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隸屬於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2015年5月,創立所長彭華新教授。研究所主要針對新型結構與功能一體化複合材料開展相應的基礎研究與套用開發,旨在建設成為新型複合材料領域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與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大學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
- 成立時間:2015年5月
- 所屬機構: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隸屬於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2015年5月,創立所長彭華新教授。研究所主要針對新型結構與功能一體化複合材料開展相應的基礎研究與套用開發,旨在建設成為新型複合材料領域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與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浙江大學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隸屬於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2015年5月,創立所長彭華新教授。研究所主要針對新型結構與功能一體化複合材料開展相應的基礎研究與套用開發,旨在建設成為新型複合材料領域科學研究、人...
浙大材料系以功能材料研究為特色,以半導體材料為標誌。學科介紹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成立於1978年,是我國高校中最早成立的綜合性材料系。設有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半導體材料、材料物理、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所等4個研究所以及浙江大學電子顯微鏡中心。研究狀況 浙大材料系以功能材料研究為特色,以半導體材料...
該所以高分子功能複合材料為重點研究對象,兼顧結構材料,著重在光電功能高分子材料、多組分/多相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與複合、聚合物流變學與粘彈性等領域開展基礎與套用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光電功能有機高分子的設計與合成、新型納米結構複合材料的有序製備及其光電功能化、光電功能高分子材料微結構-電荷轉移-光電功能...
彭華新 浙江大學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所長 蹇錫高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教授 封偉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天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荻 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楊銳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單智偉 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張偉 大連理工大學...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材料學院建有半導體材料、材料物理、高溫合金、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等6個研究所和1個電子顯微鏡中心,並擁有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表面與結構改性無機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電池新材料與套用技術研究浙江省重點實驗室、新型信息材料技術研究浙江省重點實驗室、磁性材料...
該所以高分子功能複合材料為重點研究對象,兼顧結構材料,著重在光電功能高分子材料、多組分/多相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與複合、聚合物流變學與粘彈性等領域開展基礎與套用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光電功能有機高分子的設計與合成、新型納米結構複合材料的有序製備及其光電功能化、光電功能高分子材料微結構-電荷轉移-光電功能...
生物醫用大分子研究所主要從事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材料、生物相容與功能界面、仿生醫用材料、聚炔類共軛體系為基礎的生物電子學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具體研究方向包括:生物材料的表面相容性和功能性設計、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材料、膠囊智慧型微體系、血液相容性和介入醫用材料、結構仿生醫用高分子材料、納米生物醫用材料、聚炔類...
聚合物複合材料及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領域 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為:1. 聚合物多相複合體系的結構與性能及聚合物複合材料的研究和套用。研究內容包括:聚合物及其複合材料(包括纖維增強、顆粒填充和共混等)的基礎和套用研究;複合材料界面效應及其作用機理、界面層設計及其控制方法和相關表征技術的研究;...
研究方向 環境友好功能材料,包括:1、環境兼容:功能材料界表面改性及其套用;2、環境保護:半導體光催化材料的氧化還原機制及其套用。主要涉及:環境兼容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光伏材料、半導體光催化功能材料的氧化還原機制、廣譜太陽光調控功能薄膜材料、電磁波禁止透明薄膜材料、功能複合材料界表面行為及其結構改性等。在低維...
研究興趣 多功能高分子複合材料,形狀記憶高分子,液晶彈性體,智慧型生物材料,仿生高分子體系;複雜且各向異型微納米聚合物粒子的製備方法及套用;高分子合成設計,結構與性能表征。代表性論文 1. Xie T,* Tunable polymer multi-shape memory effect.Nature, 2010, 464, 267. Highlighted by MIT Tech Review, C&E ...
(b)採用單金屬催化體系和串聯複合技術,製備線性低密度聚乙烯、支化聚乙烯、超支化聚乙烯和功能化聚烯烴。(c)研究在無機納米粒子上負載催化活性中心,原位聚合製備聚烯烴納米複合材料。研究聚合工藝和反應工程技術,探索聚合物顆粒結構-形態-性能的相互關係。(2)納米改性與綠色化學技術、高性能膠粘劑與塗料開發 ...
實驗室主要針對天然資源及其產品的加工與精細分離,開展自然界及生物界材料加工中氣液、氣固、液固分散體系以及微觀-巨觀複雜體系的傳遞基本規律、過程的強化、放大與最佳化集成,材料及產品的結構和性能調整等方面的套用基礎研究,以解決過程工業以及能源、環境、醫藥、生物等高科技及新興...
《冰模板法製備仿貝殼結構複合材料的機理和性能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柏浩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具有輕質、高強、高韌等特點的複合材料在許多關鍵領域都有重要需求和套用,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其中,仿貝殼結構複合材料因其特殊的層狀“磚泥”結構和高強高韌特點成為仿生複合材料研究的...
研究方向 1. 新型材料與新材料結構;2. 高性能複合結構.主要貢獻 已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和會議發表論文18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發表論文 徐世烺,李慶華. 超高韌性複合材料控裂功能梯度複合梁彎曲性能理論研究,中國科學E輯: 技術科學, 2009, 39(6): 1081-1094.李慶華, 徐世烺. 超高韌性複合材料控裂功能梯度...
(5)現代高性能複合材料;(6)有色金屬功能材料。 6個研究方向的共同特色是:研究內容隸屬學科前沿課題和國際熱點研究課題,具有創新性;緊密結合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實用性強;每個研究方向都有國家級或省部委級重點項目的支撐,實施過程可靠性高;有一支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學術隊伍和良好的研究條件,可實現預期研究...
國家工程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突破產業結構調整和重點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裝備制約,強化對國家重大戰略任務、重點工程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依託企業、轉制科研機構、科研院所或高校等設立的研究開發實體,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統籌規劃建設。 [1] ...
(2)參與“功能梯度材料板殼結構耦合問題的力學分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參與“面向對象、面向功能的道路幾何CAD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負責的主要橫向科研項目:(1)橋樑施工監控 (1)2009-2010 武漢市軌道交通一號線二期工程跨江岸貨場橋樑(梁拱組合橋)施工監控。(2)2009-2010 三門縣大湖塘...
2023年10月,擔任堯山實驗室學術委員會 主任 。2023年10月,中國複合材料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董紹明提出極限環境陶瓷基複合材料界面和基體強化設計思想,發明了高熱穩定、高尺寸穩定、高熱導和超高溫等功能特異性陶瓷基複合材料;建立了大尺寸複雜結構陶瓷基複合材料整體部件製備技術,...
張荻,男,漢族,1957年3月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籍貫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中國共產黨黨員,材料加工與結構材料專家,歐洲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主任。 張荻於1982年獲得西安交通大學學士學位;1985獲得大阪大學碩士學位;1988年獲得大阪大學博士...
2014年加盟浙江大學材料學院,創建了功能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並任所長; 主持了中國科協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之“超材料:科技突破新機遇”擔任領銜科學家;作為發起人之一創立了Elsevier 期刊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任副主編。主講課程 複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研究方向 先進複合材料的設計、製造與測評 探索針對典型...
並研製成在空氣中穩定的薄膜電晶體,其遷移率高達0.068cm2/(Vs);通過潤濕填充法、模板法、液相直接沉澱法、化學還原法以及電化學法研製出各類形態可控的有機/無機複合一維納米材料,並發現複合基元之間的光致電荷轉移以及在近紅外區存在光譜回響的現象;設計與製備了性能最佳化的功能分離型單層結構的有機納米複合光...
現任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浙江省塑膠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塑膠加工工業協會工程塑膠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複合材料學報等刊物的編委。研究興趣包括:多組分聚合物體系的結構-性能關係、高分子材料的共混與複合改性、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環保阻燃高分子材料等。截至2013年底,已發表論文256...
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11年8月按浙江大學海外優秀人才“綠色通道”政策,引進回國工作,任浙江大學副教授。2012年被評為浙江大學求是青年學者。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美國凱斯西儲大學做訪問學者。研究方向 反應擠出技術 多相多組分聚合物複合材料的製備與加工 聚合物結構的...
1982畢業於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本科。1985畢業於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碩士學位。1989,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1989至今, 深圳大學。教學情況 羅仲寬教授近年來主要從事晶體化學、結構化學等本科專業課程教學,以及晶體化學、無機-有機複合材料化學等碩士研究生專業課程教學。長期指導本科生...
杜善義於20世紀80年代初明確提出力學與材料結合,將細觀力學套用到複合材料的分析和套用中,建立了材料/結構一體化、設計/分析/評價一體化、模擬/表征/最佳化理論。21世紀初構建了“輕、熱、功、智”的先進複合材料與結構需求與發展模式,解決了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中裝備結構輕量化、抗極端化、多功能化和智慧型化中的多...
現任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院長、黨委副書記。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09/1998 - 07/2002 浙江大學高分子系,學士 09/2002 - 04/2005 浙江大學高分子系,碩士 09/2003 - 10/2003 吉林大學超分子結構與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訪問學生 08/2005 - 12/2009 美國康奈爾(Cornell)大學材料系,博士 工作經歷 ...
發現了微膠囊熱致尺寸變化現象;最早發現水溶性物質在微膠囊中的自沉積現象,並成功地用於酶、蛋白和藥物(抗癌藥)的包埋;較早建立了熱致相分離技術製備聚合物組織工程支架的普適方法,製備了特定微結構的用於組織工程化軟骨、皮膚和血管的多孔支架;較早報導了組織工程材料表面胺解、紫外光氧化接枝進而固定生物活性...
2010年3月,籌建“浙江大學臨近空間飛行器技術研究中心”並任中心常務副主任。2011年1月起,博士生導師。2011年12月,晉升教授。教學科研 1994年碩士畢業留校,從事先進陶瓷複合材料與納米光電功能材料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承擔/在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工程基礎研究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