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系)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系一般指本詞條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College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t Zhejiang University)是浙江大學二級學院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的前身是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系,創立於1927年。2014年9月,學校研究決定,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系更名為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

截至2018年2月,學院設有6個研究所,4個國家級研究基地,9個省部級研究基地,有3個本科專業,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包含共建),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碩士點;教職工總數218人,有本科生581人,研究生926人,留學生5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
  • 外文名:College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at Zhejiang University
  • 簡稱:浙大化工學院
  • 創辦時間:1927年
  • 創辦人李壽恆
  •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
  • 主管部門浙江大學
  • 現任領導:院長:邢華斌、書記:沈文華
  • 本科專業:3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專業碩士點1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包含共建)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個
  •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浙大路38號浙江大學玉泉校區
  • 知名校友張鎖江孫優賢侯虞鈞陳學東陳建峰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設定,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學術科研,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現任領導,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1927年4月,浙江大學化工系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個化工系;李壽恆先生擔任第一任系主任。
1928年,浙江大學第一屆化工科學生畢業,是中國第一批畢業的化學工程畢業生。
1937年9月,受抗日戰爭影響,浙江大學開始長達8年的“文軍長征”,歷經浙江建德、江西泰和,廣西宜山,貴州遵義,最終到達貴州湄潭,歷時兩年半,化工系也隨學校同行,在十分困難的時期,化工系得到逐步的壯大。
1941年,經當時民國政府教育部批准,浙江大學化工系成立了化工研究所,成為中國第一個高校中的化工研究所,正式招收研究生,成為中國招收的第一批化工學科研究生,李壽恆成為中國化學工程第一個指導研究生的導師。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浙江大學保留四個工科系,化工系變化不大。同年成立了燃料化學工程專業。
1953年,化工機械專業成立。
1956年,化工自動化專業成立。
1957年,塑膠工學專業成立。成立新的化學系,原化工系中的套用化學專業和化學類的教研組相應歸入化學系。
1958年,矽酸鹽專業成立。化燃、化學等專業增設國防內容。
1962年,無機物工學改建為化學工程專業。
1970年,低溫專業成立,1974年招生,1978年與機械系內燃專業、電機系熱能專業一起成立了能源系。
1978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學生-77級進校,當時化工系設有化學工程、石油化工、高分子化工、矽酸鹽、化工機械、化工自動化6個專業。8月份,矽酸鹽專業從化工系劃出。同年恢復招收化工、化機、化自等學科的碩士研究生,成為中國第一批具有化工學科碩士授予權的系。
1980年,化學工程、化工自動化、化工機械學科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中國第一批具有博士授予權的單位。
1986年,成立了環境化工專業和生物化工專業。
1987年,化學工程、化工自動化學科成為中國第一批國家重點學科。國家成立“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聚合反應工程實驗室為四個分室之一,實驗室於1991年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批准成立浙江大學工業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
1988年,中國石化總公司投資1399萬元,用於建造石化大樓。由國內8所化工院系聯合主辦的《高校化學工程學報》正式創刊,編輯部設在浙大化工系內。
1990年,國家計委批准化工系成立“二次資源化工國家專業實驗室”。
1992年3月,浙江大學組建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化工系中的高分子化工教研室成為當時組建的三個教研室之一。同時,化工系化工自動化教研室改建為工業控制研究所,研究生和本科教學仍歸口在化工系。
1993年,生物化工學科被批准為具有博士授予權的單位,成為中國生物化工學科第二個有博士授予權單位。
1996年,“化學工程學科群”被列為浙江大學“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1997年,浙江大學化工系進行重大結構調整,成立化工學院,下設化學工程學系、生物化工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化工機械系。
1998年5月,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合併為新的浙江大學。同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新的本科生專業調整方案,化工系相應進行了調整,設定了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製藥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等4個本科專業。
1999年,浙江大學進行院系調整,原化工學院、材料系、高分子系合併為浙江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撤銷了化工學院的所有建制,將原來的化學工程學系、生物化工系、化工機械系重新組建為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系,原化工學院的環境科學與工程系與其他院系組建成新的環境與資源學院。
2009年,浙江大學進行院(系)結構調整,撤消了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的所有建制,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系升格院級系並開始實運轉。
2012年,由化工系生物工程研究所和製藥工程研究所為主申報的生物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獲批設立,自2012年10月起開展博士後工作。
2014年9月,學校研究決定,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系更名為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
2016年7月,浙江大學化工過程機械學科(化工機械研究所)按學科歸屬整體併入能源工程學院。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系)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
根據2018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製藥工程等3個本科專業。
截至2018年2月,學院有教職員工144人,其中,正高職人員59人,副高職人員59人。另有學科博士後24人,專職科研員5人,科研助理34人,5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5人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8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或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傑出人才
類別
名單


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
歐陽平凱、候立安、陳建峰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
李伯耿、姚善涇、雷樂成邢華斌申有青、任其龍、王立、楊立榮羅英武王靖岱、陽永榮、謝濤
國家萬人計畫
王靖岱(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邢華斌(青年拔尖人才)
浙江省特級專家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李伯耿、馮連芳、單國榮王靖岱邢華斌林東強羅英武、包永忠、
資料來源:
根據2018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級和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各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化工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過程工程人才培養模式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高分子化學、化工設計
浙江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2月,學院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浙江省重點學科,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包含共建),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碩士點。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共建)
  • 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化學工程、化工過程機械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生物化工
浙江省重點學科:生物化工、套用化學
  • 學位授予
一級學科博士點:化學工程與技術(包括化學產品工程、化工過程工程、生物化工、製藥工程、生態化工等5個二級學科)
二級學科博士點:化工過程機械
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工程與技術
專業碩士點:工程碩士
  • 學科評估
2017年12月28日,學院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系)
玉泉校區第十教學大樓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2月,學院設有化學工程、聯合化學反應工程、聚合與聚合物工程、生物工程、製藥工程、工業生態與環境等6個研究所,4個國家級研究基地,9個省部級研究基地。
國家級研究基地: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二次資源化工國家專業實驗室、工業生物催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流程生產質量最佳化與控制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依託於浙江大學控制學院和化工學院)
省部級研究基地:高壓過程裝備與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質化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業生物催化浙江省工程實驗室、教育部膜與水處理技術工程研究中心(與高分子系合建)、浙江省化工高效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低碳烴製備技術浙江省工程實驗室等

科研成果

根據2018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獲得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獎勵30餘項,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863”、國家攻關、等國家級科研項目500餘項,年均科研經費1.30億元。年發表國際期刊論文近200篇,包括Science、Nature子刊等。
2017年,學院科研經費10901.74萬元。其中:縱向經費5722.87萬元,占52.5.0%;橫向經費5178.87萬元,占47.5%。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學校科研系統查詢到已認領的2017年三大檢索收錄論文合計163篇,其中SCI收錄157篇;EI收錄116篇,國際合作論文31篇。2017年已認領的論文中,IF≥10的期刊論文有11篇,占全部論文的6.75%,截至2017年12月22日,有5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前1%),1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前3%) 化工學院2017年授權專利109項,其中發明專利104項,包括國際專利(歐洲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
2017年,學院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國家二等獎1項(第二單位),浙江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楊立榮教授領銜的“酶催化生產煙醯胺及吡啶產業最佳化技術”,獲得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浙江大學作為第二完成單位,何潮洪教授作為第三完成人的國防軍工項目“XXX低成本製造技術”,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學院部分國家級科研獎勵
年度
獎勵名稱
等級
項目名稱
2009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食品功能因子高效分離與製備中的分子修飾與吸附分離耦合技術
2009
教育部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反應過程基礎
2009
教育部高等學校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CSMB耦合型模擬移動床集成反應分離設備
2009
機械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大型延遲焦化裝置高壓切焦泵技術研究與工業套用
2010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渦輪泵發射技術研究
2010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脂溶性維生素及類胡蘿蔔素的綠色合成新工藝及產業化
2010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70Mpa高壓氣態儲氫系統關鍵技術及套用
2011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化學-酶法製備手性菊酯農藥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2011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
高效精密注塑系統及裝備的研發
2012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全有機溶劑中化學-酶法高效製備手性菊酯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資料來源:

學術資源

根據2018年10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出版《高校化學工程學報》、《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兩本學術期刊,其中《高校化學工程學報》自2000年起被EI收錄,《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被EI page one收錄。
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是全國化學工業類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列為來源期刊及統計刊,是國務院學位辦和國家教委研究生工作辦《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錄》第一批入選的300多種刊物之一。
高校化學工程學報》由十八所高等院校化工院、系出資共同辦刊, 獲浙江省科技期刊學會優秀期刊一等獎;獲第五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期刊學術類二等獎;獲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獎。

文化傳統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院徽如下圖所示: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系)
院徽
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院徽下部為該院英文名稱及創辦時間,標識中間書寫學院簡稱。
化工之歌(化工學院黨委書記 沈文華改編)
在浙江大學,有這樣一個學院。
她的前身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化工系,
創立於風雨飄搖的1927年,
2017是她九十歲的生日,
她走過了九十載的崢嶸歲月,
譜寫了九十年的壯麗篇章。
人們說她是一隻會下金蛋的“老母雞”,
控制、材料、高分子、環資、藥學、能源
都是她或部分是她生蛋孵化長成的
這隻老母雞,不因子孫滿堂而歇息鬆勁,
她以鳳凰涅槃般的精神和勇氣獲得新生,
繼續傲立在強手如林的求是園中!
在浙江大學群芳譜中,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探求科學真理一往無前,
服務經濟社會走在前列,
他們有個性、更有血性
只問是非,不計利害
改革創新勇立潮頭。
李壽恆、侯虞鈞、譚天恩、陳甘棠、潘祖仁等
成就為一代宗師,
梁樹德、吳平東、吳兆立、呂德偉、吳星義等
推動學校、學系改革發展彪炳史冊,
李伯耿、任其龍、姚善涇、楊立榮
陳志榮、陽永榮、申有青、謝濤等成為中流砥柱,
以王靖岱、邢華斌、陸盈盈、柏浩等為代表的年輕一代
正成長為活力四射的創新生力軍。
你聽
她培養出來的優秀學子
——加拿大兩院院士朱世平
這樣描繪母系的精神:
“熵焓指明了方向
活化能催化出速度,
納維爾—斯托克斯方程
表達了澎湃的心濤,
燃燒的情
奔騰不息,
菲克、傅立葉定律
啟迪了品質的飛躍,
溫暖的傳遞
反應釜中知冷知熱
分離塔里經風歷雨。”
這是化工的精,
也是浙大化工人的精神象徵!
你再聽,
她的另一位年輕學子王斌
這樣讚頌她優美的身姿
“教四課堂上深入淺出地傳授
三尺講合融匯半生的經驗
教十實驗室里夜以繼日地鑽研
四季耕耘奠定學科的基石
還有更多求知若渴,孜孜不倦的身影
他們走出校門、走進各行各業
走向行業的支撐
撐起了浙大化工的金名片。”
這是我們浙大化工人的芳菲,
三傳一反是躍動的音符,
西遷路、老和山是共同的歌詞,
求是創新是貫穿的主線,
認同和歸屬是不變的旋律。
浙大化工,我們敬您、愛您,
浙大化工,我們知您、懂您。
我們越了解您,就越懂得您!
我們越懂得您,京就越敬您愛您!
在全校學科布局調整
化工學院陸續有學科調出的時候
浙大化工人以學校大局為重,默默奉獻。
在自身傷筋動骨的情況下,
進一步固本強基,
拓展新方向,突出新重點
聚合反應、生物化工、醫藥化工
工業生態、儲能材料
傳統優勢學科和新興學科齊頭並進。
在轉型升級、綠色環保的時代背景下,
録色化、智慧型化、
高值化、全球化成為大趨勢
浙大化工人
以強烈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感,
抓住“雙一流”建設的難得機遇,
繼續謀劃並奮力實現新的發展藍圖,
譜寫“雙一流”建設浙大化工新篇章。
化工人最崇尚的是
勇於變革、勇於創新、團結合作、共同進步
化工人最鄙夷的是
畫地為牢、故步自封、小富即安、裹步不前
志存高遠不動搖——這是化工人的境界;
改革創新不停步——這是化工人的神韻;
凝心聚力不松解——這是化工人的真摯;
男立潮頭不服輸——這是化工人的倔勁。
我驕傲,我是化工人!
我自豪,我是化工人!
我驕傲,
不僅因為國計民生,化工是主力軍,
我自豪,
不僅因為綠色發展,化工是排頭兵,
我更為我的化工——浙大化工驕做!
我更為我的化工——浙大化工自豪!
今天,歷史的接力交給了我們,
今天,振興浙大化工的擔子壓在我們肩上。
昔日輝煌今安在,老樹新花鬱郁開。
九秩化工猶年輕,而今邁步從頭越。
讓我們攜起手來,
發揚浙大老化工優良傳統和求是創新精神,
克難攻堅,紮實奮鬥,
開創化工學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資料來源: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副院長
院長,黨委副書記
副院長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資料來源:

知名校友

截至2018年2月,學院畢業生中有17人當選中國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1人當選加拿大工程院、科學院兩院院士,5人任大學校長。
張鎖江,化學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
孫優賢工業自動化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侯虞鈞,化學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學東,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建峰,北京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薇,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少將。
查朝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薩拉姆精神獎獲得者。
朱世平,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McMaster大學化工系主任。
湯永謙,美國華人實業家,原美國特克里公司總裁。
竺延風,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廖國勤,中石油潤滑油公司總經理。
曹忠,中國資源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華創新基金會主席。
胡祖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
劉奇,江西省委副書記,省人民政府省長、黨組書記。
毛偉明,江西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省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