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流曲瓊鍋糖是白芝麻加工的產品,色澤呈米黃色;黑芝麻加工的產品,黑白相間,色澤均勻。氣孔分布均勻,無不規則大空洞。香酥脆甜,不粘牙,無異味。產品分條狀、片狀。條狀、片狀切面整齊,厚度均一。
歷史淵源
流曲瓊鍋糖有800年歷史,自明、清以來為宮廷貢品。
明朝萬曆年間,孫丕揚曾把流曲瓊鍋糖作為貢品進獻過神宗皇帝朱翊鈞。
產地環境
富平縣位於中緯度內陸地帶,又受秦嶺山脈影響,故屬大陸性溫帶半乾旱、半濕潤氣候區,四季乾濕冷暖分明。
富平地貌形態及結構特徵是內外營力綜合作用的結果。在構造上處於新生代構造凹陷內,基本構造南深北淺,呈階梯式塊狀斷陷。這些斷塊的相對隆起與凹陷,不僅對新生代地層的岩性、厚度具有控制作用,也為現代地貌奠定了基礎。隆起處常為黃土台原,凹陷處則為河谷平原,北山南側山前斷裂構成了關中盆地北部盆緣。適宜種植製作瓊鍋糖的芝麻生長。
生產情況
截至2010年底,陝西省富平縣流曲瓊鍋糖年產量2000餘噸,實現產值1800多萬元,從業人員2000餘名。
產品榮譽
2009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流曲瓊鍋糖”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即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流曲瓊鍋糖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陝西省富平縣流曲鎮、到賢鎮、曹村鎮、小惠鄉等4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原料及輔料要求
采自保護範圍內、經檢驗合格的隔年小米、芝麻、大麥和PH值6.8至7.2的優質井水。
加工工藝
生產工藝流程:
選料→淘米→浸泡→蒸米→糖化(稀釋→大麥芽製作→糖化)→淋汁→熬糖→扯糖→打塊→炯鍋(炒料→炯鍋)→擀坯→切條、切片→包裝
生產操作要求:
浸泡:將小米放在常溫水中浸泡8小時至10小時。
蒸料:將浸泡好的小米在蒸籠中燜蒸65分至70分。
糖化:將製備好的大麥芽漿液與水按1:1.2至1:1.5的比例稀釋與晾至60℃的米飯攪拌均勻,置於大缸內自然糖化,缸內溫度控制在55℃至60℃,時間180分。
大麥芽製作:將所選的大麥,用自然井水浸泡,夏季2小時,冬季4小時,撈出後堆放在避光、潮濕的地方自然生長。夏季12小時清洗一次,冬季24小時清洗一次,再撈出堆放,依此反覆7至8天,待大麥芽生長成後方可。
淋汁:糖化結束後,將90℃至100℃的水加入糖化缸內浸泡120分,開始淋汁,汁液全部淋出為止。
熬糖:將淋出的汁液置於大鐵鍋內熬制。先大火,後小火,熬糖溫度控制在95℃至105℃範圍內,待汁液熬成提線狀時,開始不停的攪拌。熬制2.5小時至3小時,逐次放置在青石砧板上進行冷卻至60℃至70℃。
扯糖:將冷卻後的糖在熱蒸氣下反覆拉扯,顏色由黃變白。
打塊:將拉制好的糖打成不規則小塊。
炯鍋:將炒熟的芝麻與糖塊按去皮芝麻1.2:1至1.5:1的比例,帶皮芝麻1:1至1.3:1的比例,分層均勻分布在盆中,將盆放置在保溫容器中燜制10分。
擀坯:將燜制好的混合料放置於案板上,揉混均勻,擀壓成餅,厚度2厘米至3厘米。
切片:按要求切成條狀或片狀。
理化指標
項目
| 要求
|
蛋白質(克/100克)
| ≥11
|
脂肪(克/100克)
| ≥18
|
含水率%
| ≤3
|
還原糖%
| ≥18
|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
專用標誌使用
流曲瓊鍋糖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陝西省富平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流曲瓊鍋糖的法定檢測機構由陝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