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風景:香港文化的時代記認

流動風景:香港文化的時代記認

《流動風景:香港文化的時代記認》是2011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洛楓。

基本介紹

  • 書名:流動風景:香港文化的時代記認
  • 作者:洛楓
  • ISBN:9787308092692
  • 頁數:170頁
  • 定價:28.00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2-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內容簡介

《流動風景(香港文化的時代記認)》第一部分通過“文化閱讀”的方法,透視香港文學暫存的生態環境,或因應社會事件而作出的時代回應。第二部分從作家個體生命的經驗出發,勾勒眾多不同的呼喚聲音,如追尋自然的吶喊、抒發自我的家國之思,甚至是詠物的靜觀、愛情的省思,看詩的詠唱如何拍動城市時刻躍動的心跳。第三部分採用短小的篇幅、輕鬆的筆調,評述香港文學一直流動的點線面,從牽涉兩岸三地政治的小說,到繾綣個人情色想像的詩歌,從女性靜默的敘述,到男性交身的性別建構,共同編織縱橫交錯的年代喧譁——這些都是彌足珍貴的,因為在世界遼闊的版圖上,沒有一個地方像香港這樣經歷如此不完整的殖民與解殖民經驗,以及異常的城市發展;這些經驗不因年月的流逝而變舊,亦不因空間的改換而消亡。

媒體評論

研究香港文學,是有難度的。不能迴避政治議題,必須熟悉社會文化背景,應該深知香港人身份的多重複雜性,理解作家在有限空間的掙扎、試驗的困惑與努力,最理想還該灌注敏感的關懷之情。洛楓這本書,都具備了。感謝她為香港文學寫下如此印記!
——作家、香港文學研究者 小思
洛楓的香港文學評論,以文化、社會、政治等角度結合文本分析,觀察面闊,也由於她本身是一位詩人,其對香港新詩的關注,特別談到吳煦斌、李國威和舒巷城,尤見真誠用心,以此再讀其香港文學評論,亦處處可見一種詩人特質的敏銳。
——詩人、香港文學研究者 陳智德
很喜歡此書,它高度概括了疊影的、不安於位的、流動的閱讀歷程,從而展示一種“在地的越界”,一種“批評的想像”。洛楓的文學評論並不在意於將文本“評級”,只用心於細述人文地景及心景的記憶與異變,本質上貼近米勒(J. Hillis Miller)所論說的“地誌”(topography),即與“地方”(topos)相涉的“書寫”(graphein),她總是站在邊界與越界的一道“黃線”之前,爬梳、對照、解構、辨析,進出於歷史與當下、地景與心景,以及種種真幻互滲的“擬像”,隨時準備跨前一步,置身於流動不居的精神載具,進而彰顯“地誌記憶”的深層脈絡,跟讀者一起想像、分享越界旅行的心跳與愉悅。
——文學及文化評論家 葉輝

目錄

社會政治的迴響
從“解殖民化”到“本土意識”的探索
——論20世紀70年代香港專欄文化的歷史及社會脈絡
歷史想像與文化身份的建構
——論西西的《飛氈》與董啟章的《地圖集》
蒼涼與溫暖
——論李國威的抒情自我與家國之思
個體生命的呼喚
你仍會駐足而歌嗎?
——論吳煦斌追尋自然的聲音
渾圓的實體有自己的重量
——論王良和的“詠物哲理詩”
談談情、說說詩
——論香港情詩的風貌
年代的喧鬧
破瓮觀樹:讀葉輝的散文集
詩說香港:讀《舒巷城卷》
實驗語言敘述的可能:讀《香港文學小說選》
明信片的愛情與政治:讀也斯小說
語言的靜默:談吳煦斌的小說
詠物的散文:讀吳煦斌的《看牛集》
關於“物”的故事:閱讀三個魔幻的文本
邊界、媒界、文類的跨越:談“文化視野叢書”
閱讀角度與作品意義:讀董啟章的《安卓珍尼》與《雙身》
性別與文化的本位意識:談游靜的《裙拉褲甩》
城市·小說·世俗生活:讀董啟章的《V城繁勝錄》與《The Catalog》
情色地圖:讀昆南的《戀石別曲》與《絕凶之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