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背景,過程,浙西方面,浙東方面,浙南方面,
背景
過程
浙西方面
1862年2月中旬,新任浙江巡撫左宗棠率所部湘軍8000餘人自皖南進入浙江,不久連占開化、常山、遂安(今淳安西南)、江山等地。5月31日,左宗棠由江山抵衢州,所部湘軍進至湯溪、蘭溪一線,威脅金華。李世賢為阻湘軍東進,從6月起,督軍在龍游、湯溪、蘭溪一帶與湘軍鏖戰數月。9月底,浙江布政使蔣益澧率湘軍萬餘人自廣西抵達衢州,左部兵力增強。而李世賢卻因天京遭湘軍圍困,奉命於10月7日率數萬人回援,留浙太平軍兵力大減。左宗棠乘機於同年冬發起新的攻勢。1863年1月2月陷嚴州(治今建德東北),2月28日陷湯溪,3月1日陷龍游、蘭溪。2日,太平軍棄守金華。湘軍又乘勢北攻,連占武義、永康、東陽、義烏、諸暨、桐廬,下旬進攻富陽,威脅杭州。
浙東方面
清軍與英、法侵略軍勾結起來,於1862年5月10日攻陷寧波。8月2日,洋將馬悼率“常勝軍”一隊自上海到達寧波,會同“常捷軍”(中法混合軍)於3日占領餘姚。9月上旬,戴王黃呈忠、首王范汝增率部反攻餘姚,18日克慈谿(今慈谿東南),迫近寧波。21日,“常勝軍”統領華爾率千餘人進攻慈谿,被太平軍擊斃,但太平軍防禦失利,慈谿又落清軍之手。1863年1月,清軍、“常捷軍”與英、法侵略軍繼續西攻,於3月15日占領紹興,20日占蕭山,前鋒直抵杭州城下。4月下旬,台州(治今臨海市)地土團練開始反攻,至5月中旬,台州府城及所屬各縣太平軍均撤走。
浙南方面
1862年7月下旬,廣東巡撫耆齡抵福建浦城,代閩浙總督慶瑞主持攻浙軍務。時處州(今麗水市)太平軍多奉調北上,耆齡督軍乘勢於8月14日攻占該城,太平軍北撤至縉雲、武義一帶。1863年3月開始,湘軍蔣益澧部進攻富陽。康王汪海洋率軍屢敗湘軍,堅守至9月20日,蔣益澧聯合“常捷軍”攻城,富陽失守。湘軍占富陽後,沿錢塘江直逼杭州,同時分兵趨餘杭(今杭州西),企圖斷太平軍後路,雙方在餘杭、杭州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12月,淮軍攻占蘇州、無錫後,江蘇巡撫李鴻章派軍攻浙北嘉興。嘉興附近平湖、乍浦、海鹽、澉浦、海寧、桐鄉等地的太平軍守將紛紛獻城投清。1864年3月25日,嘉興被淮軍攻陷,杭州遂處於清軍三面圍攻之下。28日,湘軍在“常捷軍”配合下,對杭州發動猛攻,以大炮轟塌鳳山門城垛約3丈,乘勢湧入。太平軍拚死堵御,將湘軍全部逐出。30日,湘軍水陸各營分攻武林、錢塘、鳳山、望江、清泰各門,聽王陳炳文率太平軍頑強抗擊,終因軍力不支,於當夜北走德清,杭州於次日晨失陷。同日,汪海洋棄餘杭北走,該城亦失陷。4月14日,李世賢會同各路太平軍自德清抵浙西昌化,擬離浙入皖。浙江全省除湖州尚由輔王楊輔清、堵王黃文金堅守外,余皆為清軍所占。 點評:些戰,太平軍在浙江轉戰3年,予清軍沉重打擊。但由於缺乏集中統一指揮各部協同不密,加之後期士氣低落,叛變投清者日漸增多,浙江喪失,使天京東南屏障盡失,太平軍處境更加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