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少數民族師範學校

浙江省少數民族師範學校

浙江省少數民族師範學校,於1952年創辦,原址雲和縣瓦窯村。1959年,學校由初師逐步轉為普師,校名改為浙江省少數民族師範學校。至1999年底,學校占地總面積擴大為103畝,總建築面積增加至22000多平方米,新建有藝體樓、綜合樓、教學辦公樓等,運動場擴大至15000餘平方米,教學設備配套,設備先進。2000年4月10日,與松陽師範學校一起併入麗水師範專科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省少數民族師範學校
  • 簡稱:浙少師
  • 創辦時間:1952年
  • 類別:共立師範
  • 所屬地區:浙江
簡介,沿革,設施,

簡介

浙江省少數民族師範學校於1952年創辦,原址雲和縣瓦窯村。因為體制調整,1960年9月遷校鶴溪鎮,設10個班級,師生500餘人,其中景寧籍畲族學生78人,為培養景寧畲族知識分子和幹部,作出積極貢獻。學校發揚民族傳統,團結互助,勤工儉學,自種雜糧、蔬菜,生活艱苦,教學認真。1963年1月,學校遷麗水三岩寺今址。
浙江省少數民族師範學校簡稱浙少師,1952年10月創辦在雲和縣南郊瓦窯,校舍是抗戰時期建國中學破舊的泥木結構加以修理的平房,時校名浙江省雲和初級師範學校短訓班,據省文教廳師字(52)第630號檔案和雲和縣人民政府教字(52)第1478號通知,明確指出招生對象“專收少數民族子女,其他對象一律不收”,但沒有明文規定為一所少數民族學校。1953年春,省教育廳師字(53)第942號“關於初師和短訓班停辦與轉辦初級師範及短訓班學生處理問題的決定”下達,上級批准本校由短訓班轉辦為初級師範學校。由於當時民族成分尚未識別確定,當地把畲民誤稱為“苗族”,稱呼本校為“苗師”,後經研究商定,暫定名雲和兄弟民族初級師範學校。是年8月,為擴展全省招生,奉令取消地區限制,正式定名浙江省少數民族初級師範學校。1959年,學校由初師逐步轉為普師,校名改為浙江省少數民族師範學校。
2000年4月10日,遵照浙教師[2000]10號檔案精神,浙少師與松陽師範學校一起併入麗水師範專科學校。

沿革

1952年創建時,遵照省文教廳檔案規定,從雲和、麗水、景寧、龍泉、慶元5縣中招收選送生100名,招收對象為高小畢業或相當於高小畢業程度的少數民族(畲民)子女。招收結果,除慶元縣未選送外,其他4縣保送新生共86名,分兩個班,學制一年,培養初小的師資。由於歷史原因,所保送的學生中,真正高小六年畢業的只有16人,大部分是高小未讀完和初小三、四年級的文化基礎,還有少數是農村識字不多的青年、民兵隊長和農會幹部,學生的年齡其中13-15周歲僅17人,占23.3%,16-19周歲45人,占55.8%。20-25周歲15人,占20.9%。學生文化基礎差,年齡又偏大,給教學帶來許多困難,但他們均出生於山區農村貧困家庭,深知只有共產黨的領導,才有天入學的機會,求知心切,學習刻苦認真,自覺遵守紀律,生活艱苦樸素。時學校教職員工9人,鐘文宗為學校負責人。
1953年8月,省發師字(53)942號檔案批准學校由短訓班轉辦民族初師,並遵照“整頓鞏固,重點發展,保證質量,穩步前進”方針精神,對學生文化水平、思想品德、身體健康狀況和長期堅持學習等方面,慎重逐個研究,進行整頓調整。除以前自動退學外,留下52人,其中28名升入二年級,24名重讀一年級,還有25名學生文化基礎過低,且年齡較大,家庭缺乏勞動力,難以堅持長期學習,動員回鄉勞動。此時學制為3年,後改為4年,正式確定學校性質與校名,上級委派藍玉章為第一任副校長。
1954年1月,為便於全省各地少數民族入學,從雲和縣瓦窯遷到麗水縣碧湖湯墳原處州農校(今碧湖中學所在地)。此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校園占地40畝,且有擴展餘地,但校舍仍為泥木結構簡陋平屋,間數較多。為加強黨對學校的領導, 1955年建立中共少師黨支部,鐘瑋琪任黨支部書記兼任副校長。1956年校園北省劃出一半房舍地面給新建麗水縣碧湖第一初級中學,校舍緊張,省撥專款給浙少師興建一座教學樓和禮堂、廚房。學校規模由2個班52個學生,發展為7個班, 260餘學生,教職員工21人。招生由原4個縣擴大到杭州、溫州、金華3地(市)中17個縣(市)。學生民族成份也由一個增至畲、回、蒙3個民族。這期間,學校全面貫徹黨的“培養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教育方針,辦學條件相應得到改善,教育質量獲得較大提高,學校各方面走上軌道。1957年下半年,學校整風反右,搞擴大化,校長、教導主任都先後被打成右派分子,全面工作受到干擾和影響。
1958年,因青田甌江國家計畫興建大型水電站,水淹上游兩岸大片地域,雲和縣撤併於麗水縣,縣人民政府搬遷雲和。縣委決定是年8月本校從麗水碧湖鎮遷回雲和鎮,在原雲和縣老縣府(現為縣黨校、招待所)辦學,並將原縣農業水利局和人民法院用房調撥給學校做學生宿舍。經全面修理,成為可容納3個教學班的辦學規模。遵照縣教育發展計畫,為提高師資質量,本校“從1958年起逐年增加普師,4年後全部改為普師”的決定。時年全校6個班級,普師兩個班,初師四個班,學生304人,有畲、回、蒙、滿、漢等5個民族,教職員工22人。同時,學校領導力量增強,在教育為無產階級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指導下,狠抓思想、教學、生活管理和勞動,師生同甘共苦,不畏困難,向又紅又專邁步前進。由於正當國家號召全民大辦鋼鐵,大辦農業之際,一度師生參加義務勞動和社會活動過多,影響課堂教學和學生身體健康,後上級指示作了糾正,加強了課堂“雙基”教學,注意了勞逸結合。
1960年9月,因景寧縣併入麗水縣,學校遵照麗水縣委決定,從雲和鎮遷移景寧鶴溪鎮,利用原景寧縣委宣傳部及兵役局、農業局三處公房辦學。此時,全校發展為10個班(含併入的景寧初師1個班),學生500人左右,教職員工30人。以提高質量,鞏固成績,穩步前進的原則為指導,堅持教學為主,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關心師生生活與健康,充分利用山多地廣的優勢,妥善安排勞動,上山砍柴,借地種菜,自力更生度過暫時困難。由於學校在偏僻山區,交通閉塞,對師生往返、教學交流、生活供給都帶來難以避免的困難。根據當時貫徹“調整、充實、鞏固、提高”的八字方針,有利提高教學質量,經省教育廳和溫州公署會同有關縣研究,決定本校搬遷麗水與麗水師範合併。
1963年1月,從景寧遷到麗水縣三岩寺,與麗水師範學校合併,實行“對外兩塊牌子,兩顆印章,對內一套班子,全省招生,單獨設班”,此後,一直保持4個班,學生200人的規模,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間,黨的民族政策被破壞殆盡,1967年學生全部畢業出校,停止6年沒有招生,1969年學校被地區工具機廠占用。
1970年11月,奉麗水地區革命委員會決定,學校遷遂昌縣(今松陽縣)的西屏鎮(原松陽縣黨校舊房),與浙師院調來麗水的教師合辦麗水地區師範學校(今松陽師範所在),承擔培訓在職中、國小教師的任務。1972年,中共中央下達(72)28號“關於歸還被占校舍”的檔案。5月,重遷麗水縣三岩寺原址,恢復校名,並於8月恢復招生。
1979年4月,浙革發(79)87號檔案批覆“浙江省少數民族師學校與以麗水師範為基礎創辦的麗水師範專科學校分開辦學”。在麗水市西郊通山下新建校園,1981年8月遷入新校舍。學校總體規劃定12個班的規模。至1992年由原6個班發展為10個班,其中四年制普師四個年級,8個班,三年制普師2個班,在校學生398人,包括畲、回、壯、滿、漢5個民族,其中畲族占學生總人數的93%。他們來自麗水、溫州、金華、衢州、杭州等5個地區,遍涉26個縣(市)。全校正式教職工71人,其中少數民族31 人,占教工總人數43.1%。

設施

校園總面積60畝,已興建校舍10300多平方米,基建總投資263萬元。包括教學樓、實驗樓、教研辦公室、琴房音樂室、餐廳兼會堂、廚房、清真食堂、教工宿舍、學生宿舍、校內傳達室、小商店、理髮室等教學與生活用房。設有圖書、閱覽、生理化實驗、電腦、電教、圖畫、音樂、書法、勞技等專業教室,有800多平方米的體育運動場,各類圖書4.8萬冊。生物、理化等教學儀器,可供分組實驗。音、體、美、勞技課教學設備可供教師授課和學生練習。教學設施初具規模,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教學設備配套,設備先進,配有多媒體教學平台、計算機房、語言實驗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在校學生1045人,有畲、回、苗、蒙古、漢等5個民族,其中畲族學生298人,占全校學生數的28.5%。學生來自杭州、金華、衢州、麗水、溫州等五個地(市),遍涉40多個縣(市)。全校有正式教職員工94人,其中專兼任教師58人,有大學本科畢業及以上學歷53人,高級講師12人,講師26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