、福建等外地的大量移民。1960年前後,又有近萬名淳安移民遷入。經過漫長的歷史演繹,形成了如今較為複雜的常山方言。
常山全縣共有1522個自然村,其中說常山方言的840村,占自然村總數的55.19%;說江西南豐方言(
撫州贛語)的526個村,占34.56%;說福建方言的50個村,占3.29%;說淳安方言的39個村,占2.56%;說江山方言的36個村,占2.37%;說衢縣方言的13個村,占0.85%;說安慶方言的11個村,占0.72%;說華埠“土官話”的7個村,占0.46%。另外,還有船民、漁民說江山方言和嚴州方言的,70年代後陸續岸上定居,分散雜居,未形成方言村。
地方特產
常山胡柚
常山胡柚為柚與其它柑類天然雜交而成,唯常山縣所獨有。其幼果加工而成的“衢枳殼”可入藥,成熟果實甜中帶酸、甘中微苦,內含豐富的黃酮類活性物質。2015年9月胡柚片以“衢枳殼”成功申報納入《浙江省中藥炮製規範》(2015年)版,2018年3月衢枳殼被列入了浙江省新“浙八味”。
常山猴頭菇
常山猴頭菇是常山縣的名特產,鮮品色澤潔白、肉質細嫩,有猴頭菇特有清香;乾品呈淡黃色,香味濃郁。其富含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真菌多糖及鉀、鈣、鐵、鋅等微量元素。
常山山茶油
常山山茶油已有二千多年的生產歷史,系採用山區山茶果提煉的植物油,茶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以上,此外其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胡蘿蔔素和其它抗氧化劑以及角鯊烯、茶多酚和甾醇等微量營養元素,被稱為與人體細胞最相似的油,也被稱為“月子油”、“益壽油”;常山山茶油獲2017年浙江省名牌產品稱號。
常山麥香餅
正宗的常山麥香餅。應緣起嘉慶年間,儲氏道枚、道樹、道遠由安徽安慶懷寧縣遷居常山麥坑,定居後春種水稻秋種小麥,翌年五月麥收後,家家戶戶都做燒餅,有人在古道旁擺攤賣給過路行人,有人帶到縣城做生意,於是這麥坑的麥香餅就傳承下來了。
常山貢面
常山貢面又名常山索麵、銀絲貢面,是一種以麵粉摻以山茶油,配加鹽水調和拉制晾乾而成的手工面。經過揉粉、開條、打條、上筷、上架、拉麵、盤面等10多道工序,逐步做成白如銀、細如絲的貢面。
球川豆腐
球川豆腐是常山縣球川鎮特產,豆腐加工戶採用手工加工。有白豆腐、米豆腐、臭豆腐、炸豆腐等10多個品種。
球川雪片糕
球川雪片糕為浙西傳統名糕點,清末時開始製作,因其清白如雪,形為片狀,故取名雪片糕。起初,有球川徐光孚師傅創辦雪片糕作坊,日產約15千克,平均月售500千克左右,銷往閩、贛等地。後其兒子徐謨勝、徐膜慶分別開店製作加工。雪片糕所需原料為糯米、白糖、茶油。
風景名勝
綜述
截至2018年5月,常山縣建有國家地質公園1個(常山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1個(三衢國家森林公園),省級旅遊度假區1個(三衢湖省級旅遊度假區),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金釘子),省級風景名勝區1個(三衢石林),4A級景區3個(三衢石林為2012年授牌;賞石小鎮、梅樹底景區2017年通過4A景區景觀質量評價,2018年驗收),3A級景區5個(奇石館、黃岡山、黃塘、桃花源、不老泉),3A級景區村4個(黃岡村、黃塘村、郭塘村、高峰村),星級飯店3家,旅行社13家。
主要景區
三衢石林景區
三衢石林景區位於常山縣城北約10公里的輝埠鎮,景區以喀斯特灰岩岩溶地貌景觀為主要特徵,融石林奇觀、峽谷險勝、山林野趣於一體。景區內有城堡石林、天井石林(天坑)、小古山岩溶凹地、紫藤峽谷、仙人洞等典型的地貌景觀。
黃塘景區
黃塘景區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景區山清水秀,常年空氣清新,因盛產營養價值極高的“東方橄欖油”——山茶油而聞名,景區內的萬畝油茶林更是具有“浙江最美森林”的美譽。
桃花源景區
桃花源景區位於衢州市新橋鄉塢石坑村,背靠縣內最高峰白菊花尖,與杭州市淳安縣一山之隔。平均海拔650米,森林覆蓋率高達98%,空氣負氧離子每立方厘米含量高達8000個以上,素有“天然氧吧”之稱。景區溪水常年流淌,夏季最高氣溫28℃,平均氣溫22℃,又有“天然浴吧”之稱,是名副其實的“江南小九寨”。2016年12月30日,經衢州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桃花源景區被評定為國家3A級景區。
不老泉景區
不老泉景區位於常山縣白石集鎮,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景區由不老泉休閒養生度假村、曹會關古道歷史文化區、聚寶村鄉村文化體驗區。2018年,經衢州市旅遊區(點)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准,不老泉景區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金釘子景區
金釘子景區位於常山縣天馬街道黃泥塘村,是中國第一枚“金釘子”,是距今4.6億年左右一段全球標準地質剖面。融碧水青山、山林野趣、人文積澱於一體,以生態旅遊、科普旅遊、科考探險、休閒度假為主題的國家級地質公園“金釘子”景區內可以找到多種生物化石,其中筆石化石、牙形刺生物化石、腕足類生物化石、三葉蟲生物化石為最主要的四種化石,還有少量的腹足類生物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