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師範大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

浙江師範大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是浙江師範大學下屬研究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師範大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
  • 所屬機構:浙江師範大學
浙江師範大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於2006年6月10日我國首個文化遺產期間由浙江省文化廳批准設立,基地負責人為陳華文教授。
浙江師範大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現有研究人員23人,包括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講師5人;其中博士7人,碩士3人,省“151”人才2人,省“五個一批”工程人才1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人。發表的學術論文289篇,出版著作49部,其中學術專著38部,編寫教材11部。近五年共獲科研項目27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3項,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及部委項目24項。獲省級人民政府頒發的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及部級獎勵16項,其中二等獎3項,三等獎13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
浙江師範大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整合了人文、美術、音樂和其他一些學科的研究人員,旨在對涵概面非常廣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進行一種新的研究嘗試,以期在學科建設、套用研究和參與地方上有關國家級、省級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申報等諸多方面,發揮大學中學科建置齊全,人才優勢明顯,理論素養較高的特點,為浙江省的傳統文化研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基地設有三個方向:
1.民間造型藝術研究方向。方向負責人周紹斌教授。此方向主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中有關民間美術、民間傳統工藝技藝等內容進行研究,並在省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方面提供理論和技術層面的支撐,對於地方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過程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具體項目的研究方面,提供各種諮詢和服務。
2.民間音樂與表演藝術研究方向。方向負責人楊和平教授。此方向將在民間音樂、民間舞蹈等方面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對浙江省的上述關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省級和國家級代表作的申報提供諮詢和理論支持,對於有關國家級代表名錄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進行科學的研究和結合地方文化開掘的套用研究。
3.民間文化研究方向。方向負責人由陳華文教授兼任。這一方向主要涵概民間文學、民俗學形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傳統雜技與競技、民間知識、民間信仰、傳統戲劇和曲藝等方面的內容,其涉及的面相對來說比較寬和雜,還存在一些具有爭議的內容和類別,今後如何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不僅在理論上有突破的餘地,在實踐中也值得認真對待和探索,因此是最具有挑戰性的一個方向。這一方向在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和評審過程,包括具體工作的諮詢服務等方面有許多介入。
浙江師範大學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是一個以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和研究,包括保護工作研究為主,實踐和套用性非常強,與地方經濟建設、文化發展緊密相結合的研究基地。恰逢是我省首次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形態進行省級名錄申報和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報期,國家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分級申報制度開始健全,因此,本基地的方向負責人,都已在相關的申報和評審過程參與其中,並與職能部門和有關地方建立密切的聯繫。相信今後在浙江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諮詢和服務方面,能發揮我們基地所擁有的多學科人才和研究方向的作用,為浙江省的文化強省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