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鄉村人居環境研究中心

浙江大學鄉村人居環境研究中心,是一家專注於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經濟社會發展相關研究與實踐的高校科研單位。

中心擁有教授5名,副教授5名,博士、碩士生數十名。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課題研究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主持完成了以華潤韶山希望小鎮、華潤遵義希望小鎮為代表的農村規劃設計與調研項目120多個。

現任中心主任王竹教授,副主任李王鳴教授、賀勇教授、葛堅教授、毛義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大學鄉村人居環境研究中心
  • 外文名:Rural Human Settlement Research Center of Zhejiang University
  • 創辦時間:2011
  • 所屬地區:浙江杭州
  • 現任主任:王竹 教授
  • 中心地址: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月牙樓311
成立背景,資源整合,研究方向,科研成績,機構成員,

成立背景

鄉村人居環境建設是我國新時期經濟、社會和環境發展程度與水平的重要標誌。對其可持續發展適宜性途徑的理論與方法研究已成為學術前沿。按照中央關於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導向,貫徹《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的總體要求,為加強新農村建設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更好地為鄉村人居環境建設提供智力與技術支持,同時也為培養一批高素質創新型研究人才,於2011年,鄉村人居環境研究中心成立,隸屬於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

資源整合

“研究中心”充分整合了浙江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研究所、城市規劃與設計研究所、建築技術科學研究所、城市規劃工程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土木工程管理研究所、浙江大學綠色建材及套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的資源優勢,聯合了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東南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並與華潤集團等知名企業,浙江、湖南、貴州省等地方政府保持長期良好合作關係。在廣闊的學科背景與豐富的交流合作中,建設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高層次創新平台。

研究方向

“研究中心”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途徑,主要開展五個方面的研究:
(1)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直接相關的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包括:村莊建設規劃途徑與技術體系研究,鄉村建築風貌以及營造技術體系,鄉村適宜性綠色建築技術體系;
(2)農村社區建設及其保障體系,包括:新農村“社區自治”的理論體系與發展模式;社區文化建設的動力機制和公共品的配置標準體系;社區建設試點的績效評價與制度創新;
(3)農村人居健康保障與環境治理,包括:村鎮水環境整治與飲水安全保障技術;村鎮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村鎮人居環境改善與社區健康保障技術;
(4)“老齡化”照護保障導向的城鄉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包括:老齡人群需求分析,照護保障體系營建指標,以及運行機制、用地布局、規劃模式與設計標準等方面;
(5)基於“網際網路+”的鄉村特色產業建設理論與方法。包括農村特色產業創新與品牌提升研究,基於農村特色產業組織機制研究,農村特色產業創新的支撐與保障體系。

科研成績

“研究中心”承擔了多個重要科研項目,包括:兩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長江三角洲地區低碳鄉村人居環境營建體系研究”、“中國城市化格局、過程及其機理研究”;四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長江三角洲綠色住居機理與適宜性模式研究”、“基於村民主體視角的鄉村建造模式研究”、“長江三角洲濕地類型基本人居生態單元適宜性模式及其評價體系研究”、“基於綠色基礎設施評價的長三角地區中小城市增長邊界研究”;四個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村鎮旅遊資源開發與生態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浙江省杭嘉湖地區鄉村現代化進程中的空間模式及其風貌特徵”、“建築用能系統評價最佳化與自保溫體系研究及示範”、“江南民居適宜節能技術集成設計方法及工程示範”等。
已完成以華潤韶山希望小鎮(2011)、華潤遵義希望小鎮(2012)為代表的農村調研與規劃設計項目120多個;出版專著15部,發表論文200餘篇;培養博士30餘人、碩士160餘人。為地方培訓3000餘人次。自2012年開始,由本中心獨立研發的以農民增收為導向的“小美農業”模式已經初具雛形,並取得了一定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機構成員

“研究中心”將自然地理、經濟發展與人居系統納入統一視野,團隊成員長期立足於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的社會、經濟與環境現狀,研究領域的專業互補性強,年齡結構搭配合理,有能力持續承擔國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項目與重大工程建設任務。
研究中心管理組織成員名單:
(1)主任: 王竹 教授
(2)副主任:李王鳴 教授、賀勇 教授、葛堅 教授、毛義華 教授
(3)主任助理/辦公室主任:錢振瀾 博士
(4)秘書1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