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山體地質災害防治協同創新中心

重大需求:
浙江省是山體地質災害發生十分頻繁且災害損失極為嚴重的省份,地質災害易發區面積占陸域總面積的65%,影響約80%縣(市、區)近950萬人口;近三年發生崩塌、滑坡、土石流等山體地質災害1956起,造成84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56.22億元。浙江省山地眾多,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地質災害損失嚴重、防治困難;浙江省極端天氣事件頻發,颱風暴雨誘發山體地質災害,颱風災害與地質災害相互疊加;浙江省工程建設快速、工程孕災頻繁,山體開發利用與防災減災相伴而生。地質災害防治關乎國計民生,《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明確將“重大自然災害監測與防禦”列為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浙江省科技強省建設規劃綱要》也將“重大自然災害預警和應急處置技術”列為“八大科技創新”工程。
由於歷史原因,浙江省缺少大院名所,目前尚未形成能勝任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專業機構。2012年,浙江省地質勘察局和紹興市人民政府開展局地合作,由紹興市投入1.5億元,依託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了紹興文理學院岩石力學與地質災害實驗中心(華東地區唯一以地質災害防治為特色的專業機構)。經過三年建設,雖已初步具備地質災害防治能力,但仍無法滿足具有“多散大難”特點的全省地質災害的防治需求。因此,以紹興文理學院為牽頭單位,聯合省內外“政產學研用”相關專業機構,建好浙江省山體地質災害防治協同創新中心,破解浙江省山體地質災害防治難題,為建設“兩美浙江”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成為當務之急。
中心發展目標:
圍繞學科、科研、人才培養的三位一體中心建設發展目標,通過機制體制改革,整合各方創新要素,建成國內一流的山體地質災害防治學科;突破制約浙江省山體地質災害防治的關鍵科技問題,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標誌性成果;匯聚和培育一批領軍人物和青年拔尖人才,構建實踐與創新相結合的多元化人才培養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