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及績效統計研究》是章迪平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7年8月。
該書以流通業所有制結構為切入點,探討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歷程、動因與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分析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面臨的機遇,探究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動與績效之間的深層機理,利用多層次、多維度數據,對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績效進行定量分析與實證研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及績效統計研究
- 作品別名: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及績效統計研究——以浙江省為例
- 作者:章迪平
- 類別:經濟學著作
- 首版時間:2017年8月
- 正文字數:18.8 萬字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8169691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主題思想,研究方法,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及績效統計研究》以所有制結構理論為基礎,以流通業所有制結構為研究對象,運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探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的歷程、動因與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分析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面臨的機遇,對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績效進行實證研究、總結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遷的基本經驗,結合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得出具有啟發意義的結論,提出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調整方向與政策建議,為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政策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第一章首先在對選題背景進行闡述的基礎上,論述了該研究的理論意義與實際價值,闡述了研究思路、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主要觀點與創新點。
第二章回顧了改革開放以來,理論界關於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歷程問題、關於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變的原因問題、關於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動的影響問題、關於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變的趨勢問題的討論。從理論分析的角度界定了流通、流通業與流通業結構的範圍,分析了所有制、所有制形式、所有制結構與流通業所有制結構的關係,探討了衡量所有制結構合理性的標準。
第三章從當代思想史的角度,探討了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歷程與動因: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動的階段特徵,從強制性制度變遷和誘致性制度變遷的視角出發,探討引起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變的動因以及未來發展面臨的機遇。
第四章量化分析了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現狀、特點與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的變動趨勢進行了統計預測。
第五章從實證分析的角度探討了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及績效之間的關係。首先分析了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遷與流通經濟成長狀況。其次探討了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遷對經濟成長的貢獻,主要從流通業與流通業不同所有制經濟對經濟成長、對第三產業增長的貢獻度和拉動度兩個方面加以分析。再次實證研究了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動對流通業增長的影響,主要從五個方面展開:一是基於狀態空間模型,分析所有制結構變遷對流通經濟成長的邊際影響;二是基於計量經濟模型,分析所有制結構演進對流通業增長的貢獻;三是在構建市場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從實證角度探討了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與市場績效的關係;四是從就業所有制結構績效、主營業務收入所有制結構績效、稅金所有制結構績效、綜合所有制結構績效等四個方面探討了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動與經濟績效的關係;五是量化分析了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的就業效應。
第六章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遷的基本經驗與結論。探討了浙江流通所有制結構未來發展趨勢:國有經濟在關係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仍將發揮重要作用;集體企業改革將不斷得到深化,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將日益多樣化:股份制將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股份合作制將成為放開搞活中小流通企業的重要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民營經濟的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發揮;港澳台與外商投資經濟所占份額將進一步提高,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批發業態結構加速調整;零售業態結構更趨合理。也提出了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調整方向與相應的政策建議。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選題背景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內容 五、研究方法 六、主要觀點與創新點 | 第二章 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及績效的相關理論 一、流通業所有制結構及績效研究現狀 二、新制度經濟學理論 三、流通、流通業和流通業結構 四、所有制、所有制結構、流通業所有制結構 五、判斷所有制結構合理性的標準 |
第三章 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歷程及原因分析 一、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的階段特徵 二、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的原因 三、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未來發展面臨的機遇 四、基本結論 | 第四章 流通業所有制結構現狀分析及變動趨勢預測 一、流通業所有制結構現狀與特點 二、流通業所有制結構的偏離份額分析 三、流通業所有制結構存在的問題 四、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動趨勢預測 五、基本結論 |
第五章 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績效實證研究 一、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動與流通經濟成長狀況分析 二、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對經濟成長貢獻分析 三、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對流通業增長影響的計量檢驗 四、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的市場績效分析 五、流通業不同所有制結構經濟績效比較分析 六、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的就業效應研究 七、基本結論 | 第六章 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的結論、展望及建議 一、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的結論 二、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的基本經驗 三、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的展望 四、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調整方向與政策建議 |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創作背景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人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作為連線生產與消費的流通業已從計畫經濟體制下的一個“末端產業”上升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先導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明顯。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和國際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促進流通業成為全世界財富集聚最快的行業之一。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為流通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撐;另一方面,流通業的發展又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提供了基礎。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深人,第三產業特別是流通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視。浙江流通業經過改革發展,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可以說,流通業的發展不僅得益於浙江經濟的整體狀況,同時也支撐、引導著浙江的經濟運行。在認識上,浙江流通業的發展經歷了“貶低一抬高一回歸”的演變過程,與此相適應,流通理論的研究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發展、完善的過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理論界對流通領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不乏一些影響重大的觀點。從產業經濟理論來劃分,產業經濟理論包括產業結構理論、產業組織理論和產業政策理論,流通業的研究也應包括以上三個方面。目前,流通產業組織和流通產業政策方面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流通產業結構方面的研究目前尚屬於薄弱環節。
雖然經濟理論界對流通領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特別地,關於流通業所有制結構問題的研究尤顯薄弱。流通業所有制結構作為流通產業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對於流通產業的最佳化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鑒於此,該書選取流通業所有制結構作為研究對象展開研究。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該書的主要觀點有:
1.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歷程表明,流通業公有制經濟比例在逐漸下降,非公有制經濟比例在逐漸上升,但不同所有制經濟都得到了快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更為活躍,發展速度更快;公有制經濟所占份額下降並沒有否定公有制經濟總量上升的大趨勢,並沒有改變國有經濟在關係國計民生的關鍵流通領域的主導地位,但卻向公有制經濟提出了警示:必須致力於自身的改革,積極探求適合自身發展的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在競爭中增強實力,鞏固自身的地位,而不是牢牢町住所占份額。目前,浙江流通業所有制類型多元化的格局已經形成,非公有制經濟形式發展迅速,所有制結構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2.判斷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是否合理的首要標準是“三個有利於”標準,即流通業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和完善,應當有利於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社會主義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有利於人民生活的改善。在“三個有利於”標準中,首先,生產力標準是根本標準。凡是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所有制結構,就要大力堅持。其次是資源配置的整體最佳化標準,即某一所有制結構能最大限度地促進社會資源的最最佳化配置,那么,這個所有制結構就是最合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浙江流通業經歷了計畫經濟時期政府主導的由公有制經濟占主導地位的強制性變遷到改革開放以後政府引導的由非公有制經濟占主導地位的誘致性變遷的非凡歷程,取得了巨大成效。因此,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符合生產力標準和資源配置的整體最佳化標準。
3.一個社會的所有制結構不應是人為選擇和設計的結果,而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因此,所有制結構應遵循自發演進的路徑,不管是人為選擇和設計還是強制性制度變遷都是有害的,都會使改革扭曲變形,無法實現最優的所有制結構。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經歷了兩次變遷,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政府主導的由國有及集體經濟占主導地位的人為選擇或強制性變遷;二是改革開放後政府引導的由個體經濟占主導地位的誘致性變遷或自發演進。兩次所有制結構變遷是由多種原因形成的。
4.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動對流通經濟成長及市場績效改善的作用是顯著的。現階段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遷及技術進步對流通業增長的貢獻率還不夠大。浙江流通業非公有制經濟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強化內在素質,使它與公有制經濟協調發展,共同促進流通業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正一反一合”的變化證明,應當堅持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流通經營主體多元化格局:打破傳統批發體系,要與培育暢通有序的商品市場體系相結合:在重視城市現代流通建設的同時,必須重視廣大農村流通業的建設:開放與規範同步,在放開市場的同時,規範流通秩序顯得尤為重要;產權與經營並重是流通體制改革兩個並行的必要步驟,流通體制改革必須兩條腿走路,才能走得更穩、更快;只有流通業開放與產業結構調整緊密結合,才能豐富浙江市場的流通業態,提高流通效率,促進流通業結構最佳化。
6.根據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的內在邏輯,浙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未來發展趨勢為: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長期並存,流通主體多元化體制將進一步鞏固完善;公有制經濟的比重將繼續呈下降趨勢,國有經濟在關係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仍將發揮重要作用;集體企業改革將不斷得到深化,集體經濟、合作經濟的實現形式將日益多樣化;股份合作制將成為放開搞活中小流通企業的重要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隨著產權主體多元化和產權改革的深化,股份制將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不同經濟成分共同投資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將逐漸成為市場經濟的微觀主體;民營經濟的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發揮;港澳台與外商投資經濟所占份額將進一步提高,在流通領域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批發業態結構未來將加速調整;零售業態結構將更加趨於合理,物流業現代化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浙江流通業將迎來步人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的新時期。
研究方法
- 規範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
該書重視通過主成分分析、回歸分析、相關分析、計量與統計檢驗等實證分析的方法得出結論,如第四章對於流通業所有制結構現狀的分析,第五章對於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績效實證研究等。同時,也採用規範分析的方法尋找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遷的規律,如第二章對於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與增長績效相關理論的研究,第三章對於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歷程、原因的研究,第六章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的基本經驗與展望等。這種規範分析為實證研究提供了“航標”和理論依據。
- 理論模型與經驗研究相結合
流通業所有制結構變遷研究必須依賴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統計數據進行廣泛的經驗研究,但是缺乏理論模型,經驗研究也就沒有研究架構了,而且此種經驗研究得出的結論,往往缺乏廣泛適用性,因此,需要將經驗研究與理論模型結合起來。同時,通過運用動態研究的方法分析流通業所有制結構的發展趨勢,找出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的規律,目的是從長期來考察流通業所有制結構的變化趨勢,以期具有更大的實用價值。
- 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
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研究不僅需要進行橫斷面的不同經濟類型所有制結構演進靜態對比,還要運用動態分析法,因為所有制結構演進是動態的,需要兩者有效結合起來。第三章、第四章關於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歷程、動因與現狀的分析,第五章關於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與增長績效實證研究,第六章關於流通業所有制結構演進基本經驗、結論與展望研究等都採用了該方法。
章迪平,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0年6月畢業於浙江工商大學統計學專業。主要從事統計方法及其在企業管理、流通經濟、產業經濟等方面的套用研究。分別在《經濟學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商業經濟與管理》等國內重要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15餘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2篇,國外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10餘篇,並被SCI/EI檢索。出版專著1部。主持完成省級社科基金項目2項、廳局級項目8項;作為主研人員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4項。學術成果獲2012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