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環境過程研究所瞄準環境學科發展前沿,圍繞國家環境保護的重大需求,通過構建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工程套用的創新鏈,培養環境科學專業的創新性研究、管理和技術人才,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為我國環境污染控制與生態環境建設提供科技支撐,成為我國環境科學領域的重要創新研究平台及人才培養與成果轉化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大學環境過程研究所
- 主管部門: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環境過程研究所瞄準環境學科發展前沿,圍繞國家環境保護的重大需求,通過構建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工程套用的創新鏈,培養環境科學專業的創新性研究、管理和技術人才,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為我國環境污染控制與生態環境建設提供科技支撐,成為我國環境科學領域的重要創新研究平台及人才培養與成果轉化基地。
浙江大學環境過程研究所瞄準環境學科發展前沿,圍繞國家環境保護的重大需求,通過構建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工程套用的創新鏈,培養環境科學專業的創新性研究、管理和技術人才,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為我國環境污染控制與生態環境建設提供科...
目前,本學科是浙江大學985工程“農業生物與環境”平台和211工程“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主要建設學科之一。環境保護研究所現有28位教學科研人員,近年來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1項(總經費3.27億元)、973項目1項、863項目3項、國家自然...
浙江大學環境生態研究所瞄準國家在環境領域的重大需求和國際學科發展前沿領域,在水污染控制與治理、環境微生物與廢物生物處理、污染控制科學與技術、受控環境生態工程等領域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為解決重大環境問題提供科學依據。...
浙江大學工業生態與環境研究所以化學工程與技術和環境科學與工程二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為依託,具有化工和環境學科的交叉優勢。科研成就 浙江大學工業生態與環境研究所發表各類學術論文300餘篇,編著教科書10餘本。研究所不僅承擔...
本學科是浙江大學985工程“農業生物與環境”平台和211工程“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主要建設學科之一。科研條件 浙江大學環境污染防治研究所現有教學科研人員20餘名,國家“優青”2名。擁有“浙江省水體污染控制與環境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
浙江大學環境健康研究所立足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需求,以水生動物,人類細胞和哺乳動物為模型,致力於研究水體與大氣中污染物(包括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納米及微米級顆粒污染物及其複合物)的環境遷移轉化和生物累積,健康效應及毒性的分子...
建築技術科學研究所、城市規劃工程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土木工程管理研究所、浙江大學綠色建材及套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的資源優勢,聯合了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東南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並與華潤集團等知名企業,浙江、湖南、貴州省等...
汪海珍:女,1975年2月生,浙江建德人,博士,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土水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微生物與土水環境安全。個人簡介 中國土壤學會土壤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員、國際腐殖物質學會會員...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簡稱環資學院,成立於1999年7月,由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相關係、所、室、中心合併組建而成。截至2022年7月,學院有3個系、8個研究所及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有教學科研用房近25000平方米。有2...
1985~1988年在職攻讀浙江大學水工結構專業碩士研究生,獲碩士學位。1998年晉升為教授,2000年起擔任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大學水工結構與水環境研究所所長。1979.9~1983.7,就讀於浙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水工結構本科專業,獲學士學位;1985....
翁煥新,男,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大學環境與生物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中科院“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組成員、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評審專家、中國大氣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作為全國重要的研究生培養基地,浙江大學研究生院依託學校雄厚的辦學實力,為研究生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學科環境和師資條件。在國家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名單中,學校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18個學科入選一流建設學科,居全國高校第...
1996年,“化學工程學科群”被列為浙江大學“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1997年,浙江大學化工系進行重大結構調整,成立化工學院,下設化學工程學系、生物化工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化工機械系。1998年5月,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
1982年浙江大學化學系畢業留校工作,先後獲浙江大學環境化學碩士學位和東京農業大學套用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90年以來,先後在義大利薩薩里大學生物與環境科學系、美國農業部Salinity國家實驗室、日本九州大學、日本東京農業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