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溪鄉-鄉鎮概況
三溪鄉三溪鄉因南有一小支流於村東首匯入三溪水,又以水源有三,故有三溪之名。自古定期有市,因稱三溪圩。清末至民國間,均為區、鄉治所。建國後設鄉屬二區(1957年改屬一區)。1958年設三溪人民公社於此。今為三溪鄉人民政府駐地,是全鄉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三溪鄉是老區貧困鄉。全境95%山區,5%丘陵,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巒迭翠,梯田密布。農作物主種稻穀、柑桔、大豆、花生、白蓮等;因山高水冷,大部分農田只栽種單季水稻。林木資源豐富,有松、杉、竹、雜木等。境內礦藏已發現含黑雲母的花崗岩,是建築與建築裝飾的上好材料。工業企業以竹木加工為主。鄉所在地每逢農曆五、十為圩日,集市貿易興隆。民間藝術有石郵儺舞,在海內外享有盛名,多次應邀參加各類演出獲獎,並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儺舞)之鄉”。山川名勝有鄉西北16公里的軍峰山,海拔標高1760.9米,為贛東群山之首。軍峰山神奇、險絕、秀美,有近2萬畝的原始森林,有著“天然氧吧”的美稱,為避暑旅遊勝地,被中科院專家稱為二級旅遊資源。
三溪鄉各級幹部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銳意進取,三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尤其是縣鄉水泥路的修通,為三溪今後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教育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全鄉中國小入學率逐年提高,醫療條件不斷改善,新建了設施配套、管理現代化的計生服務大樓,計生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規範化軌道,文化廣播電視事業日益繁榮,全鄉開通了有線電視、程控電話和移動通訊,全鄉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總抓手,全力改善全鄉基礎設施。勤勞、智慧、純樸的三溪人民正以高昂的鬥志,昂首闊步奔小康。
三溪鄉-四川通江縣三溪鄉
四川通江縣三溪鄉基本情況:三溪鄉位於通江縣南部,距縣城34公里,居東經106.6°20′,北緯32°13′,東與雙泉鄉接壤,南與鐵佛鎮相連,西與平昌得勝鎮,北與平昌靈山鄉接界,鄉人民政府駐地三溪口。轄6個村,1個街道居委會,50個村民小組,共有2661戶,總人口12724人,其中農業人口11583人。幅員面積27平方公里,現有耕地7924畝,其中田5934畝,地1981畝,海拔400米,森林覆蓋率為52%,年平均降雨量1270毫米,平均氣溫15.9℃,無霜期226天左右。經濟以農業主,主產水稻、玉米、小麥、紅苕等農作物;養殖業以養殖生豬、小家禽為主。年糧食總產量5034噸,油菜677噸。年出欄生豬16027頭,牛1423頭,羊52隻,雞2.5萬隻,鴨2891隻。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201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8元。
基礎設施:現有7個村通公路,通車裡程達28公里,通鄉公路1條。通村公路7條,有塘庫122座,容水94.8萬立方米(其中最大的友誼庫,庫容為11.2萬立方米),有土渠12580米,標準石渠5000米,自流灌溉3448畝。農戶通電率100%,通自來水率2%,通光纖電視率68%,電話普及率每百人8部,建有移動基站2個。
社會事業:有中心國小1所,村小7所,在校學生1476人,教師5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3%,村醫療衛生服務站6個,有文化站1個,文化大戶5家,有廣播站1所。
三溪鄉-浙江縉雲縣三溪鄉
浙江縉雲縣三溪鄉三溪鄉位於縉雲縣東部,地處括蒼山腳。東界仙居縣湫山鄉,南鄰雙溪口鄉,西接東方鎮,北靠前路鄉。鄉人民政府駐地後吳村,離縣城45公里,距壺鎮23公里,省道臨(海)石(柱)線貫穿全境。境內地勢險要、崇山橫亘、峻岭綿延、龍溪蜿蜒、漴漂飛瀑、林木蔥翠,形成西高東低、西面環山、風景秀麗的小盆地。
鄉轄盛園、西應、牛大坑、井南、後吳、東雅宅、厚仁、范坑、西潘、東陳、東俞、李公坑十二個行政村。全鄉人口7743人,耕地面積3217畝、人均收入2845元。2004年被中共麗水市委、麗水市人民政府評為小康鄉,後吳村2005年被評為省級文明示範村。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幹部帶頭,全民參與,通過村莊整治、修建公園、編制城建規劃等措施,逐步改善農村面貌;以農業科技為依託、以市場行情為導向,穩步由傳統農業邁向現代農業、由糧食作物轉向經濟作物,不斷合理產業結構;加強宣傳、教育、培訓、學習,全面提高農民素質;積極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
根據我鄉富餘勞動力多的實際情況,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勞動力當作一項資本進行動作,通過動員、引導、培訓、傳、幫、帶等各種形式使大家轉變和提高認識,放下糧食包袱轉向第三產業和外出就業。據不完全統計,我鄉外出務工人員近3000人,外出務工收入近2000萬元,外出務工已成為該鄉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面對基礎設施落後、經濟基礎薄弱、地理位置偏僻等客觀條件,大家齊心合力,克服重重困難,使全鄉經濟取得了健康穩步的發展。2006年全鄉實現工業總產值1078萬元,實現農業總產值1960萬元,綜合經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三溪鄉-福建閩清縣三溪鄉
福建閩清縣三溪鄉三溪鄉位於閩清縣之東南部,東界閩侯縣,南連永泰縣和塔莊鄉部分村莊,西接坂東,北倚白樟,面積49.04平方公里,耕地10791畝。有12行政村(83個自然村),2320戶,1049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95人。鄉政府駐地三溪橋頭,距縣城30公里。
境內多山,除三溪、前光、佳壟里3個村較為平坦外,其他各村都處山區。農產以稻穀為主,也產甘薯。1987年糧食產量3876噸。經濟作物有花生、菸葉等,其中菸葉面積364畝,年產34噸,冠全縣。水果主要種李,也種柑桔、香蕉、橄欖、柿、桃等,年產200多噸。還有茶林1000多畝,年產茶葉12噸。山林面積33208畝,除杉、松、竹外,油茶為其特產,面積2327畝,年收油茶籽21噸。此外還盛產板栗,年產3噸多。1987年農業總產值431.73萬元。
鄉村企業鄉辦的有三溪茶廠、皮革廠、供電所、油漆加工廠、水電站、林場等10家;村集體、聯合體、個體辦的企業35家。1987年總收入305萬元。五莆公路通過鄉境,南可通永泰、莆田,北經坂東到縣城,各村有簡易公路。
鄉內洋頭村舊街有9間土木結構的小店屋。70年代後隨公路交通面貌的改變,已在鄉政府駐地前建一條長170米、寬8米的街道,除鄉直機關單位辦公樓外,兩旁建有磚混結構店屋26間,成為鄉商業中心。文教衛生有初級中學1所,國小12所,影劇院1座,鄉衛生院1所,各村均有衛生所。閩清著名風景區白岩山聳立在該鄉山墩村,有108處天然景觀。山上建有白岩古寺,宋名人朱熹留有“八閩岳祖”摩岩題刻,為一遊覽勝地。
三溪鄉-江西省贛縣三溪鄉
三溪鄉位於江西省贛縣東北部,距縣城50公里,下轄9個行政村,7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130人,總面積58.8公里。境內生態旅遊景點--寨九坳,是一處典型少有的丹霞地貌景區,景區內溝壑縱橫、丹霞壁立、群峰鬥奇、石竅玲瓏,“九師拜象”、“將軍寨”、“定光寺”等人文景觀別致,令遊客流連忘返,極具開發價值;質地優良的石灰石,精雕細刻的石材工藝,純香可口的香稻已成為該鄉的特色行業。2004年完成財政收入95.9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485元;招商引資成績斐然,成功引進投資1328萬元的贛州新三梅食品有限公司,投資300多萬元的贛縣宏祥石材工藝有限公司。2004年,該鄉被縣委、縣政府評為“招商引資”、“客家文化城建設”等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